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75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冠脉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冠脉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堵塞,植入扩张支架,促进血液流动的治疗方法,迅速得到普及,为患者带来 了福音。这种用于治疗的支架,需要满足三点要求。第一,将闭合的支架,搭载在膨胀式球囊导管的远端,沿预先插入动脉内的导丝,送达到堵塞部位。因此,在通过狭窄的动脉时要求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柔韧性。其次,扩展的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撑力来支撑动脉壁,和足够的强度保持其狭窄部分的通畅,并必须有承受心脏脉搏引起的弯曲变载荷的疲劳强度。第三,经球囊扩张的支架长度短于压握状态的长度,即支架扩张后长度会缩短,这有可能使治疗不能够覆盖整个病变区域,所以要求支架扩张前后的长度变化不大。图3是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结构形状相似的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公司的Expansion支架,由一类支撑体7周向连接成一类环状单元8 ;多个二类支撑体T周向连接成二类环状单元8',以支架6的轴线Cl为中心,交替配置。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的个数是所述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结构的个数的I. 5倍。第一和第二环状单元8,8'通过直线连接杆9连接。连接圆弧结构导致扩张压力增大,疲劳强度降低。对传统的支架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号3654627)和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号3663192)闭环设计导致弯曲刚度和疲劳强度低中提到的支架,为传统支架结构如图7所示出。专利文献I和2所示的支架结构是多个支撑体11沿周向连接,支撑体11以支架15的中轴线Cl为轴心环绕成单元12,相邻环状单元12,12 ^通过对应的支撑体11,1Γ在相应的S形接口14连接。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具有很好的弯曲变形能力,并能够保证狭窄部位的通畅。但是,进行有限元分析后发现,支架承受弯曲载荷时最大应力发生在S形连接杆的顶端13处。疲劳试验结果显示,13处的疲劳强度相对11,11'以及S形连接杆的直线段要差。在支架介入治疗术中,支架所承受的应力非常复杂,还有拉压和扭转等变形,所以该类支架的弯曲疲劳强度和弯曲刚度方面存在着缺陷。另一个支架结构,专利文献3 (日本实用新型登记3145720号)所述支架(如图5)所示。该支架结构由多个一类支撑体7周向连接成一类环状单元8;多个二类支撑体7'周向连接成二类环状单元8',以支架6的轴线Cl为中心,交替配置。第一和第二环状单元8,8'通过连接点9连接,该第一类支撑体和第二类支撑体以连接点9为中心,沿支架6的轴线方向对称,而连接点处的支撑体相对非连接点处的支撑体略长。专利文献3 (如图5所示)虽然有足够的弯曲疲劳强度,但支架扩张过程中所需的压力,比图7所示出的传统支架所需要的压力要高,这表明该支架较难打开。因此,专利文献3(如图5所示)所述的支架在扩张性方面存在问题。此外,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图8所示的支架I(S-Stent)中,单元16,W是由连接点17连接,单元长度是恒定的,连接点17的长度约为O. 2毫米。图9所示支架2 (Driver)的支撑体18,18'是由钴铬合金钢丝Z型弯曲定型而成,连接点19是通过焊接连接的。图3,8和9所示其它支架,在扩张性方面同样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输送到狭窄而曲折的动脉血管中,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扩张性能、维持动脉通畅的支撑强度,并能承受脉搏引起的弯曲疲劳载荷的一种冠脉支架。本发明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冠脉支架,其由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呈轴向依次交替排列形成为管状体结构,所述管状体结构沿半径方向具有可扩张性能的支架,所述一类环状单元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均是由沿轴向方向一端开口的U形支架串接连接而成的环状单元,且所述环状单元相邻的U形支架的U形口的开口方向为相反方向,所述U形支架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所述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与所述二类环状单 元的U形支架的相邻的对应圆弧段中的一部分以对应的连接圆弧进行连接。