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健腹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82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健腹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折叠式健腹椅,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健身器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并能按摩的健腹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椅一般为框架外形及中间的帆布或其他支撑面组装而成,这种普通的折叠椅折叠时占用空间较大,框架外形成本较高,帆布等支撑面不耐磨使用寿命短,一般的折叠椅不具有健身功能。中国专利文献CN1689481公开一种健腹椅,它可作为腹部健美训练器材,又具有椅子功能,但该结构的折叠椅占用空间大,结构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折叠式健腹椅,该健腹椅还具有按摩背部的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其中包括—支架,其为支撑椅背及椅面的立架;一椅背,其包括靠背杆及上面的按摩轮,靠背杆枢接于支架上并绕枢接轴向后转动;一椅面组件,其设置于支架上,椅面组件前端连接于支架上,后端与椅背的靠背杆铰接,该椅面组件与椅背转动配合达到健腹目的;上述的支架、椅背及椅面组件组装成可折叠的健腹椅构造。进一步,所述的支架与椅面组件之间设有复位伸缩机构,复位伸缩机构为复位弹簧或拉簧或其他弹性伸缩件。进一步,所述的支架包括前支杆、后支杆、斜向支杆及与地面接触的前、后支腿,前支杆的顶端与椅面组件前端铰接,前支杆的底端与斜向支杆一端铰接,斜向支杆另端连接于后支杆上,后支杆顶端枢接于靠背杆,上述的前支杆、后支杆及斜向支杆通过横向设置的前、后支腿支撑于地面上,其中的斜向支杆为伸缩的套管结构。进一步,所述的椅面组件包括椅面及其下面支撑的椅面支杆,椅面支杆前端铰接于前支杆顶端,后端与靠背杆铰接,且椅面支杆与斜向支杆之间设有至少一根复位弹簧,上述的椅面左、右侧向上延伸形成左、右扶手。进一步,所述的后支杆与靠背杆的枢接处设有锁位机构,当定位销插接于锁位孔内时,整个装置作为按摩椅;当定位销脱离锁位孔时,椅背可以绕枢接轴向后旋转形成健腹伸展的目的。进一步,所述的前支杆两侧装有脚撑构件,健腹者双脚勾于上述脚撑构件实现背部向后伸展及坐立的健腹动作。[0016]进一步,所述的椅背上设有三组以上的按摩轮,其中一组按摩轮设置于靠背杆与椅面支杆的铰接处附近部位。进一步,所述的前支杆、后支杆、斜向支杆及椅面支杆、靠背杆由管状结构代替。本实用新型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架是由杆状或管状构成,整体体积小,折叠占用空间小,本实用新型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1、椅子,当锁位机构的定位销插接于锁位孔内时,整个装置作为椅子使用;2、按摩,由于本实用新型椅背上有多组按摩轮,可以起到按摩功效;3、伸展,本实用新型还可作为腹部健美训练(锻炼)器材,通过椅背向后转动达到健腹伸展功效。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造价低的特点,可作为专业训练器材及居家、户外、旅行时使用。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图;[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0026]图4是图2是左视图;[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靠背杆与后支杆连接处示意图[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00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作健腹器材立体图;[0030]图8是本实用新型作健腹器材侧视图;[0031]图9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其中包括一支架100,其为支撑椅背110及椅面的立架,支架包括前支杆1、后支杆2、斜向支杆3及与地面接触的前、后支腿4、5,前支杆1的顶端与椅面组件前端铰接,前支杆1的底端与斜向支杆3 —端铰接,斜向支杆3另端连接于后支杆2上,后支杆2顶端枢接于靠背杆 6,上述的前支杆1、后支杆2及斜向支杆3通过横向设置的前、后支腿4、5支撑于地面上,其中的斜向支杆3为伸缩的套管结构;一椅背,其包括靠背杆6及上面的按摩轮7,靠背杆6枢接于支架上并绕枢接轴8 向后转动;一椅面组件120,其设置于支架100上,椅面组件120前端连接于支架上,后端与椅背110的靠背杆6铰接,该椅面组件与椅背转动配合达到健腹目的,椅面组件120包括椅面9及其下面支撑的椅面支杆10,椅面支杆10前端铰接于前支杆1顶端,后端与靠背杆7 铰接,且椅面支杆10与斜向支杆3之间设有复位伸缩机构,复位伸缩机构为复位弹簧或拉簧或其他弹性伸缩件,可以设置一根或以上的复位弹簧,上述的椅面左、右侧向上延伸形成左、右扶手12 ;[0037]上述的支架100、椅背110及椅面组件120组装成可折叠的健腹椅构造。