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恢复血流并且将构件植入人体内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27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恢复血流并且将构件植入人体内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堵塞的脉管中、尤其是堵塞的脑动脉中恢复至少部分血流的方法和设备,并且涉及该种设备针对血栓移除和/或血栓溶解的应用。本申请还涉及将该设备用作人体中的可植入构件。
背景技术
形成在血管中的血液凝块(S卩,血栓)或者向下游行进的血液凝块(即,栓子)能够致使血管堵塞。阻塞中断血液流动,这阻止氧气和营养物质传送到其预定位置。血液凝块远侧缺少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组织不能再正常工作。每耽搁处理一分钟,则将会发生关键组织额外的细胞死亡。用于恢复血流(例如处理由血栓堵塞的脑动脉)的现行技术通常需要耗时几小时来重建动脉中的血流并且能够导致出现不期望的并发症。用于处理脑血栓的设备和方法通常在解决血栓移除时无效或仅仅部分有效并且可能导致未涉及的动脉发生远端栓塞或者栓塞。例如,某些现行装置设计成刺穿血栓或者设计成在接合血栓之前完全展开在血栓的远侧。这些装置通常未能捕获所有血栓,能够对血栓远侧的脉管壁造成损伤,难以操纵,在捕获之前无意使得部分血栓移动,和/或耗费大量时间来恢复血流。其它处理选择包括血管内治疗和/或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特别是溶栓剂)能够用于溶解血栓并且恢复血流。然而,这些药物通常在重新疏通脉管的过程中不能发挥作用,可能不适于某些患者,并且可能需要经历很长一 段时间来发挥效用,这能够导致血栓远侧的细胞死亡。通常,这些药物能够在短的治疗窗口中使用而且出现较晚的患者将不符合接受药物治疗的条件。此外,这些药物能够增加患者出血事故的风险。还已知一种用于可植入构件的现行技术,例如用于处理血管收缩或者用于在动脉瘤或瘘管中关闭脉管壁气膨术(例如,动脉瘤桥接装置)的支架。球囊可膨胀支架例如通常用于治疗血管收缩或者动脉瘤。这些球囊可膨胀支架例如经常被卷曲在处于非膨胀状态中的非扩张球囊上,通过导管系统运动至治疗位置,并且然后通过扩张球囊而膨胀并且由此固定在脉管内。其它装置例如包括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支架,所述支架拥有辫状结构并且初始以收缩状态引入导管并且运动通过导管至目标部位,在所述目标部位处,所述支架或因温度变化或由于导管施加的机械力不再有效而扩张。

发明内容
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的一方面包括认识到有利的是具有如下的装置:所述装置既能够用作血流恢复装置又能够作为用作可植入构件的装置。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的另一个方面包括认识到在血流恢复和/或放置可植入构件期间,通常难以准确放置并且定位血流恢复装置和/或可植入构件。因此,有利的是具有能够快速便捷地在脉管中重新定位、迁移和/或收回的用于血流恢复和/或用作可植入构件的设备。
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的另一个方面包括认识到脉管中的血栓通常本质上大体是软的(例如,可延展的)或者坚硬的(例如,硬结)。多种现行恢复血流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接合和/或移除坚硬的血栓,但是对于软血栓却不能很好的发挥效用,反之亦然。因此,有利的是具有能够有效地接合和移除软血栓以及硬血栓的用于恢复血流的设备。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的另一个方面包括认识到许多现行恢复血流装置由网状件构成,所述网状件具有在装置扩张和收缩期间形状和尺寸均发生极大变化的单元尺寸。形状和尺寸的这种变化能够使得难以将其保持并且固定到血栓上并且能够导致在血栓下游处产生无意的额外的凝块(即,栓塞)。因此,有利的是具有能够有效地接合和移除血栓而同时又基本不会丧失对血栓的抓持的用于恢复血流的设备。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的另一个方面包括认识到多种现行恢复血流装置需要装置在移除血栓之前首先刺穿血栓,从而有时导致对脉管的不慎损伤、凝块的无意运动、凝块的不完整保持和移除、和/或恢复血流中的延迟。有利的是具有能够接合血栓和/从侧部移除血栓,并且在扩张时立即恢复至少部分血流的用于恢复血流的设备。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的另一个方面包括认识到血栓通常位于人体内的分叉点、双脉管和/或多脉管处。有利的是具有能够恢复位于分叉点、双脉管和/或多脉管处的血流和/或移除血栓的用于恢复血流的设备。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的另一个方面包括认识到多种恢复血流和/或用作可植入构件的现行装置通常难以在微导管内操纵并且需要专门的展开机构。有利的是具有如下用于恢复血流和/或用作可植入构件的设备:所述设备能够快速便捷地移动通过传统微导管并且在传统微导管的远端外展开、同时又不需要专门的展开系统。因此,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医疗装置能够包括:导丝,所述导丝具有近端和远端;连接机构;和自膨胀构件,所述自膨胀构件经由所述连接机构附接到所述导丝的远端。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具有网状构造并且包括: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一单元,所述近侧部分沿着其长度的纵向部分渐缩;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二单元,所述远侧部分形成具有中央纵向轴线的大体管 状构造;和沿着所述远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沿着所述自膨胀构件大体纵向延伸的两个边缘。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改变成体积缩减形式,所述体积缩减形式具有用于插入微导管内的大体盘绕的管状构造,所述远侧部分的边缘在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重叠,使得在所述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所述自膨胀构件沿着至少一个径向方向具有多层。所述远侧部分的远端还能够包括具有远侧元件的细丝,所述远端的远侧元件和细丝径向向内朝向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弯曲。所述多个第一单元能够包括的细丝的细丝厚度介于0.045mm和0.080mm之间并且细丝宽度介于0.040mm和0.090mm之间。所述多个第二单元能够包括的细丝的细丝厚度介于0.040mm和0.075mm之间并且细丝宽度介于0.038mm和0.082mm之间。所述多个第二单元能够包括的单元的宽度介于3.50mm至5.50mm之间并且高度介于2.50mm至4.5mm之间。当使用薄膜测试法测量时,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具有大于或等于0.0010N/mm的径向力测量值和小于或等于0.026N/mm的持久向外力,并且当使用双销测试法测量时介于大约6gf/in至37gf/in之间的径向力测量值。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医疗装置能够包括:导丝,所述导丝具有近端和远端;连接机构;和自膨胀构件,所述自膨胀构件经由所述连接机构附接到所述导丝的远端。