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229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附件炎性包块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于急性盆腔炎未能正规、彻底治疗后,或体质较差,病程迁延,但亦可无急性炎症史。由于反复发作,病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厚壁包块,细菌潜伏其中。由于包块血供差,静脉用抗生素后局部血药浓度低, 因此疗效差,病情顽固、迁延,较难治愈。中医学认为,包块即指瘀血,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所致原因很多, 如气虚运行无力而成瘀,气滞血行不畅而成瘀,跌打损伤、血溢脉外而成瘀,寒邪侵袭脉中、 收引凝滞而成瘀,热邪耗液枯津而成瘀。归纳起来,主要是损伤血行经道,改变血液的性质, 影响气血津液之间的正常关系,改变生理机制的形成。本症属中医“癥瘕”范畴,所谓“癥”者,血之病也,“瘕”者,气之病也。癥瘕多为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所致。而本病则常由于经期产后,调理不当,卫生不良,或经期同房,或宫腔手术操作消毒不严,湿浊热毒,乘虚而入。血热互结,瘀滞胞宫、胞络,致使气血凝滞,冲任受损而发病。邪气滞留冲任,气滞血瘀或为虚实夹杂症,湿浊热毒瘀阻胞脉,日久成瘕。基于此,本发明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为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中药,其在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方面具有疗效高、消炎时间短、对患者身心无损害等优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附件炎的包块的中药,其包括 垂盆草、麦芽、巴戟天、白薇、山豆根、射干、紫草、板蓝根、虎杖、益母草、侧柏叶、夏枯草、小蓟、黄连、石菖蒲、钩藤、猪牙皂、卷柏、川牛膝、松花粉、九香虫、当归和莲子。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垂盆草10 20重量份、麦芽10 20 重量份、巴戟天15 25重量份、白薇25 35重量份、山 根30 40重量份、射干30 40重量份、紫草25 35重量份、板蓝根75 85重量份、虎杖55 65重量份、益母草 25 35重量份、侧柏叶25 35重量份、夏枯草10 20重量份、小蓟25 35重量份、黄连10 20重量份、石菖蒲10 20重量份、钩藤10 20重量份、猪牙阜10 20重量份、 卷柏25 35重量份、川牛膝20 30重量份、松花粉10 20重量份、九香虫10 20重量份、当归20 30重量份和莲子20 30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垂盆草15 20重量份、麦芽15 20重量份、巴戟天20 25重量份、白薇30 35重量份、山 根35 40重量份、 射干35 40重量份、紫草30 35重量份、板蓝根80 85重量份、虎杖60 65重量份、 益母草30 35重量份、侧柏叶30 35重量份、夏枯草15 20重量份、小蓟30 35重量份、黄连15 20重量份、石菖蒲15 20重量份、钩藤15 20重量份、猪牙阜15 20 重量份、卷柏30 35重量份、川牛膝25 30重量份、松花粉15 20重量份、九香虫15 20重量份、当归25 30重量份和莲子25 30重量份。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垂盆草15重量份、麦芽15 重量份、巴戟天20重量份、白薇30重量份、山豆根35重量份、射干35重量份、紫草30重量份、板蓝根80重量份、虎杖60重量份、益母草30重量份、侧柏叶30重量份、夏枯草15重量份、小蓟30重量份、黄连15重量份、石菖蒲15重量份、钩藤15重量份、猪牙皂15重量份、 卷柏30重量份、川牛膝25重量份、松花粉15重量份、九香虫15重量份、当归25重量份和莲子25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膏体,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
第二步,将获得的流浸膏加入蒸馏水至1000ml,随后加入相对流浸膏质量O. 05 O. I 倍的滑石粉,搅拌均匀,静置12 18小时,在底部出现沉淀,过滤,获取上清液,灌装,获得合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滴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稠膏,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
第二步,将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C 66°C ;
第三步,将石蜡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冷却的液体石蜡;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温度为-8。。 -2。。;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进行混匀处理,再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得到所述的滴丸剂;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I : O. 02 O. 02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合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稠膏,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
第二步,将获得的流浸膏加入蒸馏水至1000ml,随后加入相对流浸膏质量O. 05 O. I 倍的滑石粉,搅拌均匀,静置12 18小时,在底部出现沉淀,过滤,获取上清液,灌装,获得合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滴丸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稠膏,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
第二步,将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C 66°C ;
