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32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治疗痤疮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属于药品或保健品领域。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暗疮”,中医学称为“肺风粉刺”、“面疤”,是一种多
发于青少年的慢性皮肤炎症,近年来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1-25岁的青少年发病率达80 %以上,25-35的青年人发病率达15%以上,如不及时治疗或防治不当,可遗留终生难愈的瘫痕,而影响容貌,令众多青年患者十分苦恼。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痤疮的发生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紧张,微量元素缺乏,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主要因素是青春期发育成熟,雄性激素水平增高刺激皮脂分泌增多,难 以排出而聚集于毛囊内,产生丘疹性损害,皮脂腺排泄和血液循环障碍又给细菌的感染繁殖创造了条件,继发毛囊与毛囊周围发生炎症脓肿及结节。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肺胃热盛、流感风邪所致。本病好发于面部、前胸、肩背部及皮脂腺多的部位,有的像针头、芝麻大小毛孔性丘疫,丘疹周围红晕,顶部有黑色小点,也称“黑头粉刺”,挤压时有白色糊状物排出,可继续发展形成脓包痤疮,炎症严重者可发展成硬粉性或囊肿性痤疮。西医治疗中,目前大多采用红霉素、氯霉素、安体舒通、甲硝哇、美满霉素等抗菌消炎为主药物或维A酸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并不显著、易复发,但有些抗菌消炎药物含有四环霉素,长期服用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易造成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中药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珍珠暗疮片、连翘败毒丸等,但在治愈率、治疗效果方面难以到达满意程度,另外,外用的膏霜虽然可以控制炎症,但会使毛囊、腺管更加堵塞,造成恶性循环,故而疗效欠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5-60份、天花粉6-12份、川芎6-15份、当归12-30份、桔梗6_12份、黄芩6_12份、蒲公英10-20份、甘草10-15份、紫草10-15份、蝉蜕6-12份。本发明的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优选方案为,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35份、天花粉9份、川弯10份、当归20份、桔梗9份、黄芩9份、蒲公英15份、甘草12份、紫草12份、蝉蜕9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约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3厘米,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第一次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煮10-15分钟,第三煎煮8-10分钟,合并三次煎煮液,均分为2-3份,一日内分2-3次服完。
中医认为,痤疮与肺胃湿热关系密切,青年人生机旺盛,血气方刚,阳热偏盛之体,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奎,充盈体表络脉,气血郁滞而发;面鼻属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血热上蒸面颊,或过食辛辣煎炸油腻食品,酿湿生热,结于胃肠,尤其是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加之喜食辛辣刺激食物,亦可以助湿化热,以致湿热互结,湿热循阳明经上行于面颊,使皮脂分泌过盛,或复感毒邪,阻塞毛窍,使气血奎滞,外发肌肤而生脓疤;日久血疲气滞,形成囊肿结节。其病机为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感风邪、熏蒸面部而发;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致;或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痰,湿热瘀痰凝滞肌肤而发。临床以颜面、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主要特征。本发明是对中医认为是因热、湿、瘀、痰、毒互结为一体所致的各型痤疮,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痤疮的发病机理,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祛湿、消肿散结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 下,精选药物组方,是临床应用多年治疗痤疮的有效验方,对各型痤疮的有效率达95. 5%以上,并且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一般10-18天即可见到明显的效果,2-3个疗程,即可达到治愈的效果。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为君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为臣药;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为佐药;桔梗宣肺、祛痰、排脓,并载药上行,蝉蜕散风除热、透疹、解痉止痒,可引邪透表,为使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上药联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祛湿、消肿散结之功,适用于各种痤疮,包括寻常性痤疮、聚合性痤疮和栗粒坏死性痤疮等。中医理论分析
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各药物的作用机理如下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可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热毒肿疡、痈疽疗疮等症。《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本草正》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本经逢原》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用。痘疮倒陷不起,用此根长流水煎浴,以痘光壮为效,此即水杨汤变法。《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生草药性备要》: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痿疮疖。《滇南本草》: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本草正》:凉心肺,解热渴。降膈上热痰,消乳痈肿毒。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黄芩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湾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紐,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芩善清上焦湿热及较强的泻火解毒之功,又长于清半表半里之热,能疏透外入少阳之邪。