该冠脉支架,所述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个数是所述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个数的I. 4-1. 6倍。该冠脉支架,所述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直线段长度是所述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直线段长度的I. 4-1. 6倍。该冠脉支架,所述一类环状单元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参与连接的每一个U形支架的圆弧段的曲率半径,是所述一类环状单元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未参与连接的每一个U形支架圆弧段的曲率半径的I. 1-1. 5倍。该冠脉支架,所述一类环状单元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中的每一个U形支架的直线段的宽度是未参与连接圆弧段的宽度的I. 1-1. 5倍。该冠脉支架,所述一类环状单元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参与连接的每一个U形支架的直线段长度,相对未参与连接的所述一类环状单元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的每一个U形支架的直线段的长度增加10-25%。该冠脉支架,每个所述一类环状单元由6-10个U型支架组成。该冠脉支架,所述一类环状单元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参与连接的U形支架的个数是1_3个。该冠脉支架,所述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与所述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是通过所述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中心圆弧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中心圆弧相切连接。该冠脉支架,所述U形支架由不锈钢、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或可生物降解的金属、纯镁、镁合金、纯铁或铁合金的任一种材质。一种冠脉支架,其由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呈轴向依次交替排列形成为管状体结构,所述管状体结构沿半径方向具有可扩张性能的支架,所述一类环状单元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均是由沿轴向方向一端开口的U形支架串接连接而成的环状单元,且所述环状单元相邻的U形支架的U形口的开口方向为相反方向,所述U形支架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所述圆弧段包括用以与直线段过渡连接相切圆弧段和用以连接一、二类环状单元U形支架的连接圆弧段,所述连接圆弧段的曲率半径大于相切圆弧段的曲率半径。一种制造冠脉支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设计支架的结构,利用CAM创建切割路径;其次,对金属或高分子材料进行激光切割,由激光切割成网眼形状;最后,将激光切割后的支架,先将氧化的金属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溶解,之后进行电解抛光,使各边缘形状圆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支架是用于改善血管狭窄的支架,特点是疲劳强度高,柔韧性好。本发明中的“支架”,是用来扩张体内的血管,达到维持扩张的目的,支架使用了生物相容性材料。一般情况下,该支架与专用球囊一同被植入到身内所需的位置,球囊膨胀时,支架被扩张,从而达到支撑血管的目的。


图I为本发明冠脉支架的一个平面展开图。
图2为图I的连接部分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种传统冠脉支架的平面展开图。图4为图3的连接部分局部放大图。图5为另一种传统冠脉支架的平面展开图。图6为图5的连接部分局部放大图。图7为又一种传统冠脉支架的平面展开图。图8为目前上市产品的环状单元连接概要图。图9为目前上市产品的环状单元连接概要图。图10为组成支架U形支架的概要图。图11为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概要图。图12应力分布图。图13圆弧部分局部放大图。符号说明I 支架2,2’ 支撑体3,3’环状单元4连接部位5支撑体圆弧部6传统支架(比较例2、3)7,7’ 支撑体8,8’环状单元9连接部位10支撑体圆弧部11,11’ 支撑体12,12’环状单元13连接体圆弧部14连接体
