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粘连剪切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04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创粘连剪切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微创粘连剪切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风湿病或其它类似病症,患者的关节、软组织内一般都存在粘连及组织增生。目前,针对此类患者,普遍采用关节镜来治疗,但对于小关节的损伤则无法治疗,一般采用理疗、外用药等保守治疗方法,疗效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粘连剪切刀,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可有效地对粘连或增生的病变组织进行剪切、清理,疗效好,患者康复快。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创粘连剪切刀,包括刀柄,所述的刀柄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刀耳和第二刀耳,第一刀耳的手持部位于第二刀耳的手持部位的内侧,第一刀耳的顶部位于第二刀耳顶部的上方,并且,二刀耳上分别设有自其顶部向前方弯折伸出的上刀杆和下刀杆;所述的上刀杆和下刀杆的前端端部分别设有相适配的上剪切刀头和下剪切刀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刀杆与下刀杆之间为平面配合。所述的上刀杆与第一刀耳、下刀杆与第二刀耳分别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第一刀耳与上刀杆之间的弯折部、第二刀耳与下刀杆之间的弯折部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台阶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刀耳在其铰接端顶部设有低于下刀杆顶面的凹面,并且, 该凹面与下刀杆顶面之间设有一竖向设置的下过渡面;相应地,所述第一刀耳的顶部设有低于上刀杆底面的凸面,并且,该凸面与上刀杆底面之间设有一竖向设置的上过渡面;所述的下过渡面与上过渡面相适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刀杆和下刀杆分别与上剪切刀头相铰接。所述的上剪切刀头和下剪切刀头上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刀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创粘连剪切刀,结构小巧,操作方便,可有效地对粘连或增生的病变组织进行剪切、清理,患者康复快。本微创粘连剪切刀可广泛适用于风湿病的关节、软组织内粘连及增生的组织,难治性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出现关节、肌筋局部顽固性肿痛。以下通过临床实验病例进一步证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病例1 患者孙X X,男,21岁,患者因反复双髋关节疼痛2年余,伴关节活动受限就诊,患者缘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髋关节疼痛,后逐渐出现左髋关节疼痛,伴双髋关节活动受限,下蹲困难,经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行双髋关节“微创针刀镜术”, 术中发现关节腔内滑膜增生,组织粘连,遂在镜下应用微创粘连剪切刀对增生的滑膜、粘连的组织进行剪切、清理,术后患者双髋关节疼痛症状缓解,关节活动明显改善。2.患者沈X X,男,18岁,患者因反复右髋关节疼痛1年余,伴关节活动受限就诊, 患者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髋关节疼痛,伴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外展、内收及旋转活动障碍,经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甲氨蝶呤片、美洛昔康片及中药等药物治疗,配合局部针灸、中药熏蒸等理疗,患者右髋关节疼痛缓解不明显,活动仍受限。通过以上二病例的疗效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微创粘连剪切刀可有效剪切及清理病变组织并治疗,解除病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第一刀耳与上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第一、二刀耳与下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微创粘连剪切刀,包括刀柄,刀柄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刀耳1和第二刀耳2,第一刀耳1的手持部位于第二刀耳2的手持部位的内侧,第一刀耳1的顶部位于第二刀耳2顶部的上方,并且,二刀耳上分别设有自其顶部向前方弯折伸出的上刀杆3和下刀杆4 ;上刀杆3和下刀杆4的前端端部分别设有相适配的上剪切刀头31和下剪切刀头41。本实施例中,上刀杆3与下刀杆4之间为平面配合。上刀杆3与第一刀耳1、下刀杆4与第二刀耳2分别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刀耳1与上刀杆3之间的弯折部、第二刀耳2 与下刀杆4之间的弯折部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台阶面。第二刀耳2在其铰接端顶部设有低于下刀杆4顶面的凹面5,并且,该凹面5与下刀杆4顶面之间设有一竖向设置的下过渡面6, 即下刀杆4顶面、下过渡面6、凹面5依次相连并呈台阶状分布;相应地,第一刀耳1的顶部设有低于上刀杆3底面的凸面7,并且,该凸面7与上刀杆3底面之间设有一竖向设置的上过渡面8,即上刀杆3底面、上过渡面8、凸面7依次相连并呈台阶状分布;下过渡面6与上过渡面8相适配。上刀杆3和下刀杆4分别与上剪切刀头31相铰接。上剪切刀头31和下剪切刀头41上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刀刃。常态时,上刀杆3的底面与下刀杆4的顶面相贴合,第一刀耳1与上刀杆3之间的弯折部、第二刀耳2与下刀杆4之间的弯折部相适配,即下过渡面6与上过渡面8相贴合; 工作时,手持刀柄并施力,使第一刀耳1和第二刀耳2的夹角增大,此时,上刀杆3相对于下刀杆4向后滑移,则下过渡面6与上过渡面8之间分离并产生缝隙,上刀杆3带动上剪切刀头31绕着上剪切刀头31与下刀杆4之间的铰接部(图中未示出)顺时针旋转并张开至一定角度;然后,手持手柄并施力,使第一刀耳1和第二刀耳2的夹角减小至常态,则上刀杆3 相对于下刀杆4向前滑移,上刀杆3带动上剪切刀头31逆时针旋转并复位,下过渡面6与上过渡面8之间重新贴合,从而实现上剪切刀头31与下剪切刀头41的刀刃相配合的剪切过程。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创粘连剪切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所述的刀柄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刀耳 (1)和第二刀耳O),第一刀耳(1)的手持部位于第二刀耳O)的手持部位的内侧,第一刀耳(1)的顶部位于第二刀耳( 顶部的上方,并且,二刀耳上分别设有自其顶部向前方弯折伸出的上刀杆(3)和下刀杆;所述的上刀杆(3)和下刀杆的前端端部分别设有相适配的上剪切刀头(31)和下剪切刀头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粘连剪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刀杆(3)与下刀杆 (4)之间为平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粘连剪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刀杆(3)与第一刀耳 (1)、下刀杆(4)与第二刀耳(2)分别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创粘连剪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刀耳(1)与上刀杆 (3)之间的弯折部、第二刀耳O)与下刀杆(4)之间的弯折部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台阶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创粘连剪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刀耳( 在其铰接端顶部设有低于下刀杆(4)顶面的凹面(5),并且,该凹面( 与下刀杆(4)顶面之间设有一竖向设置的下过渡面(6);相应地,所述第一刀耳(1)的顶部设有低于上刀杆C3)底面的凸面(7),并且,该凸面(7)与上刀杆C3)底面之间设有一竖向设置的上过渡面(8);所述的下过渡面(6)与上过渡面(8)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创粘连剪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刀杆 (3)和下刀杆⑷分别与上剪切刀头(31)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粘连剪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剪切刀头(31)和下剪切刀头Gl)上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刀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粘连剪切刀,包括刀柄,所述的刀柄包括交叉铰接的第一刀耳和第二刀耳,第一刀耳的手持部位于第二刀耳的手持部位的内侧,第一刀耳的顶部位于第二刀耳顶部的上方,并且,二刀耳上分别设有自其顶部向前方弯折伸出的上刀杆和下刀杆;所述的上刀杆和下刀杆的前端端部分别设有相适配的上剪切刀头和下剪切刀头。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可有效地对粘连或增生的病变组织进行剪切、清理,疗效好,患者康复快。
文档编号A61B17/3201GK202168844SQ20112021737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何丹丹, 陈志煌, 韦嵩 申请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