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笋制品,具体是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酒精性肝病(ALD)是指长期大量饮用各种含乙醇的饮料所导致的肝脏损害性病变。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等。正常人24小时体内可代谢120g酒精。长期饮酒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则会引起酒精性肝病,这主要和酒精及乙醛的毒性有关。饮酒后酒精在肝细胞的乙醇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醛。乙醛是一种高活性化合物,能干扰肝细胞多方面的功能,通过影响线粒体对ATP的产生,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排泌,损害微管,使蛋白和脂肪排泌障碍而在肝细胞内蓄积。同时乙醇、乙醛被氧化时,产生大量的还原型辅酶I,一方面促进脂肪的合成,另一方面抑制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已证明酒精性肝病发病中有免疫因素参与, 如自身肝抗原和分离的酒精透明小体,可以刺激患者淋巴细胞转化和游走移动抑制因子活力;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等与酒精性肝炎的发生有关。酒精引起的高乳酸血症,通过刺激脯氨酸羟化酶的活性和抑制脯氨酸的氧化,可使脯氨酸增加,从而使肝内胶原形成增加,加速肝硬化过程。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和乙醇、乙醛的毒性作用可使肝星状细胞、肝细胞、枯否细胞活化,分泌一些细胞外基质,促进酒精性肝硬化发生。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中,酒精性脂肪肝出现最早,出现率也最高,临床症状较轻, 有不同程度肝肿大,肝重量显著增加;酒精性肝炎肝脏则会出现明显组织学改变,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异常,并伴有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痛腹泻等症状。酒精性肝病发病率高、对人体的损害大,复加酒精中毒后对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影响,使它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全世界约有1500万-2000万人酗酒,这些人中有10% -20%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长期酗酒者有60-90%具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20世纪中末期高发于欧美国家,但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病的第二大肝病病种。如何预防与治疗酒精性肝病越来越受人
们关注。酒精性肝病的西医治疗药物主要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秋水仙碱、丙基硫氧嘧啶、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抗内毒素剂、抗氧化剂、S-腺苷蛋氨酸、降脂药等。现代研究发现竹笋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保肝、调节胃肠道功能、抗贫血、抗肿瘤等作用。因而竹笋能通过其抗氧化、保肝等作用治疗酒精性肝病。中医中虽无酒精性肝病的记载,但历代文献对饮酒的危害及其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明确记载,如“酒疸”、“酒癖”、“酒鼓”、“酒胀”、“伤酒” “胁痛”等。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长期或过量饮酒则被“湿”、“热”所累,湿邪壅盛则成痰饮阻滞人体气机,出现气滞、血滞,并引起脏腑虚损;热毒则灼伤阴液,出现津少等证候。治当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芳香化湿、活血化瘀、滋阴养血健脾益肾。竹笋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能用于用于食欲不振、脘腹痞满、大便秘结、痰涎壅滞等。竹笋能针对引起“酒精性肝病”的“湿”和“热”,通过清热化痰、利水降浊以解除病因,通过益气和胃以扶持正气,从而为竹笋治疗酒精性肝病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可清化热痰、利湿降浊、益气和胃,直接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和酒精肝病的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由竹笋提取物和辅料制成,所述竹笋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I)取竹笋(优选鲜笋去壳)干燥至含水量在15%以下,粉碎过10目以下筛,备用;(2)取(I)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乙醇溶液提取1-4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制得浓缩液,备用。所述(2)步骤中,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I. 32-1. 40。所述(2)步骤中,向(I)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入其重量4-12倍量体积比浓度为 30-80%的乙醇溶液。取以上⑵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加入添加剂和水,经调配、过滤、灌装及灭菌后制得口服液。取以上(2)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干燥,粉碎过60-120目筛,加入适宜辅料,混合均匀,加入黏合剂制软材,于14-2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根据要求灌装、罐胶囊或压片制得固体制品。所述竹笋固体制品可以制成片剂、颗粒及胶囊等。所述片剂包括普通片、包衣片、 咀嚼片、口含片等。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的步骤如下(I)取竹笋(优选鲜笋去壳)干燥至含水量在15 %以下,粉碎过10目以下筛,备用;(2)取⑴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乙醇溶液提取1-4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制得浓缩液,备用。(3)在浓缩液中添加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2)中,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I. 32-1. 40。所述(2)步骤中,向(I)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入其重量4-12倍量体积比浓度为 30-80%的乙醇溶液。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取以上(2)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加入添加剂和水,经调配、过滤、灌装及灭菌后制得。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固体制品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其步骤包括取以上(2)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干燥,粉碎过60-120目筛,加入适宜辅料,混合均匀,加入黏合剂制软材,于14-2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根据要求灌装、罐胶囊或压片制得。本发明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针对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多因饮酒后湿、热内聚,阻滞人体气机,以致气血不畅,形成痰饮和瘀血,痰饮和瘀血阻滞日久必引起脏腑的虚证;以化湿降浊、活血祛瘀,并根据脏腑虚证;充分利用竹笋能清化热痰、利湿降浊、 益气和胃,可以直接针对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和酒精肝病的致病之邪湿与热,同时采用现代提取和制剂工艺将竹笋加工成多种产品,起到良好的效果和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I)原辅料均为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较西药和传统中医治疗更具安全优势; 且食用量无具体限制,可根据预防、治疗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2)采用现代科技加工竹笋,既充分利用了竹笋的营养价值,又解决了竹笋传统食用中存在的涩味难除、食用不方便的问题;(3)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药理、药化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治疗酒精性肝病,为酒精性肝病的食物治疗提供了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的步骤如下(I)取竹笋(优选鲜笋去壳)干燥至含水量在15 %以下,粉碎过10目以下筛,备用;(2)取(I)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其重量4-8倍量的体积浓度为45-75%的乙醇溶液提取2-4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I. 32-1. 40,制得浓缩液;以上所述乙醇溶液优选浓度为50-65%。(3)在浓缩液中添加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辅料包括水、糖粉、乳糖、甘露醇、淀粉、糊精、面粉、鸡蛋、植物油和小苏打等。其中,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取以上(2)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加入添加剂和水,经调配、过滤、灌装及灭菌后制得。