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骨伤骨折的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39358阅读:901来源:国知局
主治骨伤骨折的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主治骨伤骨折的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包含自然铜、西红花、没药、乳香、三七、血竭、龟板、冰片、台射、土虫等中药成分。所述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可配合使用。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对于骨折、骨髓炎和骨结核,以及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和乳腺增生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不反弹、无毒副作用、施用方便、花费低廉等特点。
【专利说明】主治骨伤骨折的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主治骨伤骨折的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两者可配合使用。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0002]骨折是指由于外力或病理原因导致骨骼结构受到破坏,使骨质发生部分裂缝或完全断离的一种常见骨科疾病,其症状包括患部的疼痛、瘀肿、畸形以及肢体的功能障碍。骨伤通常包括与骨折相关的骨质损伤,也包括因其他劳损或病因导致的骨质慢性损伤以及陈旧性后遗症,还可能包括相关软组织的损伤。
[0003]骨伤骨折,外伤筋骨,内伤气血,常常会造成患者机体上剧烈的或者长期的病痛。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日常迁移运动频繁,加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骨伤骨折疾患更为常见。
[0004]对于骨伤骨折的治疗,西医和中医疗法各有所长。然而西医疗法往往有费用昂贵以及施用受限等制约因素。中医疗法在当今推崇低碳环保的社会,更突显其应用价值。
[0005]对于骨伤骨折这类常见病症,努力发掘和提炼经济适用、行之有效的传统中医疗法,具有非常大的医学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有中药成分用于主治骨伤骨折的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7]所述外敷膏药主要包含下列药料:自然铜、西红花、没药、乳香、三七、血竭、龟板、冰片、台射、土虫、人参、当归、黄芪、川芎、全蝎、蜈蚣、穿山甲、雄黄、刺猬、白花蛇、鳖甲、甘草、轻粉、大丹、木鳖子、海马、乌蛇、松香,还包含麻油。
[0008]所述口服药剂包含下列药料:牛膝、陈皮、狗骨、自然铜、西红花、没药、乳香、三七、血竭、龟板、儿茶、申姜、加皮、木瓜、川断、冰片、台射、土虫、灵仙、七蛇、方海。
[0009]所述外敷膏药和口服制剂可以配合使用。所述外敷膏药优选为膏药,所述口服药剂可为煎服配方,也可制备为口服颗粒、丸剂或囊剂。
[0010]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一般包括下述步骤:将麻油进行预热到一定温度;将药料分批加入到油锅中并搅拌均匀,将油锅中的药料用文火加热熬炼;待时间和药物的成色达到一定的要求时,然后,分别滤去药渣并将药油冷却成膏块状。
[0011]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所述药物,包括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用于治疗病症的用途。所述外敷膏药的用途主要包括主治骨折、骨髓炎和骨结核,另外对治疗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和乳腺增生也有很好的疗效。所述内服药剂可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痔疮肿痛、痛肿疮毒、腰椎肿痛、胁肋疼痛、湿疮肿毒。所述外敷膏药和内服药剂均具有止血续筋、拔毒生肌、散瘀消肿以及活血行瘀等效应。[0012]本发明的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不反弹、无毒副作用、施用方便、花费低廉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通过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描述,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本发明的主题及其保护范围应当涵盖基于本文披露内容所作的变更、替换以及等同的内容。
