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12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验袋,具体涉及一种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病理标本通常保存在玻璃瓶中,而由于玻璃瓶自身重量较重,且玻璃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从而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玻璃瓶通常需要一塞子才能将其密封,使用较为不方便。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袋底、自封拉链以及条形码标签;其中,于所述袋底的两端折叠分别形成一三角形固定部,该三角形固定部向上提起并固定在袋体的两侧;所述自封拉链位于袋体的上部;所述条形码标签粘贴于袋体上。本实用新型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和袋底为透明的塑料材质。本实用新型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还可设置为所述袋底为平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的袋底为平面结构,从而使该检验袋可以直立而不易倾倒;同时,通过在袋体上设置自封拉链,使该检验袋密封方便;再有,通过设置条形码标签也便于电脑识别标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未使用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使用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其由袋体1、袋底2、自封拉链3以及条形码标签4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袋体1和袋底2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均由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所述袋底2为平面结构,从而使该检验袋可以直立而不易倾倒。于所述袋底2的两端折叠分别形成一三角形固定部21,该三角形固定部21向上提起并固定在袋体1的两侧,从而使袋底2没有热合痕迹,避免了袋底2漏液的风险。[0014]所述自封拉链3位于袋体1的上部,其用于将该检验袋进行封闭。所述条形码标签4粘贴于袋体1上,从而便于将标本信息储存在电脑并有效识别, 无需再另外使用纸条记录标本信息。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袋底、自封拉链以及条形码标签;其中,于所述袋底的两端折叠分别形成一三角形固定部,该三角形固定部向上提起并固定在袋体的两侧;所述自封拉链位于袋体的上部;所述条形码标签粘贴于袋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和袋底为透明的塑料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底为平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其包括袋体、袋底、自封拉链以及条形码标签;其中,于所述袋底的两端折叠分别形成一三角形固定部,该三角形固定部向上提起并固定在袋体的两侧,袋底没有热合痕迹,避免了袋底漏液的风险;所述自封拉链位于袋体的上部;所述条形码标签粘贴于袋体上。本实用新型的自封自立型病理标本检验袋的袋底为平面结构,从而使该检验袋可以直立而不易倾倒;同时,通过在袋体上设置自封拉链,使该检验袋密封方便;再有,通过设置条形码标签也便于电脑识别标本。
文档编号A61B10/00GK202313465SQ2011204331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吴廷碧 申请人:吴廷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