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耳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61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耳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心耳的心耳夹。
背景技术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它越来越多的影响这我们周围人的健康。人们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将长期遭受它的危害,像充血性心脏衰竭和各种形式的中风。其中脑中风多半是因为心耳中形成的血栓引起的。在一次正常的心脏收缩舒张过程中,心耳会有血液流进和流出的循环过程。就像一个有弹性的气球,但本身并无收缩功能,没有泵血作用。图1A-1B示出了心耳中血液流进和流出的循环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图1A示出了血液进入左心耳的示意图,当血液进入左心耳时,这个空腔组织充满了来自心房的血液;图1B示出了血液流出左心耳的示意图,在心脏两次收缩的间隙,血液流出左心耳,回到血液循环系统。房颤发生时血液进入和流出心耳的速度会很低。滞留在心耳内的血液就会凝结形成血栓。血栓进入心房,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些血栓可能堵住脑血管或者体内的其他血管,引起脑中风或其它病变。由于心耳的存在并无生理功能,所以将心耳闭合是防止心耳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闭合心耳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切除心耳;用手术线从心脏外部缝合;从心耳内部用介入封堵器封堵;在心耳外部用心耳夹夹住闭合等。切除心耳会在手术缝合口开裂或漏泄,风险较大;手术线缝合也会产生手术线割裂组织产生泄漏;内部介入封堵器难以堵死,且封堵器本身就是血栓原,依然难以避免血栓形成。所以用心耳夹从外部夹住闭合是目前认为较好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科植入器械一心耳夹,就是专为从心耳外部安全的闭合心耳设计的。它也可用于封闭或隔离人体内其他部位中空的腔体结构。图1C示出了使用心耳夹封闭左心耳的示意图。使用这种夹子可以立即封闭一个解剖学结构,例如左心耳或血管。这种封闭可以是短期的比如外科手术过程的几分钟或几个小时,也可以是几个月,几年甚至是永久性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用于封闭左心耳的心耳夹,以及在微创手术中操作心耳夹进行封闭操作的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耳夹,所述心耳夹包括:弹簧,其分别位于心耳夹的两个端部,用于提供夹紧力;一对连接管,其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弹簧之间,并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心耳夹两端的弹簧的端部连接。所述心耳夹还包括套在连接管的外面的套管。所述弹簧的端部可插入连接管中,并通过挤压变形的方式与连接管连接。所述弹簧的端部和连接管通过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连接。[0012]所述弹簧的端部和连接管形成为一体。所述心耳夹装在一个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编织管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心耳夹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手柄;杆,其与手柄连接;连接头,其连接至杆的与连接手柄相对的一段;支撑架,其通过所述连接头连接在所述杆上,其中,心耳夹通过安装线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安装线将心耳夹安装支撑架上并使得心耳夹保持在永久开放的位置,在完成心耳夹的部署后,剪断安装线,从而将心耳夹从支撑架上拆下来。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扳手,用于控制心耳夹的开合。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转向轮,用于控制输送装置的头部的方向。所述支撑架可以相对于连接头进行上下摆动。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照明元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心耳夹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手握钳式把手;手握钳式头部,所述头部包括:上钳口,下钳口,以及位于所述上钳口和下钳口上的多个钩子,所述钩子用于定位心耳夹,当上钳口和下钳口闭合时,所述钩子之间的间隙会减小,从而完成心耳夹的安装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心耳夹及其输送装置的优势在于:使医生可以安全方便的控制心耳夹,从而降低了手术过程的风险。切除左心耳的手术过程是很危险的,稍有不慎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不过通过用心耳夹就可以降低这种危险了。而采用左心耳缝合技术或内部封堵都不能完全地将左心耳和血液循环系统隔离开,一旦缝合处撕裂或封堵器松动,对病人的伤害会很大。用心耳夹可以将这些危害降到最低,如果第一次没有正确的放置夹子,我们可以很方 便的重新放置而且不会留下任何伤痕。切除和缝合左心耳在这点上很难实现。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优势外还有两个优点:一是降低了治疗费用,还有就是缩短了病人手术后的恢复时间。总之,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心耳夹及其输送装置,可以更安全并且更方便地将左心耳彻底隔离在血液循环系统之外,从而更好地减少了房颤病人中风的危险。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将通过下面的具体描述给出。然而,应该理解:这些只是具体的示例性的,即仅代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细节进行变化和修改。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图1A-1C示意性地示出了心耳中血液流进和流出的循环过程;图2A-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心耳夹及其输送装置的整体的示意图;图3A-3B示出了心耳夹部分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从心耳夹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用于心耳夹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编织管;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0032]图7A-7B示出了输送装置的可角度调节的头部结构的示意图;图8A-8B和图9A-9B示出了心耳夹与支撑架4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手术操作中安放心耳夹的方法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图12A-1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示意图;图14示出了在连接头或支撑架部分具有发光功能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心耳夹及其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A-2B所示,心耳夹及其输送装置主要包括:心耳夹7和输送装置1-6两部分组成。(一)心耳夹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心耳夹”在外科植入上称为左心耳封闭夹。