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55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 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欢迎。在长期使用中发现,当输液完毕后,由于护士未能及时更换药液或关闭止流夹时,同时现有留置针没有防逆流设计, 从而导致血液回流,影响到病人的安全。故需要对现有留置针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防止血液逆流的安全型留置针。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包括针座、长导管、止流夹、长导管座、肝素帽和盖帽,其中肝素帽和盖帽设在长导管座上, 长导管两端连接针座和长导管座,所述止流夹设在长导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导管上还设有防逆流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由套管座、隔离塞、套管铆钉、套管、针管从下往上连接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针尖露在套管外其他部分套在套管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和套管均罩在保护套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装置为采用医用硅胶或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单向阀。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装置设在止流夹与长导管座之间的长导管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止流夹和长导管座之间的长导管上增设满足正向开启、反向逆止功能的人字结构或其他结构的单向阀,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血液回流,提高了留置针的安全性,因此该留置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针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座;2-套管座;3-隔离塞;4-套管铆钉;5-套管;6-针管;7-保护套; 8-长导管;9-止流夹;10-防逆流装置;11-长导管座;12-肝素帽;13-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座1、长导管8、止流夹9、长导管座11、肝素帽12和盖帽13。其中肝素帽12和盖帽13设在长导管座11上,长导管8两端连接针座 1和长导管座11。所述止流夹9设在长导管8上。本实用新型改进之处就在于在长导管8 上还设有防逆流装置10,且该逆流装置10设在止流夹9与长导管座11之间的长导管8上。 前述的逆流装置为为采用医用硅胶或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单向阀,这样即可防止逆流, 同时对使用者无副作用,达到安全、放心的目的。如图2所示针座1由套管座2、隔离塞3、套管铆钉4、套管5、针管6从下往上连接组成。其中针管6针尖露在套管5外其他部分套在套管5内;且针管6和套管5均罩在保护套7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座(1)、长导管(8)、止流夹(9)、长导管座(11)、肝素帽(12)和盖帽(13),其中肝素帽(12)和盖帽(13)设在长导管座(11)上,长导管(8)两端连接针座(1)和长导管座(11),所述止流夹(9)设在长导管(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导管 (8)上还设有防逆流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1)由套管座(2)、 隔离塞(3)、套管铆钉(4)、套管(5)、针管(6)从下往上连接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6)针尖露在套管 (5)外其他部分套在套管(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6)和套管(5)均罩在保护套(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装置(10)为采用医用硅胶或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装置(10)设在止流夹(9)与长导管座(11)之间的长导管(8)上。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座、长导管、止流夹、长导管座、肝素帽和盖帽,其中肝素帽和盖帽设在长导管座上,长导管两端连接针座和长导管座,所述止流夹设在长导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导管上还设有防逆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止流夹和长导管座之间的长导管上增设满足正向开启、反向逆止功能的人字结构或其他结构的单向阀,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血液回流,提高了留置针的安全性,因此该留置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M5/158GK202185014SQ20112028881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0日
发明者周伟, 李静, 董合军 申请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