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床靠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庭使用、尤其适用于病人的床靠架。
背景技术:
护理床的使用历史久远,何时何地发明难以考证。病人住院卧床,护理床不可或缺,其床面一部分可以升起,与另一部分固定床面形成夹角,角度按照病人需要或习惯加以调节,在饮食、洗漱、检查、治疗、谈话等情况下使用,或者用于坐在床上,后背有依靠。家中有病人,也需要这样的护理。但是,护理床价格昂贵,占用面积大,很少有家庭购置。一般是将被褥放在病人背后作依托,这样难以调节角度,不舒服。自护理床使用以来,一直没有合适的替代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在床上、用于靠背的装置,不但可以调节角度、轻便舒适,而且价格低廉、占用空间少。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床靠架,该床靠架包括靠板、支撑架,支撑架呈 U形,其两根直杆端部与靠板两侧活动连接,床靠架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用以调节靠板与支撑架的夹角。靠板和支撑架活动连接,配以角度调节装置,床靠架可平稳地放置在床上,靠板和支撑架之间的夹角可自由调节,使之达到所需要的角度。连接支撑架的两根直杆端部与靠板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靠板位于该连线之下的为靠板下端,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是带有多只定位孔的调节带,在支撑架的横梁设置定位销,调节带一端连接靠板下端,使用时,定位孔套住定位销。连接支撑架的两根直杆端部与靠板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靠板位于该连线之下的为靠板下端,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是带状魔术贴,带状魔术贴一端连接靠板下端,使用时,带状魔术贴另一端绕过支撑架的横梁,与连接靠板下端的带状魔术贴一端粘接,带状魔术贴两端互为毛面和勾面。连接支撑架的两根直杆端部与靠板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靠板位于该连线之下的为靠板下端,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是带状魔术贴,带状魔术贴一端连接靠板下端,支撑架的横梁设置孔,使用时,带状魔术贴另一端穿过该孔折回与连接靠板下端的带状魔术贴一端粘接,带状魔术贴两端互为毛面和勾面。支撑架的横梁设置孔,带状魔术贴从中穿过, 从孔上方折回,横梁底部平整,床靠架可平稳放置。连接支撑架的两根直杆端部与靠板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靠板位于该连线之下的为靠板下端,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是条形魔术贴,条形魔术贴一端连接靠板下端,在支撑架的横梁设置块形魔术贴,使用时,条形魔术贴与块形魔术贴粘接,条形魔术贴与块形魔术贴互为毛面和勾面。作为优选,调节带一端或带状魔术贴一端或条形魔术贴一端连接靠板底端,可使调节带或带状魔术贴或条形魔术贴受力小,靠板和支撑架相互受力均衡,当然,连接靠板底端正中,则效果最佳。作为进一步优选,在靠板底端正中设置槽,调节带一端或带状魔术贴一端或条形魔术贴一端在槽内与靠板底端正中连接,靠板底端平直,床靠架可平稳放置。连接支撑架的两根直杆端部与靠板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靠板位于该连线之下的为靠板下端,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是调节索带,调节索带一端固定在靠板下端,另一端绕过支撑架的横梁,其长度调节后也固定在靠板下端,调节调节索带的长度,即可调节靠板与支撑架的夹角。作为优选,可以在靠板下端两侧边各设置一个固定桩,调节索带一端固定在一个固定桩上,调节调节索带的长度,另一端系在另一个固定桩上,固定桩的位置靠近靠板底端,可使调节索带受力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使用者可以在靠板前面调节调节索带的长度, 比较方便。连接支撑架的两根直杆端部与靠板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该连线与支撑架的横梁内侧的距离,不小于该连线与靠板顶端或/和靠板底端的距离,使支撑架可套在靠板外。这样,支撑架和靠板可位于同一平面,占用的空间小。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是与靠板两侧边活动连接的两块调节板,两块调节板设有一一相对应的多只定位缺口,支撑架两直杆设有相对应的两只定位销,使用时,两只定位销位于两块调节板的相对应的两个定位缺口内。调节板起到调节靠板与支撑架之间夹角的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调节、折叠方便,轻便舒适,占用空间小,放在普通床上替代护理床,适用于病人,也可用于健康人躺在床上靠背,而且价格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床靠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床靠架收拢时的侧视图。图3为床靠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床靠架收拢时的侧视图。图5为床靠架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床靠架收拢时的侧视图。图7为床靠架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床靠架收拢时的侧视图。图9为床靠架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床靠架收拢时的后视图。图11为图9所示床靠架收拢时的侧视图。