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具有网状构造并且包括: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一单元,所述近侧部分沿着其长度的纵向部分渐缩;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二单元,所述远侧部分形成具有中央纵向轴线的大体管状构造;和沿着所述远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沿着所述自膨胀构件大体纵向延伸的两个边缘。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改变成体积缩减形式,所述体积缩减形式具有用于插入微导管内的大体盘绕的管状构造,所述远侧部分的边缘在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重叠,使得在所述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所述自膨胀构件沿着至少一个径向方向具有多层。所述远侧部分的远端还能够包括具有多个远侧元件的细丝,所述远端的细丝径向向内朝向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弯曲。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医疗装置能够包括:导丝,所述导丝具有近端和远端;连接机构;和自膨胀构件,所述自膨胀构件经由所述连接机构附接到所述导丝的远端。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具有网状构造并且包括: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一单元,所述近侧部分沿着其长度的纵向部分渐缩;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二单元,所述远侧部分形成具有中央纵向轴线的大体管状构造;和沿着所述远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沿着所述自膨胀构件大体纵向延伸的两个边缘。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改变成体积缩减形式,所述体积缩减形式具有用于插入微导管内的大体盘绕的管状构造,所述远侧部分的边缘在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重叠,使得在所述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所述自膨胀构件沿着至少一个径向方向具有多层。所述多个第一单元能够包括的细丝的细丝厚度介于0.045mm和0.080mm之间并且细丝宽度介于0.040mm和0.090mm之间。所述多个第二单元能够包括的细丝的细丝厚度介于0.040mm和0.075mm之间并且细丝宽度介于0.038mm和0.082mm 之间。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医疗装置能够包括:导丝,所述导丝具有近端和远端;连接机构;和自膨胀构件,所述自膨胀构件经由所述连接机构附接到所述导丝的远端。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具有网状构造并且包括: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一单元,所述近侧部分沿着其长度的纵向部分渐缩;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二单元,所述远侧部分形成具有中央纵向轴线的大体管状构造;和沿着所述远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沿着所述自膨胀构件大体纵向延伸的两个边缘。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改变成体积缩减形式,所述体积缩减 形式具有用于插入微导管内的大体盘绕的管状构造,所述远侧部分的边缘在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重叠,使得在所述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所述自膨胀构件沿着至少一个径向方向具有多层。当使用薄膜测试法测量时,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具有大于或等于0.0010N/mm的径向力测量值和小于或等于0.026N/mm的持久向外力,并且当使用双销测试法测量时介于大约6gf/in至37gf/in之间的径向力测量值。


当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并且参照实施例的附图时本实施例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所述附图中: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恢复血流和/或用作可植入构件的装置(包括自膨胀构件)的侧立面图;图2是图1的装置的处于展开开放状态的自膨胀构件的图解;图3A是图2的自膨胀构件的重叠构造当从远端观察时的示意性图解;
图3B是图2的自膨胀构件的重叠构造当从侧立面视图观察的示意性图解;图4是图解了关于由图2的自膨胀构件的多种实施例施加的法向径向力所收集的数据的图表;图5是图解了关于由图2的自膨胀构件的多种实施例施加的持久向外力的数据所收集的数据的图表;图6A是图2的自膨胀构件的远侧元件的侧立面视图;图6B-E是图6A的远侧元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侧立面视图;图7是图2的自膨胀构件向内弯曲以帮助移除血栓的实施例的侧立面视图;图8A是图1的装置的分离机构的侧立面视图;图8B和8C是图8A的分离机构的替代性实施例的侧立面视图;图9A-9D 是位于分叉点、双脉管和/或多脉管中的血栓的示意性图解;图9E和9F是专门为分叉点、双脉管和/或多脉管设计的用于恢复血流和/或用作可植入构件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图10是用于在恢复血流中使用的系统的示意性图解,所述系统包括图1的装置;图11-15是用于使用图10的系统恢复人体中血流的方法步骤的示意性图解;图16A-16C是恢复分叉点处的血流的方法的示意性图解;图17是图1的装置的示意性图解,其中,自膨胀构件处于拆分状态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此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皆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意义。尽管能够在此描述的实施例的实践或测试中使用类似于或等效于在此描述的方法和材料的任何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此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材料是优选的。装置参照图1-3,用于恢复血流和/或用作可植入构件的装置10能够包括导丝12、连接机构14和自膨胀构件16。自膨胀构件16能够包括网状结构。能够例如通过激光切割预成形的管(例如,通过蚀刻)、通过经由激光焊接使得多根细丝互连或者通过其它适当的方法形成网状结构。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首先由管激光切割成自膨胀构件16,从而形成沿着装置长度的纵向狭缝(即,切口),例如在图1-3中所见。在替代性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在平坦片材上切割网状图案并且然后将平坦片材卷成大体管状或者盘绕状而形成自膨胀构件。用于形成自膨胀构件16的其它方法也是可能的。尽管其它材料也是可能的,但是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由诸如镍钛诺 的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合金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在通常施加到材料的温度的条件下经历回火处理,以便永久建立外加结构(impressed structure )。