15传统支架(比较例I)16,16’ 支撑体17连接部位18,18’ 支撑体19连接部位20,20’中心圆弧 21,21’切线圆弧22,22’ 圆弧段23,23’相切圆弧段24,24’ 直线段Cl支架中心轴图I 为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支架结构中圆弧段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行研究得出,结构中圆弧段的最大应力出现在球囊扩张支架时和使用过程中脉搏弯曲载荷时的状态。最大应力依赖于连接部分的结构,通过结构优化,能够达到在保证扩张能力的同时使承受弯曲载荷的疲劳强度得到显著的提高。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圆弧段弧顶的曲率半径大于直线段与圆弧段相切圆弧的曲率半径的结构,当支架承受弯曲载荷时,能够较均匀地分布应力应变,提高弯曲疲劳强度,减少载荷压力,使得标准的扩张压力得到下降,扩展均匀性也得到提高。因此,本发明,包含圆弧段和直线段的轴向方向一端开放的U字形结构,连接形成环状单元。多个单元连接形成支架的管状体,支架可沿径向,由内而外伸张。多个一类结构周向连接形成的一类单元与多个二类结构周向连接形成的二类单元沿支架轴线交替配置。而此一类单元和二类单元外形,在轴线方向上以其连接点为中心对称。所谓的连接点为对应圆弧的一部参与了连接。单元中参与连接的圆弧段的曲率半径是未连接点处圆弧段的曲率半径的I. 1-1. 5倍,单元中直线段的宽度是未参与连接的圆弧段的宽度的I. 1-1. 5倍。其中,最佳范围是I. 2-1. 4倍。支架的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个数是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I. 4-1. 6倍,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直线段是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直线段的I. 4-1. 6倍。支架的互相连接的两个结构,其直线部的长度相等,且要比未参与连接的结构的直线部要略微长一些。通常情况下,连接点的直线部长度要比未参与连接的结构的直线部要长10%到25%,长度为I. 2mm的U形支架,长度差为约0.1 一0.3mm。支架的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直线段宽度是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直线段宽度的I. 1-1. 5倍的支架。其中,最佳范围是I. 2-1. 4倍。支架的每个环状单元由6-10个U形支架组成,而较为理想的情况是,其中的1-3个结构参与连接。上述支架,连接时可以是两个圆弧结构中间添加线状连接物进行连接,但最理想的是相对应两圆弧直接连接形成连接点,并且,最好是以圆弧弧顶为连接点。U形支架和连接部分的宽度和厚度尽量要求恒定。支架的材料应为不锈钢或钴铬合金材料,或者是由可生物降解的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可降解金属中有纯镁、镁合金、纯铁或铁合金等。发明效果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支架的结构间利用S形连接点(图7中的连接点14),去掉了 S形连接结构,由对应U形支架的一部分进行连接。由于支架的所有结构,其构成圆弧段的弧顶的曲率半径比直线段与圆弧段的相切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数比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数要多,一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直线段比二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直线段要长,单元中直线段的宽度比未参与连接的圆弧段的宽度要大。实现了应力应变分布均匀,提高了弯曲疲劳强度。此外,本发明,只有部分的结构参与了连接,其结构如上所述,从而使标准的扩张压力得到下降,在不影响扩展性的同时,显著改善了弯曲疲劳强度。简图的说明下面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支架的具体形状。图I是本发明支架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图2是图I所示支架的连接部分局部放大图。如图I所示,沿支架的轴向方向一端开放的U形支架2、2'围绕支架I的中心轴Cl圆周排列,形成环状结构3和3'轴向排列。