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82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操作部。
背景技术
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和与其相接的操作部。操作部由实施手术者来把持而将插入部插入被检查者的体内。在操作部安装有各种操作按钮例如送气 送水按钮或吸引按钮或遥控开关按钮等。这样的操作按钮包括主体部与操作帽。主体部例如形成为筒状,其一端部安装有开关。并且,以遮掩开关的方式在主体部上安装操作帽。操作帽例如为橡胶制,借助按压产生的弹性变形来使内部的开关接通。另外,通过停止向操作帽的按压来复原而使开关断开。操作按钮在安装于操作部的壳体主体之际,需要确保水密性及气密性,以避免清 洗等引起的液体的侵入或灰尘等的进入。因此,操作按钮在与壳体主体之间装填有0型圈或密封件。另外,如例如日本特开平8-568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5387号公报所示,使用螺母在壳体主体上固定操作构件。在日本特开平8-56892号公报中,相对于壳体主体的安装孔从壳体主体的内侧插入按钮单元,并在其上从壳体主体的外侧螺合固定用螺母来固定。另外,在日本特开2002-25387号公报中,与日本特开平8-56892号公报相反地,相对于壳体主体的安装孔从壳体主体的外侧插入按钮单元,并在其上从壳体主体的内侧螺合固定用螺母来固定。另外,在日本特开平8-191789号公报中,从壳体主体的外侧将开关插入安装孔,接着采用开关与固定螺丝而从壳体主体的内侧将按钮开关固定在壳体主体上。在上述日本特开平8-568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5387号公报记载的结构中,均采用了固定用螺母,故需要使固定用螺母旋转来紧固。尤其是,如日本特开2002-25387号公报那样,在壳体主体的内侧配置有固定用螺母的结构中,需要从壳体主体内的狭窄间隙来旋转固定用螺母,致使操作性恶劣,且操作按钮单元的安装或拆除花费工时。另外,如日本特开平8-56892号公报那样,在将固定用螺母配置于壳体主体的外侧的情况下,按钮单元在被收纳于壳体主体内的状态下,从安装孔朝向外侧突出,并在该突出部分的阳螺纹上螺合固定用螺母。因此,需要在壳体主体内设置按钮单元的安装及取出用的移动空间。其致使在壳体主体形成与移动空间相应的无用空间,成为了紧凑化的障碍。另外,在维护之际,拆下固定用螺母之后,从壳体主体的外侧向内侧按压按钮单元。接着,从开口将按钮单元向壳体主体的外侧推出。其成为增多操作的步骤数且增长维护时间的原因所在。如日本特开平8-191789号公报那样,在从壳体主体的内侧经由固定螺丝安装按钮开关时,在壳体主体上需要用于供固定螺丝旋转用的改锥插入的孔或开口。另外,代替孔或开口,想要形成使改锥的插入容易的凹部。其导致壳体主体的形状变得复杂。另外,除堵塞孔或开口的帽为必需以外,用于堵塞凹部的盖也要形成三维形状的复杂形态也是必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空间有限的壳体中简单地安装或拆除按钮开关或切换阀等操作构件、LED等显示构件、帽或盖及其他的各种零件的内窥镜的操作部。本发明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包括具有开口及安装孔的壳体主体;以堵塞所述壳体主体的开口的方式气密地安装的盖;拔脱阻止构件;密接部。所述拔脱阻止构件从相对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经由所述壳体主体的开口插入,并与向所述壳体主体的内侧突出的零件构件卡止,而阻止所述零件构件从所述壳体主体的拔脱。所述密接部设置在所述拔脱阻止构件上且使所述零件构件与所述壳体主体密接。在所述安装孔中沿着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侧朝向内侧的第一方向插入零件构件。在该零件构件被插入时,优选具有所述零件构件所卡止的卡止台阶部。另外,优选所述零件构件为按钮开关。该按钮开关具有开关主体;保持所述开关主体并从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安装孔中的安装筒;以覆盖所述开关主体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筒的一端,在外周 具有与所述卡止台阶部卡止的卡止部,且借助按压操作来变形而切换所述开关主体的操作帽。优选所述拔脱阻止构件为固定楔。优选在所述安装孔中设有固定楔安装槽。在固定楔被插入固定楔安装槽时,安装筒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向内侧施力,而使操作帽的卡止部与所述卡止台阶部卡止。优选所述固定楔安装槽具有倾斜面,且在所述固定楔从第二方向的插入的作用下,借助所述倾斜面使所述安装筒在第一方向上朝向内侧施力。