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90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 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属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西医在治疗上用抗生素,一般疗效欠佳,手术切除创伤大,并可能有多种并发症。而中医中药对此病确有很好的疗效。中医把此病归于肠痈范畴。本病是急性阑尾炎的后遗症,热毒瘀结肠中为主要病机,除此主要病机,慢性阑尾炎正气虚也是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疗效可靠,不易复发。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黄芪30-35g,木香15-18g,没药10-12g,大黄6_8g,附子8_10g,薏苡仁30-35g,败酱草60-65g,红藤30_35g,蒲公英60_65g,炙元胡30_32g,全蝎8_10g,蜈蚣4条,甘草6-8g,桃仁12-15g。本发明配制简单,成本低,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本发明中药黄芪,甘、温,入脾肺经,补气升阳,脱疮生肌;木香,辛、苦、温,入脾、胃、大肠三焦经,行气止痛,健胃消食;没药,苦、辛、平,入肝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大黄,苦、寒,入胃、大肠、脾、肝、心包经,清肠通便,泻火解毒,活血化瘀;附子,辛、大热,有毒,通行12经,回阳救逆,助阳行水,去寒止痛;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脾、肺、肾经,祛湿清热,排脓消痛;败酱草,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行瘀排脓;红藤,苦平,入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通经;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炙元胡,辛、苦、温,入肝、脾、心经,活血散瘀,利气止痛;全蝎,甘、辛、平,有毒,入肝经,熄风止痉,活络止痛,解毒疗疮;蜈蚣,辛、温,有毒,入肝经,熄风止痉,解毒疗疮;甘草,甘、平,入脾、胃、心、肺经,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破瘀行血,润燥滑肠。以上诸药合用,治疗慢性阑尾炎疗效高,且无任何副作用。制备、服用方法及用量本发明中药用量为成人量,儿童、老人酌减。取本发明方药用凉水浸泡30分钟,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沸30分钟,滤出150ml ;第二遍先用武火煎沸,再改用文火煎沸40分钟,滤出150ml,两遍混合共300ml,每日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黄芪30-35g,木香 15-18g,没药 10-12g,大黄 6_8g,附子 8-10g,薏该仁 30_35g,败酱草 60_65g,红藤30-35g,蒲公英60-65g,炙元胡30_32g,全蝎8_10g,蜈蚣4条,甘草6_8g,桃仁12_15g。取本发明方药用凉水浸泡30分钟,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沸30分钟,滤出150ml ;第二遍先用武火煎沸,再改用文火煎沸40分钟,滤出150ml,两遍混合共300ml,每日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实施例2 :—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黄苗30g,木香15g,没药IOg,大黄6g,附子IOg,薏该仁30g,败酱草60g,红藤30g,蒲公英60g,炎元胡30g,全蝎8g,蜈蚁4条,甘草6g,桃仁12g。制法同上。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本发明中药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数拾例病人。疗效标准自停止服药到一年内没有复发者为临床治愈;自停止服药到半年内没有复发者为临床有效;自停止服药到半年内复发者为临床无效患者。本发明中药一天I剂药,10天为I疗程,以3个疗程为准统计,治愈率70 %,有效率20 %,无效10 %。本发明方超量用败酱草和蒲公英没有发现副作用。二、诊断标准慢性阑尾炎一般距首次急性炎症2个月以后者定为慢性阑尾炎,腹部检查右下腹麦氏点处固定位置的压痛点。有条件的医院腹腔镜检查为首选。 典型病例
病例I :王XX,男,46岁,工人。1998年5月就诊,患慢性阑尾炎多年,每年犯3-4次,用抗生素治疗有效,但疗效不稳定,屡治屡犯。这次用本发明方治疗,服用10剂,感觉良好,又服用10剂,以防复发。随访5年,未复发。病例2:孙XX,男,63岁,农民。2002年8月就诊。患慢性阑尾炎多年,中西药皆用过,但始终没有彻底治愈。这次听病友介绍,服用本发明方。服10剂后,感觉良好,又服20剂药,病愈,随访8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黄苗30-35g,木香15-18g,没药10-12g,大黄6_8g,附子8_10g,薏该仁30_35g,败酱草60-65g,红藤30-35g,蒲公英60_65g,炙元胡30_32g,全蝎8_10g,蜈蚣4条,甘草6_8g,桃仁12-1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分组成黄芪30-35g,木香15-18g,没药10-12g,大黄6-8g,附子8-10g,薏苡仁30-35g,败酱草60-65g,红藤30-35g,蒲公英60-65g,炙元胡30-32g,全蝎8-10g,蜈蚣4条,甘草6-8g,桃仁12-15g。本发明疗效可靠,不易复发。治愈率70%,有效率20%。
文档编号A61P1/00GK102671046SQ20121014834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
发明者宋协勘 申请人:宋协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