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9903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ー种能治疗腰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強直性脊椎炎、骨质增生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強直性脊椎炎、骨质增生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病情顽固难治,患病后病人疼痛难忍、活动受限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形成这些病的主要原因是外邪侵袭、血淤留滞和肝肾功能不足,致使肌体抗病能力下降,气血周流不畅,导致血停为淤、湿停为痰、痰淤互结,与风寒、湿外邪相合闭经络
而为痹症。目前大多患者采用西医或针灸、电疗、牵引等途径治疗。虽然ロ服西药治疗时,症状有所缓解,但不能根治,而且复发多和出现副作用。而采用针灸、电疗、牵引等途径的治疗方法虽然对病症较轻者有一定疗效,但对病症较重的患者疗效不太理想,而且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发明涉及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ー种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強直性脊椎炎、骨质增生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膏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原料黄连12 18份、薄荷12 18份、白芷12 18份、天南星12 18份、生地黄12 18份、前胡12 18份、熟地黄12 18份、金银花12 18份、升麻12 18份、青皮12 18份、巴豆12 18份、细辛16 20份、穿山甲16 20份、全蝎16 20份、白花蛇16 20份、大黄12 16份、威灵仙12 16份、川乌12 16份、荆芥12 16份、泽湾16 20份、山药16 20份、川续断16 20份、贝母16 20份、杏仁16 20份、首乌16 20份、苍耳16 20份、柴胡16 20份、赤苟16 20份、娱蚁16 20份、黄茶12 18份、黄柏12 18份、芫花10 14份、白鲜皮10 14份、僵蚕12 18份、杜仲12 18份、两头尖10 14份、远志16 20份、海风藤12 18份、桑皮12 18份、五倍子12 18份、良姜12 18份、藁本12 18份、玄參12 18份、防风12 18份、猪苓12 16份、知母12 16份、川弯12 16份、麻黄12 16份、桔梗12 16份、当归12 16份、甘草12 16份、苍术12 16份、梔子12 16份、陈皮12 16份、香附12 18份、草乌12 18份、枳壳12 18份、桃仁12 18份、一口钟12 18份、秦艽12 18份、桑枝10 30寸、槐枝10 30寸、榆枝10 30寸、柳枝10 30寸、桃枝10 30寸、乳香12 18份、没药12 18份、血竭12 18份、龙骨12 18份、海螵蛸12 18份、赤石脂12 18份、轻粉3 10份、冰片3 10份、麝香6 12份、樟脑20 30份、阿魏20 3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用ロ服,不刺激五脏,贴在病痛部位通过皮肤毛孔自然吸收药力,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利剑、祛风祛寒、接骨续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强直性脊椎炎、骨质增生,直达病灶,见效快,不复发。进ー步,最佳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原料黄连16份、薄荷16份、白芷16份、天南星16份、生地黄16份、前胡16份、熟地黄16份、金银花16份、升麻16份、青皮16份、巴豆18份、细辛18份、穿山甲18份、全蝎18份、白花蛇16份、大黄16份、威灵仙16份、川乌16份、荆芥16份、泽泻18份、山药18份、川续断18份、贝母18份、杏仁18份、首乌18份、苍耳18份、柴胡18份、赤芍18份、蜈蚣20份、黄苓16份、黄柏14份、芫花14份、白鲜 皮14份、僵蚕16份、杜仲16份、两头尖14份、远志18份、海风藤16份、桑皮16份、五倍子16份、良姜16份、藁本16份、玄參16份、防风16份、猪茶16份、知母16份、川弯16份、麻黄16份、桔梗16份、当归16份、甘草16份、苍术16份、梔子16份、陈皮16份、香附16份、草乌16份、积壳16份、桃仁16份、一口钟16份、秦究16份、桑枝30寸、槐枝30寸、榆枝30寸、柳枝30寸、桃枝30寸、乳香16份、没药16份、血竭18份、龙骨16份、海螵蛸16份、赤石脂16份、轻粉8份、冰片8份、磨香10份、樟脑30份、阿魏30份。