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13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因为小巧、成本低、使用方便直接,又具有无创检测的特点,所以容易被患者接受,是医生的必备工具。听诊器实现多种诊断功能,如用来听心率、心音和血管杂音等,还可以用来听肺部的呼吸音,判别肺部病变,还可以用来听诊胎儿的心音等,此外,測量血压也离不开听诊器。,现有技术中,听诊器可分为两类一、机械类在听体内部制造螺旋波状结构,形成多声道直接共振传音,可避免了传统听体内两次压缩振动传声时所产生的间接性杂音;ニ、电子类又分为模拟信号输出和数字信号输出,模拟信号输出并不改变传统听诊方式,只是通过声音放大来增加清晰度,数字信号输出通过电脑或微处理器处理进行分析,把结果直接显示在屏幕上。但是,无论机械类还是电子类听诊器都侧重对声音的处理,振动信号的采集仍然采用气导传感器,声音通过空气在听诊器内传导,因此都难以对外界空气中的声波干扰加以去除。因为外界的声波是复杂的,有高频的、低频的、也有宽带的。尤其在室外环境或者是特殊环境下,比如船舱里、机舱里、作业场合的救治等。这些声音叠加在心音上无法滤除,影响听诊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所述的这种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听诊器受外界声波干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这种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包括ー个听诊头、ー个三通导管、两个耳塞导管和两个耳塞,所述的两个耳塞导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三通导管中的两端ロ连接,所述的两个耳塞分别设置在两个耳塞导管的另一端上,其中,所述的听诊头包括一个外壳和ー个振动传感器,所述的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外壳内,振动传感器上连接有信号导线,所述的信号导线与一个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的放大电路连接有电源和扬声器,所述的扬声器设置在一个共鸣腔体中,所述的共鸣腔体设置在ー个筒体中,所述的筒体连接有ー个上盖,所述的上盖中设置有一个三通导管插嘴,所述的三通导管插嘴与所述的三通导管中的剩余ー个端ロ连接。进ー步的,所述的信号导线的外周包围有ー个导管,所述的导管的一端与听诊头的外壳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筒体连接。进ー步的,所述的放大电路和电源均设置在共鸣腔体中。进ー步的,所述的扬声器的端面与所述的上盖的端面平行相邻,扬声器与上盖共轴。进ー步的,所述的电源由锂电池构成。进ー步的,听诊头的外壳的前端面开放,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包括有ー个高灵敏度的振动膜片,所述的振动膜片设置在听诊头外壳前端面的开ロ内,振动膜片的后侧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与外壳连接。 进ー步的,所述的弹簧将振动膜片偏置在听诊头外壳前端面略向前的位置。
进ー步的,所述的振动膜片由压电膜片构成。进ー步的,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器、ニ级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音频输出端ロ,所述的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与通过所述的信号导线与所述的振动传感器连接,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ニ级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ニ级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音频输出端ロ连接,音频输出端ロ与所述的扬声器连接。进ー步的,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ー个第二音频输出端ロ。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振动传感器直接贴附在听诊部位上,听诊部位的振动直接传递到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产生电信号,通过信号导线传递到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到扬声器,扬声器在共鸣腔体中发出声音,声音通过三通导管和两个耳塞导管传递到诊疗人员的双耳。第二音频输出端口上可以连接录音设备,便于回放。放大电路中可以加入消噪处理,以消除本底噪声。共鸣腔体可模拟心音在胸腔内的共 鸣效果。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用电子振动传感器代替传统听诊器中的听体,将听诊部位的振动直接转换成电信号,利用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到扬声器,将扬声器设置在共鸣腔体中,再通过传统听诊器中的三通导管和两个耳塞导管将声音传递到诊疗人员的双耳,可以对外界的声音完全屏蔽,使用方式符合医生的传统听诊习惯,在功率放大过程中消除噪声,听诊声音纯净,没有干扰音和本底噪声。


图I是本发明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中的听诊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中的听诊头的左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中的共鸣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中的共鸣腔体的右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中的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I
如图I、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不,本发明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包括ー个听诊头6、ー个三通导管3、两个耳塞导管I和两个耳塞,所述的两个耳塞导管I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管2与所述的三通导管3中的两端ロ连接,所述的两个耳塞分别设置在两个耳塞导管I的另一端上,其中,所述的听诊头7包括一个外壳8和一个振动传感器20,所述的振动传感器20设置在所述的外壳8内,振动传感器20上连接有信号导线(图中未示),所述的信号导线与一个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的放大电路连接有电源17和扬声器17,所述的扬声器17设置在一个共鸣腔体5中,所述的共鸣腔体5设置在一个筒体14中,所述的筒体14连接有一个上盖13,所述的上盖13中设置有ー个导管插嘴12,所述的导管插嘴12通过ー个导管4与所述的三通导管3中的剰余ー个端ロ连接。进ー步的,所述的信号导线的外周包围有ー个导管6,所述的导管6的一端与听诊头7的外壳8连接,导管6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筒体14连接。进ー步的,放大电路设置在电路板16上,电路板16和电源17均设置在共鸣腔体5中。