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无论有疹或无疹类型,疼痛难眠是其主要特点,病变部位的皮肤,有灼热、刺痛感,数天后,出疹型患者见到密集的小水泡,周围皮肤发红、病变部位如火烧灼一般疼痛。病情较严重的可见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局部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人是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感染,并可长期潜伏体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过敏,持续1 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带状疱疹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该病毒原发感染水痘(儿童),复发感染带状疱疹(成人)。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 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飞蛇等称。带状疱疹属于寒湿邪气被真阳驱赶外泛于皮肤的表现,仅有神经疼痛而无疱疹的 (即无疹型),属于真阳无力将寒湿驱赶至皮外的表现,出现红疹或水泡的,属于真阳将寒湿邪气驱赶于皮表的表现。一般患者于疱疹发生前数天会有轻度发热、疲乏等症状,这就是真阳发动的表现。带状疱疹热证患者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湿症患者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若带状疱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外用中药可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或祛湿收干之药水煎外敷。不论何种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掌握时机,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经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带状疱疹完全清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肤完好无损却不敢触及。其疼痛的体质是受累神经节的炎症甚至坏死,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平素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及时者,此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带状疱疹的通常医疗方法常不能断根,即使疱疹症状缓解,但仍疼痛不止。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其对于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疗效,其在清泻肝胆实火,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方面效果显著,且药源多来自植物提取物,无毒副作用。中药在治疗带状疱疹上有其独特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清泻肝胆实火,健脾除湿,疏肝理气, 活血止痛方面效果显著,且药源广泛、无毒副作用的,能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的,其效果显著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10-30份,地胆草5-15份,黄苓5-15份,赤芍5_15份, 甘草5-15份,木通10-20份,车前子10-20份,大黄10-20份,苍术5_15份,枳壳5_15份, 龙胆草5-15份,板蓝根10-20份,虎杖10-20份,蝉蜕5_15份。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20-30份,地胆草10-15份,黄苓 10-15份,赤芍10-15份,甘草10-15份,木通15-20份,车前子15-20份,大黄15-20份,苍术10-15份,枳壳10-15份,龙胆草10-15份,板蓝根15-20份,虎杖15-20份,蝉蜕10-15份。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10-20份,地胆草5-10份,黄苓 5-10份,赤芍5-10份,甘草5-10份,木通10-15份,车前子10-15份,大黄10-15份,苍术 5-10份,枳壳5-10份,龙胆草5-10份,板蓝根10-15份,虎杖10-15份,蝉蜕5_10份。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15-25份,地胆草8-12份,黄苓 8-12份,赤芍8-12份,甘草8-12份,木通12-16份,车前子12-16份,大黄12-16份,苍术 8-12份,枳壳8-12份,龙胆草8-12份,板蓝根12-16份,虎杖12-16份,蝉蜕8-12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使用煎汤剂服用时,每日1剂,分两次服,每7天为一疗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水合丸剂、胶囊、口服液、片剂、滴丸剂或糖浆剂。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当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各原料药加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加热煮沸3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分钟,再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40分钟,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80°C,烘干后冷却,与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细条,制成蜜炼丸并腊封包装。当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原料药加重量10倍量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将3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5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为 20°C时1. 08 ;所述滤液流经体积为IOL的吸附树脂柱,之后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乙醇溶剂,得到组份药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
当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各原料药切碎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内,加入重量份数比为3000份的水浸泡30 40分钟,煎煮1. 5小时后,取出第一次煎煮液备用;药渣加入重量份数比为3000份的水煎煮1小时后,取出第二次煎煮液,将前述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重量份数比为1000份的溶液,静置沉淀M 36小时,吸取上清液,加热至40 50°C后加入淀粉,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80°C,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分装。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泻肝胆实火,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且药源广泛、无毒副作用的,能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及其疼痛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高,有效率达 89. 