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82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轮椅,具体地说,是涉及使用者能乘坐其上且自身容易行走的轮椅。
背景技术
手动式轮椅把与行走轮构成一体的手动圈设置在行走轮的外側,当看护者不在时,轮椅的使用者通过旋转该手动圈而使轮椅行走。现有常见的手动式轮椅都是通过两手去分别操作两手动圈,两只手都向前推手动圈轮椅就前进,两只手都向后推手动圈轮椅就后退,一只手向前推一手动圈另一只手向后推另一手动圈就转向,这就意味着,现有常见的手动式轮椅不适合单手操作。然而,脑血管疾病、脑部神经手术后遗症、交通事故、及其它
ー些意外皆有可能会导致偏瘫或ー侧肢体残疾,由于常见的手动式轮椅由于不适合单手操作,故其不能满足偏瘫者或ー侧肢体残疾者的使用需求。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ー种适合单手操作的轮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适合单手操作的轮椅,以便偏瘫者或一侧肢体残疾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健康的ー侧肢体轻松控制轮椅的运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轮椅,包括脚踏板,车架,分别设置在车架两侧相对所述车架能自由旋转的左、右行走轮,以及安装在左、右行走轮之间的カ传递机构。所述カ传递机构包括第一锥形轮、第二锥形轮、第一摩擦轮以及第ニ摩擦轮,第一锥形轮与所述左行走轮同轴心设置;第二锥形轮与所述右行走轮同轴心设置;第一摩擦轮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对应;第二摩擦轮与所述第二锥形轮对应,且与所述第一摩擦轮同轴设置;其中,所述轮椅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摩擦轮和所述第二摩擦轮连接以改变第一摩擦轮与第一锥形轮对应切点及改变第二摩擦轮与第二锥形轮对应切点的转向控制组件。上述的轮椅,其中,所述转向控制组件包括转向杠杆和拉动件,转向杠杆与所述第一摩擦轮和所述第二摩擦轮连接;拉动件与所述脚踏板连接且与所述转向杠杆连接。上述的轮椅,其中,所述拉动件为拉绳,所述拉绳为两根,其中一根拉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脚踏板的前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杆杆上的靠近所述第一摩擦轮侧;另一根拉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脚踏板的后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杠杆上的靠近所述第二摩擦轮侧。上述的轮椅,其中,所述转向控制组件还包括ー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拉绳导向件,所述两根拉绳的中部分别穿过所述拉绳导向件。上述的轮椅,其中,所述转向杆杠通过ー第二连接轴与一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ー连接轴为使所述第一摩擦轮与所述第二摩擦轮同轴设置的轴。上述的轮椅,其中,所述转向控制组件还包括有转向杠杆复位件,所述转向杠杆复位件一端设置在所述转向杠杆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上述的轮椅,其中,所述轮椅还包括ー增速机构,所述カ传递机构靠近所述左行走轮设置,所述增速机构通过一轮系支撑板设置在所述カ传递机构与所述右行走轮之间。上述的轮椅,其中,所述增速机构为ー链传动机构,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传动组件以及第ニ链传动组件,第一链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设置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上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锥形轮同轴设置;第二链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设置在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述第四链轮与所述右行走轮同轴设置。上述的轮椅,其中,所述轮椅还包括ー增速机构,所述カ传递机构靠近所述右行走轮设置,所述增速机构通过一轮系支撑板设置在所述カ传递机构与所述左行走轮之间。上述的轮椅,其中,所述增速机构为ー链传动机构,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传动组件以及第ニ链传动组件,第一链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设置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上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同轴设置;第二链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设置在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述第四链轮与所述左行 走轮同轴设置。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通过锥形轮与摩擦轮配合结构的カ传递机构设置,当动力从左行走轮或右行走轮输入后,依靠锥形轮和摩擦轮之间的摩擦カ传递到另外ー侧,且在左右两侧的传动比相同时,左、右行走轮同速转动,轮椅直行;并通过转向控制组件改变锥形轮与摩擦轮的切点以改变カ传递机构的传动比,当传动比小于I或大于I时,轮椅转向。从而本发明能方便偏_者或ー侧肢体残疾者充分利用自己健康的ー侧肢体轻松控制轮椅的运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I为本发明的轮椅的侧视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カ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ー实施例的カ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カ传递机构的装配图;图5为本发明轮椅的转向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发明轮椅的转向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ニ);图7为本发明轮椅的转向控制组件与脚踏板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轮椅的转向控制组件与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连接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轮椅的转向控制组件局部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脚踏板11一脚踏板旋转轴12—脚踏板拉杆20—车架30—左行走轮40—右行走轮
