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消炎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944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泌尿消炎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尿道炎,膀胱炎,精液异常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成药丸作为传统药剂,无毒副作用,整体性强,用于治疗多种病症,显示了其优越性。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前列腺炎症候群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趋向于年轻化或无规律性。新抗生素问世对其治疗效果并不满意,治愈率相当低,复发率相当高,病因复杂,病情缠绵不愈,并发症多。清热解毒利湿的中药具有广谱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解脲支原体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抗淋球菌作用,对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前列腺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患者尿道口红肿、疼痛、排尿灼热刺痛、痒、流脓、滴白、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多等症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活血化瘀的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解除炎性梗阻,畅通前列腺管腺,促进腺上皮细胞修复作用,同时具有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抗纤维化,调节免疫功能。消除前列腺的水肿、月巴大、增生、肿瘤,改善排尿异常,疏通输精管,减轻和消除患者的坠胀疼痛等。清热解毒利湿药配合活血化瘀药,可有效治疗男女泌尿生殖系的多种常见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尿道炎,膀胱炎,精液异常等。中药的优势是不产生抗药性、耐药性,多层次,多靶点,整体调节,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传统中医配方针对男女泌尿生殖系的多种常见疾病,提供一种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本发明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金银花、板蓝根、黄柏、篇蓄、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鳖甲、水蛭、三七末、甘草。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包括的各组成成分的含量比重为当归10-20克、川弯5-15克、赤芍10-20克、丹参10-20克、金银花10-20克、板蓝根10-20克、黄柏5-15克、篇蓄10-20克、白花蛇舌草10-20克、蒲公英10-20克、败酱草10-20克、鳖甲5_15克、水蛭5_15克、三七5-15克、甘草3-9克。本发明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采用中医传统的制丸方法筛选优质药材,去除杂质,洗净尘土,锅内蒸煮,取出烘干,部分打成药粉末,部分熬成药膏,再与药粉末,混合制成药 丸。本发明配方充分体现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止痛的特点。其中,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鳖甲、水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止痛;金银花、板蓝根、黄柏、篇蓄、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本发明治疗男女泌尿生殖系的多种常见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尿道炎,膀胱炎,精液异常等。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止痛。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金银花、板蓝根、黄柏、篇蓄、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鳖甲、水蛭、三七、甘草。优选的,本发明包括当归15克、川弯10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金银花15克、板蓝根15克、黄柏10克、篇蓄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鳖甲10克、水蛭10克、三七10克、甘草6克。可用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当归15克,水蛭10克,川芎10克,三七10克打成粉末,
