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82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人的睡眠环境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睡眠促进要素发生
O
背景技术
人体与环境时刻保持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例如,人体皮肤与环境保持能量交换,在低温环境下,人体向环境输出能量造成体温下降;人体皮肤与空气中的物质保持物质交换,如中医采用富含中药分子的蒸汽对人体患处进行熏蒸,通过人体皮肤吸收中药分子达到对患处的治疗作用,在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的方式排除水分,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人通过嗅觉吸收环境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植物释放到空气中的气味分子等,在大脑中枢中唤起对应于负氧离子、气味分子的记忆信息,达到神清气爽的身心效果。睡眠是极其精密的共生活动。睡眠时,人体仍然与环境时刻保持着能量、物质、 信息的交换,这种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使得睡眠环境对人的睡眠质量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人的睡眠质量,现有技术出现了许多改善睡眠环境的产品。例如, 调节睡眠温度的电热毯、冷热水床垫、亲水凝胶床垫、睡眠暖风机、空调,采用远红外线进行睡眠理疗、配合某些药物成分以加快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的理疗太空舱等等;还出现了提高睡眠质量的睡眠管理方法和系统,如
公开日为2011年1月沈日的中国专利申请 201010230022公开了一种“改善护理者照顾的人或动物睡眠的睡眠管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由护理者通过传感器监视与睡眠质量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客观参数,并将上述客观参数传送至处理器,将客观参数用于从第一存储器中选择改善睡眠行为的由护理者实现的动作的推荐,将推荐由处理装置发送至便携式用户交互设备呈现给护理者,护理者可向便携式用户交互设备输入信息反馈至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基于检测参数和护理者反馈信息更新发送至便携式用户交互设备的推荐。该系统包括传感器,用于监视与睡眠质量有关的客观参数; 传感器单元,用于将客观参数传送至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将客观参数用于从第一存储器中选择改善睡眠行为的由护理者实现的动作的推荐;便携式用户交互设备,用于接收来自处理装置的客观参数,并经显示器呈现给护理者,携式用户交互设备还使护理者可向输入反馈信息并发送至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基于检测参数和护理者反馈信息更新发送至便携式用户交互设备的推荐。上述睡眠管理的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1、现有的睡眠管理系统和方法需基于护理者的人为参与才能完成睡眠管理,属于睡眠的间接管理方式,由于增加了管理环节,强化了护理者的人为中心,带来了人为风险, 特别是当这个中心下面拥有的节点越多,所带来的管理风险就越大;2、通过睡眠温度调节并配合某些药物成分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的睡眠管理产品,在解决药物吸收问题的同时,会产生多种妨碍作用,如微量元素之间的失衡。传统睡眠或理疗装置,仅仅对能量进行干预,而不考虑能量变化对物质、信息的相互影响,会使短期并不显著的微量积累,演变成长期不可逆转的巨大损失,例如较高温度导致的更多水分持续流失造成睡眠和健康的瓦解;3、对睡眠温度进行调节的产品如电热毯、冷热水床垫、亲水凝胶床垫等,需要铺垫在床垫上,对睡眠空间造成影响,睡眠时会使人产生异物感,影响睡眠舒适性;或者如睡眠暖风机、空调等,为了对人体1. 5平方米的皮肤所需要的0. 17立方米空间温度进行调节,需要对约35立方米的卧室空间进行空气加热,热损失在99%以上,浪费大量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高睡眠质量。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要素发生物容器和位于该容器内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该要素发生物容器为柔性的长条状、环状、星状或网状,或该要素发生物容器为刚性段铰接连接而成的长条状、环状、星状或网状;该要素发生物容器的容器壁结构限制装入该容器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漏出该容器并与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容器的渗透性相适应,保证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发出的睡眠促进要素从该容器内渗透至该容器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中,包括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和调节装置, 所述要素发生物容器包括密封管道,该密封管道与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连接成回路, 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回路上。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中,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包括液体加热装置或液体制冷装置或液体加热制冷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管道与该液体加热装置或液体制冷装置或液体加热制冷装置连接回路上的液泵;或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包括气体加热装置或气体制冷装置或气体加热制冷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管道与该气体加热装置或气体制冷装置或气体加热制冷装置连接回路上的气泵;或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包括密闭并容纳粉末状或颗粒状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的料袋,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管道与该料袋连接回路上的气泵。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中,包括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和调节装置, 所述要素发生物容器包括密封管道,所述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包括密封在该密封管道内的液体,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包括设置在该密封管道内、接线端引出该密封管道的电热元件和该电热元件连接的电源,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该电热元件与该电源连接的回路上、控制电源能量输出大小的控制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中,所述密封管道围绕成柔性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管壁包括连通管壁内外空间的通道。