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 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中药的原料药组成熟地黄10 15g、山茱萸6 8g、补骨脂6 8g、川弯6 8g、当归4 6g、黄苗6 8g、鳘甲(炎)4 6g、煅龙骨6 10g、煅牡贩6 8g、接骨木4 6g、薏该仁6 10g、五加皮4 6g、获茶6 8g、赤苟6 8g、牛膝6 8g、甘草4 6g。本发明中医治疗本病的有益效果是补肾生髓、补血生肌,活血通络、祛除寒湿为治则。临床常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本发明中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纲目》
“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现代医药研究,具有改善循环、增
强免疫、抗炎、抗菌、抗氧化、降血脂的功效。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功能主治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主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现代医药研究,具有抗缺氧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护肤美容作用、补血活血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鳖甲(炙),功能主治滋肾潜阳,软坚散结。含骨胶原(collagen)、碳酸钙、磷酸钙、碘等,利于骨质生的修复。煅龙骨甘涩,平。功能主治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现代研究,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亦含铁、钾、钠、氯、硫酸根,利于骨质的修复。煅牡蛎现代研究,含80% 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及氧化铁,利于骨质的修复。接骨木味甘苦,性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唐本草》"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治风湿痿痹、壮筋骨。”现代研究,具有抗疲劳、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保肝脏作用。赤芍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可引药下行。现代研究,有抗炎、镇痛作用。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功效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以上诸药相配,治疗该病,相得益彰。
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本发明经临床验证有效率在90%以上,治愈率为85%以上,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熟地黄10 15g、山茱萸6 8g、补骨脂6 8g、川弯6 8g、当归4 6g、黄苗6 8g、鳘甲(炎)4 6g、煅龙骨6 10g、煅牡贩6 8g、接骨木4 6g、薏该仁6 10g、五加皮4 6g、获茶6 8g、赤苟6 8g、牛膝6 8g、甘草4 6g。实施例2 : —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药物熟地黄log、山茱萸8g、补骨脂6g、川芎6g、当归4g、黄芪8g、鳖甲(炙)4g、煅龙骨6g、煅牡贩8g、接骨木6g、薏该仁10g、五加皮6g、获茶6g、赤苟6g、牛膝6g、甘草4g。临床疗效总结一、本方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广泛,治疗上百例患者,疗效频佳。二、诊断标准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用腰部活动的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易患此病,最常见于膝、髋、腰椎、颈椎、肘等关节。表现三、用药方法将以上诸原料药筛选、混合浸泡后加水浓煎成汤剂,每剂200ml,每日早、每次100ml。四、疗效评定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口腔黏膜疱疹溃疡缩小。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体温仍异常,疱疹不愈,溃疡生成。五、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治疗本病,经统计治愈率在90%以上,有效率95%以上。六、典型病例I、李XX,男,42岁,网络工程师,2009年10月就诊。主诉颈痛、伴头晕、活动不利已8个月,近I个月加剧,右侧肩臂酸痛,食、中指麻木,有蚁行感;头后仰或向右侧屈曲活动时,有电击样串麻感自颈根部向右肩臂传射;提肩、收臂、屈肘时,上肢酸困与麻木减轻。影像学检查颈椎骨质增生。经在当地医院给予推拿、电按摩好转后又复发。患者要求服用本发明中药10剂,症状逐步改善,继续服用10剂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半年随访未再复发。2、曲XX,男,62岁,于2010年9月就诊。主诉,髋部3个月,吃止痛药就见好,不吃就坏,走路困难。影像学检查髋关节增生。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2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未再复发。3、刘XX,女,46岁,于 2011年6月就诊。主诉,髋部3个月,吃止痛药就见好,不吃就坏,近几天来疼痛加重,伴走路困难。影像学检查髋关节增生。患者要求服本发明中药20剂,停药2天,继续服用10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髋关节正常,半年随访未再复发。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配比的中药原料药物组成熟地黄10 15g、山茱萸6 8g、补骨脂6 8g、川芎6 8g、当归4 6g、黄苗6 8g、鳘甲(炎)4 6g、煅龙骨6 10g、煅牡贩6 8g、接骨木4 6g、薏该仁6 10g、五加皮4 6g、获茶6 8g、赤苟6 8g、牛膝6 8g、甘草4 6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配比的中药原料药物组成熟地黄10~15g、山茱萸6~8g、补骨脂6~8g、川芎6~8g、当归4~6g、黄芪6~8g、鳖甲(炙)4~6g、煅龙骨6~10g、煅牡蛎6~8g、接骨木4~6g、薏苡仁6~10g、五加皮4~6g、茯苓6~8g、赤芍6~8g、牛膝6~8g、甘草4~6g。本发明中医有益效果是补肾生髓、补血生肌,活血通络、祛除寒湿为治则。临床常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治。该药疗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2614421SQ2012101066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4日
发明者徐承香, 田伟 申请人: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