固除用于治温热病等症外,还常用于痈肿等症。蝉蜕甘,寒。归肺、肝经。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本草纲目》“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府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紫草甘、咸,寒。归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病,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潘痛。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既能有效治愈痤疮,又使不易复发,弥补了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和易反复发作的弊端。有效率达95. 5%,治愈率达75%以上。以下结合临床试验及其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
一、临床试验
I) 一般性资料
选自2008年I月至2012年3月收治门诊病人共156例,男性87例,女性69例;年龄15 -35岁,病程10天-5年。病情分级I级(轻度)33例;II级(中度)患者56例JII级(中度)患者42例;IV级(重度)25例。2)诊断标准
(I)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2)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3)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诱发。(4)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5)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3)痤疮临床轻重分级标准
I级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脓疱,总皮损小于30个;
II级粉刺和中等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31-50个;III级大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50-100个,结节数小于3个;
IV级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总皮损大于100个,结节/囊肿大于3个。
4)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三次,合并煎药、均分为2-3份,一日内分2-3次服完。服药期间忌酒、辛辣、油腻之品。连用20天为I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5)疗效评定
治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或疤痕;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或严重程度降 级2级以上;有效皮损病灶消退30-70%,或严重程度减级I级以上,未有新的皮损出现;无效皮损病灶消退30%以下、或略有加重。6)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经治疗156例患者,其中痊愈117例,治愈率为75.0%,显效2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5.5%。二、典型病例
病例一陈天勇,男,23岁,菏泽市曹县韩集镇人。已有6年病史,去过很多医院,从未得到彻底治愈,还留下很多疤痕,2009年7月经服用本中药组合物25天治愈,症状完全消失,两个月后复查,无复发。病例二 张艳,女,33岁,菏泽市曹县西关健康新村人,私营业主。前后长痘十多年,脸上有分散的脓包型痤疮,经过一个半月的服用本中药组合物,脸上暗疮印完全消失。病例三李文磊,男,19岁,菏泽市普连集镇人。长青春痘一年半,初诊时全脸都是黑头,粉刺,还有囊肿,经过两个月服用本中药组合物,青春痘、粉刺彻底消失。病例四李师荣,女,20岁,住菏泽市曹县自来水公司家属院。长痘半年,在正规医院经过多次治疗,诊断为高雄激素性痤疮,全脸细小红丘痘,密密麻麻,少数有脓,皮肤干燥微痒,服用本中药组合物40天治疗彻底治愈,无明显痘疤印。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实施例I :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5g、天花粉6g、川弯6g、当归12g、桔梗6g、黄岑6g、蒲公英10g、甘草10g、紫草10g、蝶脱6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约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3厘米,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第一次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煮10-15分钟,第三煎煮8-10分钟,合并三次煎煮液,均分为2-3份,一日内分2-3次服完。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35g、天花粉9g、川弯10g、当归20g、桔梗9g、黄岑9g、蒲公英15g、甘草12g、紫草12g、蝶脱9g。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60g、天花粉12g、川芎15g、当归30g、桔梗12g、黄芩12g、蒲公英20g、甘草15g、紫草15g、蝉蜕 12g。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4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45g、天花粉10g、川弯12g、当归25g、桔梗10g、黄岑9g、蒲公英20g、甘草10g、紫草10g、蝶蜕 12g。其余与实施例I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5-60份、天花粉6-12份、川芎6-15份、当归12-30份、桔梗6_12份、黄芩6_12份、蒲公英10-20份、甘草10-15份、紫草10-15份、蝉蜕6-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35份、天花粉9份、川芎10份、当归20份、桔梗9份、黄芩9份、蒲公英15份、甘草12份、紫草12份、蝉蜕9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金银花15-60份、天花粉6-12份、川芎6-15份、当归12-30份、桔梗6-12份、黄芩6-12份、蒲公英10-20份、甘草10-15份、紫草10-15份、蝉蜕6-12份。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祛湿、消肿散结之功,适用于各种痤疮,包括寻常性痤疮、聚合性痤疮和栗粒坏死性痤疮等。本发明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既能有效治愈痤疮,又使不易复发,弥补了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和易反复发作的弊端。采用本发明治疗156例患者,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5.5%。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2631413SQ20121012984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董博 申请人:董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