继续参照图2、3A和3B,自膨胀构件16能够包括多根单独细丝18和单独单元20,以及第一边缘22和第二边缘24。第一边缘22和第二边缘24能够例如通过沿着管的长度纵向切割预成形的蚀刻管而形成。尽管第一边缘22和第二边缘24示出为具有波状或正弦型的图案,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边缘22、24能够具有笔直或者直线形构造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构造。类似地,尽管单独细丝18示出为具有特定的波状或者正弦形图案,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单独细丝18能够具有不同图案。继续参照图2、3A和3B,自膨胀构件16能够卷曲,使得在自膨胀构件16处于体积缩减形式中时边缘22和24相互重叠。尽管处于体积缩减形式中,自膨胀构件16类似于金属丝网卷或者纸片能够卷起,使得所述自膨胀构件16能够被引入到微导管中并且在微导管内移动。自膨胀构件16能够在处于体积缩减形式以及当全部或部分膨胀的同时具有中央纵向轴线。在从微导管释放时,卷起的自膨胀构件16能够弹开并且试图呈现充分膨胀形状。在膨胀时,自膨胀构件16能够朝向脉管内壁膨胀、或者朝向堵塞脉管内壁的血栓膨胀。自膨胀构件16在膨胀之后在脉管内的任何重叠程度受到脉管尺寸的支配。例如,在狭窄脉管中,能够产生边缘22和24的较大重叠部,而在较粗的脉管中,重叠部分则能够较小乃至不存在“重叠部分”,在不存在“重叠部分”的情况中,脉管内的开放间隙和空间将边缘22和24分离开。自膨胀构件16能够具有多种长度和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虽然自膨胀构件16能够具有沿着纵向轴线从近侧至远侧测量得到的处于15_至40_范围内的长度,但是也可以具有其它范围和尺寸。自膨胀构件16还能够具有特定的直径,当自膨胀构件16完全自由膨胀时测量得到所述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膨胀构件16的直径能够介于大约3mm和4_之间,以便在尺寸18的微导管中使用(即,所述微导管具有大约0.21英寸的内径)。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具有介于大约5mm和6mm之间的直径,以便在尺寸27的微导管中使用(即,所述微导管具有大约0.027英寸的内径)。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继续参照图3A和图3B,自膨胀构件16的实施例能够在体积缩减形式中经受不同程度的重叠,从而形成重叠区域26。自膨胀构件16能够根据重叠程度(例如,由角度a pa 2等表示)呈现不同直径A” A2等。如图3B图解的那样,重叠区域26的尺寸和构造能够根据脉管尺寸而发生变化。当位于脉管内部时,自膨胀构件16的重叠区域26能够有利地针对血栓提供抓持和/或保持能力。例如,当自膨胀构件16膨胀抵靠血栓时,重叠区域26的单独细丝18和单独单元20能够嵌入到血栓中并且抓持或保持血栓。重叠区域26能够提供额外的抓持或者保持,原因在于沿着径向方向存在用于抓持或保持血栓的多层细丝
18。因此,作为嵌入到血栓中的仅仅一层细丝18的替代方案,重叠区域26能够包括嵌入到血栓中的两层或多层细丝20。能够证明当试图移除血栓时重叠区域26尤为有用,原因在于多层细丝18能够阻止血栓滑移和/或滑动远离自膨胀构件16。另外,在自膨胀构件16具有纵向狭缝或其它类型狭缝(例如,相对于自膨胀构件16的纵向轴线成某一角度的狭缝)的情况下,单独单元20能够在膨胀时有利地保持其大体形状。例如,尽管自膨胀装置16在脉管内膨胀,但是由于第一和第二边缘22、24相对于彼此自由运动,因此单元20能够大体保持图2中图解的形状。在没有狭缝或者开口管设计的情况中,当自膨胀装置16膨胀和收缩时,单独单元20的形状能够趋于变形(例如,变窄或者变宽)。单独单元20的这种形状变化能够不利地致使自膨胀装置16丧失其对血栓的抓持。这种形状变化还能够不利地致使在单元20形状发生变化时单独单元20夹断部分血栓,从而允许血栓碎片(例如,小片的血栓)逃脱并且增大在下游区域生成凝块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包括近侧部分28和远侧部分30。如图1和图2所图解的那样,近侧部分28能够包括渐缩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部分28能够具有如下的单独单元20:所述单独单元20的尺寸不同于远侧部分28的单独单元20的尺寸。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部分28的单独单元20的尺寸能够大于远侧部分30的单独单元20的尺寸。近侧部分28能够朝向连接机构14、或者沿着装置10的将自膨胀构件16连接到导丝12的某些其它连接点逐渐地渐缩。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4能够包括位于自膨胀构件16和导丝12之间的大体不可拆卸的接触面或者过渡点。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4能够与导丝12和自膨胀构件16形成一体。近侧部分28的渐缩部能够相对于导丝12成多种角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渐缩部能够相对于导丝12成大约45度,但是其它角度也是可能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渐缩部能够形成沿着边缘22、24成大体“s”状的结构,使得边缘22、24不能从远侧部分30笔直延伸至连接机构14。在一些实施例中,“s”状能够给予渐缩部28近侧部分28和远侧部分30之间更为光滑的过渡,并且减小单独细丝18内的应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部分28的渐缩部能够有利地促进装置10和自膨胀构件16的收回和重新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渐缩近侧部分28还能够设计成在恢复血流程序期间基本没有接触脉管壁、并且基本没有与脉管内的血流发生相互干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常仅仅是远侧部分30及其单独细丝18和单独单元20接触脉管壁和/或血栓。继续参照图1-3,自膨胀装置16能够设计成接合和移除血栓,所述血栓通常较软或具有延展性或者通常较硬或者硬结。如上所述,多种现行装置设计成刺穿血栓并且然后通过向近侧拉动来移除血栓,或者设计成在接合和移除血栓之前完全布置在血栓的远侧。这些装置不适合接合和移除具有改变厚度和位置的软血栓和硬血栓。然而,上述自膨胀构件16能够有利地设计成接合具有改变厚度和位置的软血栓和硬血栓。例如,自膨胀构件 16能够设计成具有特定的细丝长度、宽度和厚度,使得自膨胀构件16最佳地构造成接合和移除较大范围的血栓。参照图2和图3A,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近侧部分28中的单独细丝18能够具有介于0.040mm至0.090mm范围内的单独细丝宽度“a”和介于0.045mm至0.080mm范围内的单独细丝厚度“b”,但是近侧部分28中的其它范围和数值的单独细丝宽度和单独细丝厚度也是可能的。通常能够按照图2中的箭头图解的那样测量在此描述的宽度“a”。如在此针对细丝宽度所描述的,通常能够按照图3中的箭头图解的那样来测量厚度“b”(例如,沿着从图2的纸张延伸出来并且垂直于宽度“a”的测量的方向)。能够使用一种系统(诸如Visicon自动检查系统或者其它适当系统)来测量宽度“a”。例如能够使用一种系统(诸如Heidenhain检查系统或者适当系统)来测量厚度“b”。继续参照图2,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包括位于近侧部分28中的“泪珠状物”区域34。泪珠状物区域34能够包括上述单独单元20中的一个,并且能够包括比自膨胀构件16中的其它细丝18更宽和/或更结实的单独细丝18。泪珠状物区域34能够在渐缩部分中为自膨胀构件16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强度,以有助于将自膨胀构件16收回到微导管32中,和/或有助于重新定位自膨胀构件16。例如,泪珠状物区域34的细丝18能够具有介于0.080mm至0.14mm范围内的单独细丝宽度“a”,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继续参照图2,自膨胀构件16还能够包括连接件细丝36。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连接件细丝36的单独细丝厚度“b”能够介于0.050mm至0.0825mm的范围内,并且单独细丝宽度“a”能够介于0.050mm至0.0825mm的范围内,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继续参照图2,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的远侧部分30中的单独细丝18的单独细丝厚度“b”能够介于0.040mm至0.075mm的范围内,并且单独细丝宽度“a”能够介于