所述操作帽的卡止部在所述卡止台阶部内变形,而使所述操作帽与所述安装孔气密地密接。优选所述固定楔呈在连结板的两端具有尖端变细的支腿板的U字形、或者将在中间具有弯曲突起的支腿板形成在连结板的两端的U字形。在一对尖端变细的支腿板中,一侧缘倾斜形成,并通过该一对倾斜侧缘来按压所述倾斜面。另外,在所述弯曲突起时来按压所述倾斜面。优选还具有形成在所述连结板的安装孔;在所述固定楔处于被插入所述固定楔安装槽的状态时在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形成在所述安装筒的安装螺纹孔;从所述安装孔插入并与所述安装螺纹孔螺合,而将所述固定楔固定在所述安装筒的固定螺丝。进而,优选所述支腿板的前端具有卡止于所述安装槽的端部的卡止片。优选所述安装孔的卡止台阶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卡止面、与所述卡止面大致正交连续的卡止内周面。优选所述操作帽在面对所述卡止部的所述卡止内周面的位置具有第一环状突条,该第一环状突条与所述卡止内周面接触并变形,而使所述操作帽与卡止台阶部气密地密接。另外,优选所述操作帽在面对所述卡止部的所述卡止面的位置具有第二环状突条。该第二环状突条与所述卡止面接触并变形,而使所述操作帽与卡止台阶部气密地密接。优选所述拔脱阻止构件为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侧插入所述安装筒的内周面且使带状的带主体的两端部重叠形成环状的固定带。优选所述密接部具有在所述带主体的一端部安装在所述固定带的周方向上的阳螺纹;在所述带主体的另一端部,在所述固定带的周向上以所述阳螺纹的螺距分离而在与所述周向交叉的方向上较长形成,且所述阳螺纹的一部分进入卡止的卡止切口。当使所述阳螺纹旋转来改变所述阳螺纹与卡止切口的卡合位置时,可变更所述固定带的周长。另外,优选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及所述安装筒的外周面设有限制所述安装筒的旋转的旋转限制部。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安装零件之际,从与零件插入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安装脱落阻止构件,故能够在安装空间有限的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壳体中简单地安装零件。另外,在从壳体拆除零件之际,也通过从第二方向拔出脱落阻止构件,而能够从壳体简单地拆除零件。


图I是表示电子内窥镜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处于取下盖的状态下的内窥镜的操作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通用软线连接口的安装托架的立体图。图4是将壳体主体与按钮开关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按钮开关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在安装槽中插入固定楔的状态的侧视图,其由剖面示出壳体主体。图7是表示将固定楔插入安装槽中的状态的、与图6同样的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固定楔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固定楔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固定楔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采用了固定带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固定带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具有旋转限制面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在通用软线连接器上安装有按钮开关、三通切换阀的电子内窥镜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电子内窥镜系统8由电子内窥镜10、通用软线13、光源装置14、处理器装置15构成。电子内窥镜10具有被插入于被检查体的体腔等中的插入部11和用于对插入部11进行操作的操作部12。在插入部11的前端内部设有对体腔内进行摄像的摄像单元。来自摄像单元的摄像信号经由操作部12、通用软线13及连接器25而向处理器装置15输送。在处理器装置15中,对于摄像单元所摄影到的观察图像实施众所周知的图像处理,并在例如电视监视器16中显示。插入部11从前端依次划分为前端硬质部17、弯曲部18及挠性管部19。众所周知,在前端硬质部17的前端面形成有观察窗、照明窗、钳子出口、送气送水喷嘴、喷水喷嘴等。