进ー步,所述大黄为生大黄,所述荆芥为炒荆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一种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药物原料按以下重量份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黄连12 18份、薄荷12 18份、白芷12 18份、天南星12 18份、生地黄12 18份、前胡12 18份、熟地黄12 18份、金银花12 18份、升麻12 18份、青皮12 18份、巴豆12 18份、细辛16 20份、穿山甲16 20份、全蝎16 20份、白花蛇16 20份、大黄12 16份、威灵仙12 16份、川乌12 16份、荆芥12 16份、泽泻16 20份、山药16 20份、川续断16 20份、贝母16 20份、杏仁16 20份、首乌16 20份、苍耳16 20份、柴胡16 20份、赤苟16 20份、娱蚁16 20份、黄茶12 18份、黄柏12 18份、芫花10 14份、白鲜皮10 14份、僵蚕12 18份、杜仲12 18份、两头尖10 14份、远志16 20份、海风藤12 18份、桑皮12 18份、五倍子12 18份、良姜12 18份、藁本12 18份、玄參12 18份、防风12 18份、猪苓12 16份、知母12 16份、川弯12 16份、麻黄12 16份、桔梗12 16份、当归12 16份、甘草12 16份、苍术12 16份、梔子12 16份、陈皮12 16份、香附12 18份、草乌12 18份、积壳12 18份、桃仁12 18份、一口钟12 18份、秦艽12 18份、桑枝10 30寸、槐枝10 30寸、榆枝10 30寸、柳枝10 30寸、桃枝10 30寸;第ニ组包括乳香12 18份、没药12 18份、血竭12 18份、龙骨12 18份、海螵蛸12 18份、赤石脂12 18份、轻粉3 10份、冰片3 10份、麝香6 12份、樟脑20 30份、阿魏20 30份;2)将上述第二组药物原料研磨成细粉,待用;3)将上述第一组药物原料置于芝麻油中浸泡10 15天后,用文火煎熬,待药物炸至枯黄后把药渣捞出,然后将药油加热至280 320°C,接着加入樟丹,充分搅匀、冷却,再加入上述研磨成细粉的第二组药物原料,充分搅匀,最后将所得药物通过去火毒处理,即得膏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将上述第一组药物原料浸泡在芝麻油中10 15天,可使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确保药效发挥。进ー步,所述药物原料细粉的目数为120目。
进ー步,所述芝麻油用量为6000 7000重量份。进一步,所述樟丹添加量为2800 3000重量份。进ー步,所述去火毒处理方法为冷水里浸泡3 7天,每日换水一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I以100贴膏药计,称取以下重量的两组药物原料,第一组为黄连12克,薄荷12克、白芷12克、天南星12克、生地黄12克、前胡12克、熟地黄12克、金银花12克、升麻12克、金银花12克、青皮12克、巴豆12克、细辛16克、穿山甲16克、全蝎16克、白花蛇16克、大黄12克、威灵仙12克、川乌12克、荆芥12克、泽泻16克、山药16克、川续断16克、贝母16克、杏仁16克、首乌16克、苍耳16克、柴胡16克、赤芍16克、蜈蚣16克、黄苓12克、黄柏12克、芫花10克、白鲜皮10克、僵蚕12克、杜仲12克、两头尖10克、远志16克、海风藤12克、桑皮12克、五倍子12克、良姜12克、藁本12克、玄參12克、防风12克、猪苓12克、知母12克、川弯12克、麻黄12克、桔梗12克、当归12克、甘草12克、苍术12克、梔子12克、陈皮12克、香附12克、草乌12克、枳壳12克、桃仁12克、一口钟12克、秦艽12克、桑枝10寸、槐枝10寸、榆枝10寸、柳枝10寸、桃枝10寸;第ニ组为乳香12克、没药12克、血竭12克、龙骨12克、海螵蛸12克、赤石脂12克、轻粉3克、冰片3克、麝香6克、樟脑20克、阿魏20克。