0.038mm至0.082mm的范围内,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膨胀构件16的远侧部分30中的单独细丝的平均细丝厚度“b”能够介于0.048mm至0.067mm的范围内,并且单独细丝宽度“a”平均能够介于0.053mm至0.067mm的范围内,但是其它范围的平均数值也是可能的。继续参照图2,自膨胀构件16的单独单元20还能够设计成并且定尺寸成使得自膨胀构件16最佳构造成接合和移除较宽范围的血栓。例如,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的远侧部分30中的单独单元20能够具有沿着自膨胀构件16的纵向轴线(图2中的标记“w”)测量得到的介于3.50mm至5.50mm范围内的宽度,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远侧部分30中的单独单元20还能够具有沿着垂直于宽度的方向测量得到的介于
2.50mm至4.50mm之间的高度(图2中用“h”标记),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部分28和/或远侧部分30中的单元尺寸能够变化,正如单独细丝厚度和宽度能够在近侧和/或远侧部分28、30中变化一样。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具有通常较大单元尺寸(例如,3.5mm乘以2.50mm的单元尺寸)的自膨胀构件16能够提供较高的周向一致性、柔性和轴向刚性,从而促进捕获并且移除较宽范围的血栓。继续参照图2,已经发现的是自膨胀构件16的总细丝长度和待移除的血栓的总长度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确定自膨胀构件16是否最佳地构造成接合和移除特定大小的血栓。例如,能够通过使用诸如SolidWorks的程序测量暴露于血栓长度的总可用细丝长度来获得总细丝长度。总可用细丝长度等于自膨胀构件16的远侧部分30中的所有细丝或者自膨胀构件16的通常暴露于血栓的部分的所有细丝的组合总长度(例如在图2中,通过跟随每根细丝的路径测量得到的长度)。例如通过使用微导管横跨血栓并且通过位于血栓远侧的微导管注入造影剂、并且然后通过位于血栓近侧的引导导管注入造影剂,来显现和测量血栓的长度,从而能够获得总血栓长度。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细丝总长度与血栓总长度之间的比率介于10至15之间,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因此,具有例如255mm的细丝总长度和12.75的细丝长度与血栓长度比的自膨胀构件16理想地适于接合和移除长度高达20mm的血栓。参照图4和图5,自膨胀构件16还能够设计成一旦其展开并从微导管32释放时则产生特定的力,以最佳接合和移除较大范围的软血栓和硬血栓。通过横跨血栓展开自膨胀构件16,自膨胀构件16能够因储存在自膨胀构件16中的弹性能量而自膨胀成更大的直径。自膨胀构件16能够在脉管中膨胀,直到储存的弹性能量和来自周围脉管壁和/或血栓的反作用力之间达到平衡。自膨胀构件16的细丝18和单元20能够穿透血栓,从而促进将血栓附着并且嵌入到自膨胀构件16,并且自膨胀构件16的膨胀力能够有助于从脉管壁移出血栓。例如,自膨胀构件16所储存的弹性能量能够产生已知为径向力(RF)和持久向外力(COF)的向外的力。径向力等效于在压缩 自膨胀构件16期间由自膨胀构件16施加的向外的力。持久向外力等效于在自膨胀构件16解压缩或者膨胀期间由自膨胀构件16施加的向外的力。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持久向外力能够设计成使得其不会高到胀破或者损伤脉管壁。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径向力能够设计成使得其高到足以抵抗来自周围脉管环境的压缩力、足以保持脉管腔开放和恢复通过血栓部位的血流。在展开和取回血栓期间,当在推荐的最小直径脉管内展开和/或收回自膨胀构件16时能够产生最高的持久向外力和径向力。相反地,当在推荐的最大直径脉管内展开和/或收回自膨胀构件16时持久向外力和径向力最小。自膨胀构件16的卷曲、重叠性质能够增强持久向外力和径向力,尤其是在较小直径脉管中,以允许增加血栓嵌入到自膨胀构件16中的程度。通过考虑包括但不局限于解剖、生理环境、脉管机械性能、流动性能、压力、应力和张力的因素,已经发展出方法来确定针对自膨胀构件16的最优径向力和持久向外力。能够通过多种方法测量径向力。例如,双销方法能够通过将自膨胀构件16放置(例如,滑动)在两个细长平行销上来测量径向力,使得大体管状的自膨胀构件16包封并且包围两个销。当放置在两个销上时,近侧部分28上的近侧渐缩部和键槽结构46能够位于两个细长销之间的大体一半处并且位于一侧。两个销的端部能够放置在拉力测试机器中。当加载测试机器时,机器能够致使销拉动离开彼此,使得力施加到自膨胀构件16上。当自膨胀构件16从其中一个销滑落时,能够测量径向力。还能够使用薄膜方法来测量径向力,并且所述薄膜方法能够额外地用于测量持久向外力。薄膜方法能够大体包括使用缠绕在自膨胀构件16上的PTFE薄膜周向360度地压缩和解压缩自膨胀构件16。薄膜方法能够针对膨胀和收缩自膨胀构件16的力测量自膨胀构件16的直径发生的变化。在使用薄膜方法的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具有如下的径向力测量值:所述径向力测量值大于或等于自膨胀构件16的构造成接触脉管壁或血栓的部分(例如远侧部分30)的每毫米长度的0.0OlON0该单位中的长度指的是从近侧方向至远侧方向的测量值(即,在图1中从左移动到右)。自膨胀构件16能够具有如下的持久向外的力:所述持久向外的力小于或等于自膨胀构件16的构造成接触脉管壁或者血栓的部分的每毫米长度的0.026N。在使用双销方法的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具有如下的径向力测量值:所述径向力测量值介于自膨胀构件16的构造成接触脉管壁或血栓的部分的每英寸长度的大约6gf至37gf。图4和图5图解了在多种不同大小的脉管直径中就多种不同尺寸的自膨胀构件16测量得到的测试测量值,其表明径向力和持久向外力如何可以根据自膨胀构件16的尺寸和脉管的尺寸发生变化。在图表中,3mm直径、4mm直径等的自膨胀构件通常指的是无约束时的自膨胀构件16的直径 。通过考虑包括但不局限于解剖、生理环境、血管机械性能、流动性能、压力、应力和张力的因素,已经发展出方法来确定针对自膨胀构件16的最优移出力。移出力是致使完全展开的自膨胀构件16沿着脉管(例如,动脉)壁轴向滑移时所需的力。确定下限移出力能够帮助确保自膨胀构件16能够承受其生理环境(例如,因血流和剪切应力所产生的力),而同时又不会从其展开地点移出。确定上限移出力能够帮助评估在不会致使无意切开或者损伤脉管壁的前提下脉管承受收回自膨胀构件16和装置10的能力。移出测试方法例如能够包括测量通过沿着管中的规定长度拉动装置致使充分展开的自膨胀构件16沿着模拟动脉的体外模型轴向滑移所需的力、并且记录发生滑移处的力。移出测试包括沿着通过一段管的规定长度一次拉动自膨胀构件16并且记录发生滑移的力。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具有介于0.0lON至0.700N之间的移出力,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参照图2、6和7,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膨胀构件16还能够包括至少一个远侧元件