第三步,将石蜡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冷却的液体石蜡;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温度为-8。。 -2。。;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进行混匀处理,再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得到所述的滴丸剂;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I : O. 02 O. 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在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方面具有疗效高、消炎时间短、对患者身心无损害等优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慢性附件炎的包块的中药包括垂盆草、麦芽、巴戟天、白薇、山豆根、射干、紫草、板蓝根、虎杖、益母草、侧柏叶、夏枯草、小蓟、黄连、石菖蒲、钩藤、猪牙皂、 卷柏、川牛膝、松花粉、九香虫、当归和莲子。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垂盆草10 20重量份、麦芽10 20重量份、巴戟天15 25重量份、白薇25 35重量份、山 根30 40重量份、射干30 40重量份、紫草25 35重量份、板蓝根75 85重量份、虎杖55 65重量份、益母草25 35 重量份、侧柏叶25 35重量份、夏枯草10 20重量份、小蓟25 35重量份、黄连10 20 重量份、石菖蒲10 20重量份、钩藤10 20重量份、猪牙阜10 20重量份、卷柏25 35重量份、川牛膝20 30重量份、松花粉10 20重量份、九香虫10 20重量份、当归 20 30重量份和莲子20 30重量份。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垂盆草15 20重量份、麦芽 15 20重量份、巴戟天20 25重量份、白薇30 35重量份、山 根35 40重量份、射干35 40重量份、紫草30 35重量份、板蓝根80 85重量份、虎杖60 65重量份、益母草30 35重量份、侧柏叶30 35重量份、夏枯草15 20重量份、小蓟30 35重量份、黄连15 20重量份、石菖蒲15 20重量份、钩藤15 20重量份、猪牙阜15 20重量份、卷柏30 35重量份、川牛膝25 30重量份、松花粉15 20重量份、九香虫15 20重量份、当归25 30重量份和莲子25 30重量份。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更进一步优选为垂盆草15重量份、麦芽15重量份、巴戟天20重量份、白薇30重量份、山豆根35重量份、射干35重量份、紫草30重量份、板蓝根80重量份、虎杖60重量份、益母草30重量份、侧柏叶30重量份、夏枯草15重量份、小蓟30重量份、黄连15重量份、石菖蒲15重量份、钩藤15重量份、猪牙皂15重量份、 卷柏30重量份、川牛膝25重量份、松花粉15重量份、九香虫15重量份、当归25重量份和莲子25重量份。所述中药可以仅由上述组分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合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膏体,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
第二步,将获得的流浸膏加入蒸馏水至1000ml,随后加入相对流浸膏质量O. 05 O. I 倍的滑石粉,搅拌均匀,静置12 18小时,在底部出现沉淀,过滤,获取上清液,灌装,获得合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滴丸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膏体,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
第二步,将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C 66°C,优选为62°C ;
第三步,将石蜡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冷却的液体石蜡;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温度为-8°C _2°C,优选为_5°C ;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进行混匀处理,再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得到所述的滴丸剂;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I : O. 02 O. 025;优选为 I O. 022。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I本发明制备的合剂
将垂盆草15g、麦芽15g、巴戟天20g、白薇30g、山豆根35g、射干35g、紫草30g、板蓝根80g、虎杖60g、益母草30g、侧柏叶30g、夏枯草15g、小蓟30g、黄连15g、石菖蒲15g、钩藤15g、猪牙皂15g、卷柏30g、川牛膝25g、松花粉15g、九香虫15g、当归25g和莲子25g混合,粉碎成粉末,用2400g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1700g,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7 (600C )的膏体,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将获得的流浸膏加入蒸馏水至1000ml,随后加入40g的滑石粉,搅拌均匀,静置18小时,在底部出现沉淀,过滤,获取上清液,灌装,获得合剂。
实施例2本发明制备的滴丸剂
将垂盆草15g、麦芽15g、巴戟天20g、白薇30g、山豆根35g、射干35g、紫草30g、板蓝根80g、虎杖60g、益母草30g、侧柏叶30g、夏枯草15g、小蓟30g、黄连15g、石菖蒲15g、钩藤15g、猪牙皂15g、卷柏30g、川牛膝25g、松花粉15g、九香虫15g、当归25g和莲子25g混合,粉碎成粉末,用2400g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1700g,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60°C)的膏体,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将14g聚乙二醇6000 (PEG6000)进行在62°C的条件下加热处理,得到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将石蜡进行在_5°C条件下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冷却的液体石蜡,将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进行混匀处理,再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得到所述的滴丸剂。临床实验 1.1临床资料
本实验选择慢性附件炎性包块(B超检查其直径> 6cm) 180例病人进行临床研究。本组18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坠胀痛、腰骶部酸痛。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受限或黏连固定,在子宫一侧或两侧附件区触及韧囊性包块,活动受限,有轻压痛。B超检查提示子宫浆膜层回声粗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探及不均质囊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腹腔镜检查显示盆腔炎性黏连,一侧或两侧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并与周围盆腔脏器黏连, 形成界线不清之包块。本组病例在接受中药治疗前半个月内均未用中西药物,治疗前后行 B超检查测量附件炎性包块上下、前后及左右径,计算出体积。18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平均年龄(33. 4±4. 2)岁,附件炎性包块体积(134± 16. 2) cm3。有孕产史者92例;开腹手术史13例;宫腔操作史98例;急性盆腔炎史32例;月经失调29例;痛经53例。对照组60例,平均年龄(32. 5±4. I)岁, 附件炎性包块体积(133. 6±15. 8) cm3。有孕产史者42例;开腹手术史者12例;宫腔操作史38例;急性盆腔炎史9例;月经失调15例;痛经21例。2组年龄、病情等基本相似, 具有可比性。I.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本发明实施例I制备的中药合剂,每次300mL,每日3次,经期停用,I个月为I 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对照组氨苄西林、甲硝唑常规剂量静脉滴注,每日I次,14d为I个疗程。停药I周后再进行下个疗程治疗,服用3个疗程。1.3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及妇科检查提示附件炎性包块消失,检查示子宫活动,周围组织柔软。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B超及妇科检查提示附件炎性包块较前缩小2/ 3以上,检查提示子宫较治疗前活动,周围黏连减轻。有效症状有所改善,B超及妇科检查提示附件炎性包块较治疗前缩小I/ 3 2/ 3,检查示子宫周围黏连较前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无好转。I. 4伴随症状疗效标准