弯曲部18通过角把手20的旋转操作而向上下左右方向以任意角度弯曲。由此,前端硬质部17朝向体腔内的所期望的方向,而能够实现体腔内的观察部位的摄像、或来自钳子出口的钳子进行的各种处置。挠性管部19是将操作部12与弯曲部18之间呈长条状连结的部分,且具有可挠性。操作部12在壳体21上安装有角把手20、送气 送水按钮26、吸引按钮27、第一 第三按钮开关28 30等的零件构件。如图2所示,壳体21包括具有开口 22的壳体主体23和盖24(参考图2)。这些壳体主体23及盖24由树脂成形件构成。壳体主体23形成为上部稍微狭窄的大致五画形的箱形,具有底板23a(相当于操作部12的侧面)、以围绕该底板23a的方式配置于周缘的前板23b、上板23c、上后板23d、下后板23e、下板23f。在开口22的周围的缘部形成有用于收纳0型圈的收纳槽(均未图示)。盖24以堵塞开口 22的方式嵌入壳体主体23。并且,采用2根螺丝33而固定在壳体主体23上。在该固定的作用下,0型圈在壳体主体23与盖24之间变形并与两者密接,从而可确保气密性及水密性。角把手20(参考图I)被配设在壳体主体23的靠底板23a侧。如图I及图2所示,送气 送水按钮26、吸引按钮27、第一按钮开关28、第二按钮开关29安装在壳体主体23的前板23b,第三按钮开关30安装在壳体主体23的上板23c。在从插入部11的前端选择送出空气或液体之际操作送气 送水按钮26。在从插入部11的前端对空气或液体进行吸引操作之际操作吸引按钮27。在进行静止图像的摄影或放大摄影的、其他的各种操作之际操作第一 第三按钮开关28 30。如图2所示,在盖24的外侧中央部向外侧突出地一体设有把手部35。在由左手把持壳体21时,通过左手的大拇指来支承该把手部35的下部,从而容易把持壳体21。另外,在把手部35的突出端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 36。在该开口 36中在由0型圈(未图示)等保持为气密的状态下插通有通用软线13 (参考图I)。壳体主体23的内部通过分隔板31而被分隔为操作按钮收纳室和角把手相关的线束操作部收纳室。分隔板31由例如金属板构成,其通过安装螺丝而固定在壳体主体23上。在壳体主体23的中央配置有托架37。如图3所示,该托架37包括具有一对支腿部38a、38b的拱门状的构架38和被螺丝固定于一方的支腿部38b的辅助支腿部39,以用于保持通用软线连接口 40。辅助支腿部39安装成相对于构架38正交。并且,借助一对支腿 部38a、38b与辅助支腿部39的三点支承来利用螺丝固定在分隔板31上。由此,在壳体主体23上牢固地固定通用软线连接口 40。另外,辅助支腿部39通过螺丝而固定于构架38,故在操作部12的修理或维护之际,能够通过拆除螺丝即可容易地将托架37分解为构架38与辅助支腿部39。需要说明的是,托架37被滚筒抛光,以对各配线软线42不产生损伤。在通用软线连接口 40内,集束有来自各送气 送水按钮26、吸引按钮27的软管41或各按钮开关28 30的配线软线42等。并且,被集束作为通用软线13,并从通用软线连接口 40向壳体21的外部取出。另外,通过将托架37拆除而分解为构架38或支腿部39,从而能够简单地使各配线软线42露出,修理或维护变得容易。如图4所示,第一按钮开关28包括按钮开关主体50、固定楔51、固定螺丝52。按钮开关主体50以比形成于前板23b的圆形的安装孔54的直径稍小的直径的方式整体形成为圆筒状。如图5所示,按钮开关主体50从前端依次包括操作帽60、开关主体61、安装筒62。安装筒62为硬质塑料制或金属制。在安装筒62的外周面,在相对于壳体主体23的外侧相对于周面突出地形成有操作帽安装凸缘63。该操作帽安装凸缘63的外径比安装孔54的内径大。另外,安装筒62在被插入壳体主体23的安装孔54中的状态下,在位于壳体主体23的内侧的外周面形成有固定楔安装槽64 (参考图4、图6参照)。在安装筒62的内周面形成有用于保持开关主体61的分隔板65,在该分隔板65形成有贯通孔66。开关主体61具有基板61a,且经由该基板61a将开关主体61固定在分隔板65上。在基板61a的背面侧突出形成有端子67,这些端子67被插通在分隔板65的贯通孔66中。在端子67通过钎焊等而连接有通用软线13的配线软线42。如图6所示,固定楔安装槽64具有将安装筒62的周面的一部分沿与筒心正交的方向切除的一对平行的槽面64a。该槽面64a的一方的侧壁(位于外侧)64b与筒心正交,另一方的侧壁(位于内侧)64c与筒心交叉。通过该交叉的侧壁64c来形成倾斜面68。如图5所示,操作帽60为合成橡胶制且具有柔软性,且外形形成为半球状。在内周面60a的中央在面对开关主体61的可动部61b的位置形成有按压突起60b。当按压操作 帽60时,操作帽60变形,且通过按压突起60b来按靠开关主体61的可动部61b。由此,开关主体61切换成接通或断开。在操作帽60的内周面60a上的端缘部附近沿周方向形成有安装槽70。在该安装槽70中嵌接有操作帽安装凸缘63。另外,在形成于前板23b的安装孔54中,在其外侧形成有卡止台阶部(帽安装槽)71。卡止台阶部71包括与第一方向Al垂直的卡止面71a ;与该卡止面71a正交而连续的卡止内周面71b。