筒体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导管6的接头18。进ー步的,所述的扬声器14的端面与所述的上盖12的端面平行相邻,扬声器14与上盖12共轴。进ー步的,所述的电源17由锂电池构成。进ー步的,听 诊头7的外壳8的前端面开放,所述的振动传感器20包括有ー个振动膜片9,所述的振动膜片9设置在外壳8前端面的开口内,振动膜片9的后侧连接有弹簧10,所述的弹簧10与外壳8连接。外壳8的后端面设置有连接导管6的接头11。进ー步的,所述的弹簧10将振动膜片9偏置在外壳8前端面略向前的位置。进ー步的,所述的振动膜片9由压电膜片构成。进ー步的,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器21、ニ级放大器22、功率放大器23和音频输出端ロ 24,所述的前置放大器21的输入端与通过所述的信号导线与所述的振动传感器20连接,前置放大器21的输出端与所述的ニ级放大器22的输入端连接,ニ级放大器22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功率放大器23的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23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音频输出端ロ 24连接,音频输出端ロ 24与所述的扬声器15连接。进ー步的,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ー个第二音频输出端ロ 2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振动传感器20直接贴附在听诊部位上,听诊部位的振动直接传递到振动传感器20,振动传感器20产生电信号,通过信号导线传递到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到扬声器15,扬声器15在共鸣腔19中发出声音,声音通过三通导管3和两个耳塞导管I传递到诊疗人员的双耳。第二音频输出端ロ 25上可以连接录音设备,便于回放。放大电路中可以加入消噪处理,以消除本底噪声。共鸣腔体4可模拟心音在胸腔内的共鸣效果。具体的,听诊头7外采用薄型弾性橡胶膜包裹封装。外壳8由金属材料制作。振动膜片9为圆形,直径略小于外壳8的内径。由于弹簧10的弾性作用,可使振动膜片9在外壳8内自由伸縮。弹簧10的长度使振动膜片9略突出于外壳8的前端面,这样在听诊时能更好地接收来自胸壁的心音振动信号。扬声器15米用超薄微型喇ロ入,扬声器15与上盖13之间为共鸣区域。扬声器15发声时,共鸣腔19内形成低音,经测试可低达25Hz。当振动传感器20接触到人体胸壁吋,收到微弱心跳振动信号,该信号通过低功耗满幅的前置放大器21,产生一定幅度的放大信号,但是这种信号不足以推动功率放大器23进行功率放大,还需要通过ニ级放大器22进行二次放大,经二次放大的信号就可以传送到功率放大器23进行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有两路输出,一路音频输出推动扬声器15发声,另一路音频输出提供记录使用。功率放大器23经过消噪处理,其本底噪声非常低,在耳环I中听不到任何“唰唰”声,使心音非常纯净,没有干扰。电路采用低功耗设计,功率输出很小,所以非常省电,使用锂电池就可以支持长时间的工作。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包括ー个听诊头、ー个三通导管、两个耳塞导管和两个耳塞,所述的两个耳塞导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三通导管中的两端ロ连接,所述的两个耳塞分别设置在两个耳塞导管的另一端上,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听诊头包括一个外壳和一个振动传感器,所述的振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外壳内,振动传感器上连接有信号导线,所述的信号导线与一个放大电路连接,所述的放大电路连接有电源和扬声器,所述的扬声器设置在一个共鸣腔体中,所述的共鸣腔体设置在ー个筒体中,所述的筒体连接有ー个上盖,所述的上盖中设置有一个三通导管插嘴,所述的三通导管插嘴与所述的三通导管中的剰余ー个端ロ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导线的外周包围有ー个导管,所述的导管的一端与听诊头的外壳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筒体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电路和电源均设置在共鸣腔体中。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扬声器的端面与所述的上盖的端面平行相邻,扬声器与上盖共轴。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由锂电池构成。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听诊头的外壳的前端面开放,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包括有ー个振动膜片,所述的振动膜片设置在听诊头外壳前端面的开口内,振动膜片的后侧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与外壳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将振动膜片偏置在听诊头外壳前端面略向前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膜片由压电膜片构成。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器、ニ级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音频输出端ロ,所述的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与通过所述的信号导线与所述的振动传感器连接,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ニ级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ニ级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音频输出端ロ连接,音频输出端ロ与所述的扬声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ー个第二音频输出端ロ。
全文摘要
一种振动式防噪声电子听诊器,包括听诊头、共鸣腔体,三通导管、耳塞导管,听诊头包括外壳和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与放大电路连接,放大电路连接有扬声器,扬声器设置在一个共鸣腔体中,共鸣腔体设置在一个筒体中,筒体连接有一个上盖,上盖中设置有一个三通导管插嘴,三通导管插嘴与三通导管连接。本发明用电子振动传感器代替传统听诊器的听体,将听诊部位的振动直接转换成电信号,利用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到扬声器,将扬声器设置在共鸣腔体中,再通过传统听诊器中三通导管和耳塞导管将声音传递到诊疗人员的双耳,对外界声音可以完全屏蔽,使用方式符合传统听诊习惯,在功率放大过程中消除噪声,听诊声音纯净,没有干扰音和本底噪声。
文档编号A61B7/04GK102648860SQ20121011841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刘勇, 方勇军, 王猛, 胡家庆, 赵红旗, 齐树波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