图12为床靠架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床靠架收拢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13所示床靠架,该床靠架包括靠板1、支撑架2,支撑架2呈U形,其两根直杆3端部与靠板1两侧活动连接,床靠架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用以调节靠板1与支撑架2的夹角(这里所涉及的活动连接,是指铰链、孔轴配合等常用活动连接方式,以下实施方式均与此相同,不再赘述)。图1至图2所示为第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支撑架2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下端,角度调节装置是带有多只定位孔4的调节带5,在支撑架2的横梁6设置定位销7,调节带5 —端连接靠板1下端,使用时,定位孔4套住定位销7。将不同位置的定位孔4套住定位销7,即可调节靠板1与支撑架2的夹角。图3至图4所示为第二种实施方式,连接支撑架2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1下端,角度调节装置是带状魔术贴9,带状魔术贴9 一端连接靠板1下端,使用时,带状魔术贴9另一端绕过支撑架2的横梁6,与连接靠板1下端的带状魔术贴9 一端粘接(图示为未粘接状态),带状魔术贴9两端互为毛面和勾面。带状魔术贴9另一端绕过支撑架2的横梁6,粘接距靠板1下端不同距离的一端魔术贴9的一部分,即可调节靠板1与支撑架2的夹角。图5至图6所示为第三种实施方式,连接支撑架2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1下端,角度调节装置是带状魔术贴9,带状魔术贴9 一端连接靠板1下端,支撑架2的横梁6设置孔10,使用时,带状魔术贴9另一端穿过该孔10折回与连接靠板1下端的带状魔术贴9 一端粘接(图示为未粘接状态),带状魔术贴9两端互为毛面和勾面。调节方式同第二种实施方式。图7至图8所示为第四种实施方式,连接支撑架2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1下端,角度调节装置是条形魔术贴11,条形魔术贴11 一端连接靠板1下端,在支撑架2的横梁6设置块形魔术贴12,使用时,条形魔术贴11与块形魔术贴12粘接(图示为未粘接状态),条形魔术贴11与块形魔术贴12互为毛面和勾面。块形魔术贴12粘接距靠板1下端不同距离的条形魔术贴11的一部分,即可调节靠板1与支撑架2的夹角。对于上述第一、二、三、四种实施方式来说,调节带5 —端或带状魔术贴9 一端或条形魔术贴11 一端连接靠板1底端17,调节带5或带状魔术贴9或条形魔术贴11受力小, 靠板1和支撑架2相互受力均衡,当然,连接靠板1底端17正中,则效果最佳。作为进一步优选,在靠板1底端17正中设置槽13,调节带5 —端或带状魔术贴9 一端或条形魔术贴11 一端在槽13内与靠板1底端17正中连接,靠板1底端17平直,床靠架放置平稳。图9至图11所示为第五种实施方式,连接支撑架2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1下端,角度调节装置是调节索带14,调节索带14 一端固定在靠板1下端,另一端绕过支撑架2的横梁6,其长度调节后也固定在靠板1下端,调节调节索带14的长度,即可调节靠板1与支撑架2的夹角。作为优选,在靠板1下端两侧边各设置一个固定桩15,调节索带14 一端固定在一个固定桩15上,调节调节索带14的长度后,另一端系在另一个固定桩15上。固定桩15的位置可靠近靠板1底端17,使调节索带14受力小,靠板1和支撑架2两者相互受力均衡。对于上述第一、二、三、四、五种实施方式来说,连接支撑架2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该连线8与支撑架2的横梁6内侧的距离,不小于该连线8与靠板1顶端16或/和靠板1底端17的距离,使支撑架2可套在靠板1外。这样可使支撑架2和靠板1处于同一平面,占用的空间小。图12至图13所示为第六种实施方式,角度调节装置是与靠板1两侧边活动连接的两块调节板18,两块调节板18设有一一相对应的多只定位缺口 19,支撑架2两直杆3设有相对应的两只定位销20,使用时,两只定位销20位于两块调节板18的相对应的两个定位缺口 19内。使用不同位置的一对定位缺口 19,即可调节靠板1与支撑架2的夹角。定位缺口 19脱离定位销20,支撑架2与靠板1合拢,两块调节板18与靠板1两侧边合拢,占用的空间小。除以上实施方式外,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靠板边缘可翻边以增加强度,靠板形状可按人体腰、背曲线设计,靠板正面可铺设软质材料使之柔软舒适,支撑架一面可设置加强杆,加强杆一端连接支撑架直杆,另一端连接支撑架的横梁,以此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增强支撑架的强度,或者在支撑架的一面设置薄板以增加强度,等等,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床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靠架包括靠板(1)、支撑架O),所述支撑架(2)呈 U形,其两根直杆C3)端部与所述靠板(1)两侧活动连接,所述床靠架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 用以调节所述靠板(1)与所述支撑架O)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靠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 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所述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所述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1)下端,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是带有多只定位孔的调节带(5),在所述支撑架O)的横梁(6)设置定位销(7),所述调节带( 