在该卡止台阶部71中嵌入有操作帽60的端缘部60c。如图4所示,固定楔51为硬质塑料制或金属制,其由一对支腿部51a与连结部51b形成为U字形。在连结部51b的中央部形成有供固定螺丝52插通的孔51c。支腿部51a的一方的侧缘倾斜形成而构成倾斜面53。倾斜面53构成了将作为零件构件的按钮开关主体50与壳体主体23的前板23b密接的密接部。如图6所示,固定楔安装槽64在从正面观察时,呈梯形状构成,且具有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扩开的倾斜面68。固定楔51通过壳体主体23的开口 22,而从与第一方向Al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A2插入固定楔安装槽64中。如图5所示,借助固定楔51向安装槽64的插入,将固定楔51的倾斜面53压接于该倾斜面68。借助该压接,使安装筒62在安装孔54内向右方向移动,并在操作帽安装凸缘63与卡止台阶部71之间,将操作帽60的端缘部60c压溃变形,从而将操作帽60压接于卡止台阶部71内。借助该操作帽60的压接,将按钮开关主体50气密性地安装在前板23b上。垫圈75在固定楔51为金属制时,保持使前板23b的内表面不会受到损伤。如图5所示,在固定楔51进入楔安装槽64的状态下,在与孔51c对应的安装筒62上形成有螺纹孔76。在该螺纹孔76中螺合有固定螺丝52。通过该固定螺丝52,可防止固定楔51从楔安装槽64脱落的情况。另外,借助由固定螺丝52的旋转的向螺纹孔76的进入,操作帽60的端缘部60c向卡止台阶部71的压接增强,从而将按钮开关主体50更加牢固地安装在安装孔54中。另外,通过对固定螺丝52的螺入量进行调节,能够调节基于楔51的压接力,从而能够可靠地确保气密性或水密性。如图4所示,在第二及第三按钮开关29、30中,除了操作帽29a、30a的形状不是半球状而是圆柱状或截头圆锥状以外,均是与第一按钮开关28相同的结构,故采用与第一按钮开关28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减小操作帽的内部空间,能够减少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空气的膨胀的影响。
各按钮开关28 30相对于壳体主体23如下安装。首先,如图6所示,使垫圈75预先在壳体主体23的内侧面与安装孔54位置对合地粘结。接着,从各安装孔54拉出配线软线42,并将配线软线42钎焊连接在开关主体61的端子67上。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端子67预先钎焊在配线软线42上。其次,如图4所示,在各安装孔54中从第一方向Al插入按钮开关主体50。如图6所不,将固定楔51从与第一方向Al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A2插入。借助该插入,使固定楔安装槽64的倾斜面68与固定楔51的倾斜面53接触,并使安装筒62向壳体主体23的内侧移动。
接着,在将固定螺丝52插入固定楔51的安装孔51c中而旋转时,固定螺丝52与螺纹孔76螺合,固定楔51被紧固在安装槽64中。借助该紧固,而将操作帽60的端缘部60c压接于卡止台阶部71。由此,按钮开关28被固定于壳体主体23,并且,在操作帽60与卡止台阶部71的压接的作用下,防止来自安装孔54的水或空气进入壳体主体23内。另外,与蒋按钮开关利用螺母或螺丝而从壳体内侧紧固的现有类型的结构相比,无需在开口 22中附加用于插入螺母或螺丝等的特别的凹部等。因而,开口 22及盖24不必形成如呈三维弯曲那样的复杂的形状,故制造变得容易。并且,仅仅通过将固定楔51插入而从第二方向来紧固固定螺丝52,即可简单地进行安装。另外,固定楔51由于从与作为按钮开关主体50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Al正交的第二方向A2插入,故插入变得容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与作为按钮开关主体50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Al正交的第二方向A2插入固定楔51,不过,在壳体主体23的安装面由倾斜面或弯曲面构成的情况下,与这些安装面相适应地适当变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交叉角度,而形成90°以外的交叉角度。在为了维护或检查而从壳体主体23拆除各按钮开关28 30的情况下,进行与安装相反的操作。首先,在从第二方向A2插入改锥而将固定螺丝52拆除后,能够将固定楔51简单地拔出。并且,与现有类型的结构相比无需使螺母或螺丝等从壳体主体23的内侧旋转处,拆除可简单进行。以下,参考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操作帽80的端缘部81的外周面,在面对卡止台阶部71的卡止内周面71b的位置形成有第一环状突条82,在面对卡止台阶部71的卡止面71a的位置形成有第二环状突条83 (双点划线表不部分)。