请参阅图5,后支杆2与靠背杆6的枢接处设有锁位机构,当定位销13插接于相配合的锁位孔13’内时,整个装置作为按摩椅;当定位销13脱离锁位孔时,椅背可以绕枢接轴向后旋转形成健腹伸展的目的。请参阅图2或图6,椅背110上设有三组以上的按摩轮7,图中给出五组,其中一组按摩轮70设置于靠背杆与椅面支杆10的铰接处附近部位,当如图8伸展状态时,按摩轮70 升起正位于健身者的腰部附近。请参阅图6,前支杆1两侧装有脚撑构件14,脚撑构件为左右侧的泡棉轮,健腹者双脚勾于上述脚撑构件实现背部向后伸展及坐立的健腹动作。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前支杆1、后支杆2、斜向支杆3及椅面支杆10、靠背杆6可以采用管状结构代替。如图1所示,它为一张可以折叠收藏的椅子;当要用于健腹运动时,首先把图5中的定位销13拔出锁位孔,使用者坐于其上,两脚分别勾于脚撑构件14之上,用双手握住所述椅面扶手12,身体后背用力往下压,则本发明健腹椅的椅面和椅背可以变形为图7或图8 所示状态,而使锻练者腹部得到运动,同时复位伸缩机构被拉伸(参见图8);当人体用力停止,则在被拉长的所述复位伸缩机构被拉伸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椅面和椅背又恢复至图1 所示状态;如此反复动作,就实现了腹部健美运动,并且,身体后背用力往下压的过程,按摩轮还起到按摩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特点,由于相邻框架管或杆的连接均为铰接结构,前支杆、 椅面支杆及靠背杆连同斜向支杆可以折叠于后支杆上,并且折叠后为占用空间比较小,图6 折叠后形成图9示意图示,本实用新型设计时必须达到D+d=Kl+K2。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其为支撑椅背及椅面组件的立架;一椅背,其包括靠背杆及上面的按摩轮,靠背杆枢接于支架上并绕枢接轴向后转动;一椅面组件,其设置于支架上,椅面组件前端连接于支架上,后端与椅背的靠背杆铰接,该椅面组件与椅背转动配合达到健腹目的;上述的支架、椅背及椅面组件组装成可折叠的健腹椅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与椅面组件之间设有复位伸缩机构,复位伸缩机构为复位弹簧或拉簧或其他弹性伸缩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前支杆、后支杆、斜向支杆及与地面接触的前、后支腿,前支杆的顶端与椅面组件前端铰接,前支杆的底端与斜向支杆一端铰接,斜向支杆另端连接于后支杆上,后支杆顶端枢接于靠背杆,上述的前支杆、后支杆及斜向支杆通过横向设置的前、后支腿支撑于地面上,其中的斜向支杆为伸缩的套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面组件包括椅面及其下面支撑的椅面支杆,椅面支杆前端铰接于前支杆顶端,后端与靠背杆铰接,且椅面支杆与斜向支杆之间设有至少一根复位弹簧,上述的椅面左、右侧向上延伸形成左、右扶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杆与后支杆的枢接处设有锁位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杆两侧装有脚撑构件,健腹者双脚勾于上述脚撑构件实现背部向后伸展及坐立的健腹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上设有三组以上的按摩轮,其中一组按摩轮设置于靠背杆与椅面支杆的铰接处附近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折叠式健腹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杆、后支杆、斜向支杆及椅面支杆、靠背杆由管状结构代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折叠式健腹椅,包括支架、椅背及椅面组件,椅背主要由靠背杆及上面的按摩轮,靠背杆枢接于支架上并绕枢接轴向后转动,椅面组件设置于支架上,椅面组件前端连接于支架上,后端与椅背的靠背杆铰接,该椅面组件与椅背转动配合达到健腹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架是由杆状或管状构成,整体体积小,折叠占用空间小,本实用新型具有椅子、按摩及伸展健腹三个方面的功能,可作为专业训练器材及居家、户外、旅行时使用。
文档编号A61H15/00GK202128855SQ20112021206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余惠南 申请人:浙江双超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