实施例2以100贴膏药计,称取以下重量的两组药物原料,第一组为黄连18克、薄荷18克、白芷18克、天南星18克、生地黄18克、前胡18克、熟地黄18克、金银花18克、升麻18克、金银花18克、青皮18克、巴豆18克、细辛20克、穿山甲20克、全蝎20克、白花蛇20克、大黄16克、威灵仙16克、川乌16克、荆芥16克、泽泻20克、山药20克、川续断20克、贝母20克、杏仁20克、首乌20克、苍耳20克、柴胡20克、赤芍20克、蜈蚣20克、黄苓18克、黄柏18克、芫花14克、白鲜皮14克、僵蚕18克、杜仲18克、两头尖14克、远志20克、海风藤18克、桑皮18克、五倍子18克、良姜18克、藁本18克、玄參18克、防风18克、猪苓16克、知母16克、川弯16克、麻黄16克、桔梗16克、当归16克、甘草16克、苍术16克、梔子16克、陈皮16克、香附18克、草乌18克、枳壳18克、桃仁18克、一口钟18克、秦艽18克、桑枝30寸、槐枝30寸、榆枝30寸、柳枝30寸、桃枝30寸;第ニ组为乳香18克、没药18克、血竭18克、龙骨18克、海螵蛸18克、赤石脂18克、轻粉10克、冰片10克、麝香12克、樟脑30克、阿魏30克。实施例3以100贴膏药计,称取以下重量的两组药物原料,第一组为黄连15克、薄荷15克、白芷15克、天南星15克、生地黄15克、前胡15克、熟地黄15克、金银花15克、升麻15克、金银花15克、青皮15克、巴豆15克、细辛17克、穿山甲17克、全蝎克、白花蛇17克、大黄13克、威灵仙13克、川乌13克、荆芥14克份、泽泻17克份、山药17克、川续断17克、贝母17克、杏仁17克、首乌17克、苍耳17克、柴胡17克、赤芍17克、蜈蚣17克、黄苓15克、黄柏15克、芫花12克、白鲜皮12克、僵蚕15克、杜仲15克、两头尖12克、远志17克、海风藤15克、桑皮15克、五倍子15克、良姜15克、藁本15克、玄參15克、防风15克、猪苓13克、知母13克、川芎13克、麻黄13克、桔梗13克、当归13克、甘草13克、苍术13克、梔子13克、陈皮13克、香附13克、草乌13克、枳壳13克、桃仁13克、一口钟15克、秦艽15克、桑枝20寸、槐枝20寸、榆枝20寸、柳枝20寸、桃枝20寸;第ニ组为乳香15克、没药15克、血竭15克、龙骨15克、海螵蛸15克、赤石脂15克、轻粉7克、冰片7份、磨香9克、樟脑25克、阿魏25克。实施例4以100贴膏药计,称取以下重量的两组药物原料,第一组为黄连16克、薄荷16 克、白芷16克、天南星16克、生地黄16克、前胡16克、熟地黄16克、金银花16克、升麻16克、青皮16克、巴豆18克、细辛18克、穿山甲18克、全蝎18克、白花蛇16克、大黄16克、威灵仙16克、川乌16克、荆芥16克、泽泻18克、山药18克、川续断18克、贝母18克、杏仁18克、首乌18克、苍耳18克、柴胡18克、赤芍18克、蜈蚣20克、黄苓16克、黄柏14克、芫花14克、白鲜皮14克、僵蚕16克、杜仲16克、两头尖14克、远志18克、海风藤16克、桑皮16克、五倍子16克、良姜16克、藁本16克、玄參16克、防风16克、猪苓16克、知母16克、川芎16克、麻黄16克、桔梗16克、当归16克、甘草16克、苍术16克、梔子16克、陈皮16克、香附16克、草乌16克、枳壳16克、桃仁16克、一□钟16克、秦艽16克、桑枝30寸、槐枝30寸、榆枝30寸、柳枝30寸、桃枝30寸;第ニ组为乳香16克、没药16克、血竭18克、龙骨16克、海螵蛸16克、赤石脂16克、轻粉8克、冰片8克、麝香10克、樟脑30克、阿魏30克。实施例5以100贴膏药计,称取以下重量的两组药物原料,第一组为薄荷17克、白芷17克、天南星17克、生地黄17克、前胡17克、熟地黄17克、金银花17克、升麻17克、金银花
17克、青皮17克、巴豆17克、细辛19克、穿山甲19克、全蝎19克、白花蛇19克、大黄15克、威灵仙15克、川乌15克、荆芥15克、泽泻19克、山药19克、川续断19克、贝母19克、杏仁19克、首乌19克、苍耳19克、柴胡19克、赤芍19克、蜈蚣19克、黄苓17克、黄柏17克、芫花13克、白鲜皮13克、僵蚕17克、杜仲17克、两头尖13克、远志19克、海风藤17克、桑皮17克、五倍子17克、良姜17克、藁本17克、玄參17克、防风17克、猪苓15克、知母15克、川弯15克、麻黄15克、桔梗15克、当归15克、甘草15克、苍术15克、梔子15克、陈皮