关于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故对于相同的构件标以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同样。第一环状突条82与卡止内周面71b接触而变形,并使操作帽80与卡止台阶部71气密性地密接。另外,第二环状突条83与卡止台阶部71的卡止面71a接触而变形,并使操作帽80与卡止台阶部71气密性地密接。这样,通过设有第一及第二环状突条82、83且使这些构件与卡止台阶部71接触而变形,在操作帽80与安装孔54之间双重密接,故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可更进一步地提高气密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仅形成第一环状突条82及第二环状突条83中的任一方。在这种情况下,也可确保操作帽80与安装孔54之间的气密性。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操作帽80与安装孔54之间封入第一密封剂84,而在操作帽80与安装筒62之间封入第二密封剂85。另外,在安装有开关主体61的分隔板65的相反侧面,在安装筒62内封入第三密封剂86。第一密封剂84使操作帽80可靠地与卡止台阶部71固接,而防止在操作帽80与卡止台阶部71的间隙中积存灰尘或杂质、杂菌等的情况。另外,第二密封剂85对安装筒62与操作帽80的间隙进行密封,除阻止杂质等的进入以外,也可确保气密性。第三密封剂86除对开关主体61的端子67及配线软线42的连接部封止以外,在操作帽80破损时也可确保壳体主体23的内部的气密性。在图9中,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安装筒87的帽安装凸缘87a与安装孔54的卡止台阶部71的卡止面71a直接接触。因此,除操作帽88的端缘部的形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同以外,其他的结构均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环状突条89来确保与卡止台阶部71的密接性。另外,通过第一密封剂84来对安装孔54与操作帽88之间进行密封。在上述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具有倾斜面53的固定楔51,不过,在图10 图12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具有与按钮开关主体50的安装槽64的倾斜面68抵接而对按钮开关主体50向内侧施力的弯曲突起90a、91a的固定楔90 92。 如图10所示,固定楔90例如通过将金属板折弯而形成,其具有矩形状的连结板90b、与该连结板90b的四角连接的第一支腿部90c及第二支腿部90d。第一支腿部90c由细长的带板构成,且相对于连结板90b折弯成90°。另外,第二支腿部90d由在中间部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弯曲突起90a的带板构成,其以前端接近第一支腿部90c的前端的方式相对于连结板90b折弯成锐角。固定楔90代替图6所示的固定楔51,在插入按钮开关主体50的安装槽64时,使第一支腿部90c与垫圈44接触,并使第二支腿部90d的弯曲突起90a按压倾斜面68。由此,按钮开关主体50向朝向壳体主体23的内侧的方向移动。另外,第二支腿部90d通过具有弹性的弯曲突起90a而朝向倾斜面68对固定楔90进行施力,故能够以适度的力对按钮开关主体50朝向壳体主体23的内侧施力。进而,通过改变固定螺丝52的螺入量,也能够简单地调节作用力。图11所示的固定楔91通过对一个带板利用板金加工而折弯,将具有弯曲突起91a的支腿部91b形成在连结板91c的两侧,且与图10所示的固定楔90同样地,在形成于支腿部91b的中央部的弯曲突起91a的作用下,能够对安装槽64的倾斜面68进行按压。固定楔91如下制成。首先,从金属制的带板的两端以规定长度相对于中央部的连结板91c呈直角折弯而形成一对支腿部91b。接着,将该支腿部91b扭转90°后,在支腿部91b的大致中央部对弯曲突起91a进行冲压加工。需要说明的是,加工的顺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先形成弯曲突起91a之后,再扭转来进行折弯加工。图12所示的固定楔92是通过在图11的固定楔91的前端折弯形成用于止脱用的卡止爪(卡止片)91d的构件。代替图6所示的固定楔51,而在固定楔92插入按钮开关主体50的安装槽64时,固定楔92与垫圈75接触,弯曲突起91a按压倾斜面68。由此,对安装筒62朝向壳体主体23的内侧进行施力。并且,通过卡止爪91d与安装槽64的端缘卡止,来获得止脱效果。