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可记忆打胰岛素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可记忆打胰岛素针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患糖尿病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自己不会打胰岛素针要由别人来帮助注射, 由于在肚脐周边一定尺寸范围内密集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不便于打针,往往人们仅凭目测判断有时就在此处打胰岛素针了,并且在肚围上打针的针孔多了由于不便于记忆有可能在很短间隔时间内在一处皮肤上反复打针给病人增加痛苦造成皮肤修复缓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药物吸收,此问题一直存在没有彻底的解决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可记忆打胰岛素针装置。它的技术方案为带肚脐定位孔和定位指示箭头的肚脐外间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打胰岛素针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打胰岛素针定位板上分别设置有打针方孔,每个打针方孔上都塞盖有硅胶孔塞。该发明的优点是该可记忆打胰岛素针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有些患糖尿病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自己不会打胰岛素针要由别人来帮助注射,当给儿童病人打针时,把该装置上的肚脐定位孔扣在其肚脐处,定位指示箭头指示向上定好位,在肚脐外间隔板以外的打针方孔中的皮肤上给儿童病人打胰岛素针即可,然后在这个打针方孔上塞盖上硅胶孔塞以防止下次再在此处打针;使用它给儿童病人打针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它的使用即避开了肚脐周边一定尺寸范围内密集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处打针,又可在可打针的肚围处合理的排布打针位置,此装置一个循环可打十二次避免在一处重复打针便于皮肤组织快速修复不产生硬结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
图I主视图,图2为在图IA-A处剖视图。附图中1、肚脐定位孔,2、肚脐外间隔板,3、打胰岛素针定位板,4、打针方孔,5、硅胶孔塞,6、定位指示箭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带肚脐定位孔I和定位指示箭头6的肚脐外间隔板2的两侧分别与打胰岛素针定位板3固定连接,在打胰岛素针定位板3上分别设置有打针方孔4,每个打针方孔4上都塞盖有硅胶孔塞5。有些患糖尿病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自己不会打胰岛素针要由别人来帮助注射,当给儿童病人打针时,把该装置上的肚脐定位孔I扣在其肚脐处水平放置,定位指示箭头6指示向上定好位,在肚脐外间隔板2以外的打针方孔4中的皮肤上给儿童病人打胰岛素针即可,然后在这个打针方孔4上塞盖上硅胶孔塞5以防止下次再在此处打针;使用它给儿童病人打针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它的使用即避开了肚脐周边一定尺寸范围内密集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处打针,又可在可打针的肚围处合理的排布打针位置,此装置一个循环可打十二次避免在一处重复打针便于皮肤组织快速修复不产生硬结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记忆打胰岛素针装置,其特征是带肚脐定位孔(I)和定位指示箭头(6)的肚脐外间隔板(2)的两侧分别与打胰岛素针定位板(3)固定连接,在打胰岛素针定位板(3) 上分别设置有打针方孔(4),每个打针方孔(4)上都塞盖有硅胶孔塞(5)。
全文摘要
一种可记忆打胰岛素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有些患糖尿病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自己不会打胰岛素针要由别人来帮助注射,在肚围上打针的针孔多了由于不便于记忆有可能在很短间隔时间内在一处皮肤上反复打针给病人增加痛苦造成皮肤修复缓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药物吸收。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带肚脐定位孔(1)和定位指示箭头(6)的肚脐外间隔板(2)的两侧分别与打胰岛素针定位板(3)固定连接,在打胰岛素针定位板(3)上分别设置有打针方孔(4),每个打针方孔(4)上都塞盖有硅胶孔塞(5)。它的优点是此装置一个循环可打十二次避免在一处重复打针便于皮肤组织快速修复不产生硬结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
文档编号A61M5/31GK102600532SQ20121006776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庄严 申请人: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