一端连接所述靠板(1)下端,使用时,所述定位孔 (4)套住所述定位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靠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 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所述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所述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1)下端,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是带状魔术贴(9),所述带状魔术贴(9) 一端连接所述靠板 (1)下端,使用时,所述带状魔术贴(9)另一端绕过所述支撑架( 的横梁(6),与连接所述靠板(1)下端的所述带状魔术贴(9) 一端粘接,所述带状魔术贴(9)两端互为毛面和勾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靠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 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所述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所述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1)下端,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是带状魔术贴(9),所述带状魔术贴(9) 一端连接所述靠板 (1)下端,所述支撑架O)的横梁(6)设置孔(10),使用时,所述带状魔术贴(9)另一端穿过该孔(10)折回与连接所述靠板(1)下端的所述带状魔术贴(9) 一端粘接,所述带状魔术贴(9)两端互为毛面和勾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靠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O)的两根直杆(3) 端部与所述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所述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1)下端,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是条形魔术贴(11),所述条形魔术贴(11) 一端连接所述靠板(1)下端,在所述支撑架O)的横梁(6)设置块形魔术贴(12),使用时,所述条形魔术贴(11)与所述块形魔术贴(1 粘接,所述条形魔术贴(11)与所述块形魔术贴(1 互为毛面和勾面。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床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 一端或所述带状魔术贴(9) 一端或所述条形魔术贴(11) 一端连接所述靠板(1)底端(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靠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 的两根直杆(3)端部与所述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靠板(1)位于所述连线(8)之下的为靠板(1)下端,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是调节索带(14),所述调节索带(14) 一端固定在所述靠板 (1)下端,另一端绕过所述支撑架O)的横梁(6),其长度调节后也固定在所述靠板(1)下端,调节所述调节索带(14)的长度,即可调节所述靠板(1)与所述支撑架O)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床靠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板(1)下端两侧边各设置一个固定桩(15),所述调节索带(14) 一端固定在一个所述固定桩(1 上,调节所述调节索带 (14)的长度,另一端系在另一个所述固定桩(1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7或8所述的床靠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支撑架(2) 的两根直杆C3)端部与所述靠板(1)的两个活动连接处,得连线(8),该连线(8)与所述支撑架⑵的横梁(6)内侧的距离,不小于该连线⑶与所述靠板⑴顶端(16)或/和靠板 (1)底端(17)的距离,使所述支撑架( 可套在所述靠板(1)夕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是与所述靠板(1) 两侧边活动连接的两块调节板(18),所述两块调节板(18)设有一一相对应的多只定位缺口(19),所述支撑架( 两直杆C3)设有相对应的两只定位销(20),使用时,所述两只定位销00)位于所述两块调节板(18)的相对应的两个定位缺口(19)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床靠架,包括靠板、支撑架,支撑架呈U形,其两根直杆端部与靠板两侧活动连接,床靠架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用以调节靠板与支撑架的夹角。本发明结构简单,调节、折叠方便,轻便舒适,占用空间小,放在普通床上替代护理床,适用于病人,也可用于健康人躺在床上靠背,而且价格低廉。
文档编号A61G7/07GK102551975SQ2012100191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孙如兰, 孙时泽 申请人:孙时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