在取出固定楔92时,沿卡止爪9Id的卡止脱落的方向对弯曲突起91a进行按压。由此,能够解除卡止爪9Id的自安装槽64的卡止,从安装槽64中拔出固定楔92。需要说明的是,由固定螺丝52实现的紧固固定也可省略,而同时使用固定螺丝52与卡止爪91d。另夕卜,也可以代替固定螺丝52或卡止爪91d,通过其他的固定机构将固定楔92固定在楔安装槽64中。需要说明的是,图10 图12所示的固定楔90 92对金属制的带板冲压而成形,不过,除了基于冲压等的板金加工以外,也可以由采用了硬质树脂的成形件来构成。图13及图14示出了作为拔脱阻止构件而未使用固定楔的又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除作为拔脱阻止构件采用固定带93以外,均是与图5 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在安装筒62的内周面插入有外周长变更自如的固定带93。该固定带93从相对于作为按钮开关主体50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Al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A2插入壳体主体23之后,插入安装筒62的内周面。如图14所示,固定带93为与众所周知的软管夹同样的结构,其将带状的带主体94的两端部94a、94b重叠而构成环状。并且,在带主体94的一端部94a通过托架95而在固定带93的周方向上保持有旋转自如的阳螺纹96。在带主体94的另一端部94b沿固定带93的周方向以与阳螺纹96相同的螺距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卡止切口 97。卡止切口 97发挥作为阴螺纹的螺纹谷的作用,而其与阳螺纹96的螺纹峰螺合。通过这些阳螺纹96、托架 95、卡止切口 97来构成使安装筒62的外周面与壳体主体23的安装孔54的内周面密接的密接部98。在将按钮开关99固定于壳体主体23时,如图13所示,在壳体主体23中嵌入按钮开关99。接着,从壳体主体23的开口 22中通过改锥对阳螺纹96进行旋转。由此,固定带93被向箭头线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输送,而使固定带93的周长、即圆的直径增大。当固定带93的外径增大时,安装筒62弹性变形,而与壳体主体23的安装孔54压接。需要说明的是,如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在安装孔54中形成随着朝向壳体主体23的内侧而逐渐扩开的锥形面54a,并在该锥形面54a上压接安装筒62的外周面,从而可将安装筒62可靠地固定在壳体主体23上。在图15所示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孔100及安装筒101形成旋转限制面100a、101a。安装筒101的旋转限制面IOla通过将安装筒101的外周面的一部呈平面状切除而形成。同样地,在该旋转限制面IOla所位于的安装孔100中形成有与旋转限制面IOla接触来限制安装筒101的旋转的旋转限制面101a。旋转限制面IOla除一个外也可以是多个。另外,在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分别将安装孔100形成为多边形状的各边作为旋转限制面。另外,代替限制面,只要是能够限制安装筒的旋转的结构即可,也可以采用卡止突起或卡止凹部来限制旋转。该旋转限制面100a、IOla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均可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安装筒101插入安装孔100之际,不会使安装筒101旋转,而固定楔51的插入时的定位容易。另外,在安装孔100 ^安装筒101不会旋转,因此,消除了因旋转而配线软线42被拉伸断线或连接部从钎焊头部分剥离的情况。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连接有插入部11的内窥镜10的操作部1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可发挥作为内窥镜10的操作部12的作用,并不要限定于连接有插入部11的操作部12。图16所示的又一实施方式代替与插入部11连续的第一操作部12,在通用软线13的连接器110中实施本发明。连接器110具有壳体主体108及盖109,通过通用软线13而将电子内窥镜10与光源装置14连接。在壳体主体108上,按钮开关111、112和三通切换阀113借助固定楔51及固定螺丝52而被安装,从而构成第二操作部114。在壳体主体108形成有开口 115,且从该开口 115中插入固定楔51、固定螺丝52。关于按钮开关111、112或三通切换阀113向壳体主体108的具体安装方法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且对于同一结构构件标以同一标号。