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49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硬皮症是ー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水肿苍白或淡红,继之皮肤干燥、光滑、增厚、变硬、变薄、毛发脱落,指端及关节处易出现顽固性溃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典型的皮肤损害依次经历肿胀期、浸润期和萎縮期三个阶段。病变呈对称性,病变多由手指逐渐向近端扩展,病变皮肤与正常皮肤的界限不清。本病有局限性和系统性之分,前者局限于皮肤和肌肉损害,后者除此之外,尚累及内脏。硬皮病发病年龄以20 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局限性者预后良好,系统性者,一旦肺、心、肾受累,病情迅速恶化,预后较差。硬皮症属中医的“肌痹”、“皮痹”等范畴。对于硬皮症的治疗,西医多采用血管活性剂和结缔组织形成抑制剂治疗,对病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需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疗效又不甚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其针对硬皮症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7-11,防风7-11,柴胡7-11,羌活7-11,独活7_11,当归9_15,川芎9-15,前胡7-11,桔梗5-7,威灵仙12-18,防己12-18,透骨草12-18,苏木7-11,甘草2-4。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Sf塞闭。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柴胡苦,微寒。归肝经、胆经。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宮脱落、月经不调。《医学启源》: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药也。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肝、肾经。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本草纲目》羌后、独活,皆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但气有刚劣不同尔。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本草汇言》独活,善行血分,祛风行湿散寒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明,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明,以其肝藏血也。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脾;肝经。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主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本草汇言》:前胡,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嗽之药也。桔梗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本草通玄》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主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世俗泥为上升之剂不能下行,失其用矣。威灵仙辛咸,温,有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利水消肿,祛风止痛。《本草衍义补遺》:气寒, 苦辛,阳中之明。治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补膀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及治中风,手脚挛急。透骨草辛;性温。归肺;肝经。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等。《山东中草药手册》祛风湿,活血,止痛。苏木甘;咸;平;无毒。归心;肝;胃;大肠经。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主治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医林纂要》:补心散瘀,除血分妄作之风热。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针对肺卫痹阻所致的硬皮症,中医认为风寒袭表,营卫失和,则恶寒发热;肺失宣肃测咳嗽痰白;邪痹络脉,气血不利,则皮肤发硬,肌肉关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紫,均为风寒袭表,肺卫痹阻之征。方中之选者,宣肺散寒、活血通络,荆芥解表散风,防风祛风解表,柴胡疏散退热,羌活散表寒,独活散寒止痛,当归、川芎活血,前胡疏散风热,桔梗宣肺,威灵仙、防己,透骨草通络、祛风止痛,苏木活血祛瘀,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针对肺卫痹阻所致硬皮症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剤、胶囊剂、溶液剂、ロ服液、ロ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30名硬皮症患者(年龄35-50)使用本发明的治疗硬皮症的中药,持续治疗I个疗程(2个月),其中11例完全治愈;16例症状缓解;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I :汤某,女性,41岁,前期肢体末端会变苍白,皮肤变硬、增厚,并且关节出现酸痛,肌肉无力。服用本发明的中药ー个月后,症状缓解,后继续服药至I个疗程,皮损消失,至今半年无复发。患者2 :孙某,男性,37岁,手部皮肤出现紧绷,手指褶皱消失,汗毛稀疏减少,颈前出现横条纹,部分病灶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诊断为硬皮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I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3个月未见发作。患者3 :魏某,女性,30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雷诺现象,肢端皮肤颜色经常出现苍白、潮红的颜色变化,有疼痛,小面积溃疡,关节酸痛,抬腿困难。经诊断,确诊硬皮病,后使用本发明的中药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得到缓解,关节疼痛减轻,溃疡皮损的症状缓解,继续服药至I个疗程,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7,防风7,柴胡7,羌活7,独活7,当归9,川芎9,前胡7,桔梗5,威灵仙12,防己12,透骨草12,苏木7,甘草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荆芥7,防风7,柴胡7,羌活7,独活7,当归9,川芎9,前胡7,桔梗5,威灵仙12,防己12,透骨草12,苏木7,甘草2 ;将上述中药洗浄,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11,防风11,柴胡11,羌活11,独活11,当归15,川芎15,前胡11,桔梗7,威灵仙18,防己18,透骨草18,苏木11,甘草
4。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荆芥11,防风11,柴胡11,羌活11,独活11,当归15,川芎15,前胡11,桔梗7,威灵仙18,防己18,透骨草18,苏木11,甘草4 ;洗浄,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吋,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9,防风9,柴胡9,羌活9,独活9,当归12,川芎12,前胡9,桔梗6,威灵仙15,防己15,透骨草15,苏木9,甘草3。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荆芥9,防风9,柴胡9,羌活9,独活9,当归12,川芎12,前胡9,桔梗6,威灵仙15,防己15,透骨草15,苏木9,甘草3 ;洗浄,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剤。实施例4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9,防风9,柴胡9,羌活9,独活9,当归12,川芎12,前胡9,桔梗6,威灵仙15,防己15,透骨草15,苏木9,甘草3。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荆芥9,防风9,柴胡9,羌活9,独活9,当归12,川芎12,前胡9,桔梗6,威灵仙15,防己15,透骨草15,苏木9,甘草3 ;洗浄,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姆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I.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 囊填充剂制成O.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7-11,防风7-11,柴胡7-11,羌活7-11,独活7-11,当归9-15,川芎9-15,前胡7-11,桔梗5_7,威灵仙12-18,防己12-18,透骨草12-18,苏木7-11,甘草2-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干,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荆芥9,防风9,柴胡9,羌活9,独活9,当归12,川芎12,前胡9,桔梗6,威灵仙15,防己15,透骨草15,苏木9,甘草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剤、胶囊齐U、溶液剂、ロ服液、ロ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7-11,防风7-11,柴胡7-11,羌活7-11,独活7-11,当归9-15,川芎9-15,前胡7-11,桔梗5-7,威灵仙12-18,防己12-18,透骨草12-18,苏木7-11,甘草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针对硬皮症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P37/02GK102670758SQ20121013634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谢培德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