50-カ传递机构5ト第一锥形轮52-第二锥形轮53—第一摩擦轮54—第二摩擦轮55—左手轮轴55丨一右手轮轴56—右手轮轴
57—第一连接轴60—转向控制组件61—转向杠杆6 2—拉动件621、622—拉绳63—拉绳导向件64—转向杠杆复位件641、642—弹簧65—第一拉绳外层限位66—第二拉绳外层限位70—第二连接轴80—±曾速机构81—第一链轮82—第二链轮83—第一链条84—第三链轮85—第四链轮86—第二链条87,87 ; 一第三连接轴88—第四连接轴89,89 ; 一第五连接轴88—第四连接轴90-轮系支撑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ー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第一实施例參阅图I并结合參阅图2,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轮椅,包括脚踏板10,车架20,分别设置在车架20两侧相对车架能自由旋转的左行走轮30、右行走轮40,以及安装在左行走轮30、右行走轮40之间的カ传递机构50。脚踏板10通过脚踏板拉杆11和脚踏板转轴12连接在车架20上(见图7)。カ传递机构50包括第一锥形轮51、第二锥形轮52、第一摩擦轮53以及第二摩擦轮54,第一锥形轮51通过左手轮轴55与左行走轮30同轴设置从而使第一锥形轮51与左行走轮30同轴心设置,第二锥形轮52通过右手轮轴56与右行走轮40同轴设置从而使第二锥形轮52与右行走轮40同轴心设置,第一摩擦轮53与第一锥形轮51对应,其具体对应关系是第一摩擦轮53与第一锥形轮51相切,第二摩擦轮54与第二锥形轮52对应,其具体对应关系是第一摩擦轮53与第一锥形轮51相切,第二摩擦轮54与第一摩擦轮53通过第一连接轴57同轴设置。通过上述的结构,当动カ从左行走轮30或右行走轮40输入后,依靠锥形轮和摩擦轮之间的摩擦カ传递到另外ー侧,且在左右两侧的传动比相同时,左、右行走轮同速转动,轮椅直行。从而能方便偏_者或ー侧肢体残疾者充分利用自己健康的ー侧肢体轻松推动轮椅直行。为了方便偏_者或ー侧肢体残疾者充分利用自己健康的ー侧肢体轻松控制轮椅转向,轮椅还包括一与第一摩擦轮53和第二摩擦轮54连接以改变第一摩擦轮53与第一锥形轮51对应切点及改变第二摩擦轮54与第二锥形轮52对应切点的转向控制组件60。 结合參阅图5至图9,转向控制组件60包括转向杠杆61和拉动件62。转向杠杆61与第一摩擦轮53和第二摩擦轮54连接,其具体连接关系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结构转向杆杠61通过第二连接轴70与第一连接轴57连接(该第一连接轴57为使第一摩擦轮53与第二摩擦轮54同轴设置的轴)。拉动件62与脚踏板10连接且与转向杠杆61连接,本实施例中,拉动件62为拉绳,拉绳为两根,其中一根拉绳621的一端连接于脚踏板10的前部(此处的前部是相对车架20而言),另一端连接于转向杆杆61上的靠近第一摩擦轮53侧;另ー根拉绳622的一端连接于脚踏板10的后部,另一端连接于转向杠杆61上的靠近第二摩擦轮54侧。为了方便拉绳的设置,转向控制组件60还包括ー设置在车架20上的拉绳导向件63,两根拉绳621、622的中部分别穿过该拉绳导向件63。另外,有关两根拉绳621、622两端的限位,是通过第一拉绳外层限位65、第二拉绳外层限位66来实现的,该第一拉绳外层限位65和该第二拉绳外层限位66分别设置在车架20上。进ー步地,转向控制组件60还包括有转向杠杆复位件64 (见图9),该转向杠杆复位件64 —端设置在转向杠杆61上,另一端设置在车架20上,本实施例中,转向杠杆复位件64包括两根弹簧641、642。通过上述转向控制组件60的设置,轮椅的转向可轻易通过脚控制,使用者通过脚的前(后)踩动带动拉绳将转向カ传递到转向杠杆61,将カ矩放大,然后再作用在控制转向的摩擦轮53、54上,改变摩擦轮53、54和锥形轮51、52的切点,从而改变左右行走轮的速度,实现转向。第二实施例參阅图3,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ー增速机构80,カ传递机构50靠近左行走轮30设置,增速机构80可通过ー轮系支撑板90 (可參阅图4)设置在カ传递机构50与右行走轮40之间。该增速机构80为ー链传动机构,该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传动组件和第二链传动组件,其中,第一链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81、第二链轮82和设置在第一链轮81、第二链轮82上的第一链条83,第一链轮81通过第三连接轴87与第二锥形轮52同轴设置;第二链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链轮84、第四链轮85和设置在第三链轮84、第四链轮85上的第二链条86,第四链轮85与右行走轮40通过第五连接轴89同轴设置,且第二链轮82与第三链轮84通过第四连接轴88同轴设置。为了保证第二锥形轮52与右行走轮40同轴心设置,第三连接轴87与第五连接轴89大致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此处的大致同一直线,指的是第三连接轴87与第五连接轴89满足一定的同轴度要求。通过增速机构80的设置,当动カ从左行走轮30输入后,先通过锥形轮51、52和摩擦轮53、54将速度I: I传递到另ー侧,然后再通过增速机构80升速,这时候右行走轮40比左行走轮30速度大,从而方便了轮椅左转的实现。
本实施例中,加入增速机构80不仅可以限定传动比在ー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当锥形轮与摩擦轮的传动比过大时,可以通过链轮降下来),而且方便将手动轮椅改装为电动轮椅,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第三实施例參阅图4,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也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ー增速机构80,但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カ传递机构50靠近右行走轮40设置,第二锥形轮52通过右手轮轴55 '与右行走轮40同轴设置。增速机构80通过轮系支撑板90设置在カ传递机构50与左行走轮30之间,该增速机构80为ー链传动机构,该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传动组件和第二链传动组件,其中,第一链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81、第ニ链轮82和设置在第一链轮81、第二链轮82上的第一链条83,第一链轮81通过第三连接轴87丨与第一锥形轮51同轴设置;第二链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链轮84、第四链轮85和设置在第三链轮84、第四链轮85上的第二链条86,第四链轮85与左行走轮30通过第五连接轴89'同轴设置,且第二链轮82与第三链轮84通过第四连接轴88同轴设置。