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82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是一种颈椎治疗的装置,尤其是一种颈前路手术的植入物。
背景技术
在颈前路手术中,颈前路钢板(钢板是该领域的技术人员习惯性说法,其实是钛板),具有提供即刻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减少内植物的脱出、防止颈椎后突畸形等诸多的优点,因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而行多节段手术后,钢板固定则带来了明显高的植骨融合率。由于颈椎椎体间融合术术后出现植骨不融合的比率会随着手术节段的增多而上升。故在治疗多节段的颈椎疾病时,往往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在多节段的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中采用前路钢板固定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两个节段的椎体次全减压术后,植骨块或钢板移位的发生率为9%,当三节段减压术后其移位率则高达 50%。由于植骨块移位,钢板、螺钉松动脱出等因素的存在,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也就收到了更多的挑战。为了增加前路颈椎手术的植骨融合率,颈前路cage支架正越来越广泛的接受。 Cage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结构强度,它即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力量,又保证了融合率。而且在相当多的病例中,仅采用局部松质骨植骨,从而避免了供骨区的并发症,包括长期的供骨区疼痛、神经损伤、感染、血肿等。圆柱形的螺纹cage在临床上多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椎体间融合术中,螺纹设计能使其与椎体紧密结合,无需加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钛网cage可以提供长期的颈椎稳定性,保持正常的颈椎前凸,维持正常的椎间隙高度。由于方盒形cage、圆柱形钛网cage在植入存在着脱出移位的危险性,所以在临床运用中多加用颈前路钢板固定。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因为手术内植物而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Cage所引起的主要并发症包括cage的脱出、移位、下沉等。而且螺纹cage并不适用于椎体次全切除术。钛网在单、多节段的椎体次全切除术中广泛应用,但也存在cage移位,下沉等的并发症,cage的下沉会最终导致颈椎后突畸形的发生。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能有效的防止植骨块与cage的脱出,但仍无法防止cage的下沉,而且钢板螺钉本身也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螺钉的松动、断裂,钢板的断裂、移位等。由于锁钉可以防止螺钉的松动及退出,所以在不加锁钢板中发生螺钉松动的情况比较多,尤其在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表现则更为明显。在多节段的椎体次全切除术中,长节段的钢板固定时易发生下位螺钉突入椎间隙的情况,生物力学研究证实,与单节段钢板相比,多个节段钢板会因其应力疲劳而导致固定强度的减弱。颈椎前路手术正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为最大程度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内植物的并发症,学者们正在不断的研究改良手术器械与内植物。但诸如cage下沉,钢板移位的并发症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多节段的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中,内植物的失败则更为常见。由于cage下沉会导致颈椎后突畸形的发生,而钢板螺钉的松动移位除了引起固定不稳外,还有损伤颈椎周围脏器的可能。一种新型的钢板整合椎间融合器装置(PCB)被证实了具有相当好多临床疗效,但仅适用于椎体间融合。所以很有必要研制一种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的内植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颈椎前路手术植入物的安全稳定性,延长其寿命,减少并发症。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所述植入物包括钛板,钛网,螺钉,螺钉设于钛板的两端,与钛板一体的钛网位于两端螺钉之间,且相对螺钉的螺脚位于钛板的同一侧。所述钛板两端分别设有多个螺钉。所述螺钉的螺帽对应位置设有止退片。所述钛网两端呈锯齿状。所述钛网呈空心柱形。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钛网提供的纵向支撑,可以分担部分重力,防止钢板螺钉结合处因为应力集中,而导致螺钉、钢板的疲劳断裂。钛网的两端锯齿样结构,可以增加植入物与颈椎椎体的结合力,防止钢板的移位和螺钉的移位及退出,加上止退片与螺帽的咬合,通过防止其转动来使其无法退出,进一步对螺钉的固定,避免了内脏与神经、血管的损伤。同时由于钛网与钢板一体设计,钢板反过来又对钛网起到固定作用,钛网既不容易脱出移位,也不容易下沉。最终达到具有更安全稳定、寿命更长的优点,且减少并发症。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附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安装后的示意图1为钢板;2为螺钉;3为钛网;4为止退片;5为螺钉的螺脚;6为螺钉的螺帽;7为钛网的锯齿状两端,a, b, c均为颈椎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如图1,2,3,钛网3与钛板1,采用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多钛合金制作而成。钛网3与钛板1生产时就是一体的,比如通过模具一体浇铸,或者雕刻出来等各种方法都可以,而不是用螺丝等进行固定,所以它们相互的结合很牢固。钛板1两头分别设有两个螺钉2,钛网3位于两端的螺钉2之间,且与螺钉2的螺脚5位于钢板1的同一侧, 钛网两端7呈锯齿形,螺钉2的螺帽对应的设有止退片4,止退片4通过与螺帽咬合,防止其转动来使其无法退出。钛网3为空心的柱形(当然,也可以变换为其它形状),其横截面形状如图4所示。钛板1长34mm(根据需要可以设计成30mm — 70mm各种规格,增量为2. 5mm),两头宽为16mm、中间宽10mm,厚2. 2mm ;钛网1总长为23mm,包括钛网主体部分14mm +两端实体2mm*2 +两端的锯齿部分2. 5mm*2(根据需要可以设计成20mm — 60mm各种规格,增量为2. 5mm),宽10mm,高为12mm,其中钛网主体高10mm,与钢板连接处为2mm。螺钉的直径为 4mm,长度为13mm — 17mm,增量为2mm。见图5,钢板1两端的螺钉2,其设有螺纹的螺脚5,分别旋入颈椎骨a和c的椎体, 其中颈椎骨b椎体切除,钛网3填入其间。钛网3提供的纵向支撑,可以分担部分重力,防止钢板螺钉结合处因为应力集中,而导致螺钉、钢板的疲劳断裂。钛网的两端锯齿样结构, 可以增加植入物与颈椎椎体的结合力,防止钢板的移位和螺钉的移位及退出,加上止退片 4与螺帽的咬合,通过防止其转动来使其无法退出,进一步对螺钉的固定,避免了内脏与神经、血管的损伤。同时由于钛网与钢板一体设计,钢板反过来又对钛网起到固定作用,钛网既不容易脱出移位,也不容易下沉。最终达到具有更安全稳定、寿命更长的优点,且减少并发症。本实用新型的不限于以上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包括钛板(1),钛网(3),螺钉(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 (2 )设于钛板的两端,与钛板(1) 一体的钛网(3 )位于两端螺钉(2 )之间,且相对螺钉(2 )的螺脚(5 )位于钛板(1)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前路钢板钛网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网两端 (7)呈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网(3)呈空心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螺帽(6)对应位置设有止退片(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板(1)两端分别设有多个螺钉(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颈前路手术植入物,涉及一种颈椎康复治疗的装置。所述植入物包括钛板,钛网,螺钉,螺钉设于钛板的两端,与钛板一体的钛网位于两端螺钉之间,且相对螺钉的螺脚位于钛板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安全稳定、寿命更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70GK202136406SQ20112021216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姚啸生, 朱旻宇, 李涛, 滕红林, 王靖 申请人:王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