连接器110除通用软线13之外,还连接有向处理器装置15的连接软线116、向送液罐117的软管118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从相对于按钮开关111、112等操作构件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插入固定楔51等脱落阻止构件,并将操作构件安装在壳体主体108上,故可简单地进行这些操作构件的安装及拆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通用软线13的连接器110的壳体主体108来安装按钮开关111、112等操作构件作为第二操作部114,不过,操作部也能够实施于采用分岐部等壳体主体之中。另外,作为操作构件,并不局限于操作开关等,也包含上述那样的三通切换阀或其他的机械操作构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使支腿部形成楔状或在支腿部的中间部设有弯曲突起那样的固定楔作为脱落阻止构件。不过,只要是能够与操作构件等零件卡合而使按钮开关水密或气密性地固定在壳体上,脱落阻止构件可以是任何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零件举出了按钮开关的例子,不过也可以例如是LED等显示零件。另外,操作帽由具有柔软性的合成橡胶等构成,但也可例如无柔软性。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在上部具有可动部而能够变位的帽。另外,在按钮开关与安装孔之间可采用0型圈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部形成为箱型状,不过操作部可以设定为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有圆筒状或半球状或其他自由的曲面构成的壳体主体。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开关等操作构件向壳体主体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Al和表示固定操作构件的固定楔的插入方向的第二方向A2以例如安装有操作构件的前板和盖的交叉角度为90度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在相对于形成有安装孔的安装板部而倾斜安装操作构件时,也可以是90度以外的倾斜角度。另外,第一方向Al与第二方向A2未必要相交,也包含分离的状态。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楔51的松动防止对策,采用了由固定螺丝52实现的螺纹止动,不过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封闭壳体主体23的盖22的内壁面上设置对固定楔51向取出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凸部等。另外,也可以代替固定螺丝52而采用粘结剂将固定楔51与安装槽64粘结,在这种情况下也防止了固定楔的松动。在将固定楔51拆除之际,在固定楔51的连结板51b与安装筒62的间隙中插入一字槽改锥等拆除用工具并旋转或倾斜而使固定楔51向上方稍微抬起,由此能够将粘结剂剥落,从而能够使固定楔51从安装槽64中浮起。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的操作部,在壳体主体上以可拆除的方式安装有至少一个零件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安装孔,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所述零件构件沿着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侧朝向内侧的第一方向插入到该安装孔中; 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 盖,其以堵塞所述开口的方式气密地安装; 拔脱阻止构件,其从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经由所述开口插入,将向所述壳体主体的内侧突出的所述零件构件卡止,以免所述零件构件从所述壳体主体的拔出;密接部,其设置在所述拔脱阻止构件上且使所述零件构件与所述壳体主体密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具有卡止台阶部,当从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零件构件时,该卡止台阶部将所述零件构件卡止, 