2%。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10-30份,地胆草5-15份,黄苓5-15份,赤芍5_15份,甘草5_15份,木通 10-20份,车前子10-20份,大黄10-20份,苍术5_15份,枳壳5_15份,龙胆草5_15份,板蓝根10-20份,虎杖10-20份,蝉蜕5-15份。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20-30份,地胆草10-15份,黄苓 10-15份,赤芍10-15份,甘草10-15份,木通15-20份,车前子15-20份,大黄15-20份,苍术10-15份,枳壳10-15份,龙胆草10-15份,板蓝根15-20份,虎杖15-20份,蝉蜕10-15份。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10-20份,地胆草5-10份,黄苓 5-10份,赤芍5-10份,甘草5-10份,木通10-15份,车前子10-15份,大黄10-15份,苍术 5-10份,枳壳5-10份,龙胆草5-10份,板蓝根10-15份,虎杖10-15份,蝉蜕5_10份。或者,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15-25份,地胆草8-12份,黄苓 8-12份,赤芍8-12份,甘草8-12份,木通12-16份,车前子12-16份,大黄12-16份,苍术 8-12份,枳壳8-12份,龙胆草8-12份,板蓝根12-16份,虎杖12-16份,蝉蜕8-12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时,每日1剂,分两次服,每7天为一疗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水合丸剂、胶囊、口服液、片剂、滴丸剂或糖浆剂。本发明中各成分鸦葱,苦,寒。用于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外用治疔疮,痈疽,毒蛇咬伤,蚊虫叮咬, 乳腺炎等。消肿解毒。主五痨七伤;疔疮痈肿。《江苏药材志》消肿解毒。治五痨七伤,疔疮痈肿。《宁夏中草药手册》微苦,寒。地胆草,性能性寒,味苦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咳利尿。用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疖肿,湿疹。黄苓,可治瘟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泻痢、胎动不安等症,并有抗菌、解热、 降压,泻火清瘟等作用。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本经》“味苦,平。”《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歧伯成。李氏小寒。雷公酸。”《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本草衍义》“味涩苦。”入肝、脾经。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调和百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草汇言》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羸,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阳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并也。又如咽喉肿痛, 佐枳实、鼠粘,可以清肺开咽;痰涎咳嗽,共苏子、二陈,可以消痰顺气。.《本草新编》甘草, 味甘,气平,性温,可升可降,阳中阳也。无毒。入太阴、少阴、厥阴之经。木通,性味苦、微寒。归经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功能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主治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别录》疗脾疸常欲眠, 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痿、蹊折、齄鼻息肉,堕胎,去三虫。车前子,甘,寒。《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山东中药》敷湿疮、 泡疮、小儿头疮。《药性沦》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醫,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大黄,性味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湾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 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枳壳,性味苦;酸;性微寒归经肺;脾;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治风疹痒不止。龙胆草,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 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府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解毒作用。《本草述》苦,寒,无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疫;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蝉蜕甘,寒。归肺、肝经。功能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制备方法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各原料药加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加热煮沸3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分钟,再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40分钟,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80°C,烘干后冷却,与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细条,制成蜜炼丸并腊封包装。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原料药加重量10倍量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将3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5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为 20°C时1. 08 ;所述滤液流经体积为IOL的吸附树脂柱,之后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 %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乙醇溶剂,得到组份药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各原料药切碎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内,加入重量份数比为3000份的水浸泡30 40分钟,煎煮1. 5小时后,取出第一次煎煮液备用;药渣加入重量份数比为3000份的水煎煮1小时后,取出第二次煎煮液,将前述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重量份数比为1000份的溶液,静置沉淀M 36小时,吸取上清液,加热至40 50°C后加入淀粉,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80°C,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分装。具体举例如下实施例1 王先生,男,M岁。患者皮肤淡红起水泡,泡壁松弛,破后糜烂渗出,疼痛较轻,口渴而不欲饮,纳差或食后腹胀,大便溏,舌质淡白体胖,脉沉缓而滑。