38。远侧元件38能够附接到远侧部分30或者与远侧部分30形成一体。远侧元件38能够包括例如钼远侧标记带。作为标记带,能够在成像过程中使用远侧元件38,以识别在恢复血流程序期间自膨胀构件16的一个或多个位置。PCT公布N0.W02009/105710 (其全部内容均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发明)描述了标记带的多种用法和自膨胀构件16的成像。

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包括多个远侧元件38。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包括沿着自膨胀构件16的远端大体周向布置的三个或者四个远侧元件38,但是其它数量和/或布置方案也是可能的。远侧元件38能够包括“钩状”元件,用于诱捕、捕获和/或抓持部分血栓。例如,已经发现的是,能够在收回血栓的过程中使用在图6A中图解的远侧元件38的构造。特别地,已经发现的是,在沿着自膨胀构件16的端部设有三个或四个这样的远侧元件38的实施例中,在收回血栓期间,远侧元件38自身仅仅能够捕获血栓和/或帮助保持血栓。因为远侧元件能够从自膨胀构件16的其余部分略微向内突出,所以血栓能够附着至远侧元件38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远侧元件38能够沿着自膨胀构件16的远端周向以及纵向错列。错列放置远侧元件38能够允许血栓例如在沿着血栓长度的不同位置处附着到多个远侧元件38。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膨胀构件16的远端能够包括细丝18和/或远侧元件38,所述细丝18和/或远侧元件38相对于自膨胀构件16的远侧部分30的其余部分成一定角度。例如,并且参照图7,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的远端包括向内弯曲(即,朝向脉管腔的中央纵向轴线)的细丝18。能够包括远侧元件38的弯曲或者成角度的细丝18能够在收回期间有助于并且促进捕获和保持血栓。例如,如果在收回期间血栓开始沿着自膨胀构件16向远侧移动(即,如果血栓开始滑走),则血栓能够被捕获在细丝18和/或远侧元件38的略微向内的弯曲部中。尽管示出的实施例包括向内成一角度的弯曲部,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弯曲部能够向外成一角度(即,远离管腔的中央轴线)。另外,相对于脉管的中央纵向轴线的角度能够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沿着自膨胀构件16的远端的细丝18相对于中央纵向轴线的角度可以介于大约10度至30度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细丝18能够成大约20度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细丝18能够成大约30度的角度。其它角度和角度范围也是可能的。参照图1、8A和8B,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4能够包括用于便捷地释放自膨胀机构16的可释放连接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4能够形成位于导丝12和自膨胀构件16之间的连接点,并且并不旨在释放自膨胀构件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4能够形成导丝12和/或自膨胀构件16的一部分。根据自膨胀构件16的程序以及预期用途,能够有利地的是具有允许释放自膨胀构件16的连接机构14。例如,在恢复血流程序期间,能够证明因复杂的脉管系统或者损伤脉管壁的风险而产生完全收回血栓的难度和/或危险性。将自膨胀构件16留下可以证明是医生或者其它医护人员可用的唯一选择。在其它情况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包括药物规避能力,和/或能够涂覆有促进血栓溶解的特定类型的药物。能够有利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中释放自膨胀构件16并且允许自膨胀构件将血栓固定在脉管臂上,同时用药物溶解血栓。例如在PCT公布N0.W02009/105710 (其全部内容均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发明)中描述了用于自膨胀构件16的多种类型的材料、药物和/或涂层。另外,尽管在恢复血流程序期间已经在上下文中描述了上述自膨胀构件16,但是自膨胀构件16还能够或者可替代地用作可植入构件(例如,支架)。例如,能够通过位于脉管中的狭窄、动脉瘤或者其它适当位置处的连接机构14释放自膨胀构件16。自膨胀构件16能够膨胀并且接合脉管壁,以便保持脉管壁开放和/或用作闭塞构件。虽然上述细丝厚度、宽度、单元尺寸和力能够针对设计成用于恢复血流的自膨胀构件16进行优化,但是这些数值也能够针对设计成用作可植入构件的自膨胀构件16进行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是相同的数值。继续参照图8A至图8C,用于释放自膨胀构件16的连接机构14能够例如包括可电解断开的区域40。尽管其它类型的连接机构也是可能的(例如,单纯的机械连接件或者包括加加热和熔化连接区域的连接件),但是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连接机构14包括当与电解质相接触时在电能的影响下溶解的连接件。可电解断开区域40能够包括一片暴露的可电解断开材料(诸如不锈钢),但是其它材料也是可以的。可电解断开区域40能够涂覆有诸如聚对二甲苯基的增强材料,但是其它类型的涂覆材料也是可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电解断开区域40能够包括导丝12的一部分。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可电解断开区域的长度能够介于0.1mm至0.5mm的范围内,并且更加优选地介于0.2mm至0.4mm的范围内,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以的。继续参照图8A,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连接机构14还能够包括杆42,其中球44位于杆42的远端。杆42和/或球44能够涂覆有绝缘材料和/或粘合剂,以阻止或者防止电流通过连接结构14至自膨胀构件16。连接机构14还能够包括键槽结构46。键槽结构46能够包括狭缝和/或开口,所述狭缝和/或开口构造成接收杆42和/或球44,并且将杆42和/或球44锁定就位。在一些实施例中,键槽结构46`能够包括自膨胀构件16的近侧部分28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键槽结构46能够包括镍钛诺 ,但是其它材料也是可以的。继续参照图8A,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连接机构14还能够包括套管48。套管48能够包围键槽结构46、杆42和/或球44。套管48能够由钼构成,但是其它材料也是可以的。套管48能够包括例如近侧不透射线标志物。连接机构14还能够包括包围远侧导丝段52的缩管(shrink tube) 50。在一些实施例中,远侧导丝段52能够包括线圈54。与可断开的区域38类似,远侧导丝段52能够涂覆有聚对二甲苯,但是其它材料也是可以的。总体上,连接机构14的结构能够构造成使得自膨胀构件16在预定点释放。例如,自膨胀构件16通常能够与电流隔离开,使得在自膨胀构件16分开期间,仅仅可电解断开区域40分解在血液中并且自膨胀构件16在可电解断开区域40处与导丝12干净地分离而且释放到脉管中。参照图8B和图8C,连接机构14的其它实施例和类型也是可以的。