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68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 40万/μ I。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 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西药对其病因未完全阐明、治疗也较为困难,传统的疗法需定期输血、输液和住院治疗,治愈率低,经济负担重等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痛苦并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且,目前用于治疗血小板減少症的药物价格昂贵、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药,它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改善本病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药,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人参3-5、白木9-12、羊蹄壳炭9-12、茯苓9-12、女贞子18-21、墨旱莲18-21、大枣9_12、金边海棠18-21、地榆炭9-12、紫珠草18-21、升麻3-5、酸枣仁3_5、生地黄9_12、鸡血藤9_12、牛西西9_12、玄參3-5、首乌3-5、白芍3-5。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人参4、白术10、羊蹄壳炭10、茯苓10、女贞子20、墨旱莲20、大枣10、金边海棠20、地榆炭10、紫珠草20、升麻4、酸枣仁4、生地黄10、鸡血藤10、牛西西10、玄參4、首乌4、白芍4。肝肾阴虚型血小板減少症证候紫癜呈暗红色,下肢多见。经期提前,量多色暗红,鼻、齿龈出血,便血,尿血,出血量大而猛,色暗红,可伴见手足心热,盗汗,ロ干、便干,舌红蜂少苔或光苔,脉细数或弦细数,因常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激素合并症,故可伴见肝肾阴虚阳亢表现,如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腿软、梦遗、急躁、多梦等。本发明用药重用女贞子、墨旱莲滋阴凉血,同时加入少量人參提升阳气,调理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加入对血小板減少具有提升效果的羊蹄壳炭等,整方具有散瘀止血的功效,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減少症的中药,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人參4、白木
10、羊蹄壳炭10、茯苓10、女贞子20、墨旱莲20、大枣10、金边海棠20、地榆炭10、紫珠草20、升麻4、酸枣仁4、生地黄10、鸡血藤10、牛西西10、玄參4、首乌4、白芍4。按以上配比配药,将各中药配方粉碎成粉末状,按照中药丸剂的常规制法制成丸齐 ,每粒5g,每天服用两次,毎次服用两粒。
典型病例
I、沈某,男,22岁,患者于2007年5月发现下肢出血点,皮肤紫斑,口腔血泡,经当地治疗未果,转至某医院化验,血小板在3万左右,经医院治疗未见好转。症见头晕、腿软、急躁、梦遗、多梦,辨证为肝肾阴虚型,后经服用本发明中药治疗六个月,血小板恢复到二十一万左右,后随访一切正常。2、陶某,女,27岁,2005年初因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住院抢救治疗无效,血小板降至三千多,生命垂危,全身出血斑片占体表面积50%以上,经期提前,量多色暗红,鼻、齿龈出血,尿血,手足心热,盗汗,辨证为肝肾阴虚型,后经服用本发明中药,治疗年余,血小板生至十二万余。随访一切正常。3、冯某,男,19岁,2008年4月因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急性住院两次治疗无效,血小板平均每天減少5千左右,降至4万余,病情危急。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酸、梦遗、乏カ等,辨证为肝肾阴虚型,后经服用本发明中药治疗五个月,血小板恢复正常。两年内血小板复查6次均为正常值17万左右。后随访一切正常。 4、周某,女,45岁。因患原发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住院三次无效,血小板降至一万七千以下,中医证见手足心热,盗汗,ロ干、便干,苔薄白,脉细数略弦,面色苍白,满月脸,水牛肩等典型的激素副作用征象,两下肢有4处片状出血区(右2,左2),辨证为肝肾阴虚型,后经本发明中药治疗半年,血小板升至ニ万八千。气色稍有好转,坚持治疗,8个月后,血小板升至十八万以上,目前气色佳,生活自如,无所不适,能正常參见劳动。本发明经临床试验证明对轻、中度肝肾阴虚型血小板減少患者,包括药物引起的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癒患者,有明显升闻血小板,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有效率88%,无韋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人参3-5、白术9-12、羊蹄壳炭9-12、茯苓9-12、女贞子18-21、墨旱莲18-21、大枣9-12、金边海棠18-21、地榆炭9-12、紫珠草18-21、升麻3-5、酸枣仁3_5、生地黄9_12、鸡血藤9-12、牛西西9-12、玄参3-5、首乌3-5、白芍3_5。
2.根据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人参4、白术10、羊蹄壳炭10、茯苓10、女贞子20、墨旱莲20、大枣10、金边海棠20、地榆炭10、紫珠草20、升麻4、酸枣仁4、生地黄10、鸡血藤10、牛西西10、玄参4、首乌4、白芍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药,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人参3-5、白术9-12、羊蹄壳炭9-12、茯苓9-12、女贞子18-21、墨旱莲18-21、大枣9-12、金边海棠18-21、地榆炭9-12、紫珠草18-21、升麻3-5、酸枣仁3-5、生地黄9-12、鸡血藤9-12、牛西西9-12、玄参3-5、首乌3-5、白芍3-5。本发明用药重用女贞子、墨旱莲滋阴凉血,同时加入少量人参提升阳气,调理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加入对血小板减少具有提升效果的羊蹄壳炭等,整方具有散瘀止血的功效,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7/04GK102727666SQ20121017535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李洪湘 申请人:固镇县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