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556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耳针。
背景技术
目前耳针是用于针刺耳廓穴位,治疗多种疾病和供快速强刺激治疗各种急性疼痛及炎症用的特种针灸器械。耳针在多年来的医学临床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治疗效果为广大医务人员和病员所公认。但是,现有的耳针常为一根针体,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且针体的端头较尖,容易将被按压者的皮肤弄破,引起感染。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不把被按压者皮肤弄破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耳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耳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针,包括有针体、弹簧和带有空腔的壳体,所述的针体置于壳体空腔内,针体的前端伸出壳体,针体的末端通过弹簧与壳体内腔的内端面连接;所述的针体的前端头呈球形。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针体与弹簧之间设有磁铁片。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针体设有空腔。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针体采用不锈铁材料制成。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壳体整体呈笔筒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因为针体的前端呈球形, 不易将被按压者的皮肤弄破,保障了被按压者的健康。3、在壳体内设有弹簧,当力道过大时,弹簧会压缩,不会伤着被按压者。4、针体内设有空腔,节省了材料,节约了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耳针,包括针体4、磁铁片5、弹簧3和带有空腔的壳体1 ;所述的针体4带有空腔6,且采用不锈铁材料制成;针体4置于壳体空腔2内,针体4的前端伸出壳体1 ;针体4的末端与磁铁片5的一端连接,磁铁片5的另一端与弹簧3的一端连接,弹簧 3的另一端与壳体内腔2的内端面7连接;所述的针体4的前端头呈球形;所述的壳体1整体呈笔筒状,便于使用。磁场作为一种物理治疗因素,具有物理能量,作用于人体后,可以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成为磁场发生作用的基础。实验证明,磁场可以改变血液流变,降低血液粘度,减低红细胞间的聚集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本耳针将磁场作用和耳针功能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大实用价值。本耳针的针体前端光滑,按压耳穴不伤皮肤,用医用酒精稍加消毒,就能防止病毒感染。耳针的针体采用不锈铁材料制成,本身含有微磁含量,且针体与磁铁片连接,使磁性增加,当按压穴位力度较轻时,被按压者感应却较强,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使用过程为被按压者坐位或卧位,先用洲碘酒,再用75%酒精棉球对需要耳针按压局部(皮损、感染者忌施术)进行消毒,再用耳针按压。耳针按压耳穴的力度要轻,以免伤及皮肤,穴位找准后,按压持续5分钟(5分钟内,10至15秒松一次,反复按压)。当力道过大时,弹簧被压缩,停止对被按压者施力,避免将被按压者的皮肤弄破,保证了被按压者的健康。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耳针,包括有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针还包括有弹簧和带空腔的壳体;针体置于壳体空腔内,针体的前端伸出壳体,针体的末端通过弹簧与壳体内腔的内端面连接; 所述的针体的前端头呈球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与弹簧之间设有磁铁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设有空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采用不锈铁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整体呈笔筒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耳针。它包括有针体、弹簧和带有空腔的壳体,所述的针体置于壳体空腔内,针体的前端伸出壳体,针体的末端通过弹簧与壳体内腔的内端面连接;所述的针体的前端头呈球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因为针体的前端呈球形,不易将被按压者的皮肤弄破,保障了被按压者的健康。3、在壳体内设有弹簧,当力道过大时,弹簧会压缩,不会伤着被按压者。4、针体内设有空腔,节省了材料,节约了成本。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2161555SQ20112024661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詹书跃 申请人:詹书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