例如,在图8B和8C中,连接机构14能够包括哑铃状元件56,所述哑铃状元件56当与电解质相接触时在电能的影响下溶解。在哑铃状元件56的近端处(即,导丝侧),如同图SB,螺旋结构58能够与导丝12的加强螺旋件60相互作用。在远端处,球状元件62能够布置成在激光焊接技术的帮助下连接到钼螺旋件64,继而所述钼螺旋件64与位于自膨胀构件16的近端处的连接点66相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钼螺旋件64能够作为自膨胀构件16的X射线反射近侧标记物。为了增强球状元件62和连接点66之间的接合部,能够提供加强金属丝68。可替代地,钼螺旋件64还能够设计成承受施加在所述钼螺旋件64上的拉力和推力。继续参照图8B,哑铃状分离元件56能够包括钢材料,所述钢材料在电能的影响下易在电解质中腐蚀。为了加快腐蚀并且缩短分离时间间隔,例如通过应用研磨方法或者热处理来结构上或化学上削弱哑铃装元件56能够是有利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哑铃状元件56的能够接近电解质的部分的长度为0.1mm至0.5mm,特别为0.3mm,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继续参照图1和图8B,能够通过焊接到哑铃状元件56和导丝12的加强螺旋件60来固定螺旋结构58。导丝12自身能够可滑动地容置在微导管32中。参照图8C,在一些实施例中,哑铃状元件56在每个端部处均具有球状元件62。球状元件62能够通过螺旋件60从远侧连接到自膨胀构件16的连接点66并且通过螺旋件64从近侧连接到导丝12。参照图9A-F,在一些实施例中,自膨胀构件16能够专门设计为用作位于分叉点、双脉管和/或多脉管处的恢复血流装置和/或可植入构件(例如,支架)。例如并且参照图9A,血栓能够位于神经脉管(诸如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或者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或者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中的分叉点处。参照图9B,血栓还能够位于两根脉管(S卩,双脉管)处,如位于相似脉管中的两个分离的凝块。参照图9C和9D,血栓还能够位于多脉管处,如位于多脉管内的一块凝块或者如位于多脉管内的多块凝块。具有这样凝块的脉管能够例如位于颅内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以及后动脉和大脑动脉。参照图9E和9F,自膨胀构件16的形状和/或尺寸能够适应图9A-9D中图解的脉管和凝块的类型。例如,自膨胀构件16能够具有与上述近侧部分28类似的近侧部分70。自膨胀构件还能够具有分成两个或多个分支74的远侧部分72。分支74能够专门设计成例如用于通常在神经脉管中发现的 不同类型的分叉点和分离部。与上述远侧部分30类似,远侧部分72能够构造成膨胀抵靠血栓或者脉管壁。能够切开和/或切割自膨胀构件16的至少一部分,以便有助于图3A和3B中所见的盘绕构造的类型。用于在分叉点、双脉管和/或多脉管处使用的自膨胀构件16还能够类似地具有与上述在图2中图解的自膨胀构件16的细丝和单元类型相同的细丝18和单元20。尽管已经在此描述了装置10的实施例,但是例如在美国专利N0.7,300, 458、美国专利公开N0.2008/0125855和PCT公开N0.W02009/105710(以上专利的全部内容均以援引方式并入本发明)中能够发现装置10的多种其它实施例。方法参照图10-15并且如上所述,包括导丝12和自膨胀构件16的装置10能够用作恢复血流装置。例如,装置10能够用于恢复因较大颅内脉管阻塞而身患缺血性中风的患者体内的血流。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装置10能够与微导管32和球囊导向导管76 (如例如在图10中所见)一起结合使用。装置10能够从高度曲折、小和薄壁的脉管中收回血栓。装置10能够用于处理直径处于2.0mm至5.5mm的范围内的脉管,诸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Ml和M2段、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但是其它范围、尺寸和特殊脉管也是可能的。在恢复血流程序过程中,球囊导向导管76能够朝向治疗区域运动通过脉管系统。位于球囊导向导管76的远端上的球囊78能够膨胀抵靠壁80。首先能够通过球囊导向导管76传送微导管32。然后能够通过微导管32传送自膨胀构件16。可替代地,能够利用微导管32传送自膨胀构件16。自膨胀构件16能够在微导管32内呈现体积缩减形式。微导管32能够前进通过脉管80并且放置成毗邻血栓82。自膨胀构件16能够定位成使得近侧部分28位于血栓82的上游、远侧元件38位于血栓的下游,并且自膨胀构件16的远侧部分30从远侧毗邻血栓82。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微导管32能够放置在血栓82旁边,使得微导管32的远侧末端84超越血栓82,其中,所述远侧末端84超出血栓82的距离大于大约Omm至大约IOmm或者更多、或者大约为3mm至大约5mm,但是其它范围和数值也是可能的。在优选的布置方案中,自膨胀构件16的远侧部分30能够定位成使得部分远侧部分30在血栓82的近侧和远侧延伸。如图13中所图解的那样,能够通过保持导丝12固定而将自膨胀构件16保持在固定位置中,与此同时撤回微导管32 (S卩,向近侧拉动)。当撤回微导管时,自膨胀构件16能够从其体积缩减形式释放并且能够膨胀。自膨胀构件16能够呈现至少部分的无约束形式,从而膨胀以使至少部分远侧部分30及其导丝18以及单元20穿透接触血栓82。如果需要调整自膨胀构件16的位置,则能够一起或单独运动导丝12和/或微导管32,并且如果需要的话,能够将自膨胀装置16放回到微导管中并且然后重新展开。渐缩近侧部分28能够有助于进行这种类型的重新定位。如上所述,一旦展开,自膨胀构件16能够在血栓82上施加向外径向的力,从而减小血栓82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形成用于立即重新建立至少部分通过血栓82经过脉管80的血流,和/或使得血栓从脉管壁松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展开自膨胀构件16之后原始血栓82的周长的大约10%至大约60%能够与脉管壁分离,并且能够相应减小血栓82经由粘附和摩擦依附在脉管壁上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展开自膨胀构件16能够显著减小血栓82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导致血栓82具有其大约30%至大约95%的原始横截面面积,但是更加通常的情况是具有其大约50%至大约80%的原始横截面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恢复血流程序期间还能够向血栓82的部位实施有效数量的溶解凝块药物(诸如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加强血栓82的溶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由自膨胀构件16产生的开放通道能够增加血栓8 2的暴露表面面积,从而有助于利用这种溶解凝块药物更快地溶解血栓82。与用于治疗因血栓堵塞的脑动脉的已知设备和方法相比,利用自膨胀构件16立即恢复至少部分血流能够提供更为显著的优势,原因在于已知设备和方法可能需要耗时数小时来重新建立血流,并且已经确定的是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和程度随着从出现症状至恢复血流的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例如,立即恢复血流能够有利地帮助维持穿孔器(perforator)开放。因此,立即恢复通过血栓82的血流能够阻止人体内穿支脉管附近发生堵塞。另外,位于堵塞区域远侧的脉管通常血液流通不畅并且缺氧。通过立即恢复至少部分血流而以渐进的方式恢复血流、之后最终恢复整个血流能够帮助防止对血栓远侧的脉管造成再灌注损伤(即,因突然完全恢复血流所造成的损伤)。自膨胀构件16的初始膨胀能够允许脉管有时间做出反应并且适应血流、压力、应力和应变的变化并且能够允许脉管适应变化的发生。