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中,所述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包括对人体睡眠健康有益的植物和或矿物,所述要素发生物容器包括植物矿物容器,该植物矿物容器沿所述管状结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管状结构中或与该管状结构外壁相贴布置或部分植物矿物容器位于所述管状结构中、部分植物矿物容器与该管状结构外壁相贴布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中,所述管状结构为圆柱形螺旋结构或椭圆柱形螺旋结构或棱柱形螺旋结构,或所述管状结构为按照如下方式构成的结构所述密封管道沿该管状结构长度方向布置并在该管状结构的端部反转180度连续布置,在该管状结构的横截面上使密封管道沿该管状结构的管壁边缘间隔布置,包括沿该管状结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沿该管状结构横截面方向布置的孔形骨架,所述密封管道固定连接在所述孔形骨架上。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中,包括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包括单片机和与该单片机连接的传感器,该单片机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实现对该调节装置的控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1.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采用要素发生物容器,使用时不占用底部睡眠空间,保持床垫的使用舒适性;2.使用时调节件柔性管状结构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便于构成个体最为经济的睡眠共享空间,与空调比较,节能99%以上,节能效果及其显著;3.可使用数百种睡眠促进物质对睡眠环境进行改善,通过睡眠要素与人体皮肤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现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4.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使用单片机、传感器实现智能化管理后,实质上等同于一个睡眠机器人,可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智能化睡眠管理;5.使用个性化,使用者可根据个体习惯、个体身体状况,采用不同的随机试验的周期和睡眠促进物质种类数量,使睡眠促进物质边界最大化,设置个体最适合的共享空间温度,使睡眠温度边界最大化;6.绿色环保,有益身体健康;7.通过睡眠促进物质调节的日积月累,用户将获得睡眠质量的显著提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实施例一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实施例二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中要素发生物容器一种实施方式常态下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另一种实施例的要素发生物容器的结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另一种实施例的要素发生物容器的结构立体图。图6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进行睡眠管理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7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进行睡眠管理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睡眠促进要素,是指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并能改善、促进人的睡眠质量的因素,如能量要素(包括温度、红外线等)、物质要素(包括已为现代医学所知、能够改善、促进人的睡眠的数百种植物和矿物)、信息要素(包括标准剂量、标准作用时间、各剂型添加顺序、配伍禁忌等)、装置要素(包括传感器、计量器、提示装置等)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包括睡眠促进要素发生部分100 和控制部分200。其中,睡眠促进要素发生部分100包括液体加热装置110、柔性的密封管道120和液泵191。本实施例的睡眠促进要素为能量要素,液体加热装置110为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液泵191为调节装置。液体可以采用水或其他热容量大的液体,液泵的结构根据所采用的液体性质确定,例如,液体采用水时,液泵即采用水泵,液体采用油时,液泵即采用油泵。 密封管道120及液泵191与液体加热装置110连通使该液体加热装置110的液体流经该密封管道120形成回路。液泵191可以连接在密封管道120的出液端与液体加热装置110之间(如图1所示),也可以连接在密封管道120的进液端与液体加热装置110之间,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当液泵191连接在密封管道120的出液端与液体加热装置110之间时,在密封管道120的出液端与液泵191进液端之间设置伸缩袋140,伸缩袋140为储液伸缩装置,当液泵191启动时,密封管道120内的液体由静态到动态的流动阻力较大,此时伸缩袋140内储存的液体能够及时补充液泵191的进液,给密封管道120内的液体流动一个缓冲时间,减小液泵191的进液阻力,使液泵191启动时运行平顺。当密封管道120内的液体由静态到动态的流动阻力较大时,还可以设置液体补充装置130,通过液体补充装置 130向伸缩袋140补液达到延长缓冲时间的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不设置伸缩袋140,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控制部分200包括控制器210和继电器220,采用装有单片机的控制器210,控制连接在液泵191上的继电器220,实现自动控制。如将继电器集成在液泵结构上,则单片机可直接连接液泵实现自动控制。使用时,将要素发生物容器环绕人体放置在床上,盖上被子,形成由被子覆盖床面围成的包括人体和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的共享空间,通过将共享空间的温度升高到用户感觉最舒适的睡眠温度(如36度、37度等),达到改善、促进人的睡眠的目的,适合在低温环境使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如需降低共享空间的温度,可将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的液体加热装置110更换为液体制冷装置,适合于高温环境使用。如需实现升高或降低共享空间的温度,可将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的液体加热装置110更换为液体加热制冷装置(例如,采用国际标准安全电压DC12V,通过半导体对循环水加热或者降温,即可达到冷暖两用的效果),适合于低温、高温环境使用。