[0014]本发明的药物包括外敷膏药和口服制剂。
[0015]其中所述外敷膏药包含下列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药料:自然铜3-9克、西红花1-1.5克、没药3-9克、乳香3-9克、三七3-9克、血竭0.3-0.6克、龟板10-30克、冰片0.03-0.1克、台射0.1-0.2克、土虫6-9克、人参1-10克、当归5-15克、黄芪10-20克、川芎3-10克、全蝎3-5克、蜈蚣1-3克、穿山甲3-10克、雄黄0.2-0.4克、刺猬3_10克、白花蛇0.5-1克、鳖甲10-30克、甘草2-10克、轻粉90-150克、大丹0.3-1克、木鳖子0.3-0.6克、海马6-10克、乌蛇5-15克;所述外敷膏药还包含辅料:麻油150-500克、松香30-100克。
[0016]其中所述口服药剂包含下列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药料:牛膝6-15克、陈皮3-10克、狗骨5-10克、自然铜3-9克、西红花1-15克、没药3-9克、乳香3_9克、三七3_9克、血竭1-15克、龟板1-30克、儿茶1-3克、申姜10-20克、加皮3-10克、木瓜5-10克、川断1-5克、冰片0.03-0.1克、台射0.1-0.2克、土虫3-9克、灵仙3-10克、七蛇0.5-1克、方海3-5克。
[0017]根据本发明另外的实施方式,外敷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将麻油进行预热,具体来说是将定量的麻油倒入锅内,采用木炭火加热20-25分钟,待油的温度达到100-120° C,油化成网状,此处可用血瘀炭下锅试验测试油温,如果成焦,表明麻油已达预期温度。其次,将药料分批次添加到油锅中并搅拌均匀。接着,将油锅中的药料用文火加热熬炼,将所述药油的温度控制在260° C至300° C,直至所述药料呈现焦黄而药油滴水成珠。然后,从药油中滤去药料残渣。再后,将过滤后的药油缓慢地注入水中冷却成膏块状。优选地,所述药料添加的次序为:(a)人参、当归、黄芪、川芎、穿山甲、红花,(b)刺猬、龟板、木别子、海马、别甲、白花蛇、乌蛇、土虫、雄黄、三七,(C)自然铜、全蝎、蜈蚣、台射、血竭、没药、乳香,Cd)大丹、冰片、轻粉、西红花、松香。选择地,可将所述膏块状的药物融化后适当地铺摊于衬垫材料,比如牛皮纸或棉布等。[0018]所述外敷膏药。在使用时,可适当加温软化摊在涂布比如棉纱布片上,敷于患处或穴位。根据患者病情、患处状况、季节变化以及疗程进展等方面的需要,对膏药主料含量、主料与辅料的比例、每帖膏药重量以及敷药时间,均可酌情调整。例如,每帖膏药可为5至13克,敷用时间一般为大约3至7天。经验表明,本发明膏药的药物有效释放时间较长,因此,根据需要每帖的敷用时间可以更长。
[0019]本发明的外敷膏药能够用于主治骨折、骨髓炎和骨结核,另外对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和乳腺增生等也有很好的疗效。该膏药的特点包括:操作简便,用药时间短、见效快,治愈率高,不反弹,并且无毒性、无副作用。针对本发明根据祖传秘方进一步开发的膏药,有关医院还提供了用药试验报告,证实所述膏药在治疗骨折、陈旧性骨折、跌打损伤、刀枪伤及伤口术后愈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并具有用药时间短、治愈率高、价格便宜等特点。[0020]本发明的口服药剂,能够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痔疮肿痛、痛肿疮毒、腰椎肿痛、胁肋疼痛、湿疮肿毒,有利于止血续筋、拔毒生肌、散瘀消肿以及活血行瘀。所述内服膏药可与所述外敷膏药配合使用。所述口服药剂可以作为煎服药料,还可以制备成颗粒、丸剂或囊剂。根据患者症状,所述内服药剂的用量可为例如一日二次,每次3-7克。
[0021]本发明的外敷膏药的特点包括使用方便、见效快、治愈率高、不反弹、无毒副作用,与本发明的内服药剂配合使用疗效更为显著。