继续参照图14和图15,一旦自膨胀构件16已经接合并捕获血栓82,就能够移除血栓82。在往回拉导丝12之前,能够操作微导管32。例如,微导管32能够相对于自膨胀构件16向前移动至预定点。沿着微导管32和/或自膨胀构件16使用标记物能够用于确定微导管32和自膨胀构件16的相对位置。例如,微导管32能够向远侧移动,直到所述微导管32覆盖位于近侧部分28或者连接机构14 (例如,套管48)上的标记物为止。然后,能够一起移除微导管32和自膨胀构件16。例如在PCT公布N0.W02009/105710 (其全部内容均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发明)中对使用这种标记物进行了描述。当移除血栓82时,自膨胀构件16的远侧元件36和/或弯曲远端能够有助于抓持和/或拉动血栓82,从而阻止滑移。另外,当脉管直径尺寸发生变化时,自膨胀构件16能够通过膨胀或者收缩持续调整以适应脉管尺寸。当自膨胀构件16膨胀或者收缩时,单元20能够大体保持其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如上所述,从而阻止血栓82发生不期望的滑移或者分离。参照图10和图15,在收回装置10和血栓82期间,为恢复经过或者通过血栓82的血流所创造的初始通道能够保持开放。球囊78能够保持膨胀以用于最大化地在近侧控制血流。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囊78能够确保没有血流从球囊78朝向自膨胀构件16从近侧流过脉管。作为收回程序的一部分,当自膨胀构件16位于球囊导向导管的远侧末端86附近时,能够利用有力抽吸通过球囊导向导管76进行持续的抽吸。例如,球囊导向导管76能够包括用于使球囊78膨胀的注射器88和用于抽吸的单独的注射器90。帮助抽吸能够使通过自膨胀构件16和血栓82的血流倒流。利用倒流的抽吸在收回过程期间能够帮助允许远侧脉管系统持续使得血液灌注通过脉管,并且能够抑制产生远侧栓塞的可能性。能够有利地利用血液自然溶解的潜能和血栓溶解药物(如果提供的话)的增加的表面面积,使得血流流动穿过自膨胀装置16和血栓82。利用倒流的抽吸还能够通过帮助移除血栓82而促进血栓收回过程。由于抽吸,血流能够引向球囊导向导管76的管腔。因此,通过血流能够帮助自膨胀构件16和血栓82进入球囊导向导管76的管腔。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在抽吸期间由于任何原因难以撤回到球囊导向导管76中,则能够使球囊78缩小,并且能够在保持抽吸的同时同步撤回作为一个单元的球囊导向导管76、微导管32、和装置10。参照图16A-C,自膨胀构件16能够替代性或者额外地用于帮助恢复通过分叉点、双脉管、和/或多脉管的血流。例如,在图1、9A和/或9B中图解的自膨胀构件16能够用于帮助移除定位在分叉点处的血栓82。特别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的自膨胀构件16自身足够强壮以从分叉点区域处拉动和收回凝块。在其它实施例中,能够使用图9A或者图9B中图解的自膨胀构件16。参照图17,并且如上所述,装置10能够包括允许拆卸自膨胀构件16的连接机构
14。在恢复血流程序期间,通常不拆卸自膨胀构件16。相反,所述自膨胀构件16保持连接到导丝12,并且能够利用微导管32将所述自膨胀构件16连同血栓82 —起拉回到球囊导向导管76中。然而,在某些程序期间,医生以及其它医护人员可以确定拆卸自膨胀构件16是否是必需的或者有利的。例如,在展开自膨胀构件16之后,自膨胀构件16能够如上所述开始至少部分地恢复血流。根据患者的具体解剖和/或生理条件,医生或其它医护人员可以确定在展开之后是否将自膨胀构件16留下更安全而不是试图继续拉动血栓82通过脉管系统并且进入微导管32或者球囊导向导管76。可替代地,医生可以确定进一步撤回血栓82是否可以导致血栓82滑回或失落到脉管系统中,在这些或其它类似情况中,允许拆卸的连接机构14能够有利地用于拆卸自膨胀构件16。另外,如上所述,装置10能够用作作为可植入构件(例如,支架)的装置。例如,导丝12、连接机构14和自膨胀构件16能够通过微导管32传送到诸如狭窄或动脉瘤的治疗部位。与上述方法类似,能够撤回微导管,并且自膨胀构件16能够膨胀抵靠脉管壁。与用作恢复血流的装置类似,在第一次尝试时没有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如果需要,能够重新定位自膨胀构件16。一旦自膨胀构件16处于治疗部位处的理想位置中,则随后能够从导丝12上拆卸自膨胀构件16并且将自膨胀构件16用作可植入构件。尽管已经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和示例中公开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超越专门公开的实施例延伸至其它替代性实施例和/或本发明的用法及其多种修改方案和等效方案。另外,尽管已经示出并且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变形方案,但是基于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其它修改方案将是显而易见的。还能够设想的是能够制造实施例的特定特征和方面的多种组合和子组合,并且其仍然落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多种特征和方面能够相互组合或者相互取代,以形成所公开发明的变化模式。因此,上述特定公开的实施例不应当限制在此公开的本发 明中的至少一些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装置,所述医疗装置包括: 导丝,所述导丝具有近端和远端; 连接机构;和 自膨胀构件,所述自膨胀构件经由所述连接机构附接到所述导丝的远端,所述自膨胀构件具有网状构造并且包括: 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一单元,所述近侧部分沿着其长度的纵向部分渐缩; 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二单元,所述远侧部分形成具有中央纵向轴线的大体管状构造;和 沿着所述远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沿着所述自膨胀构件大体纵向延伸的两个边缘; 其中,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改变成体积缩减形式,所述体积缩减形式具有用于插入微导管内的大体盘绕的管状构造,所述远侧部分的边缘在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重叠,使得在所述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所述自膨胀构件沿着至少一个径向方向具有多层; 其中所述远侧部分的远端还包括具有远侧元件的细丝,所述远端的远侧元件和细丝径向向内朝向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弯曲;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单元包括的细丝的细丝厚度介于0.045mm和0.080mm之间并且细丝宽度介于0.040mm和0.090mm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单元包括的细丝的细丝厚度介于0.040mm和0.075mm之间并且细丝宽度介于0.038mm和0.082mm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单元包括的单元的宽度介于3.50mm至5.50mm之间并且高度介于2.50mm 至 4.5mm 之间; 