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氧透气褥疮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90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氧透气褥疮垫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治褥疮的能通氧透气垫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局部受压,血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严重,久治难愈。目前没有防治褥疮的特效手段,常用的方法是局部垫棉布垫或者棉布垫圈,这样褥疮边缘弥漫受压,血循环不易改善;局部不透气,创面潮湿,缺氧,细菌特别是厌氧菌容易繁殖引起感染、败血症,严重者危及病人生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为临床提供一种防治褥疮的专用器具,可以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如下缺陷(I)褥疮边缘弥漫受压,血循环不易改善,褥疮难愈合;(2)创面不透气,局部缺氧、潮湿,细菌特别是厌氧菌极易繁殖,引起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本实用新型通氧透气褥疮垫圈,是由环状充氧管套于充气垫圈内组成,充气垫圈上设有环状狭窄带和气门阀,环状充氧管上开有出气孔,并与输氧管相通。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1)是防治褥疮的专用器具,使用简单方便。(2)由于充气垫圈上设有环状狭窄带,一方面保证了褥疮边缘间断受压,改善了局部的血循环,另一方面保证了局部的透气性,创面保持干燥,减少感染机会。(3)通过环状充氧管可充氧,提高局部的氧含量,抑制厌氧菌生长,预防败血症。(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造价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充气垫圈I和套入其内的环状充氧管2。充气垫圈I上设有气门阀3和环状狭窄带4,环状充氧管2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5,输氧管6和环状充氧管2相通, 其末端有接头7。使用时根据发生褥疮的部位选择不同型号的通氧透气垫圈,先用充气筒经气门阀3向充气垫圈I内充气使其充容后连同环状充氧管2垫入褥疮局部边缘,通过接头7连接输氧管道可对局部创面充氧换气,由于充气垫圈I上有环状狭窄带4,每隔一定时间后可旋转充气垫圈,使褥疮边缘着力点交替受压。
由图I知,充气垫圈I由橡胶材料制成,根据临床需要可制成大小不同的型号,环状性狭窄带4设置8处,宽度及深度根据不同型号安比例而定,环状充氧管2由硅胶材料制成,大小仅能套于充气垫圈I内,管腔直径6mm,侧壁上出气孔5设6 8个。
权利要求1.一种通氧透气褥疮垫圈,其特征在于环状充氧管(2)套于充气垫圈(I)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氧透气褥疮垫圈,其特征在于充气垫圈(I)上设有环状狭窄带(4),环状充氧管(2)上开有出气孔(5),并与输氧管(6)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通氧透气褥疮垫圈涉及了一种医疗器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克服了治疗褥疮传统器具的如下缺陷(1)褥疮边缘弥漫受压,血循环不易改善,褥疮难愈合;(2)创面不透气,局部缺氧、潮湿,细菌特别是厌氧菌极易繁殖,引起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它由充气垫圈1和套入其内的环状充氧管2组成,充气垫圈1上设有环状狭窄带4,保证了褥疮边缘间断受压和内部的透气性。环状充氧管2上开有出气孔5,并与输氧管6相通,通过环状充氧管2上的出气孔5可向褥疮局部充氧换气,提高局部的氧含量,保持创面干燥,减少细菌感染机会,可有效预防败血症等并发症,是防治褥疮的专用器具,生产组装方便,造价低,使用简单。
文档编号A61G7/057GK202342340SQ20112039201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李庆华, 李德全, 鞠作泉 申请人:鞠作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