[0022]下面的实施例是用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包括制备本发明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的具体方法以及采用本发明的外敷膏药和口服药剂治疗病疼的具体病例。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1.外敷膏药的制备
[0024]外敷膏药包含下列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药料:自然铜6克、西红花I克、没药5克、乳香6克、三七6克、血竭0.4克、龟板20克、冰片0.06克、台射0.5克、土虫7克、人参5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川弯7克、全蝎4克、蜈蚣2克、穿山甲7克、雄黄0.3克、刺猬7克、白花蛇0.7克、鳖甲20克、甘草7克、轻粉110克、大丹0.7克、木鳖子0.5克、海马8克、乌蛇10克、松香60克;所述外敷膏药还包含麻油300克。
[0025]将麻油倒入锅中,用木炭火加热20-25分钟使油温达到至100-120° C ;再将上述药料分批加入到油锅中搅拌均匀;将油锅中的药料用文火加热熬炼,将所述药油的温度控制在260° C至300° C,直至所述药料呈现焦黄而药油滴水成珠,然后过滤除去药料残渣后将药油倒入水中缓慢地冷却成块状固态药膏;再将所述固态药膏融化后以合适的厚度均匀地铺摊于牛皮纸上备用。所述药料添加的次序为:(a)人参、当归、黄芪、川芎、穿山甲、红花,(b)刺猬、龟板、木别子、海马、别甲、白花蛇、乌蛇、土虫、雄黄、三七,(C)自然铜、全蝎、蜈蚣、台射、血竭、没药、乳香,Cd)大丹、冰片、轻粉、西红花、松香。
[0026]实施例2.内服药剂`的配备
[0027]本发明的内服药剂包含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药料:牛膝10克、陈皮7克、狗骨7克、自然铜6克、西红花8克、没药6克、乳香6克、三七6克、血竭8克、龟板15克、儿茶2克、申姜15克、加皮6克、木瓜8克、川断3克、冰片0.06克、台射0.15克、土虫6克、灵仙7克、七蛇0.7克、方海4克。
[0028]实施例3.病例一
[0029]仲某,女,35岁,家住吉林省前郭县八郎镇。外地打工期间不慎由六楼掉下,导致左胫骨12节骨折,曾住院采用钢板固定5月余不见好。后转来治疗,外用膏药,每周一贴、每帖8克,口服伤药,一日二次、每次6克,其后2月余拍片显示有大量骨痂形成,3月痊愈。
[0030]实施例4.病例二
[0031 ] 包某某,男,65岁,家住吉林省前郭县八郎镇。冬天酒后双手手指冻伤,双手全部变成黑色,住院20天后医院拟动手术将双手腕关节全部拿掉。后转来治疗,外用膏药,每周一贴、每帖5克,口服伤药,一日二次、每次6克,在20多天后双手十指头手术拿掉后,3个月左右痊愈。
[0032]实施例5.病例三
[0033]王某,男,61岁,家住吉林省前郭县平风乡。在医院诊断患有右侧胫骨骨髓炎,治疗数年不见好转。后转来治疗,贴用膏药6个多月,胫骨洞已不流脓,痊愈。[0034]实施例6.病例四
[0035]张某某,女,35岁,家住吉林省前郭县莲花港农场。下地干活时由四轮车摔下造成腰椎3、4、5节骨折,经医院治疗4个月后未见好转。后转来治疗,外敷膏药并内服伤药,外用膏药,每周一贴、每帖8克,口服伤药,一日二次、每次7克,后经医院检查显示有大量骨痂形成,3个月痊愈。
[0036]实施例7.病例五
[0037]固某某,女,63岁,家住吉林省前郭县八郎镇。多年有病,腰疼,经医院拍片诊断腰间盘突出。用膏药治疗两月余,全部好转。
[0038]实施例8.病例六
[0039]徐某,女,45岁,家住吉林省乾安县。双侧乳腺发病多年,后经医院彩超确诊为双侧乳腺节结,治疗一年多不见好转。后转来治疗,外用膏药3个月后痊愈。
[0040]实施例9.病例七
[0041]仲某某,男,37岁,家住吉林省前郭县长山镇。外出打工发生颈腓骨骨折,经医院治疗一个多月,拍片未见骨痂形成。后转来治疗,外用膏药,每周一贴、每帖6克,口服伤药,一日二次、每次5克,20多天后再拍片发现有大量骨 痂形成,一月余痊愈。
[0042]实施例10.病例八
[0043]赵某某,女,45岁,患病五年,诊断为右侧乳腺增生,呈现节状,在医院花费万余元未愈。后转来治疗,外敷膏药并口服药剂后,痊愈,完全恢复正常。
[0044]实施例11.病例九
[0045]刘某某,女,55岁,家住吉林省大安市。患病三年多,经医院诊断右侧乳房肿块,大约2.0X2.0,治疗一年多,不见好转,后转来治疗,外用膏药,每周一贴、每帖5克,口服伤药,一日二次、每次5克,一个月痊愈。
[0046]实施例12.病例十
