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减震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57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减震拐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拐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减震拐杖。
背景技术
拐杖是行动不便的病人不可缺少的用品。拐杖包括带有腋托和握把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调节套和带有底套的调节杆,握把上下可调,通过对调节套和调节杆的调整对拐杖进行高度调节。这种拐杖整体为硬性连接,缺乏弹性,使用时让人感觉生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使用舒适的内减震拐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带有腋托和握把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调节套和带有底套的调节杆,所述的调节套内设置有带有导向片的导向套,调节杆内设置有固定片,带有弹簧的导向杆底端与固定片相连接、顶端穿过导向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减震拐杖使用时,先通过对调节套和调节杆的调整使内减震拐杖达到人体所需高度,同时调节握把高度,然后将腋托放置腋下,手握握把。行走或站立中,当人体向下沉时,体重通过支撑架传递给调节杆,调节杆受力上顶,固定片带动导向杆向导向片处压缩弹簧,调节杆上行,人体感觉弹簧的柔性。当人体向上直立时,内减震拐杖不再受力,弹簧回弹,调节杆复位。该内减震拐杖将弹簧等柔性装置设置在调节杆内部, 在没有改变原来拐杖外形的情况下实现减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减震拐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减震拐杖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减震拐杖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带有腋托2 和握把3,支撑架1底部设置有调节套4、调节杆5和底套6。如图2所示,调节套4内设置有带有导向片7的导向套8,调节杆5内设置有固定片9,带有弹簧10的导向杆11底端与固定片9相连接、顶端穿过导向片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减震拐杖使用时,先通过对调节套4和调节杆5的调整使内减震拐杖达到人体所需高度,同时调节握把3高度,然后将腋托2放置腋下,手握握把3。 行走或站立中,当人体向下沉时,体重通过支撑架1传递给调节杆5,调节杆5受力上顶,固定片9带动导向杆11向导向片7处压缩弹簧10,调节杆5上行,人体感觉弹簧10的柔性。 当人体向上直立时,内减震拐杖不再受力,弹簧10回弹,调节杆5复位。该内减震拐杖将弹
3簧10等柔性装置设置在调节杆内部,在没有改变原来拐杖外形的情况下实现减震。
权利要求1.内减震拐杖,包括带有腋托和握把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调节套和带有底套的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套内设置有带有导向片的导向套,调节杆内设置有固定片,带有弹簧的导向杆底端与固定片相连接、顶端穿过导向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拐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减震拐杖。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带有腋托和握把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调节套和带有底套的调节杆,所述的调节套内设置有带有导向片的导向套,调节杆内设置有固定片,带有弹簧的导向杆底端与固定片相连接、顶端穿过导向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减震拐杖当人体向下沉时,体重通过支撑架传递给调节杆,调节杆受力上顶,固定片带动导向杆向导向片处压缩弹簧,调节杆上行,人体感觉弹簧的柔性。当人体向上直立时,内减震拐杖不再受力,弹簧回弹,调节杆复位。该内减震拐杖将弹簧等柔性装置设置在调节杆内部,在没有改变原来拐杖外形的情况下实现减震。
文档编号A61H3/02GK202314192SQ20112047766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6日
发明者辛书丰 申请人:辛书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