治愈伴随症状消失。好转伴随症状有所减轻。无效伴随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I. 5疗效结果
见表1,经I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0. O %、80. O %、93.
3%,对照组分别为26. 7 %、43. 3 %、56. 7 %。2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表I两组临场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12072(60. O)24(20. O)16(13. 3)8(6. 7)对照组6016(26. 7)10(16. 7)8(13. 3)26(43. 3)
各组分药理如下
垂盆草味甘、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具有清利湿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 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等证。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等证。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宫冷不孕,肝肾不足所致的筋骨痿软、腰膝冷痛等证。白薇苦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作用,用于发热病证,尤适宜于阴虚发热、产后虚热等证,亦用于热淋、血淋、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证。山豆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等证。射干味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清痰利咽的作用,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证。紫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用于血热毒盛、 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痊、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等证。板蓝根味苦、性寒,入心、肝、胆、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用于治疗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紐,咽肿,火眼,疮疹等证。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等证。益母草味辛、苦,性凉,具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的功效,主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等证。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入心、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的功效, 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 烫伤等证。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的作用,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高血糖、闻血脂和闻血粘等证。小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等证。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肺、胆、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明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泻心经之火,心火旺之心烦不眠,及温热病之壮热神昏、心烦、口渴等症状。石菖蒲味辛,性温,入心,胃经,具有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痰蒙清窍,神志昏迷,该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 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亦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等证。钩藤味甘,性微温,入肝经,有清热、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的作用,主要用于热急生风或肝风内动所致之痉挛,抽搐,躁动不安,肝阳上亢或肝经有热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状。猪牙皂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入肺、胃、大肠经,具有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的作用,主治中风口噤,头风,风痼,喉痹,痰喘,痞满积滞,关格不通,痈肿,疥癞,癣疾,头疮等证。卷柏味辛,性平,归肝、心经,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等证。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入肝、肾经,具有活血祛瘀、利关节、强腰膝、利尿通淋的作用,用于血瘀闭经,痛经,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疼痛,日久腰膝酸软,热淋、血淋、尿血等证。松花粉味甘,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祛风益气,收湿止血的功效,主治头旋眩晕, 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等证。九香虫味咸,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效。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等证。