在其他实施例中,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可以采用气体加热装置或气体制冷装置或气体加热制冷装置(例如,冷热空调主机等),调节装置采用用于气体输送的气泵,密封管道及气泵与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连通使该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的气体流经该密封管道形成回路,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如图3所示,将柔性的长条状密封管道120围绕成柔性的管状结构121,该管状结构121的管壁上包括有连通管壁内外空间的通道,可以规范柔性长条状密封管道120的形状。密封管道120采用由耐水解、耐高温、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聚醚、硅胶等,以获得良好的人体兼容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管道120也可以采用其他对人体安全的密封材料制造。在本实施例中,管状结构121采用圆柱形螺旋结构。例如,采用长度为150米的密封管道,采用圆柱形螺旋形管状结构后,管状结构长度约为5米,并形成约842个连通管壁内外空间的开口。在其他实施例中,管状结构121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椭圆柱形螺旋结构、棱柱形螺旋结构(如四棱柱形状的螺旋结构,可带来不易滚动、移动、保持放置状态稳定等有益效果)或按照如下方式构成的管状结构密封管道120沿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在该管状结构的端部反转180度连续布置,在该管状结构的横截面上,使密封管道沿该管状结构的管壁边缘间隔布置,沿该管状结构横截面方向设置孔形骨架,孔形骨架沿该管状结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将密封管道120固定连接在孔形骨架上,形成管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管道120可以采用其他的柔性(即材料可变形)结构形状, 如采用柔性的环状结构、柔性的星状结构或柔性的网状结构,将较长的密封管道聚集并固定在可控的范围内,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管道120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以满足其整体结构可变形的以便于使用的要求例如,采用刚性段管通过密封的铰接连接,形成长条状、环状、星状或网状结构,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人工手动控制,即去掉控制器210,采用手动控制的液泵。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包括睡眠促进要素发生部分100 和控制部分200。其中,睡眠促进要素发生部分100包括容纳粉末状或颗粒状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 (如能够产生对人的睡眠健康有益的物质流的植物、矿物、人造物质等)的料袋150、柔性的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和气泵192。本实施例的睡眠促进要素为物质要素,料袋150为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气泵192为调节装置。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及气泵192与料袋150 连通使料袋150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流经该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形成回路。气泵192可以连接在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的出料端与料袋150之间(如图2 所示),也可以连接在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的进料端与料袋150之间,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上述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应采用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能够渗透的材料制造, 使得粉末状或颗粒状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产生的离子流能够渗透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 的管壁,在共享空间被人体皮肤吸收。例如,采用托玛琳粉时,可以产生渗透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管壁的负氧离子流,负氧离子流可以在共享空间被人体皮肤吸收,达到改善、促进睡眠的目的。根据粉末状或颗粒状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的性质,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的结构可采用管径较大的柔性管,也可以采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围绕成柔性的管状结构121的长条状密封管道120。在颗粒粉末物质密封管160的出料端与气泵192之间设置回收装置170,回收装置170还连接物质补充装置180,实现对粉末状或颗粒状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进行回收和添加。控制部分200包括控制器210和继电器220,采用装有单片机的控制器210,控制连接在气泵192上的继电器220,实现自动控制。如将继电器集成在气泵结构上,则单片机可直接连接气泵实现自动控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人工手动控制,即去掉控制器210,采用手动控制的气泵。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物质要素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长条状密封管道120围绕成柔性的管状结构121中设置长条形柔性管160,长条形柔性管160装入粉末状或颗粒状植物、矿物或人造物等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并相应设置如图2所示的相关结构(见实施例二所述),即可实现对共享空间能量要素和物质要素的调节。这样,长条形柔性管160内的粉末状或颗粒状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在管状结构 121的能量作用下,提高粉末状或颗粒状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产生的物质流的浓度,提高对人体作用的效果。上述长条形柔性管160中可以单独加入植物、矿物或人造物,也可混合加入。