15克、香附17克、草乌17克、枳壳17克、桃仁17克、一口钟17克、秦艽17克、桑枝30寸、槐枝30寸、榆枝30寸、柳枝30寸、桃枝30寸;第ニ组包括乳香17克、没药17克、血竭17克、龙骨17克、海螵蛸17克、赤石脂17克、轻粉9克、冰片9克、磨香11克、樟脑27克、阿魏27克。上述实施例I至5之一所述膏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备方法II)将第二组药物原料研磨成120目细粉,待用;3)将第一组药物原料置于6000克芝麻油中浸泡10天后,用文火煎熬,待药物炸至枯黄后把药渣捞出,然后将药油加热至280°C,接着加入2800克樟丹,充分搅匀、冷却,再加入上述研磨成细粉的第二组药物原料,充分搅匀,最后将所得药物放在冷水里浸泡3天,每日换水一次,即得膏药。方法2I)将第二组药物原料研磨成120目细粉,待用;3)将第一组药物原料置于6500克芝麻油中浸泡12天后,用文火煎熬,待药物炸至枯黄后把药渣捞出,然后将药油加热至290°C,接着加入2900克樟丹,充分搅匀、冷却,再加入上述研磨成细粉的第二组药物原料,充分搅匀,最后将所得药物放在冷水里浸泡5天,每日换水一次,即得膏药。方法3I)将第二组药物原料研磨成120目细粉,待用;3)将第一组药物原料置于6700克芝麻油中浸泡13天后,用文火煎熬,待药物炸至枯黄后把药渣捞出,然后将药油加热至300°C,接着加入3000克樟丹,充分搅匀、冷却,再加入上述研磨成细粉的第二组药物原料,充分搅匀,最后将所得药物放在冷水里浸泡6天,每日换水一次,即得膏药。方法4I)将第二组药物原料研磨成120目细粉,待用;3)将第一组药物原料置于7000克芝麻油中浸泡15天后,用文火煎熬,待药物炸至枯黄后把药渣捞出,然后将药油加热至320°C,接着加入3000克樟丹,充分搅匀、冷却,再加入上述研磨成细粉的第二组药物原料,充分搅匀,最后将所得药物放在冷水里浸泡7天,每日换水一次,即得膏药。用法用量外贴,姆3 5天换一次,10次为ー个疗程。临床病例I.曲某,男性,38岁,烟台市南山铝制品厂职エ,患有腰间盘突出3年,经过3次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使用本发明膏药,ー个疗程痊愈。2.张某,男性,70岁,龙ロ市蓝天广告公司职エ,患肩周炎2年,经过多家医院诊治,虽有缓解,但未根治。使用本发明膏药,6次痊愈。3.邹某,男性,40岁,烟台市工人,患有颈椎病3年,使用本发明膏药,8次痊愈。4.赵某,男性,56岁,海阳市红利建材厂职エ,患有骨质增生I年,使用本发明膏药,4次痊愈。5.李某,男性,53岁,临沂人,患有強直性脊椎炎10余年,使用本发明膏药4个疗程,病情得到明显好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原料黄连12 18份、薄荷12 18份、白芷12 18份、天南星12 18份、生地黄12 18份、前胡12 18份、熟地黄12 18份、金银花12 18份、升麻12 18份、青皮12 18份、巴豆12 18份、细辛16 20份、穿山甲16 20份、全蝎16 20份、白花蛇16 20份、大黄12 16份、威灵仙12 16份、川乌12 16份、荆芥12 16份、泽泻16 20份、山药16 20份、川续断16 20份、贝母16 20份、杏仁16 20份、首乌16 20份、苍耳16 20份、柴胡16 20份、赤芍16 20份、蜈蚣16 20份、黄苓12 18份、黄柏12 18份、芫花10 14份、白鲜皮10 14份、僵蚕12 18份、杜仲12 18份、两头尖10 14份、远志16 20份、海风藤12 18份、桑皮12 18份、五倍子12 18份、良姜12 18份、藁本12 18份、玄參12 18份、防风12 18份、猪苓12 16份、知母12 16份、川弯12 16份、麻黄12 16份、桔梗12 16份、当归12 16份、甘草12 16份、苍术12 16份、梔子12 16份、陈皮12 16份、香附12 18份、草乌12 18份、积壳12 18份、桃仁12 18份、一口钟12 18份、秦艽12 18份、桑枝10 30寸、槐枝10 30寸、榆枝10 30寸、柳枝10 30寸、桃枝10 30寸、乳香12 18份、没药12 18份、血竭12 18份、龙骨12 18份、海螵蛸12 18份、赤石脂12 18份、轻粉3 10份、冰片 3 10份、麝香6 12份、樟脑20 30份、阿魏20 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原料黄连16份、薄荷16份、白芷16份、天南星16份、生地黄16份、前胡16份、熟地黄16份、金银花16份、升麻16份、青皮16份、巴豆18份、细辛18份、穿山甲18份、全蝎18份、白花蛇16份、大黄16份、威灵仙16份、川乌16份、荆芥16份、泽泻18份、山药18份、川续断18份、贝母18份、杏仁18份、首乌18份、苍耳18份、柴胡18份、赤芍18份、蜈蚣20份、黄苓16份、黄柏14份、芫花14份、白鲜皮14份、僵蚕16份、杜仲16份、两头尖14份、远志18份、海风藤16份、桑皮16份、五倍子16份、良姜16份、藁本16份、玄參16份、防风16份、猪茶16份、知母16份、川芎16份、麻黄16份、桔梗16份、当归16份、甘草16份、苍术16份、梔子16份、陈皮16份、香附16份、草乌16份、积壳16份、桃仁16份、一口钟16份、秦究16份、桑枝30寸、槐枝30寸、榆枝30寸、柳枝30寸、桃枝30寸、乳香16份、没药16份、血竭18份、龙骨16份、海螵蛸16份、赤石脂16份、轻粉8份、冰片8份、磨香10份、樟脑30份、阿魏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为生大黄,所述荆芥为炒荆芥。
