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中药祛痤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中药祛痤汤剂。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和成人期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疾患。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颜面及胸背等处,皮损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是一种多因素皮肤病,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感染以及免疫、炎症等因素有关。目前,现代医学主要使用雄激素拮抗剂、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等治疗该病,有一定疗效,但也有较明显副作用,如肝功能受损、 致畸、骨生成迟缓、内分泌紊乱,性功能受影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中药祛痤汤。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痤、酒刺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肺、脾、胃、肾密切相关,肝肾不足、肝郁脾虚、肝脾不和为主要病机。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中药祛痤汤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青黛25-35份、射干10-15份、桅子15-25份、夏枯草20-25份、生地黄10-20份、获茶15-25份、丁香7-10份、佛手10-15份、桔梗10-20份、白芥子8_10份、桑白皮10-15份、石决明7-9份、麦冬25-35份、玉竹15-20份。优选的,该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中药祛痤汤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青黛30份、 射干13份、桅子20份、夏枯草23份、生地黄15份、茯苓20份、丁香8份、佛手12份、桔梗 15份、白芥子9份、桑白皮13份、石决明8份、麦冬30份、玉竹17份。按传统方法制成煎剂,供患者服用。方中青黛、射干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咽喉,消痰涎;桅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夏枯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养血;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丁香温中降逆、暖肾助阳;佛手舒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养气补血;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石决明平肝熄风,除热明目;麦冬、玉竹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临床资料I、一般资料全部172例均为本院中医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 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18 42岁,平均(26. 2±4. 3)岁;病程3个月 7年。对照组 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18 42岁,平均(24. 0±5. 2)岁,病程3个月 7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05),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确诊。寻常痤疮多发于青春发育期男女;常发于颜面、上胸和肩、背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典型的损害有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临床上常以一二种损害较明显,自觉轻微瘙痒或疼痛,病程缠绵。均无系统性疾病,并在治疗前2周未应用抗生素或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3、纳入标准(I)符合寻常痤疮诊断标准,年龄在18-45岁之间;(2)不伴有心病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精神病;(3)近4周内未服用维甲酸类及抗雄激素类药物,I周内未采用针对上述病症的其他治疗方法;(4)未服用避孕药及其他影响内分泌物;
(5)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祛痤汤即取青黛30g、射干13g、桅子 20g、夏枯草23g、生地黄15g、获茶20g、丁香8g、佛手12g、桔梗15g、白芥子9g、桑白皮13g、 石决明8g、麦冬30g、玉竹17g,每日I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2周为I个疗程,2个疗程统计疗效。5、疗效标准痊愈皮损消退> 90%或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且无新疹发生; 显效原有皮损消退60% 89%,新起皮疹少于5个;有效皮损消退30% 59%,新起皮疹少于10个;无效皮损消退< 29%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6、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5%,对照组为84. 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表I两组寻常型痤疮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中药祛痤汤,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祛痤汤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青黛25-35份、射干10-15份、桅子15-25份、夏枯草20-25份、生地黄10-20份、茯苓 15-25份、丁香7-10份、佛手10-15份、桔梗10-20份、白芥子8_10份、桑白皮10-15份、石决明7-9份、麦冬25-35份、玉竹1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中药祛痤汤,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祛痤汤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青黛30份、射干13份、桅子20份、夏枯草23份、生地黄15份、 茯苓20份、丁香8份、佛手12份、桔梗15份、白芥子9份、桑白皮13份、石决明8份、麦冬 30份、玉竹17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中药祛痤汤。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痤、酒刺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肺、脾、胃、肾密切相关,肝肾不足、肝郁脾虚、肝脾不和为主要病机。为此,本发明选择具有疏肝解郁、清火解毒、滋阴清热的中药青黛、射干、栀子、夏枯草、生地黄、茯苓、丁香、佛手、桔梗、白芥子、桑白皮、石决明、麦冬、玉竹,制成汤剂供患者服用,经我院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6.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成本低,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2579812SQ20121006970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日
发明者王霞 申请人: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