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77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底按摩器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脚底按摩器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脚底按摩器工作原理是动力驱动按摩部件,按摩部件紧贴在脚底上,以各种机械动作实现对脚底的按摩。通常在一个脚底按摩器中只能安装与其相配的按摩部件,所以在所有按摩过程中都是采用一种按摩部件来实现。按摩动作的区别一般是动力驱动方式不一样得以实现,比如运转速度、转动方向、振动等等,又或者是增加按摩部件的复杂度,来达到各种按摩功效。现有的脚底按摩器的按摩动作始终局限性很大,无法只通过一个按摩部件来实现各种施力方式不同按摩,机械动作方式很难接近人工按摩触感。由此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过功能脚底按摩器,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按摩部件形式多样,在一台机器中享受多种按摩方式,全方位施力,触感丰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保护脚底皮肤在按摩过程中受损。为了实现上述各种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座体、旋转组件、按摩部件;按摩部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位于按摩座体的旋转组件上。所述的按摩座体上表面向下内凹,形成至少一个放置旋转组件的按摩腔体,按摩座体内部安装有提供动力的电机,电机输出轴伸出于按摩腔体的底面,旋转组件为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盘状旋转件;在旋转组件开上表面设有固定按摩部件的插孔,按摩部件下底面具有与插孔相配的插柱。所述的按摩部件是与旋转组件形状相配的转盘,转盘上具有突起的偏心盘面。所述的偏心盘面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角度分布的按摩滚珠孔,按摩滚珠卡放于按摩滚珠孔中滚动。所述的偏心盘面的上表面为波浪曲面。所述的波浪曲面为中间下陷,外边缘等间距四个高起点。所述的偏心盘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筋条。所述的弧形筋条具有三条,等角度分布,筋条与脚底接触面为弧形圆角。所述按摩腔体上方配有罩合按摩部件的网罩。所述的按摩腔体内壁接近底部开有两个径向插口,同时在径向插口相对的按摩腔体内壁处开设固定位;网罩是网布固定在网框中形成,网框上对应径向插口出具有向外突起的插片,与固定位对应处设置有卡固用的固定弹片。[0018]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同一按摩座体中配备多种不同风格的按摩部件,供消费者选择使用,灵活性大大提高,不必要为了不同功效购买多个按摩器,通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的滚珠按摩提供一种均勻的按压功能,而波浪曲面的按摩部件实现脚底的大面积搓揉挤压,另外弧形筋条在旋转时全方位刮压脚底,结构不同,实现的按摩功能完全不同。也可以选择在一台按摩器中安装不同的按摩部件,对两只脚底分别做不同功效的按摩, 搭配方式依据个人需求而定。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按摩部件的偏心设置,可使得脚底的按压搓揉轻重分明,更具真实感。而且为了保护脚底的皮肤,在按摩腔体中配备一个网罩,脚底皮肤与按摩部件中间隔了一层软质的布料,有效防止按摩部件刮伤脚底。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按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按摩部件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按摩部件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按摩部件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 图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按摩座体1、旋转组件2、按摩部件3。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是按摩部件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旋转组件2,这样可以随意更换不同的按摩部件3,使用灵活方便。按摩座体1是按摩器的主体部件,内部装有电机等动力部件。在按摩座体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圆形的按摩腔体11。一般脚底按摩器都是针对两只脚同时使用,所以在按摩座体1中对称分布两个按摩腔体11。按摩器的电机输出轴从按摩腔体11的底面伸