4.一种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药物原料按以下重量份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黄连12 18份、薄荷12 18份、白芷12 18份、天南星12 18份、生地黄12 18份、前胡12 18份、熟地黄12 18份、金银花12 18份、升麻12 18份、青皮12 18份、巴豆12 18份、细辛16 20份、穿山甲16 20份、全蝎16 20份、白花蛇16 20份、大黄12 16份、威灵仙12 16份、川乌12 16份、荆芥12 16份、泽泻16 20份、山药16 20份、川续断16 20份、贝母16 20份、杏仁16 20份、首乌16 20份、苍耳16 20份、柴胡16 20份、赤芍16 20份、蜈蚣16 20份、黄苓12 18份、黄柏12 18份、芫花10 14份、白鲜皮10 14份、僵蚕12 18份、杜仲12 18份、两头尖10 14份、远志16 20份、海风藤12 18份、桑皮12 18份、五倍子12 18份、良姜12 18份、藁本12 18份、玄參12 18份、防风12 18份、猪苓12 16份、知母12 16份、川弯12 16份、麻黄12 16份、桔梗12 16份、当归12 16份、甘草12 16份、苍术12 16份、桅子12 16份、陈皮12 16份、香附12 18份、草乌12 18份、积壳12 18份、桃仁12 18份、一口钟12 18份、秦艽12 18份、桑枝10 30寸、槐枝10 30寸、榆枝10 30寸、柳枝10 30寸、桃枝10 30寸;第ニ组包括乳香12 18份、没药12 18份、血竭12 18份、龙骨12 18份、海螵蛸12 18份、赤石脂12 18份、轻粉3 10份、冰片3 10份、麝香6 12份、樟脑20 30份、阿魏20 30份; 2)将上述第二组药物原料研磨成细粉,待用; 3)将上述第一组药物原料置于芝麻油中浸泡10 15天后,用文火煎熬,待药物炸至枯黄后把药渣捞出,然后将药油加热至280 320°C,接着加入樟丹,充分搅匀、冷却,再加入上述研磨成细粉的第二组药物原料,充分搅匀,最后将所得药物通过去火毒处理,即得膏 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膏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原料细粉的目数为12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膏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芝麻油用量为6000 700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膏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樟丹添加量为2800 300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膏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火毒处理方法为冷水里浸泡3 7天,姆日换水一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治疗腰椎间突出、肩周炎、颈椎病、强直性脊椎炎、骨质增生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由白花蛇、穿山甲、蜈蚣、全蝎、川乌、草乌、威灵仙、防风、玄参、一口钟、乳香、没药、血竭、龙骨、海螵蛸、赤石脂、轻粉、冰片、麝香、樟脑、阿魏等多味中药经过浸泡、煎熬、过滤、浓缩、加樟丹和去火毒配制而成。本发明不用口服,不刺激五脏,贴在病痛部位通过皮肤毛孔自然吸收药力,可治疗腰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强直性脊椎炎和骨质增生,直达病灶,见效快,不复发。
文档编号A61K9/06GK102641461SQ20121014825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慕春黎, 高连山 申请人:高连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