其中,当使用薄膜测试法测量时,所述自膨胀构件具有大于或等于0.0010N/mm的径向力测量值和小于或等于0.026N/mm的持久向外力,并且当使用双销测试法测量时介于大约6gf/in至37gf/in之间的径向力测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导丝和所述自膨胀构件之间的接触面或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用于从所述导丝拆卸所述自膨胀构件的能够拆卸的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杆、球、和键槽结构以及能够电解断开的接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自膨胀构件具有范围介于0.0lON和0.700N之间的移出力,通过沿着规定的长度拉动所述自膨胀构件确定致使完全展开的自膨胀构件沿着模拟动脉的体外模型轴向滑移所需的力并且记录发生滑移时的力来测量所述移出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自膨胀构件具有总细丝长度,并且其中所述自膨胀构件构造成接合和移除特定长度范围的血栓,使得所述自膨胀构件的总细丝长度与处于特定范围内的所述血栓长度之间的比率介于10至1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自膨胀构件具有255mm的总细丝长度和.12.75的比率并且构造成接合和移除长度高达大约20mm的血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单元包括的细丝具有介于.0.048mm和0.067mm之间的平均厚度和介于0.053mm和0.067mm之间的平均宽度。
9.一种医疗装置,所述医疗装置包括: 导丝,所述导丝具有近端和远端; 连接机构;和 自膨胀构件,所述自膨胀构件经由所述连接机构附接到所述导丝的远端,所述自膨胀构件具有网状构造并且包括: 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一单元,所述近侧部分沿着其长度的纵向部分渐缩; 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二单元,所述远侧部分形成具有中央纵向轴线的大体管状构造;和 沿着所述远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沿着所述自膨胀构件大体纵向延伸的两个边缘; 其中,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改变成体积缩减形式,所述体积缩减形式具有用于插入微导管内的大体盘绕的管状构造,所述远侧部分的边缘在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重叠,使得在所述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所述自膨胀构件沿着至少一个径向方向具有多层; 其中所述远侧部分的远端还包括具有多个远侧元件的细丝,所述远端的细丝径向向内朝向所述中央纵向轴线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远侧元件包括标记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远侧元件包括介于三至四个的远侧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远侧元件具有钩状构造,所述钩状构造被构造成有助于保持血检。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远端的细丝以介于大约10度至30度的角度径向向内弯曲。
14.一种医疗装置,所述医疗装置包括: 导丝,所述导丝具有近端和远端; 连接机构;和 自膨胀构件,所 述自膨胀构件经由所述连接机构附接到所述导丝的远端,所述自膨胀构件具有网状构造并且包括: 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一单元,所述近侧部分沿着其长度的纵向部分渐缩; 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二单元,所述远侧部分形成具有中央纵向轴线的大体管状构造;和 沿着所述远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沿着所述自膨胀构件大体纵向延伸的两个边缘; 其中,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改变成体积缩减形式,所述体积缩减形式具有用于插入微导管内的大体盘绕的管状构造,所述远侧部分的边缘在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重叠,使得在所述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所述自膨胀构件沿着至少一个径向方向具有多层;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单元包括的细丝的细丝厚度介于0.045mm和0.080mm之间并且细丝宽度介于0.040mm和0.090mm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单元包括的细丝的细丝厚度介于0.040mm和0.075mm之间并且细丝宽度介于0.038mm和0.082mm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单元包括的单元的宽度介于3.50mm至5.50mm之间并且高度介于2.50mm至4.5mm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导丝和所述自膨胀构件之间的接触面或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用于从所述导丝拆卸所述自膨胀构件的能够拆卸的机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杆、球、和键槽构造以及能够电解断开的接合部。
19.一种医疗装置,所述医疗装置包括: 导丝,所述导丝具有近端和远端; 连接机构;和 自膨胀构件,所述自膨胀构件经由所述连接机构附接到所述导丝的远端,所述自膨胀构件具有网状构造并且包括: 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一单元,所述近侧部分沿着其长度的纵向部分渐缩; 远侧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多个第二单元,所述远侧部分形成具有中央纵向轴线的大体管状构造;和 沿着所述远侧部分的纵向轴线的接缝,所述接缝形成沿着所述自膨胀构件大体纵向延伸的两个边缘; 其中,所述自膨胀构件能够改变成体积缩减形式,所述体积缩减形式具有用于插入微导管内的大体盘绕的管状构造,所述远侧部分的边缘在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重叠,使得在所述体积缩减的盘绕构造中,所述自膨胀构件沿着至少一个径向方向具有多层; 其中,当使用薄膜测试法测量时,所述自膨胀构件具有大于或等于0.0010N/mm的径向力测量值和小于或等于0.026N/mm的持久向外力,并且当使用双销测试法测量时介于大约6gf/in至37gf/in之间的径向力测量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导丝和所述自膨胀构件之间的接触面或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用于从所述导丝拆卸所述自膨胀构件的能够拆卸的机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杆、球、和键槽构造以及能够电解断开的接合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恢复血流和/或用作人体脉管中的可植入构件的医疗装置,其包括自膨胀构件、导丝和连接机构。自膨胀构件包括多个单元和具有特定范围厚度、宽度和长度的细丝。自膨胀构件能够呈现具有重叠边缘的体积缩减盘绕形式并且在展开和膨胀时能够产生抵抗脉管壁和/或血栓的最佳径向力。
文档编号A61F2/86GK103153214SQ201180047544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日
发明者S·什里瓦斯塔瓦, A·坎姆 申请人:科维蒂恩有限合伙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