为了保证第一锥形轮51与左行走轮30同轴心设置,第三连接轴87 ’与第五连接轴89 ’大致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此处的大致同一直线,指的是第三连接轴87'与第五连接轴89'满足一定的同轴度要求。通过增速机构80的设置,当动カ从右行走轮40输入后,先通过锥形轮51、52和摩擦轮53、54将速度I: I传递到另ー侧,然后再通过增速机构80升速,这时候左行走轮30比右行走轮40速度大,从而方便了轮椅右转的实现。本实施例中,加入增速机构80不仅可以限定传动比在ー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当锥形轮与摩擦轮的传动比过大时,可以通过链轮降下来),而且方便将手动轮椅改装为电动轮椅,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轮椅,包括脚踏板,车架,分别设置在车架两侧相对所述车架能自由旋转的左、右行走轮,以及安装在左、右行走轮之间的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机构包括 第一锥形轮,与所述左行走轮同轴心设置; 第二锥形轮,与所述右行走轮同轴心设置; 第一摩擦轮,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对应;以及 第二摩擦轮,与所述第二锥形轮对应,且与所述第一摩擦轮同轴设置; 其中,所述轮椅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摩擦轮和所述第二摩擦轮连接以改变第一摩擦轮与第一锥形轮对应切点及改变第二摩擦轮与第二锥形轮对应切点的转向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组件包括 转向杠杆,与所述第一摩擦轮和所述第二摩擦轮连接;以及 拉动件,与所述脚踏板连接且与所述转向杠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件为拉绳,所述拉绳为两根,其中一根拉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脚踏板的前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杆杆上的靠近所述第一摩擦轮侧;另一根拉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脚踏板的后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杠杆上的靠近所述第二摩擦轮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组件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拉绳导向件,所述两根拉绳的中部分别穿过所述拉绳导向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杠通过一第二连接轴与一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为使所述第一摩擦轮与所述第二摩擦轮同轴设置的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组件还包括有转向杠杆复位件,所述转向杠杆复位件一端设置在所述转向杠杆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还包括一增速机构,所述力传递机构靠近所述左行走轮设置,所述增速机构通过一轮系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力传递机构与所述右行走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机构为一链传动机构,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链传动组件,其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设置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上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锥形轮同轴设置;以及 第二链传动组件,其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设置在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述第四链轮与所述右行走轮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还包括一增速机构,所述力传递机构靠近所述右行走轮设置,所述增速机构通过一轮系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力传递机构与所述左行走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机构为一链传动机构,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链传动组件,其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设置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上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锥形轮同轴设置;以及 第二链传动组件,其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设置在第三链轮、第四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 述第四链轮与所述左行走轮同轴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椅,其包括脚踏板,车架,分别设置在车架两侧相对所述车架能自由旋转的左、右行走轮,以及安装在左、右行走轮之间的力传递机构。力传递机构包括第一锥形轮、第二锥形轮、第一摩擦轮以及第二摩擦轮,第一锥形轮与左行走轮同轴心设置;第二锥形轮与右行走轮同轴心设置;第一摩擦轮与第一锥形轮对应;第二摩擦轮与第二锥形轮对应,且与第一摩擦轮同轴设置;其中,轮椅还包括一与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连接以改变第一摩擦轮与第一锥形轮对应切点及改变第二摩擦轮与第二锥形轮对应切点的转向控制组件。本发明能方便偏瘫者或一侧肢体残疾者充分利用自己健康的一侧肢体轻松控制轮椅的运动。
文档编号A61G5/02GK102670359SQ20121014443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于杰, 刘岩, 刘文平, 庄严, 张娜, 李书田, 李文召, 李欣, 赵文艺 申请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