[0047]刘清,女,63岁,家住黑龙江省大庆市。患类风湿和骨质疏松,多年腰腿痛疼,无法行走。外敷膏药,每周一贴,每帖50克,并口服药剂,一日二次,每次5克。连续治疗两个半月,痊愈。
[0048]本文中,通过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而且为了描述的目的还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了陈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采用一些其它的实施方式,而且本文所描述的细节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作相当的替换、更改或组合,而这些内容都应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主治骨伤骨折的药物,其包括外敷膏药和内服药剂,其中: 所述外敷膏药包含下列药料:自然铜、西红花、没药、乳香、三七、血竭、龟板、冰片、台射、土虫、人参、当归、黄芪、川芎、全蝎、蜈蚣、穿山甲、雄黄、刺猬、白花蛇、鳖甲、甘草、轻粉、大丹、木鳖子、海马、乌蛇、松香,所述外敷膏药还包含麻油;以及 所述口服药剂包含下列药料:牛膝、陈皮、狗骨、自然铜、西红花、没药、乳香、三七、血竭、龟板、儿茶、申姜、加皮、木瓜、川断、冰片、台射、土虫、灵仙、七蛇、方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 所述外敷膏药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药料含量为:自然铜3-9克、西红花1-1.5克、没药3-9克、乳香3-9克、三七3-9克、血竭0.3-0.6克、龟板10-30克、冰片0.03-0.1克、台射0.1-0.2克、土虫6-9克、人参1-10克、当归5-15克、黄芪10-20克、川芎3-10克、全蝎3-5克、蜈蚣1-3克、穿山甲3-10克、雄黄0.2-0.4克、刺猬3-10克、白花蛇0.5_1克、鳖甲10-30克、甘草2-10克、轻粉90-150克、大丹0.3-1克、木鳖子0.3-0.6克、海马6_10克、乌蛇5_15克、松香30-100克;所述外敷膏药还包含以重量百分比计的麻油150-500克;以及 所述内服药剂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药料含量为:牛膝6-15克、陈皮3-10克、狗骨5-10克、自然铜3-9克、西红花1-15克、没药3-9克、乳香3-9克、三七3_9克、血竭1_15克、龟板1-30克、儿茶1-3克、申姜10-20克、加皮3-10克、木瓜5-10克、川断1-5克、冰片0.03-0.1克、台射0.1-0.2克、土虫3-9克、灵仙3-10克、七蛇0.5-1克、方海3_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外敷膏药进一步包括放置所述药膏的衬垫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内服药剂为用于煎服的配药,或用于口服的颗粒剂、丸剂或囊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外敷膏药和所述内服药剂配合施用。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外敷膏药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麻油预热,其中包括将定量的所述麻油倒入锅内,采用木炭火加热20-25分钟,至油温达到100° C至120° C ; 将所述药料添加到所述锅中,并搅拌均匀; 将所述药料在药油中用文火加热熬炼,将所述药油的温度控制在260° C至300° C,直至所述药料呈现焦黄而药油滴水成珠; 滤去经过熬炼的所述药料的残渣;以及 将过滤后的所述药油缓慢地注入水中冷却成膏块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药料添加的次序为:(a)人参、当归、黄芪、川芎、穿山甲、红花,(b)刺猬、龟板、木别子、海马、别甲、白花蛇、乌蛇、土虫、雄黄、三七,(C)自然铜、全蝎、蜈蚣、台射、血竭、没药、乳香,(d)大丹、冰片、轻粉、西红花、松香。
【文档编号】A61K33/36GK103446374SQ201210169190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张万祥 申请人:张万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