所述添加剂为常用的食用添加剂。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固体制品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取以上(2)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干燥,粉碎过60-120目筛,加入适宜辅料,混合均匀,加入黏合剂制软材,于14-2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根据要求灌装、罐胶囊或压片制得。疗效试验I实验器材I. I实验动物健康Wistar雄性大鼠,体重180_220g,由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I. 2药物及试剂竹笋提取液、护肝片(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食用酒精、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试剂盒。I. 3仪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2实验方法2. I分组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2. 2造模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均于下午4点灌胃给予40%的乙醇(8g/kg*天,持续6周),从第7周开始将乙醇浓度提高到50% (9g/kg*天直至第12周末)。2. 3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早上8点钟灌胃给予蒸馏水10mL/kg,阳性对照组每天罐以O. 5g/kg体质量的护肝片混悬液(10mL/kg),高剂量组罐予2g/mL竹笋提取液(10mL/kg),中剂量组罐予lg/mL竹笑提取液(10mL/kg),低剂量组罐予O. 5g/mL竹笑提取液(10mL/kg) ο2. 4检测指标及方法2. 4. I标本处理实验12周末,于最后I次给药后禁食,于第二天称定重量。采用股动脉取血,血样低温离心,取血清于-20°C冷藏。大鼠处死后立即取肝脏,用生理盐水洗漆血液,滤纸吸干,称重。称重后取肝脏最大叶距边缘O. 5cm处取O. 5cmX0. 5cm大小肝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另取适量肝组织,用预冷的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称取O. 3g 左右,并加入预冷的生理盐水,于冰浴中制成10%匀浆,于4°C 4000r/min离心lOmin,取上清液,于-20°C冷藏。2. 4. 2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取用4%多聚甲醛固定的肝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电子显微镜观察。2. 4. 3TG、AST及ALT的测定取血清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TG、AST及ALT。2. 4. 4数据以x±s表示,应用SPSS12. O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3 结果3. I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3. I. I肉眼观察空白对照组肝脏外观呈红褐色,柔软富有弹性;模型组肝脏体积增大,边缘钝而厚,表面及内部均呈灰黄色,具明显油腻感;各用药组之间肉眼观察差别不明显,色泽较黯,质地、弹性均介于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3. I. 2电镜观察正常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正常,中央静脉大而壁薄,肝细胞排列成肝索,在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细胞呈多边形,无浊肿、坏死,胞浆无脂滴,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细胞索紊乱,肝窦变窄,多数肝细胞浊肿、明显脂肪变性,脂滴以大泡型为主,可见点状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各用药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 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好转,肝细胞排列整齐,肝窦基本恢复正常,少量肝细胞浊肿,无炎细胞浸润和坏死。3. 2竹笋提取液对脂肪肝大鼠肝脏系数的影响肝脏系数=肝脏重量/大鼠体重(g)xl0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脏系数显著增加(P < O. 05),各给药组增加幅度均小与模型组,具体见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其特征在于,由竹笋提取物和辅料制成,所述竹笋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1)取竹笋干燥至含水量在15%以下,粉碎;(2)取(I)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乙醇溶液提取1-4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浓缩液。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2)步骤中,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I. 32-1. 4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2)步骤中,向(I)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入其重量4-12倍量体积比浓度为30-80%的乙醇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其特征在于,取以上(2)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加入添加剂和水,经调配、过滤、灌装及灭菌后制得口服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其特征在于,取以上(2) 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干燥,粉碎过60-120目筛,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加入黏合剂制软材,于 14-2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后制得固体制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笋固体制品制成片剂、颗粒及胶囊;所述片剂包括普通片、包衣片、咀嚼片和口含片。
7.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步骤如下(1)取竹笋干燥至含水量在15%以下,粉碎;(2)取(I)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乙醇溶液提取1-4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浓缩液。(3)在浓缩液中添加辅料制成所需剂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中,向(I)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入其重量4-12倍量体积比浓度为30-80%的乙醇溶液,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I. 32-1. 4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为竹笋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取以上(2)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加入添加剂和水,经调配、过滤、 灌装及灭菌后制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为固体制品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取以上(2)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干燥,粉碎过60-120目筛,加入辅料,混合均匀, 加入黏合剂制软材,于14-2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再经灌装、罐胶囊或压片制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竹笋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的步骤如下(1)取竹笋干燥至含水量在15%以下,粉碎;(2)取(1)步骤处理后的竹笋加乙醇溶液提取1-4次,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制得浓缩液;(3)在浓缩液中添加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原辅料均为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较西药和传统中医治疗更具安全优势;且食用量无具体限制,可根据预防、治疗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2)既充分利用了竹笋的营养价值,又解决了竹笋传统食用中存在的涩味难除、食用不方便的问题;(3)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药理、药化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治疗酒精性肝病,也可以作为预防酒精性肝病的食物。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579874SQ20121005554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
发明者张静 申请人:广州蓝韵医药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