出O旋转组件2为盘状旋转件,安装在按摩腔体11中的电机输出轴上。盘状旋转件形状同样是圆盘,尺寸小于按摩腔体11,使自身能在按摩腔体11中顺畅旋转。旋转组件2的表面开设有4个等间距分布的插孔21,用于固定按摩部件3。按摩部件3是按摩器中按摩执行部件,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组件2是一种通用件,可以配备不同功效的按摩部件3。按摩部件3安装在旋转组件2之上,是与旋转组件2形状相配的转盘,转盘上具有突起的偏心盘面31。当按摩部件3在旋转组件2上旋转时,偏心盘面31同时偏心转动。在偏心盘面31的底部对应旋转组件2的插孔21,设置4个插柱32, 插柱32的外径与插孔21的内径相配,安装时只要将插柱32对应插固即可。本实施例中偏心盘面31的设计不同,最终达到不同的功效。如图2和图5是按摩滚珠型,实现均勻脚底按摩。在偏心盘面31上开设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滚珠安装位33,每个滚珠安装位33嵌固一个按摩滚珠34,按摩滚珠34在滚珠安装位33中可以顺畅滚动,但不掉出。按摩器的电机工作,带动旋转组件2转动,同时使得按摩部件3运转,按摩滚珠34就在转动时对脚底进行按摩。又图3和图6是波浪曲面型,对脚底具有搓揉的效果。偏心盘面31的上表面是一个波浪曲面,波浪曲面的中间下陷,形成下陷部35,而在外边缘等间距分布有四个高起点, 形成高起部36。下陷部35和高起部36之间以及高起部36之间的波谷过渡都是自然的波浪形,为脚底面提供一个舒适的接触面。图4和图7是属于筋条型,对脚底具有刮压的效果。偏心盘面31的上表面设置有 3条突起的弧形筋条37,等角度分布。由于弧形筋条37的上表面是与脚底直接接触,上表面采用圆角处理,保证接触光滑。弧形筋条37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求做适当变化,不影响弧形筋条37在转动时,刮压脚底的功效。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安装哪个按摩部件3,或者是两个不同款式的按摩部件3搭配使用,对两只脚底实现不同的按摩。另外,为了在按摩时保护脚底皮肤不受按摩部件3损伤,在按摩腔体2上配备一个网罩4。网罩4包括布网41和环形的网框42,网布41固定在网框42上。网罩4是直接固定在按摩腔体11上的,所以在按摩腔体2的内壁上,接近底部开有两个径向插口 43,同时在径向插口 43相对的按摩腔体内壁处,设置固定位44。网框42上对应径向插口出具有向外突起的插片45,而在与固定位44对应处设置有卡固用的固定弹片46。当需要安装网罩 4时,把插片45对准径向插口 43插入,然后把固定弹片46卡入固定位44中即可。网罩4 将按摩部件3罩住,脚底直接与布网41接触,有效防止在按摩时,损伤脚底皮肤。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座体、旋转组件、按摩部件;按摩部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位于按摩座体的旋转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座体上表面向下内凹,形成至少一个放置旋转组件的按摩腔体,按摩座体内部安装有提供动力的电机, 电机输出轴伸出于按摩腔体的底面,旋转组件为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盘状旋转件;在旋转组件开上表面设有固定按摩部件的插孔,按摩部件下底面具有与插孔相配的插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部件是与旋转组件形状相配的转盘,转盘上具有突起的偏心盘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盘面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角度分布的按摩滚珠孔,按摩滚珠卡放于按摩滚珠孔中滚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盘面的上表面为波浪曲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浪曲面为中间下陷,外边缘等间距四个高起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盘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筋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筋条具有三条,等角度分布,筋条与脚底接触面为弧形圆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腔体上方配有罩合按摩部件的网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腔体内壁接近底部开有两个径向插口,同时在径向插口相对的按摩腔体内壁处开设固定位;网罩是网布固定在网框中形成,网框上对应径向插口出具有向外突起的插片,与固定位对应处设置有卡固用的固定弹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脚底按摩器,包括按摩座体、旋转组件、按摩部件。按摩部件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位于按摩座体的旋转组件上。本实用新型按摩部件形式多样,在一台机器中享受多种按摩方式,全方位施力,触感丰富。
文档编号A61H15/00GK202136565SQ20112014642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李建清 申请人:厦门睿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