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肺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168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肺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肺痨的药物,同时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痨又称肺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传染病,是肺病中的常见病。是一种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双侧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为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菌引起的病变,称之为原发感染,多见于幼儿和少年,而后者则在原发感染的基础上,残留在病灶内,淋巴结内的结核菌长期潜伏,当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结核菌又可活跃、繁殖而致病,我们称之为内源性复发,又称之为继发性肺结核。肺痨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传染病,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检查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传染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染。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的排菌量、咳嗽症状以及接触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抗结核药物常用的如利福平、异烟胼、乙胺丁醇、呲嗪酰胺,它们均具有较强大的杀菌及灭菌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和胆红素增高);泌尿系统反应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皮肤反应皮肤潮红、发痒和皮疹等。肺结核属于祖国医学“虚痨”、“痨瘵”的范畴,是由于正虚弱,又为痨传染所致的肺部、慢性、传染性、消耗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为主要特征。元代朱丹提出 “痨瘵主乎阴虚”,倡导滋阴降火为治疗大法。王清任《医中改错》认为痨瘵是“瘀血之证”。 说明虚痨与血行壅滞有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抗肺痨的药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一种抗肺痨的药物,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药制成的制剂
穿山甲片粉末90-110份、白芨7-9份、菁蒿7-9份、羊胆粉9_11份、地骨皮2_4份。上述的抗肺痨的药物,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药
穿山甲片粉末100份、白芨8份、菁蒿8份、羊胆粉10份、地骨皮3份。上述的抗肺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羊胆经晒干或经文火烘干研成粉,取羊胆粉9-11份;
(2)穿山甲片经砂烫法炮制碾成粉末,取90-110份;
(3)白芨、箐蒿、地骨皮经烘干研粉,分别取白芨7-9份、菁蒿7-9份、地骨皮2-4份;
(4)将上述羊胆粉、穿山甲片粉末、白芨、箐蒿、地骨皮混合均勻,之后用紫外线消毒即
本发明的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从现代病理认为肺结核的基本病变主要有渗出、增殖及干酪等三种。基于肺结核的病理特点, 以羊胆、地骨皮清虚热,降虚火,白芨杀虫、穿山甲片活血化瘀。以图达到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结核组织增生,促进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防止干酪坏死和纤维化病灶形成的目的。经试论结果表明,肺结核病灶的的显著吸收和空洞闭合明显高于化疗(P <0.05)。值得一提的是,治疗组的药物副作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各型肺结核均有显著疗效,主要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吞噬和杀伤结核杆菌的作用。具有滋阴润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健脾渗湿的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试验例本发明药末的临床观察
按照1978年全国防痨会议的标准规定,对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治以中药抗肺痨胶囊(下简称治疗组)158例;另一组以化疗作对照(简称对照组)150例;现就两组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中药组158例,其中初治110例,复治48例。男性98例,女性60例,年龄最大者78岁, 最小12岁,平均年龄36. 5岁。平均疗程9. 2个月。病灶范围占全肺1/6者95例,3/6者 63例。病灶性质以修出为主者78例,干酩为主者观例,纤维化为主者32例。痰菌阳性79 例。对照组150例,其中初治101例,复治49例,男性105例,女性45例,年龄最大者 72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33岁。平均病程8个月。病灶范围占全肺1/6者88例,3/6者 62例。病灶性质以渗出为主82例,干酪为主者30例,纤维化为主者38例。痰菌阳性75 例。两组病例年龄、病程、初治与复治比较,病灶范围和性质、痰菌阳性等基本一致;而空洞病例则以治疗组为多(P < 0. 05),说明治疗组的病情较对照组病情为重。2、治疗方法
抗肺痨胶囊由地骨皮、穿山甲、羊胆、白芨等烘干共碾成粉末装于胶囊内。治疗组成年每次服0. 9g,每日3次。小孩每次服0. 3g,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规范性化疗给予利福平、异烟胼、乙胺丁醇、呲嗪酰胺治疗。两组患者若有发热、咯血等症状给而退热、止血抗炎治疗。3、结果分析
3. 1疗效标准(1)痊愈X线检查渗出性病灶完全吸收,钙化改纤维化,小空洞闭合; 痰菌转阴;症状消失。(2)有效X线检查病灶部分吸收,空洞缩小或空洞周围渗出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治疗2周后自觉症状不减轻,X线检查病灶不变或扩大,痰菌不转阴。3. 2治疗半年后疗效观察 两组疗效比较(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肺痨的药物,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药制成的制剂穿山甲片粉末90-110份、白芨7-9份、菁蒿7-9份、羊胆粉9_11份、地骨皮2_4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肺痨的药物,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药 穿山甲片粉末100份、白芨8份、菁蒿8份、羊胆粉10份、地骨皮3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肺痨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羊胆经晒干或经文火烘干研成粉,取羊胆粉9-11份;(2)穿山甲片经砂烫法炮制碾成粉末,取90-110份;(3)白芨、箐蒿、地骨皮经烘干研粉,分别取白芨7-9份、菁蒿7-9份、地骨皮2-4份;(4)将上述羊胆粉、穿山甲片粉末、白芨、箐蒿、地骨皮混合均勻,之后用紫外线消毒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肺痨的药物,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药制成的制剂穿山甲片粉末90-110份、白芨7-9份、菁蒿7-9份、羊胆粉9-11份、地骨皮2-4份 。将羊胆经晒干或经文火烘干研成粉,穿山甲片经砂烫法炮制碾成粉末,白芨、箐蒿、地骨皮经烘干研粉,将上述羊胆粉、穿山甲片粉末、白芨、箐蒿、地骨皮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之后用紫外线消毒即得。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抗肺痨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P31/06GK102526493SQ2012100680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郭俊 申请人:郭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