如图4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植物的或矿物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的物质形态,可以将设置在管状结构121中长条形柔性管160采用其他长条形容器结构代替,只要满足容器壁结构限制装入该容器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漏出该容器并与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容器的渗透性相适应,保证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发出的睡眠促进要素从该容器内渗透至该容器外即可。如图5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两条或多条长条形柔性管160,其中,部分长条形柔性管160设置在管状结构121中,部分长条形柔性管160设置在管状结构121外与该管状结构外壁相贴布置。多条长条形柔性管160中均加入植物或矿物或人造物,也可分别加入植物、矿物、人造物。在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为了对睡眠的多种指标数据进行监控, 提高对睡眠环境的控制效率,可以设置多种与控制部分单片机连接的传感器,如检测人体皮肤周围环境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负氧离子浓度的负氧离子传感器、检测人体心率的心律传感器等等,传感器将检测的相应参数传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内置程序分析处理相关参数,并对调节装置进行相应控制。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包括要素发生物容器、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和调节装置。要素发生物容器包括密封管道,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包括密封在该密封管道内的液体(如水、硅油等热容量大的液体),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包括设置在该密封管道内、接线端引出该密封管道的电热元件和该电热元件连接的电源(可以是外接市电,也可以采用电池),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该电热元件与该电源连接的回路上、控制电源能量输出大小的控制装置,如采用调节输出电流大小的变阻器或调节电位的电位器等。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人工手动控制,也可以采用单片机实现自动控制。密封管道的结构可以采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围绕成柔性的管状结构,也可以采用柔性的条状管结构。本实施例的睡眠促进要素为能量要素,适合于低温环境使用。实施例五本实施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长条状密封管道120围绕而成的柔性管状结构121中,放置条状的植物类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即可实现对共享空间能量要素和物质要素的调节。实施例六本实施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包括要素发生物容器和位于该容器内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本实施例的睡眠促进要素为物质要素,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为对人体睡眠健康有益的植物、矿物或人造物。根据植物、矿物或人造物的物质形态,选择要素发生物容器结构保证容器壁能够限制拟装入该容器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漏出该容器,并且要素发生物容器的容器壁与拟装入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该容器的渗透性相适应,以保证装入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从该容器内渗透出该容器外(以分子流、离子流等物质流形式渗透出该容器外)。例如,当采用颗粒状物质或碎片状物质时,要素发生物容器可以采用网孔孔径小于颗粒状物质的最小粒径或碎片状物质的最小碎片的宽度尺寸的长条状网袋;当采用粉末状物质时(如采用托玛琳粉时),要素发生物容器可以采用密封管道,但密封管道的材料应采用能够保证装入密封管道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以离子流形式渗透睡密封管道的管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进行睡眠管理的方法如下睡眠管理方法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基于人工的睡眠管理方法,利用如下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进行睡眠管理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包括要素发生物容器和位于该容器内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 该容器壁结构限制装入该容器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漏出该容器并与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容器的渗透性相适应,保证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发出的睡眠促进要素从该容器内渗透至该容器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睡眠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将要素发生物容器环绕人体放置在床上,盖上被子,形成由被子覆盖床面围成的包括人体和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的共享空间;初始化睡眠事例随机试验所需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种类数量及采用相同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进行睡眠事例随机试验的周期;第二、向要素发生物容器中加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进行空间分布,进行睡眠事例随机试验;第三、人工比较、判断睡眠事例的睡眠指标效果;第四、根据标准概率数据(由现有的对人体睡眠健康有益的植物、矿物、人造物质的研究结果给出),判断对睡眠事例睡眠指标无影响及导致睡眠事例睡眠指标偏离标准睡眠指标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并将其取出,返回步骤二。经过上述步骤的反复循环,使用者将能够找到最佳睡眠效果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进而获得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的最佳组合。在上述第四步中,可以包括在取出对睡眠事例睡眠指标无影响及导致睡眠事例睡眠指标偏离标准睡眠指标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后,更换为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在上述第四步中,可以包括在必要时(即使用者根据个人习惯确定,或根据随机试验的具体情况选择),调整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种类数量和睡眠事例随机试验的周期。