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脱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41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滑脱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尤其涉及防滑脱胃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留着胃管被广泛应用于病人身上,如胃肠外科病人手术前后,重危、昏迷病人、脑血管病等病人。留置胃管后的食物返流,胃管滑脱及胃管固定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护理人员,目前,现有的胃管大多为单腔,胃管的一端留在胃内,另一端留在体外供注入流质食物或药物,用胶布固定于病人的鼻翼和面颊部,其不足之处为1、容易造成胃管滑脱体夕卜,重新置管既增加病人痛苦,又増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 強度;2、胃管末端只有ー个食物流出ロ,进食缓慢;3、由于患者年龄大小不同,插入胃管时插入的长度各异,不好掌握。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防滑脱胃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腔管体,一腔为气管、一腔为食管,食管始端设有进食ロ,气管始端设有充气袋,气管末端设有球囊,食管穿过球囊,食管末端设有食物流出ロ。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所述的球囊的位置在距离气管末端8-lOcm处。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所述的两腔管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防滑脱胃管插入患者体内,护理人员可根据刻度掌握插入长度,不易过深或过浅,当常规插胃管成功后,用固定带固定好,然后通过充气袋向气囊内注入气体,该气囊可游离于胃腔中,当胃管由于各种原因向外滑脱时,充气气囊可暂时嵌顿在胃贲门处,防止胃管向外滑脱,可避免神志不清的病人误将胃管拔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胃管滑脱,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減少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制作成本低、非常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防滑脱胃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腔管体,一腔为气管I、一腔为食管2,食管2始端设有进食ロ 3,气管I始端设有充气袋4,气管I末端设有球囊5,食管2穿过球囊5,食管2末端设有食物流出ロ 6。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所述的球囊5的位置在距离气管I末端8-lOcm处。[0012]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所述的两腔管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防滑脱胃管插入患者体内,护理人员可根据刻度掌握插入长度,不易过深或过浅,当常规插胃管成功后,用固定带固定好,然后通过充气袋向气囊内注入气体,该气囊可游离于胃腔中,当胃管由于各种原因向外滑脱时,充气气囊可暂时嵌顿在胃贲门处,防止胃管向外滑脱,可避免神志不清的 病人误将胃管拔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胃管滑脱,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減少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制作成本低、非常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1.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腔管体,一腔为气管(I)、一腔为食管(2),食管(2)始端设有进食ロ( 3 ),气管(I)始端设有充气袋(4),气管(I)末端设有球囊(5 ),食管(2 )穿过球囊(5),食管(2)末端设有食物流出口(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5)的位置在距离气管(I)末端 8-10cm 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滑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腔管体的外表面设有刻度。
专利摘要防滑脱胃管,包括两腔管体,一腔为气管、一腔为食管,食管始端设有进食口,气管始端设有充气袋,气管末端设有球囊,食管穿过球囊,食管末端设有食物流出口。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胃管滑脱,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制作成本低、非常实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F2/958GK202387090SQ20112047427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侯焕香, 冯清震 申请人:冯清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