图3A-3B示出了心耳夹的整体示意图,图4示出了从心耳夹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心耳夹由位于两端的弹簧11、位于中间的彼此平行的两个连接管12和套管13组成。两个弹簧11在两端产生相同的夹持力。这种弹簧是用镍钛合金或其他弹性金属制成的,具有很好的弹性,以便可以持久的提供夹持力。弹簧11通过连接管12连接在一起,连接管12是由不锈钢制成的,其内径和弹簧11的外径相同。弹簧11的端部的几何尺寸允许其插入 连接管12内。弹簧和管必须可靠的连在一起。一种可行的连接方式就是挤压变形。通过在连接管外施加压力引起压力变形,使得弹簧和连接管牢固的连接起来。通过焊接可实现安全连接,另外机械压接或用适当的粘接剂都是可行的连接方式。甚至以上提到的两种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都是可行的。另外,替换地,连接管12也可以由与弹簧11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上述的弹簧11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可以是一圈或多圈;弹簧材料还可采用其他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弹性不锈钢,钴铬合金等。其中,图3A-3B和4中弹簧的形状、变形量和连接弹簧的连接管的外观可能与实际有所不同,仅以此作为示例。为了更好的适应特定的解剖环境,他们可以呈现为各种不同的形状。两个连接管12形成两个平行平面,确切的说是两条平行线,他们通过两端的弹簧一同产生夹紧力。这个夹紧力约为ION左右,稍微差一点也是可以的。并且,在闭合位置,即两个连接管还互相接触的时候,已经产生几牛的力了。套管13为分别套在连接管外面的一层聚氨酯管,这样可使连接管表面变软且增加了接触面积。作为进一步改进,将心耳夹装在一个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编织管里,如图5所示,这种管有利于生物组织的生长。编织管可选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或相似的生物相容性材料。所述编织管还可以采用其他生物相容性好的膜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PU,聚四氟乙烯,锦纶,真丝等生物高分子材料或天然材料。也可采用这些材料的薄膜制品,无妨布制品。(二)将心耳夹送入人体的输送装置[0049]在完成闭合左心耳的手术操作时,需要使用相应的输送装置来完成将心耳夹送入人体的操作。图6示出了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输送装置用于微创手术过程中输送心耳夹的操作。这种输送装置由手柄1、杆2、连接头3、支撑架4组成。其中,手柄I可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按钮或其他任何可控制夹子开合和方向的机械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手柄I例如具有一个扳手5和一个转向轮6。其中,扳手5用来控制夹子的开合,并且转向轮6用来控制输送装置的头部的方向。这样的输送装置使得临床医生在做心脏外科植入手术时有安全合适的调节方式,这样可以方便的将心耳夹植入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微创手术过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输送装置还可以做成头部可角度调节的结构如图7A-7B所示。其中,支撑架4可以相对于连接头3进行上下摆动。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使外科医生可以在微创或小伤口的条件下更加自如甚至精确的控制夹子的方向。下面介绍输送装置中的支撑架与心耳夹的连接方式及心耳夹的工作原理。按如图8A-8B的方式将心耳夹安装在支撑架4上,以便于控制张开的距离好使左心耳轻松的穿过心耳夹的间隙,从而将心耳夹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其中,用类似与医用缝合线特性的线把心耳夹固定在支撑架4上,其中使用一根或几根固定和控制夹子的开合。夹子可以装在支撑架4的中间,如图8A-8B所示,也可以装在支撑架4的一侧,如图9A-9B所示。下面参考图10来说明手术操作中安放心耳夹的方法。通过一根或几根安装线21将心耳夹安装在支撑架4上并使得心耳夹保持在永久开放的位置。在手术中将心耳夹部署于适当位置成功后,用剪刀剪断安装线21,以便可以将心耳夹从支撑架上拆下来。另外,安装线的剪断功能也可以由输送装置本身来实现。其中,安装线21可以使用医用缝合线或其他相似特性的线。支撑架4可以用医疗级高分子材料,不锈钢或其他任何合适的材料。
下面介绍与心耳夹相配合的输送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心耳夹相配合的输送装置还可以做成钳式,这种输送装置适用于外科开胸手术植入心耳夹,如图11-13所示。这种钳子很适合作为心耳夹的输送装置,心耳夹可以很轻松的装在上面,而且钳子经过蒸汽消毒后还可以反复使用。图13示出了输送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示意图。该输送装置包括手握钳式把手和手握钳式头部。所述头部包括:上钳口 31和下钳口 32,以及在上钳口 31和下钳口 32上会有两个或更多钩子33。这些钩子用于定位心耳夹,并且可以轻轻转动,从而当钳口闭合时,钩子之间的间隙会减小,以便完成心耳夹的安装过程。另外,可选地,可将心耳夹和小创伤输送装置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单元,以便于一次性使用。另外,可将光发射头设置在输送装置的连接头3或支撑架4中,以增加调节过程的可见度,如图14所示。此外,心耳夹可根据需要做成各种形状。弹簧做成不同形状可实现不同的物理特性,比如不同夹紧力,更大的预紧力,局部封闭等其它类似情况。输送装置的设计也可以和前面插图中的完全不同,比如手柄的图样,形状和功能。以上已经通过具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优点和特征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上述的描述仅仅为举例,而不是限定性的。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 神和实质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等同的改变和替换。
权利要求1.一种心耳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心耳夹包括: 弹簧,其分别位于心耳夹的两个端部,用于提供夹紧力; 一对连接管,其彼此平行 地设置在所述弹簧之间,并且连接管的端部分别与设置在心耳夹两端的弹簧的端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耳夹还包括套在连接管的外面的套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端部可插入连接管中,并通过挤压变形的方式与连接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端部和连接管的端部通过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端部和连接管形成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耳夹装在一个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编织管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耳夹包括弹簧,其分别位于心耳夹的两个端部,用于提供夹紧力;一对连接管,其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弹簧之间,并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心耳夹两端的弹簧的端部连接。
文档编号A61B17/128GK203074795SQ20112047867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吴大刚, 孟坚, 可大年 申请人: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