睡眠管理方法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基于自动控制的睡眠管理方法,利用如下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进行睡眠管理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包括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调节装置、控制部分、要素发生物容器和位于该容器内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该要素发生物容器包括密封管道,与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容器的渗透性相适应,保证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发出的睡眠促进要素从该容器内渗透至该容器外;该密封管道与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连接成回路,调节装置设置在该回路上;控制部分包括单片机和与该单片机连接的传感器,该单片机与调节装置连接实现对该调节装置的控制。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睡眠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将所述要素发生物容器环绕人体放置在床上,盖上被子,形成由被子覆盖床面围成的包括人体和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的共享空间;初始化睡眠事例随机试验所需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种类数量及采用相同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进行睡眠事例随机试验的周期;第二、向要素发生物容器中加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进行空间分布,分布传感器,进行睡眠事例随机试验;第三、从睡眠系统控制单片机中读取记录的睡眠事例指标数据,对比标准睡眠指标数据,比较、判断睡眠事例睡眠指标偏离标准睡眠指标的频率;第四、根据标准概率数据,判断对睡眠事例睡眠指标无影响及导致睡眠事例睡眠指标偏离标准睡眠指标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并将其取出,返回步骤在上述第四步中,可以包括在取出对睡眠事例睡眠指标无影响及导致睡眠事例睡眠指标偏离标准睡眠指标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后,更换为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在上述第四步中,可以包括在必要时(即使用者根据个人习惯确定,或根据随机试验的具体情况选择),调整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种类数量和睡眠事例随机试验的周期。以下给出一个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进行睡眠管理的详细例子一用户所处的室温为10度,为弥补自己的睡眠温度缺口,他将系统温度设定为25 度,建立了睡眠要素的温度回路,来改善自己的睡眠。他还结合本系统共享空间柔性分布的特征,使保温空间尽可能靠近自己的膝盖,他还可以通过下意识的睡眠动作,重新分布共享空间在脚下的位置,他睡眠中开放部分温度的几次意外泄漏,都被系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并且经由共享空间对开放部分的热量损失快速地给予补充。随后的几个昼夜,他根据自己睡眠状况改善的程度,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睡眠温度设置为前半夜27度,凌晨自动调整为 26. 5度,使自己的睡眠温度边界最大化。他通过本系统,对体表周围不到0. 17立方米的空气加热,弥补了自己睡眠的温度缺口 17度,在睡眠的8小时内,避免了为12平方米卧室约 35立方米的空气升温17度消耗能源,对自然的影响只有原来的1/200。随后,该用户进一步使用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自己的睡眠质量进行调节。他将两种几乎未见副作用报道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放置在管状结构和要素发生物容器中并进行空间分布,一种是托玛琳粉,能够产生大约常态下数十倍的空气负离子的天然物质,其中的小粒径离子,可以穿过皮肤和血脑屏障直接进入人体血液,中和体内带正电荷的粒子, 这些正电荷的粒子,往往是某些慢性毒素的根源。另一种是碳纤维远红外发热电缆,能够产生大约常态下数十倍的远红外线的人造物质,其中的5. 6 14微米波长能够渗透到人体细胞中,改善人体的微循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在随后的多个昼夜,他根据自己睡眠状况改善的程度,在数百种可选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将自己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在共享空间分布的品种增加到10种,其中包括速冻薰衣草原枝、速冻茉莉月季花瓣、速冻油松针等植物,最终稳定到了 7种,成功的制造了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多样性, 使自己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边界最大化。他通过对体表周围共享空间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分布,使矿物、植物、人造合成物直接为自己睡眠发挥作用。进一步,该用户对自己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做时间分布,他从第三种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开始,每种增加一种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间隔7天时间,借以观察睡眠状况对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的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对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做出取舍,以编织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回路,只保留敏感要素在共享空间中更长期发挥作用,用以弥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缺口来改善自己的睡眠。而且,最为正面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也只使用 7个周期,在1年的时间,他将有52个敏感要素为弥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缺口发挥作用, 如果将所有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周期控制在平均7天,则同时存在7个敏感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在1年的时间,将超过365个。