所述零件构件为按钮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钮开关具有 开关主体; 安装筒,其保持所述开关主体并从所述第一方向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 操作帽,其以覆盖所述开关主体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筒的一端且因按压操作发生变形而切换所述开关主体; 卡止部,其设置在所述帽的外周并卡止在所述卡止台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拔脱阻止构件为固定楔, 所述安装筒具有固定楔安装槽,该固定楔安装槽在所述固定楔的插入的作用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朝向内侧对安装筒施力,并使操作帽的卡止部卡止于所述卡止台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楔安装槽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在所述固定楔从第二方向的插入的作用下,借助所述倾斜面在第一方向上对所述安装筒朝向内侧施力,并使所述操作帽的卡止部在所述卡止台阶部内变形,从而使所述操作帽与所述安装孔气密地密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楔是在连结板的两端具有尖端变细的支腿板的U字形板构件,各支腿板的一侧缘倾斜形成,通过该一对倾斜侧缘来按压所述倾斜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楔是将在中间具有弯曲突起的支腿板形成在连结板的两端处的U字形板构件,通过所述弯曲突起来按压所述倾斜面。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螺丝安装孔,其形成在所述连结板上; 螺纹孔,其在所述固定楔被插入到所述固定楔安装槽内的状态时在与所述螺丝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在所述安装筒上; 固定螺丝,其从所述螺丝安装孔插入并与所述螺纹孔螺合,而将所述固定楔固定在所述安装筒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腿板的前端具有卡止于所述安装槽的端部的卡止片。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的卡止台阶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卡止面、与所述卡止面大致正交且连续的卡止内周面, 所述操作帽在面对所述卡止部的所述卡止内周面的位置具有第一环状突条,该第一环状突条与所述卡止内周面接触并变形,而使所述操作帽与卡止台阶部气密地密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帽在面对所述卡止部的所述卡止面的位置具有第二环状突条,该第二环状突条与所述卡止面接触并变形,而使所述操作帽与卡止台阶部气密地密接。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拔脱阻止构件是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侧插入到所述安装筒的内周面且使带状的带主体的两端部重叠而形成为环状的固定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接部具有 在所述带主体的一端部沿着所述固定带的周向安装的阳螺纹; 在所述带主体的另一端部以与所述阳螺纹的螺距相同的螺距配置且与所述阳螺纹的一部分卡合的多个卡止切口, 通过使所述阳螺纹旋转来改变所述阳螺纹与卡止切口的卡合位置,从而变更所述固定带的周长。
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及所述安装筒的外周面具有对所述安装筒的旋转进行限制的旋转限制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操作部。壳体主体具有安装孔与开口。在安装筒的一端部以覆盖被收纳于安装筒内的开关主体的方式嵌入操作帽。在安装孔中插入有按钮开关主体。在向壳体主体的内侧突出的安装筒的外周面形成有安装槽。通过开口而将固定楔插入安装槽。安装槽及固定楔的倾斜面彼此接触,而使安装筒朝向内侧施力。操作帽的端缘部与安装孔的卡止台阶部接触变形,而使安装孔与操作帽气密密接。借助固定楔的插入、拔脱,而能够从壳体主体容易地拆除按钮开关主体。
文档编号A61B1/00GK102772192SQ20121014448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内藤观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