通过连接部4连接形成管状结构。管状体可从内向外进行伸张、而U形支架由直线段和圆弧段5组成。本支架,多个一类U形支架2以圆周方向连接形成一类环状单元3和多个二类U形支架2’以圆周方向连接形成二类环状单元3’交替连接,形成管状体,而且,两类U形支架以连接点4为中心,对称布置。环状单元3和3’对应的多个U形支架中的一部分在连接点4处进行连接。部分连接形式与全部对应点连接形式对比,柔韧性得到了提高。一类环状单元3和3’的连接点4与相邻的环状单元3和3’的连接点4’沿轴向C I方向等列对应配置,从而使支架在扩张时减少不均匀现象的发生。在本发明中,作为连接体可以由长度为O. I O. 3_的连接体进行连接,但最为理想的是,参与连接的U形支架的直线段略长于不参与连接结构的直线段,从而使对应圆弧段的弧顶直接连接形成一体。如果通过短直线的连接,最大应力将会出现在直线的中部,对弯曲载荷的承受能力将会下降,而采用弧顶直接连接的形式,最大应力发生在连接部位的周围的4处位置,从而降低最大应力,提高承载能力。此时,比未连接的U形支架的直线段略长一些,有利于提高扩张均匀性。连接点两侧直线段的长度相等,当扩张时,角度相等,从而保证扩张均匀性。因此,对应的U形支架2,2’中,由连接部4连接的结构,没有间隙,未参与连接的结构如图I所示,圆弧段之间形成间隙,而这一间隙即为参与连接的结构的直线段与未参与连接的结构的直线段的长度差。由于这微小的间隙存在,避免了当支架弯曲和压握时,结构不重叠。并且,支架弯曲变形时,相邻支撑体不会发生干涉现象。通常,参与连接的结构的直线段的长度比未参与的结构的直线段长10%到25%。小于10%时,以上所提到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而超过25%时,对血管支撑的均匀性较差。另外,长度差过大时,还会使扩张均匀性受到影响,使连接部位的应力增大。本支架,构成环状单元的圆弧段5的弧顶部分的曲率半径为,U形支架2,2’的直线段与圆弧段相切圆弧21,21’的曲率半径的I. I I. 5倍,而I. 2 I. 4为最佳。从而,在承受弯曲载荷时圆弧段的弧顶处的最大应力值下降,承受弯曲疲劳载荷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使扩张时的应力变形的均匀性得到改善,标准扩张压力相对传统产品得到提高,增强了扩张操作的安全性。当曲率半径的倍率低于1.1倍时不能有效降低发生在弧顶的最大应力值,而超过I. 5倍时,直线段和圆弧段的交界处将产生应力,疲劳强度会受到影响。另外,超过I. 5倍时,弧顶的外形将过大,当压握支架时,圆弧段之间将产生干涉。U形支架2,2,在支架扩张后,与中心轴Cl的夹角为钝角时,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增大。扩张后的U形支架的两个直线段形成的夹角Θ接近120°时径向支撑力将增大。即,设计支架时,当支架扩张至ijcp2.5mm时,结构的扩张后的角度θ至少要设计在50°以上。本支架的尺寸(支架长度和直径),没有特别的限制,与传统支架一致。在不扩张情况下,长度约8一40毫米,直径约0.8一2mm的范围内较为理想。支架的一个环状单位的长度,一般约0.5—3.0毫米。一个连接部的长度(非连接U形支架间的轴向间隙的长度)约为O.OSs^lmm,最为理想长度是O.I 一 0.3mm。U形支架2,2’的圆周方向配置的个数尽量为4个或4个以上。而且,扩张后的直 径如果大于(p3.0mm以上,则应多于6个或6个以上,通常取6-12之间。环状单元3,3’沿周向配置,合计应取6个以上,通常取9-18之间。在支架轴向上,每IOmm配置3个以上,通常为4-8个。当支架扩张到目标直径(例如φ3.0、φ4.0),上述Θ至少应在50°C以上,通常为60°一 120°。超过120°时虽然对支架的支撑力有利,但圆弧段的变形过大。而且,扩张导致支架轴向缩短率变大,支架的植入位置将难以确定。单元的支撑(两个直线段)部分,应沿支架轴线Cl如图10所示在径向对称分布。支架的U形支架2的厚度一般应一致。钴铬合金制成的支架的宽度一般在80 — 120μ,厚度为70 — 100μ。不锈钢制成的支架的结构2的宽度通常为100 — 150μ,厚度为100 — 150μ。本发明中,环状单元3以及连接部分4处的宽度和厚度应不变。宽度和厚度恒定,便于加工,抛光过程中较容易控制尺寸。同时,由于尺寸恒定,使断面面积恒定,从而使任意位置的弯矩均等,支架的柔韧性不受方向的影响。特别是,相对应的U形支架直接连接时,圆弧段20,20’的顶点重叠,宽度一致时扩张的均匀性将得到提高(参考图2)。本支架由于具有上述连接部分4的结构形式,避免了连接部分处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耐用性和灵活性,同时可挠性和扩展性没有受到影响。另外,相对应的U形支架2,2’并不是全部连接(部分连接型),当向血管输送时,即使支架的直径有所缩小,2,2 ‘也不至于在支架的半径方向上形成立体叠加。图I和2所示本发明的支架,构成环状单元3,3 ‘的U形支架2,2 ‘的连接部分4,在支架的圆周方向上至少应有一个点进行连接。如上所述,根据支架直径的不同,在圆周方向配置的U形支架的个数要进行确定。一般,直径为3 6mm时,U形支架取6_10个,此时连接点一般取1-3个。本发明中,对应的U形支架2,2’中一部分参与连接,其余为未参与连接。