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通过让用户对每个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指定一个或多个保留在共享空间中发挥作用的周期,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做到了知道用户的睡眠要素缺口并对各种睡眠要素缺口进行顺序管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在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中实现通过睡眠事例初始化,在任何时候当有用户启用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时,能提醒用户注意未曾试验过的睡眠事例。这种方式不仅对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增加了半人工智能,而且这种提醒保持为激活的,直到被取消,并且它比人工推荐和临时查询强得多。很显然,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是一种高效的睡眠管理系统,它帮助用户更高效率地使用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自己的睡眠质量进行调节,弥补他的睡眠要素缺口。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还可用于诸如对缺乏自理能力的人群的监护,对宠物的监护等缓慢进行的生命过程领域中,并提高其效率。以上已经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解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本方案的精确与范围下,本方案在结构和细节上可以修改。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形都应该落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要素发生物容器和位于该容器内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该要素发生物容器为柔性的长条状、环状、星状或网状,或该要素发生物容器为刚性段铰接连接而成的长条状、环状、星状或网状;该要素发生物容器的容器壁结构限制装入该容器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漏出该容器并与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容器的渗透性相适应,保证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发出的睡眠促进要素从该容器内渗透至该容器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和调节装置,所述要素发生物容器包括密封管道,该密封管道与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连接成回路,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回路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包括液体加热装置或液体制冷装置或液体加热制冷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管道与该液体加热装置或液体制冷装置或液体加热制冷装置连接回路上的液泵;或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包括气体加热装置或气体制冷装置或气体加热制冷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管道与该气体加热装置或气体制冷装置或气体加热制冷装置连接回路上的气泵;或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包括密闭并容纳粉末状或颗粒状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的料袋,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管道与该料袋连接回路上的气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和调节装置,所述要素发生物容器包括密封管道,所述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包括密封在该密封管道内的液体,所述睡眠促进要素调节源包括设置在该密封管道内、接线端引出该密封管道的电热元件和该电热元件连接的电源,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该电热元件与该电源连接的回路上、控制电源能量输出大小的控制装置。
5.如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管道围绕成柔性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管壁包括连通管壁内外空间的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包括对人体睡眠健康有益的植物和或矿物,所述要素发生物容器包括植物矿物容器,该植物矿物容器沿所述管状结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管状结构中或与该管状结构外壁相贴布置或部分植物矿物容器位于所述管状结构中、部分植物矿物容器与该管状结构外壁相贴布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结构为圆柱形螺旋结构或椭圆柱形螺旋结构或棱柱形螺旋结构,或所述管状结构为按照如下方式构成的结构所述密封管道沿该管状结构长度方向布置并在该管状结构的端部反转180度连续布置,在该管状结构的横截面上使密封管道沿该管状结构的管壁边缘间隔布置,包括沿该管状结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沿该管状结构横截面方向布置的孔形骨架,所述密封管道固定连接在所述孔形骨架上。
8.如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包括单片机和与该单片机连接的传感器,该单片机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实现对该调节装置的控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分,该控制部分包括单片机和与该单片机连接的传感器,该单片机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实现对该调节装置的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睡眠促进要素发生器,包括要素发生物容器和位于该容器内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该容器壁结构限制装入该容器的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漏出该容器并与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对容器的渗透性相适应,保证该睡眠促进要素发生物发出的睡眠促进要素从该容器内渗透至该容器外。本实用新型使用舒适、节能显著,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并可实现睡眠机器人功能。
文档编号A61M21/02GK202198952SQ20112025344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李平 申请人:赛福投资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