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减震脚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轮,具体说是一种医用车、医用担架车和救护车用担架车上使用的脚轮。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变位担架车》(专利号200610039046. X),中国发明专利文件《担架车》(专利号200480005810. O)以及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带有脚轮方向控制装置的多功能担架车》(专利号201010019256. 9),分别公开了各种担架车。但是,均如图 I所示,现有技术的医用车、医用担架车和救护车用担架车上使用的脚轮,均为硬性装配结构,在运行过程中,遇到路面不平稳时,车体会产生颠簸,使病人感到不适,甚至会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带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医用车、医用担架车和救护车用担架车上的脚轮,该脚轮带有减震机构。本发明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脚轮,包括轮架和滚轮,轮架为门字型,滚轮的轮轴安装在轮架的下端部;其特征是轮架的顶面设有条形孔,一根减震柱穿过该条形孔;所述减震柱下端设有与减震柱垂直的减震柱转轴,转轴两端分别设置在轮架的两个侧面上,减震柱转轴位于滚轮的上方;减震柱的下端设有弹簧板,弹簧板板面与减震柱保持设定的角度;在弹簧板与轮架顶面之间设有弹簧;滚轮的轮轴和弹簧分别位于减震柱转轴的两侧。所述弹簧板板面与减震柱保持设定的角度,最佳选择为90°。当遇到路面不平稳时,医用推车会产生颠簸,滚轮的轮轴受到向上的冲击力,轮架绕减震柱转轴发生旋转,弹簧受到压迫,产生弹性缓冲,达到减震效果。可以使医用推车在运行过程中,遇到起伏颠簸的路面时,减少对患者的震动。
图I为现有技术的脚轮。图2为本发明减震脚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减震脚轮的侧面正视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图6为轮架及减震柱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3、4、5、6所示,本发明减震脚轮,包括轮架I和滚轮2,轮架为门字型,滚轮的轮轴3安装在轮架的下端部;轮架的顶面设有条形孔4,一根减震柱5穿过该条形孔; 所述减震柱下端设有与减震柱垂直的减震柱转轴6,转轴两端分别设置在轮架的两个侧面 7上,减震柱转轴位于滚轮的上方;减震柱的下端设有弹簧板8,弹簧板板面与减震柱保持 90°角度;在弹簧板与轮架顶面之间设有弹簧9,弹簧由一根分别穿过轮架顶面和弹簧板的螺杆定位。滚轮的轮轴和弹簧分别位于减震柱转轴的两侧。使用时,将本发明减震脚轮的减震柱固定在担架车的四个脚管上,当遇到路面不平稳时,医用推车会产生颠簸,滚轮的轮轴受到向上的冲击力,轮架绕减震柱转轴发生旋转,弹簧受到压迫,产生弹性缓冲,达到减震效果。可以使医用推车在运行过程中,遇到起伏颠簸的路面时,减少对患者的震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脚轮,包括轮架和滚轮,轮架为门字型,滚轮的轮轴安装在轮架的下端部; 其特征是轮架的顶面设有条形孔,一根减震柱穿过该条形孔;所述减震柱下端设有与减震柱垂直的减震柱转轴,转轴两端分别设置在轮架的两个侧面上,减震柱转轴位于滚轮的上方;减震柱的下端设有弹簧板,弹簧板板面与减震柱保持设定的角度;在弹簧板与轮架顶面之间设有弹簧;滚轮的轮轴和弹簧分别位于减震柱转轴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减震脚轮,其特征是所述弹簧板板面与减震柱保持设定的角度,最佳选择为9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脚轮,包括轮架和滚轮,轮架为门字型,滚轮的轮轴安装在轮架的下端部。轮架的顶面设有条形孔,一根减震柱穿过该条形孔;所述减震柱下端设有与减震柱垂直的减震柱转轴,转轴两端分别设置在轮架的两个侧面上,减震柱转轴位于滚轮的上方;减震柱的下端设有弹簧板,弹簧板板面与减震柱保持设定的角度;在弹簧板与轮架顶面之间设有弹簧;滚轮的轮轴和弹簧分别位于减震柱转轴的两侧。本脚轮,当遇到路面不平稳时,医用推车会产生颠簸,滚轮的轮轴受到向上的冲击力,轮架绕减震柱转轴发生旋转,弹簧受到压迫,产生弹性缓冲,达到减震效果。可以使医用推车在运行过程中,遇到起伏颠簸的路面时,减少对患者的震动。
文档编号A61G1/04GK102579204SQ20121009934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周建平 申请人:江苏日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