这一非连接结构的存在,使得支架变得更加柔韧,在血管出现分叉时,导向性得到提高,同时由于形成连接部分的圆弧段分散了应力,从而相对连接部分无间隙配置的支架相t匕,疲劳强度得到了提高。本发明的支架,由SUS-316L等不锈钢,Ni-Ti合金、Cu-Al-Mn合金等形状记忆合金,钛合金,钽合金,钴铬合金制造。此外,本发明的支架也可以是一种可在人体内分解的金属(生物可降解金属)。可降解金属包括纯镁、镁合金、纯铁和铁合金等。此外,本发明的材料也可以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己内酯),聚(乙醇酸-ε-己内酯)等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此外,可在体内可降解金属上,涂上一种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本发明的支架,形状如上所述,这种支架的几何形状可以利用激光雕刻,一次成型。而激光加工的生产过程中,首先,基于设计支架的图纸,利用CAM创建切割路径。其次,对金属或高分子材料进行激光切割。由激光切割成网眼形状后,使用电解抛光提高表面光洁度,使各边缘形状圆润。在钴铬合金支架的制造工艺中,激光切割后的后处理是一个重要工程。激光切割后的支架,首先将氧化的金属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溶解,之后进行电解抛光。为达到预期目的,有必要考虑电解液的组成和施加电流的条件。
实施例下面,通过例子对发明进行说明,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作为比较扩张压力,弯曲疲劳强度,柔韧性、轴向短缩率、径向回弹率,最大变形等。由以下方法测定。(扩张压力)将3. O毫米直径的支架,插入内径3. 0mm,外径为4. Omm的硅胶管,注入生理盐水,支架内径达到3mm时的,测定的球囊扩张压力。(弯曲疲劳强度)固定支架两端,如图11所示,左侧固定,右侧连接凸轮,凸轮由电机驱动,通过凸轮的推动,实现支架中心部分产生偏离中心2. Omm的弯曲,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支架断裂,并记录时间。(柔韧性)四点弯曲试验方法测量弯曲刚度,评估柔韧性。(轴向短缩率)将支架,插入内径3. Omm,外径为4. Omm的娃胶管,注入生理盐水,支架内径达到3mm。扩张后测量支架长度,同扩张前支架长度进行比较,计算出短缩率,即为轴向短缩率。(径向回弹)将支架,插入内径3. 0mm,外径为4. Omm的硅胶管,注入生理盐水,利用球囊使支架扩张到内径3mm之后,卸载球囊,测量卸载前后的内径变化率,即为径向回弹率。(最大应变测量)为了从材料强度的角度对支架各个部位发生的变形进行评价,将支架从压握到经球囊扩张后留置到血管内的整个过程,建立支架的有限元模型,输入相应的材料特性,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了最大应力。将本发明的支架(实施例I)与下述对比例1-3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绘制成图表如表I和图12所示。实施例I和对比例均采用长度17. 4mm,收缩时直径I. 0mm,扩张时内径3. Omm时,U形支架2,2 ‘的连接点4的部分的尺寸为定值宽度100 μ,厚度80 μ,均由钴铬合金制成。(实施例I)
直线段相切圆弧的曲率半径R0. 15 μ,圆弧弧顶的曲率半径(参与连接)取相切圆弧的I. 3倍,即R0. 20 μ (如图2)。(对比例I)如图7所示,对比例为传统支架 ,多个一类U形支架11圆周排列,形成一类环状单元12与二类U形支架组成的二类环状单元12 ‘交替配置,形成支架管状体。相邻环状单元通过连接部分14全部连接,具有由内部伸张的能力。(对比例2)如图5所示,圆弧的顶部10的曲率半径R0. 15 μ,一个U形支架的长度I. 2mm,连接部分长度1. 3mm, 一个环状单元中包含U形支架的个数为6。(对比例3)如图3所示,圆弧的顶部10的曲率半径R0. 15 μ,一个U形支架的长度I. 2mm,连接部分长度1. 3mm, 一个环状单元中包含U形支架的个数为6。其它结构尺寸与实施例相同。如表I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全连接支架(对比例I)与部分连接支架相比(实施例I、对比例2、3),部分连接支架的疲劳强度较佳。其原因,部分连接支架,其结构会形成三维变形(约束点少,自由度高),在连接点处的实际负荷降低,相对与全连接支架,弯曲变形能力得到提高。在部分连接支架中,实施例I的支架,抗弯疲劳强度优于其它结构。其原因是实施例I受弯曲载荷时,最大变形较低(见图12),从而降低了对U形支架所受载荷,弯曲疲劳强度得到了提高。此外,实施例I的标准扩张压为8atm,对比例2和3的标准扩张压为9atm,表明扩张均匀性和柔韧性方面优于其它。本支架在轴向短缩和径向回弹方面与传统支架基本相当,疲劳强度和各项性能表现优越。