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腔内缝线打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53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创手术腔内缝线打结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缝线打结器。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带来的痛苦小,有利于创口快速愈合的目的,外科微创手术正在得到广泛的实施,由此也会带来一些操作上的不便,例如腔内缝线打结。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内窥镜的观察下通过两个不同的微创口分别使用镊子相配合进行打结,既不便于操作,打结效果又不好,浪费手术时间的同时也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打结效果好、既节省手术时间又会降低手术风险的微创手术腔内缝线打结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外鞘和内芯,外鞘为具有通孔的细管状体, 内芯为穿于外鞘通孔内的实芯细杆状体,外鞘的前端设有与内芯的前端面相配合、内芯前伸时可以与内芯的前端面一起夹住缝线的回钩一,内芯与外鞘相配合的前端面的后部设有可以钩住缝线的回钩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便于操作,打结效果好的优点,使用它打结既节省手术时间,又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它与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操作器配合使用,与从另一个微创口进入的镊子相配合,打结速度又快,效果又好。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它包括外鞘1和内芯2,外鞘1为具有通孔11的细管状体,内芯2为穿于外鞘通孔11内的实芯细杆状体,外鞘1的前端设有与内芯2的前端面相配合、内芯2 前伸时可以与内芯2的前端面一起夹住缝线的回钩一 12,内芯2与外鞘1相配合的前端面的后部设有可以钩住缝线的回钩二 21。回钩一 12由位于外鞘1的前端、一侧与外鞘1前端连为一体、与内芯2前端面相平行的横片构成。回钩一 12的前端部的边角均为圆弧形。回钩二 21由位于回钩一 12与外鞘1前端部之间、横向设于内芯2前端部的横头构成。使用时内芯2穿在外鞘1内,外鞘1的后端固定在操作器的固定部上,内芯2的后端固定在操作器的活动部上,打结时先夹紧手柄,内芯2前伸前端面顶在外鞘1的回钩一 12 上,用内芯2上的回钩二 21钩住缝线,绕线后松开手柄,再用外鞘1上的回钩一 12钩取另一端的缝线,夹紧手柄夹住缝线拉紧,打结完成。。
权利要求1.微创手术腔内缝线打结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鞘(1)和内芯(2),外鞘(1)为具有通孔(11)的细管状体,内芯(2)为穿于外鞘通孔(11)内的实芯细杆状体,外鞘(1)的前端设有与内芯(2)的前端面相配合、内芯(2)前伸时可以与内芯(2)的前端面一起夹住缝线的回钩一(12),内芯(2)与外鞘(1)相配合的前端面的后部设有可以钩住缝线的回钩二(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腔内缝线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钩一(12)由位于外鞘(1)的前端、一侧与外鞘(1)前端连为一体、与内芯(2)前端面相平行的横片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腔内缝线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钩一(12)的前端部的边角均为圆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腔内缝线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钩二(21)由位于回钩一(12)与外鞘(1)前端部之间、横向设于内芯(2)前端部的横头构成。
专利摘要微创手术腔内缝线打结器,它包括外鞘(1)和内芯(2),外鞘(1)为具有通孔(11)的细管状体,内芯(2)为穿于外鞘通孔(11)内的实芯细杆状体,外鞘(1)的前端设有与内芯(2)的前端面相配合、内芯(2)前伸时可以与内芯(2)的前端面一起夹住缝线的回钩一(12),内芯(2)与外鞘(1)相配合的前端面的后部设有可以钩住缝线的回钩二(21)。它具有便于操作,打结效果好的优点,使用它打结既节省手术时间,又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它与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操作器配合使用,与从另一个微创口进入的镊子相配合,打结速度又快,效果又好。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2313525SQ20112045753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代海兵, 代海平, 徐波, 管桂杰, 蔡胜艳 申请人:徐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