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49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硬皮症是ー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水肿苍白或淡红,继之皮肤干燥、光滑、增厚、变硬、变薄、毛发脱落,指端及关节处易出现顽固性溃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典型的皮肤损害依次经历肿胀期、浸润期和萎縮期三个阶段。病变呈对称性,病变多由手指逐渐向近端扩展,病变皮肤与正常皮肤的界限不清。本病有局限性和系统性之分,前者局限于皮肤和肌肉损害,后者除此之外,尚累及内脏。硬皮病发病年龄以20 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局限性者预后良好,系统性者,一旦肺、心、肾受累,病情迅速恶化,预后较差。硬皮症属中医的“肌痹”、“皮痹”等范畴。对于硬皮症的治疗,西医多采用血管活性剂和结缔组
织形成抑制剂治疗,对病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需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疗效又不甚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其针对硬皮症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当归7-11,炙麻黄7-11,熟地12-18,鹿角胶7-11,白芥子7_11,炮姜5-7,肉桂2-4,红花7-11。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明,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明,以其肝藏血也。炙麻黄用于风寒表证。辛温升散之性较强,能开泄腠理、透发毛窍,以外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熟地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纲目》填骨髄,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鹿角胶味甘;咸;性温。肝;肾经。补益精血;安胎止血。用于肾虚,精血不足,虚劳赢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吐血,衄血,咯血,尿备,阴疽疮疡。《本草汇言》鹿角胶,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髄,暖筋骨之药也。前古主伤中劳绝,腰痛赢瘦,补血气精髄筋村肠胃。虚者补之,损者培之,绝者续之,怯者强之,寒者暖之,此系血属之精,较草木无情,更增ー筹之カ矣。白芥子辛;温。归肺;肝;脾;胃;心包经。化痰逐饮;散结消肿。用于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炮姜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肝经。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肉桂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药性论》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红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针对寒凝血瘀所致的硬皮症,中医认为阳气虚弱,寒凝经脉,血行瘀滞,则畏寒肢冷,关节疼痛,肌肉发紧肿胀;血瘀致虚,肌肤失荣,则术硬似蜡;舌淡胖而黯,苔灰滑,脉沉细,均为阳虚寒凝血瘀之征。
方中之选者,温阳散寒、通络化瘀,当归活血,熟地、鹿角胶益精填髓,补益精血,白芥子、炮姜温中散寒,肉桂温经通脉,红花活血通经。针对寒凝血瘀所致硬皮症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剤、胶囊剂、溶液剂、ロ服液、ロ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30名硬皮症患者(年龄35-50)使用本发明的治疗硬皮症的中药,持续治疗I个疗程(2个月),其中9例完全治愈;18例症状缓解;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I :任某,女性,49岁,畏寒肢冷,关节疼痛,面部皮肤变紧、增厚,汗毛脱落,手指硬肿。服用本发明的中药ー个月后,症状缓解,后继续服药至I个疗程,症状消失,至今半年无复发。患者2 :刘某,男性,41岁,I个月前手背皮色变苍白,小臂肌肉发紧肿胀,木硬似蜡,井向近端发展,略微肿胀,有扩张趋势,症状没有减轻的趋势,病灶处皮肤开始增厚,变硬,失去弾性。诊断为硬皮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I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半年未见发作。患者3 :谢某,女性,37岁,I个月前出现了雷诺现象,手指皮肤苍白,症发时变瘀青、潮红,带有麻木和针刺感,舌淡胖而黯。半个月之后手指出现溃疡。指关节酸痛。诊断为硬皮病,后使用本发明的中药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得到缓解,关节疼痛减轻,溃疡皮损的症状缓解,继续服药至I个疗程,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当归7,炙麻黄7,熟地12,鹿角胶7,白芥子7,炮姜5,肉桂2,红花7。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当归7,炙麻黄7,熟地12,鹿角胶7,白芥子7,炮姜5,肉桂2,红花7 ;将上述中药洗浄,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晩各服一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当归11,炙麻黄11,熟地18,鹿角胶11,白芥子11,炮姜7,肉桂4,红花11。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当归11,炙麻黄11,熟地18,鹿角胶11,白芥子11,炮姜7,肉桂4,红花11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剰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齐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当归9,炙麻黄9,熟地15,鹿角胶9,白芥子9,炮姜6,肉桂3,红花9。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当归9,炙麻黄9,熟地15,鹿角胶9,白芥子9,炮姜6,肉桂3,红花9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剤。实施例4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当归9,炙麻黄9,熟地15,鹿角胶9,白芥子9,炮姜6,肉桂3,红花9。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当归9,炙麻黄9,熟地15,鹿角胶9,白芥子9,炮姜6,肉桂3,红花9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 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剰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O.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其特征在干,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当归7-11,炙麻黄7-11,熟地12-18,鹿角胶7-11,白芥子7-11,炮姜5-7,肉桂2-4,红花I-Il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干,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当归9,炙麻黄9,熟地15,鹿角胶9,白芥子9,炮姜6,肉桂3,红花9。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剤、胶囊齐U、溶液剂、ロ服液、ロ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成药,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当归7-11,炙麻黄7-11,熟地12-18,鹿角胶7-11,白芥子7-11,炮姜5-7,肉桂2-4,红花7-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针对硬皮症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2671164SQ20121013634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谢培德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