表I测试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冠脉支架,其由一类环状単元和ニ类环状単元呈轴向依次交替排列形成为管状体结构,所述管状体结构沿半径方向具有可扩张性能的支架,所述ー类环状单元和所述ニ类环状単元均是由沿轴向方向一端开ロ的U形支架串接连接而成的环状单元,且所述环状単元相邻的U形支架的U形ロ的开ロ方向为相反方向,所述U形支架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其特征在干, 所述ー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与所述ニ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相邻的对应圆弧段中的一部分以对应的连接圆弧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ニ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个数是所述ー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个数的I. 4-1. 6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ー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直线段长度是所述ニ类环状単元的U形支架直线段长度的I. 4-1. 6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ー类环状单元和所述ニ类环状单元參与连接的每ー个U形支架的圆弧段弧顶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ー类环状单元和所述ニ类环状单元未參与连接的每ー个U形支架圆弧段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ー类环状单元和所述ニ类环状单元參与连接的每ー个U形支架的圆弧段弧顶部分的曲率半径,是所述一类环状単元和所述ニ类环状单元未參与连接的每ー个U形支架圆弧段的曲率半径的I. 1-1. 5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ー类环状单元和所述ニ类环状单元中的每ー个U形支架的直线段的宽度是未參与连接的每ー个U形支架圆弧段的宽度的I. 1-1. 5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冠脉支架,其特征在干,所述ー类环状单元和所述ニ类环状单元參与连接的每ー个U形支架的直线段长度,相对未參与连接的所述ー类环状单元和所述ニ类环状单元的每ー个U形支架的直线段的长度长10-25%。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ー类环状单元由6-10个U型支架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冠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ー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与所述ニ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是通过所述ー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中心圆弧和所述ニ类环状单元的U形支架的中心圆弧相切连接。
10.ー种制造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冠脉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根据设计支架的结构,利用CAM创建切割路径; 其次,对金属或高分子材料进行激光切割,由激光切割成网眼形状; 最后,将激光切割后的支架,先将氧化的金属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溶解,之后进行电解抛光,使各边缘形状圆润。
全文摘要
一种冠脉支架,其结构如下由一类环状单元和二类环状单元呈轴向依次交替排列形成为管状体结构,该管状体结构沿半径方向具有可扩张性能的支架,该一类环状单元和所述二类环状单元均是由沿轴向方向一端开口的U型支架串接连接而成的环状单元,且该环状单元相邻的U形支架的U型口的开口方向为相反方向,该U型支架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该一类环状单元的U型支架与该二类环状单元的U型支架的相邻的对应圆弧段中的一部分以对应的连接圆弧进行连接。本冠脉支架具有很好的弯曲疲劳强度和高柔软性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F2/90GK102813566SQ2012101410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冯海全, 江旭东, 韩晓玲, 胡志勇, 王志国, 李治国 申请人:冯海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