经诊断为带状疱疹患者,使用如下配方鸦葱30g,地胆草15g,黄苓15g,赤芍15g,甘草15g,木通20g,车前子20g,大黄20g,苍术15g,枳壳15g,龙胆草15g,板蓝根20g,虎杖20g,蝉蜕15g。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分两次服,每7天为一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减退,继续服用1疗程,带状疱疹消失,巩固疗效继续服用1疗程后痊愈,半年后追访,未复发。实施例2 张女士,39岁,患者皮肤潮红,有水泡,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形成红粟,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缓而滑。经诊断为带状疱疹患者,使用如下配方鸦葱10g,地胆草5g,黄苓5g,赤芍5g,甘草5g,木通10g,车前子 IOg,大黄10g,苍术5g,枳壳5g,龙胆草5g,板蓝根10g,虎杖10g,蝉蜕5g。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分两次服,每7天为一疗程。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减退,继续服用1疗程,带状疱疹消失,巩固疗效继续服用1疗程后痊愈,三个月后追访,未复发。实施例3 李先生,53岁,患者皮肤潮红,疱壁紧张,有水泡,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经诊断为带状疱疹患者,使用如下配方鸦葱15g,地胆草8g,黄苓8g,赤芍8g,甘草8g,木通12g,车前子12g,大黄12g,苍术8g, 枳壳8g,龙胆草8g,板蓝根12g,虎杖12g,蝉蜕Sg。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分两次月艮,每7天为一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减退,继续服用2疗程,带状疱疹消失,巩固疗效继续服用1疗程后痊愈,半年后追访,未复发。实施例4 张阿姨,47岁,皮肤淡红,疱壁不明显,侧胸壁局部疼痛较重,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经诊断为带状疱疹患者,使用如下配方鸦葱25g,地胆草12g, 黄苓12g,赤芍12g,甘草12g,木通16g,车前子16g,大黄16g,苍术12g,枳壳12g,龙胆草 12g,板蓝根16g,虎杖16g,蝉蜕12g。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分两次服,每7天为一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减退,继续服用1疗程,带状疱疹消失,巩固疗效继续服用1疗程后痊愈,半年后追访,未复发。 使用本发明配方,2011年上半年收治120例中,有效率达89.2%。本发明清的中药组合物,泻肝胆实火,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且药源广泛、无毒副作用的,能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 鸦葱10-30份,地胆草5-15份,黄苓5-15份,赤芍5_15份,甘草5_15份,木通10-20份,车前子10-20份,大黄10-20份,苍术5-15份,枳壳5-15份,龙胆草5-15份,板蓝根10-20份, 虎杖10-20份,蝉蜕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20-30份,地胆草10-15份,黄苓10-15份,赤芍10-15份,甘草10-15 份,木通15-20份,车前子15-20份,大黄15-20份,苍术10-15份,枳壳10-15份,龙胆草 10-15份,板蓝根15-20份,虎杖15-20份,蝉蜕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10-20份,地胆草5-10份,黄苓5-10份,赤芍5-10份,甘草5_10份, 木通10-15份,车前子10-15份,大黄10-15份,苍术5_10份,枳壳5_10份,龙胆草5_10份, 板蓝根10-15份,虎杖10-15份,蝉蜕5-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15-25份,地胆草8-12份,黄苓8-12份,赤芍8_12份,甘草8_12份, 木通12-16份,车前子12-16份,大黄12-16份,苍术8-12份,枳壳8-12份,龙胆草8-12份, 板蓝根12-16份,虎杖12-16份,蝉蜕8-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在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时,每日1剂,分两次服,每7天为一疗程。
6.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水合丸剂、胶囊、口服液、片剂、滴丸剂或糖浆剂。
7.—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各原料药加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加热煮沸3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分钟,再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40分钟,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80°C,烘干后冷却,与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细条,制成蜜炼丸并腊封包装。
8.—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原料药加重量10倍量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将3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5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C时 1. 08 ;所述滤液流经体积为IOL的吸附树脂柱,之后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乙醇溶剂,得到组份药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
9.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所述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各原料药切碎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内,加入重量份数比为3000份的水浸泡 30 40分钟,煎煮1. 5小时后,取出第一次煎煮液备用;药渣加入重量份数比为3000份的水煎煮1小时后,取出第二次煎煮液,将前述两次煎煮液合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重量份数比为1000份的溶液,静置沉淀M 36小时,吸取上清液,加热至40 50°C后加入淀粉, 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80°C,烘干后冷却,制片、干燥、成型、分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各原料药按照重量分数比配置如下鸦葱10-30份,地胆草5-15份,黄苓5-15份,赤芍5-15份,甘草5-15份,木通10-20份,车前子10-20份,大黄10-20份,苍术5-15份,枳壳5-15份,龙胆草5-15份,板蓝根10-20份,虎杖10-20份,蝉蜕5-15份。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验方,泻肝胆实火,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且药源广泛、无毒副作用的,能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高,有效率达89.2%。
文档编号A61P31/22GK102552492SQ2012100231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刘静静, 尤家平, 尤淑玲, 戴红艳, 李晓鲁, 李涛, 程文娟, 胡和生, 蔡卫东, 薛梅, 闫素华, 陈玉国 申请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