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743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张器械,特别是一种动静脉内瘘扩张器。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生命线,因此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就等于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动静脉内瘘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狭窄和血栓形成。在瘘管血栓形成时,约有90%的病例显示原有狭窄。动静脉内瘘狭窄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透析过程中长期内瘘穿刺导致内瘘内膜增生,堵塞管腔。临床上对于内瘘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科手术方法,跨越内瘘狭窄段行近心端内瘘重建手术,另一种是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型 ^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ingiopl£isty,PTA)才夹¥ 。目 ItT PTA ^台#云力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美国NKF-DOQI指南建议对静脉与移植血管> 50%的吻合口狭窄进行预防性扩张。PTA适用于前臂近端及上臂瘘管发生的狭窄,随着技术的成熟,PTA已作为外科手术的替代治疗,若PTA无效并且不适于放置支架者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EBPG指南指出PTA是静脉流出道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法。常规PTA需要在手术室进行,而且需要造影辅助,PTA的主要作用成分是球囊扩张导管,其球囊在压力泵加压后扩张。PTA后内瘘再狭窄发生率高,需要反复多次扩张;几乎所有的注射造影剂对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若反复进行造影下PTA对于患者来说是不小的身体损害和经济负担。PTA后患者需要压迫穿刺点止血,无法进行常规透析。另外,目前临床经常使用一种穿刺针,其一般包括硅胶管、针翼、针尖等部分,上面还设置有止血夹,这种穿刺针目前一般用于内瘘穿刺等,在动静脉内瘘扩张方面还没有应用或者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最大程度获益于患者的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包括穿刺针, 在穿刺针的针头上设置有一与针头连通的侧支管,侧支管与穿刺针连为一体;还包括一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球囊扩张导管从侧支管的端口穿入,分别穿过侧支管和针头,从针头的针尖穿出,球囊扩张导管一端还与压力装置连通。作为优选所述侧支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作为优选所述压力装置为压力泵。作为优选所述侧支管内还穿设有导丝。使用时,将球囊扩张导管从侧支管送入内瘘血管,直至球囊扩张导管上的球囊到达内瘘狭窄部位,球囊扩张导管另一端连接的压力装置如压力泵以扩张其球囊,从而用球囊扩张内瘘狭窄部位,每次球囊扩张持续30秒,然后放松球囊1分钟,再次加压扩张30秒, 反复3-4次,即可保证透析血流需要。扩张完毕后拔出球囊扩张导管,即可开始透析。[001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不采用造影剂,因为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的狭窄 55%-75%位于吻合口附近,属于浅表血管,通过肉眼直视或是血管超声检查即可容易判断狭窄部位和狭窄长度,所以就不需要在手术室且在有X光机的条件下进行,更方便。当然, 使用本实用新型在采用造影剂进行造影定位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实现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此装置扩张内瘘后可立刻进行透析,不用等待,且一个患者的球囊扩张经过每次严格消毒保存后在同一患者身上可重复多次使用,大大减少患者费用和治疗痛苦,另外,侧支管设置的单向阀具有抗返流装置,使得穿刺针进入血管后血液不会返流出来,保证了使用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穿刺针,2为止血夹,3为针翼,4为针头,5为侧支管,6球囊扩张导管,7为单向阀,8为压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包括穿刺针1,穿刺针包括针头4、针翼3 和止血夹2,在穿刺针1的针头4上设置有一与针头4连通的侧支管5,侧支管5与穿刺针 1连为一体;还包括一球囊扩张导管6,所述球囊扩张导管6从侧支管5的端口穿入,分别穿过侧支管5和针头4,从针头4的针尖穿出,球囊扩张导管6 —端还与压力泵8连通,所述侧支管5上还设置有单向阀7。使用时,将穿刺针1穿刺入内瘘血管,并在穿刺针1进入内瘘血管时注入肝素以用作抗凝,再将球囊扩张导管6从侧支管5送入内瘘血管,直至球囊扩张导管6上的球囊到达内瘘狭窄部位,球囊扩张导管6另一端连接的压力泵8加压以扩张其球囊,从而用球囊扩张内瘘狭窄部位,每次球囊扩张持续30秒,然后放松球囊1分钟,再次加压扩张30秒,反复 3-4次,即可保证透析血流需要,扩张完毕后拔出球囊扩张导管6,无需拔出穿刺针1,即可开始透析。实施例2 在侧支管内还穿设有导丝,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即,先用导丝沿侧支管进入内瘘血管,然后球囊扩张导管再沿导丝进入内瘘血管,这样,导丝可以起到支撑作用,能更好地撑起球囊,内瘘扩张完成后导丝和球囊扩张导管一起拔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在穿刺针的针头上设置有一与针头连通的侧支管,侧支管与穿刺针连为一体;还包括一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球囊扩张导管从侧支管的端口穿入,分别穿过侧支管和针头,从针头的针尖穿出,球囊扩张导管一端还与压力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装置为压力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管内还穿设有导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动静脉内瘘扩张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穿刺针,在穿刺针的针头上设置有一与针头连通的侧支管,侧支管与穿刺针连为一体;还包括一球囊扩张导管,球囊扩张导管从侧支管的端口穿入,分别穿过侧支管和针头,从针头的针尖穿出,球囊扩张导管一端还与压力装置连通;用此装置扩张内瘘后可立刻进行透析,不用等待,且一个患者的球囊扩张经过每次严格消毒保存后在同一患者身上可重复多次使用,大大减少患者费用和治疗痛苦,另外,侧支管设置单向阀具有抗返流装置,使得穿刺针进入血管后血液不会返流出来,保证了使用安全可靠;此外,在侧支管内先穿设导丝,球囊扩张导管再沿导丝进入内瘘部,用于支撑球囊,更方便操作。
文档编号A61M29/02GK202169006SQ20112029271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6日
发明者陈兰 申请人:陈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