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39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膜炎的治疗药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角膜炎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眼睛睁不开、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病毒性角膜炎常见有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及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两种,其临床症状亦不尽相同。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属原发感染者,多见于6个月至5岁小儿,常由热性病引发,特殊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可见眼睑水肿,结膜充血,角膜起疱疹,可形成溃疡,经过2-3周常自愈,愈后可留瘢痕,影响视力。继发感染,常由于感冒、发热、紫外线照射、夕卜伤、情绪波动、应用皮质激素、妇女来月经等诱发因素作用下,使原发感染后潜伏于体内的病毒激活,沿神经轴到达眼部,可出现发红,畏光,流泪,磨痛等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可出现树枝状角膜溃疡、盘状角膜炎等改变。角膜直觉减退为此病特征性体征。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为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多急剧发病,在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皮肤上出现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发热、不适等全身症状。侵犯角膜后,球结膜水肿、充血、角膜直觉减退或消失,角膜上可出现浑浊及浸润病变,严重可致角膜实质弥漫性水肿,可发展为盘状角膜炎,继发虹膜睫状体炎及青光眼。病毒性角膜炎是指受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外眼病,临床上具有病程长、常在外邪诱因下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非常棘手。由于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的不断增多,对本病的治疗虽有很大紧张,但仍无理想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致很多患者视力减退使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治疗费用低、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殊之处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6-10份,防风5-9份,车前子6-15份,蒲公英7-13份,大青叶6-14份,谷精草4-8份,蝉蜕2_6份,桑叶4_10份,黑大豆5_10份。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药物重量份的优选方案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7-9份,防风6-8份,车前子8-10份,蒲公英8-10份,大青叶7_12份,谷精草5-7份,蝉蜕3-5份,桑叶5-8份,黑大豆6-8份。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药物重量份的最佳方案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8份,防风7份,车前子9份,蒲公英9份,大青叶11份,谷精草6份,蝉蜕4份,桑叶6份,黑大豆7份。
上述所述的中成药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散剂、片剂、膏剂及胶囊装粉剂的内服药剂型。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的组方原则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散风热。其所述各味药物的功效为白术 苦、甘,温。归脾、胃经。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蒲公英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青叶入肝、脾二经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目生翳障,风热头痛,夜盲症等。蝉蜕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黑大豆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肿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角膜炎的中药,临床使用效果表明,具有如下优点I、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选用的中药各组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之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和预防角膜炎,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小白鼠和大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蓄积性毒性试验表明被试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经解剖观察血象、肝功能、各脏器组织形态学所见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证明其药物安全可靠。2、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剂无须煎煮、无苦涩感,药品中富含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挥发油、果胶、果糖、有机酸、卵磷脂、维生素、氨基酸,还含皂甙、植物留醇、钙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且服用方便。3、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不仅可有效的治疗角膜炎,而且对角膜炎的预防作用也非常明显,特别是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协同,增强药物各自治疗特性,通过通经活络和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了患者身体内在的正气和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较好的达到治愈康复效果。典型病例介绍方乐,男,2006年患病毒性角膜炎,多方治疗但疗效甚微,后经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后治疗不到一个月即彻底治愈。崔永峰,男,2000年患病毒性角膜炎,曾多处治疗均不见明显效果。后经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后治疗不到一个月即彻底治愈。杨洪伟,男,2007年患病毒性角膜炎,多处治疗均不见明显效果。后经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后,一个月治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6份,防风5份,车前子6份,蒲公英7份,大青叶6份,谷精草4份,蝉蜕2份,桑叶4份,黑大豆5份。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片剂。实施例2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10份,防风9份,车前子15份,蒲公英13份,大青叶14份,谷精草8份,蝉蜕6份,桑叶10份,黑大豆10份。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散剂。实施例3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7份,防风6份,车前子8份,蒲公英8份,大青叶7份,谷精草5份,蝉蜕3份,桑叶5份,黑大豆6份。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实施例4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9份,防风8份,车前子10份,蒲公英10份,大青叶12份,谷精草7份,蝉蜕5份,桑叶8份,黑大豆8份。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膏剂。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8份,防风7份,车前子9份,蒲公英9份,大青叶11份,谷精草6份,蝉蜕4份,桑叶6份,黑大豆7份。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胶囊。
权利要求
1.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6-10份,防风5-9份,车前子6-15份,蒲公英7-13份,大青叶6_14份,谷精草4_8份,蝉蜕2_6份,桑叶4-10份,黑大豆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7-9份,防风6-8份,车前子8-10份,蒲公英8-10份,大青叶7_12份,谷精草5-7份,蝉蜕3-5份,桑叶5-8份,黑大豆6-8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8份,防风7份,车前子9份,蒲公英9份,大青叶11份,谷精草6份,蝉蜕4份,桑叶6份,黑大豆7份。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照中药常规制备技术制成丸剂、散剂、片剂、膏剂及胶囊装粉剂的内服药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属中药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用于治疗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组分的中药组成白术6-10份,防风5-9份,车前子6-15份,蒲公英7-13份,大青叶6-14份,谷精草4-8份,蝉蜕2-6份,桑叶4-10份,黑大豆5-10份。本发明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提供了一种能消除患者的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具有治疗费用低、患者服药方便、疗效快、无副作用的治疗角膜炎。
文档编号A61P27/02GK102631485SQ20121009078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吴国敏, 渠淑敏, 王莲芬, 董娜 申请人:王莲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