再将其余药混合煎成药膏,最后混合在一起制成药丸。 该优选例,遵循传统中医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止痛的治疗原则。在治疗前列腺炎、睾丸炎、附睾炎、膀胱炎、尿道炎伴尿道口红肿、疼痛、排尿灼热刺痛、痒、流脓、滴白、尿频、尿急、尿痛、睾丸痛、会阴坠胀、腹股沟痛、下腹胀痛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治愈率在97%以上。成功病例列举如下病例I :河北省任丘市,张先生,47岁,08年做B超时提示前列腺形态正常,大小5. 3X3. 3,内部回声均匀。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肥大)。个人症状是会阴疼,附睾有硬结疼痛、尿等待、尿不净。在以后的数月间,先后服过消炎药,做过微波治疗,但这些症状还是存在。09年12月19日又做B超提示,前列腺形态改变,中央凹消失,大小5. 3X3. 7,表面不光滑,内部回声增强不均匀,可见带状强回声。诊断仍是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服泌尿消炎丸4个月后,B超,提示前列腺轻度肥大。会阴痛已消失,排尿接近正常。病例2 安徽,徐先生,三个月前早晨起床,突然尿急。但一下子又尿不出,小腹胀痛,等持了约15秒后才尿出,并且尿无力,尿到最后更是滴滴浙浙。当时,以为是一夜小便积留,把膀胱涨坏了。可是,从经开始每一次都是这样,拖了三个月,不见好转,去了安徽医学院泌尿科专家门诊就医,检查前列腺液。化验结果白细胞(++++)卵磷脂小体(++)脓球(+),确诊为前列腺炎,腺体不肥大。医生嘱咐患者服用环丙沙星一星期,服后,病情仍无改善,复诊检查,卵磷脂少体少许,白细胞(+++)脓球(+++)医生又换了泰利必妥给患者服用,并嘱每星期去检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就这样治了四个疗程,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小腹会阴处胀痛,睾丸抽痛的新情况出现了。服泌尿消炎丸3个月后,小腹胀痛、会阴处抽胀痛、辜丸抽痛消失了,小便情况好多了,排尿也顺畅了。复查前列腺液常规指标正常。病例3 余先生,48岁,尿急、尿频I年伴小腹胀痛,诊断为腺性囊性膀胱炎(膀胱顶部).尿常规WBC0—2个/Hpe,膀胱镜检查双输尿管内下部各有Icm滤泡状肿物,淡黄色,取活检病理报告为腺性膀胱炎。口服氟哌酸治疗,症状未减,服用泌尿消炎丸3个月后,排尿通畅,小便次数减少,复查膀胱镜膀胱粘膜未见水肿及肿物,双输尿管正常,活检病理报告膀胱粘膜及粘膜下未见明显病变。病情痊愈。病例4 熊先生,38岁,09年6月右侧睾丸肿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7天,诊断为睾丸炎。2年来,右侧睾丸肿痛反复发作,多次经住院治疗而缓解。本次复发后,虽经治疗,效果不显。检查见右侧睾丸红肿,阴囊亦红肿灼热,触痛明显,左侧睾丸轻度触痛,排尿时睾丸扯痛。服用泌尿消炎丸2月后,睾丸疼痛消失,排尿正常。病例5
王先生,男,37岁。小腹及耻骨区坠胀,双侧睾丸胀痛,性生活后稍有缓解,伴有性功能减弱。检视;双侧睾丸稍微肿大,附睾体部压痛明显,呈条索状,阴囊无明显红肿,诊断为附睾炎,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I周后肿消痛除。停药后复发,肿势如前,疼痛稍轻,续用青霉素治疗,症状虽能缓解,但停药则加剧,服用泌尿消炎丸2月后,疼痛消失,病情痊愈。病例6 梁先生,男,41岁。09年6月,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检查尿色浑浊,显微镜下可查到脓细胞。曾用氟哌酸酸、环内沙星等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症状减轻或消失,停药后又复发,静滴抗生素疗效甚微。服用泌尿消炎丸I月后,上述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病例7 吴先生,男,31岁,婚后3年未育。女方检查正常。患者常感阴囊潮湿,尿适灼热,小便色黄,尿后余浙,时有乳自色分泌物溢于尿适口,性欲低下。查精液常规24h不液化。前列腺液常规卵磷脂小体少许,白细胞(+++),衣原体抗原(+),诊断为精液不液化,前列腺炎,经过3个月泌尿消炎丸的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尿道口分泌物明显减少,性欲增强。复查精液常规精液30min内液化。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满视野,白细胞(_),衣原体抗原(_),2月后,其妻怀孕。
权利要求
1.泌尿消炎丸,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的当归10-20克、川芎5-15克、赤芍10-20克、丹參10-20克、金银花10-20克、板蓝根10-20克、黄柏5-15克、篇蓄10-20克、白花蛇舌草10-20克、蒲公英10-20克、败酱草10-20克、鳖甲5_15克、水蛭5_15克、三七5-15克、甘草3-9克。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泌尿消炎丸,其特征在于优选的原料比重是当归15克、川弯10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金银花15克、板蓝根15克、黄柏10克、篇蓄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鳖甲10克、水蛭10克、三七10克、甘草6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尿道炎,膀胱炎,精液异常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的当归10-20克、川芎5-15克、赤芍10-20克、丹参10-20克、金银花10-20克、板蓝根10-20克、黄柏5-15克、萹蓄10-20克、白花蛇舌草10-20克、蒲公英10-20克、败酱草10-20克、鳖甲5-15克、水蛭5-15克、三七5-15克、甘草3-9克。可有效治疗男女泌尿生殖系的多种常见疾病。不产生抗药性、耐药性,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总有效率达到97%。
文档编号A61P13/10GK102626458SQ20121004644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余谨文 申请人:余谨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