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主要用于心血不足之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及其他血虚证;血海空虚,冲任虚寒或淤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经痛,产或腹痛,及其他血瘀作痛及阴虚血少肠燥之便秘等症状。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的作用,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乏力,呕吐泄泻,肾虚不固,遗精滑精,梦遗尿浊,心神不宁,心肌,失眠等证。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附件炎的包块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盆草、麦芽、巴戟天、白薇、山豆根、射干、紫草、板蓝根、虎杖、益母草、侧柏叶、夏枯草、小蓟、黄连、石菖蒲、钩藤、猪牙皂、卷柏、川牛膝、松花粉、九香虫、当归和莲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垂盆草10 20重量份、麦芽10 20重量份、巴戟天15 25重量份、白薇25 35重量份、山 根30 40重量份、射干30 40重量份、紫草25 35重量份、板蓝根75 85重量份、 虎杖55 65重量份、益母草25 35重量份、侧柏叶25 35重量份、夏枯草10 20重量份、小蓟25 35重量份、黄连10 20重量份、石菖蒲10 20重量份、钩藤10 20重量份、猪牙皂10 20重量份、卷柏25 35重量份、川牛膝20 30重量份、松花粉10 20重量份、九香虫10 20重量份、当归20 30重量份和莲子20 3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垂盆草15 20重量份、麦芽15 20重量份、巴戟天20 25重量份、白薇30 35重量份、山 根35 40重量份、射干35 40重量份、紫草30 35重量份、板蓝根80 85重量份、虎杖60 65重量份、益母草30 35重量份、侧柏叶30 35重量份、夏枯草15 20重量份、小蓟30 35重量份、黄连15 20重量份、石菖蒲15 20重量份、钩藤15 20重量份、猪牙皂15 20重量份、卷柏30 35重量份、川牛膝25 30重量份、松花粉 15 20重量份、九香虫15 20重量份、当归25 30重量份和莲子25 30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I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垂盆草15重量份、麦芽15重量份、巴戟天20重量份、白薇30重量份、山豆根35重量份、射干35重量份、紫草30重量份、板蓝根80重量份、虎杖60重量份、益母草30重量份、侧柏叶 30重量份、夏枯草15重量份、小蓟30重量份、黄连15重量份、石菖蒲15重量份、钩藤15重量份、猪牙皂15重量份、卷柏30重量份、川牛膝25重量份、松花粉15重量份、九香虫15重量份、当归25重量份和莲子25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膏体,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第二步,将获得的流浸膏加入蒸馏水至1000ml,随后加入相对流浸膏质量O. 05 O. I 倍的滑石粉,搅拌均匀,静置12 18小时,在底部出现沉淀,过滤,获取上清液,灌装,获得合剂。
6.如权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药滴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稠膏,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第二步,将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C 66°C ;第三步,将石蜡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冷却的液体石蜡;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温度为-8。。 -2。。;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进行混匀处理,再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得到所述的滴丸剂;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I : O. 02 O. 025。
7.如权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合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膏体,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第二步,将获得的流浸膏加入蒸馏水至1000ml,随后加入相对流浸膏质量O. 05 O. I 倍的滑石粉,搅拌均匀,静置12 18小时,在底部出现沉淀,过滤,获取上清液,灌装,获得合剂。
8.如权利要求I至4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滴丸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用相对于粉末质量3 5倍醇浓度为 80% 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溃12h 24h,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单独保存,收集的初漉液的质量为加入的乙醇质量的70% 85%,继续渗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收集续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25 I. 27 (600C )的稠膏,加入初漉液,混匀,静置,待澄清后滤过,即得流浸膏,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第二步,将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加热处理,得到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C 66°C ;第三步,将石蜡进行冷冻处理,得到冷却的液体石蜡;所述的冷冻处理的温度为-8。。 -2。。;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熔融物进行混匀处理,再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得到所述的滴丸剂;所述的干膏粉、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I : O. 02 O. 02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附件炎的包块的中药,其包括垂盆草、麦芽、巴戟天、白薇、山豆根、射干、紫草、板蓝根、虎杖、益母草、侧柏叶、夏枯草、小蓟、黄连、石菖蒲、钩藤、猪牙皂、卷柏、川牛膝、松花粉、九香虫、当归和莲子。本发明的中药在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方面具有疗效高、消炎时间短、对患者身心无损害等优势。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600399SQ2012100867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
发明者殷浩金 申请人:常熟市常福有机复合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