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手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27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眼科手术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手术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手术呼吸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眼科手术方式手术医生常规消毒后,将多层无菌手术孔巾重叠铺于患者颜面部,将患者头面部严密覆盖,手术巾的末端搭于器械架上。长时间手术后,手术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垂并覆盖于患者口鼻部,影响患者呼吸。目前,为了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术中常根据患者要求暂停手术,重新调整手术巾位置,但效果不佳。据观察发现由于手术无菌巾紧贴患者口鼻部,再加上不透气粘贴巾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在手术中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闷热、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烦躁等现象。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还可使其血氧分压下降, 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心慌等症状。即使吸氧也不能改变患者的主观感受,部分患者由于过度不适被迫停止手术,且延长了手术出血时间,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为此,旧的手术环境急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提供一种眼科手术呼吸支架,该装置具有实时扩大病人手术时呼吸面积功能,提高了送气量,减少手术中病人胸闷不适、心慌、头痛等的不良反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手术支架,它包括顶板,顶板下方设有桥体,顶板和桥体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的桥体为拱形,桥体上设有多个气孔,桥体两端面设有粘胶。上述的多个气孔设置在桥体两端靠近边缘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易于使用,在现有的手术前消毒隔离方法之上,改善了由于病人呼吸面积受限所引起的不良症状,提高了病人手术期间心理和生理的适应力,有效避免手术巾下垂对患者口鼻部堵塞。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眼科手术支架,它包括顶板2,顶板下方设有桥体3,顶板和桥体之间通过支撑板1连接,所述的桥体为拱形,桥体两端靠近边缘处设有多个气孔4,桥体两端面设有粘胶5。本实用新型的桥体两侧有用于扩大呼吸面积的气孔,有效避免手术巾下垂对患者口鼻部堵塞。其中顶板由所述桥体和支撑板支撑,可避免手术巾压迫对患者心理上造成的压力。手术前常规消毒后,将一次性眼科手术呼吸支架置于患者口鼻部,将粘胶5粘于患者脸颊部固定,患者口鼻部则置于桥体3内侧,此时桥体3与气孔4帮助口鼻维持正常送气量,再将无菌巾铺于患者面部以及顶板2上进行手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眼科手术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板(2),顶板下方设有桥体(3),顶板和桥体之间通过支撑板(1)连接,所述的桥体为拱形,桥体上设有多个气孔(4),桥体两端面设有粘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手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气孔设置在桥体两端靠近边缘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手术支架,它包括顶板,顶板下方设有桥体,顶板和桥体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的桥体为拱形,桥体上设有多个气孔,桥体两端面设有粘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易于使用,在现有的手术前消毒隔离方法之上,改善了由于病人呼吸面积受限所引起的不良症状,提高了病人手术期间心理和生理的适应力,有效避免手术巾下垂对患者口鼻部堵塞。
文档编号A61G13/12GK202154828SQ20112024028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李凡, 黄琼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