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106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综,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周期性搏动样剧烈头痛,一般持续数小时,常伴有眩晕、恶心欲呕等。少数病人发病前可突发眼花、闪光暗点或金星、视物缺损等。很多人认为是小毛病,一般情况下,偶尔头痛或体位改变而头痛不会有大大的问题,应无大碍。不过,如果长时间头晕,就应引起重视,因为长期头痛或经常头痛可能是重病的先兆。中医药用于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由于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ー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ロ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薄荷100-200份、菊花100-200份、三七400-500份、高丽參250-350份、川芎250-350 份、细辛 100-200 份。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ロ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薄荷150份、菊花150份、三七450份、高丽參300份、川弯300份、细辛150份。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药材薄荷150份、菊花150份、三七450份、高丽參300份、川芎300份、细辛1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 %、炼蜜12%、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服用方法姆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15ml,10天ー疗程,服药后多在1_5天见效,1-5天治愈。本中药ロ服液特点是能使患者痊愈,见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起到标本兼治、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的作用,无复发,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药原料中,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菊花辛、甘、苦、微黄,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三七甘、微苦、温,归心、肝、脾经,化瘀止血、活血定痛;高丽參甘、微苦、微温、入脾、肺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川弯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瘀止痛;细辛辛、温,归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诸药相合,共奏舒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营卫自和,痛止而寒热亦除。本发明ロ服液可迅速偏头痛所致的剧烈搏动性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专药专治,疗效显著。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原料药薄荷150份、菊花150份、三七450份、高丽參300份、川芎300份、细辛150 份。制法;取药材薄荷150份、菊花150份、三七450份、高丽參300份、川弯300份、细辛1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吋,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_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
实施例2:原料药薄荷200份、菊花200份、三七500份、高丽參350份、川芎350份、细辛200 份。制法;取药材薄荷200份、菊花200份、三七500份、高丽參350份、川芎350份、细辛20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吋,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_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实施例3:原料药薄荷100份、菊花100份、三七400份、高丽參250份、川芎250份、细辛100 份。制法;取药材薄荷100份、菊花100份、三七400份、高丽參250份、川芎250份、细辛10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吋,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 %、炼蜜12%、防腐剂1_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实施例4 I)临床试验偏头痛患者53例男20例,女33例;年龄43_69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2_10年。2)治疗方法服用实施例I中药ロ服液,每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15ml,10天ー疗程。3)疗效标准判断主要依据于偏头痛症状是否消失,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偏头痛症状全部消失;好转偏头痛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用药I个疗程后,偏头痛症状毫无消失。4)治疗结果53例中显效37例,占69. 8% ;有效13例,占24. 5% ;无效3例,占5. 6% ;总有效率94. 3%。全部病例均随访观察半年以上,最长I例随访达7年。远期疗效为显效30例,占60% ;有效12例,占22. 6% ;无效11例,占20. 7% ;总有效率79. 2%。
实施例5:典型病例程某,女,38岁,主诉犯偏头痛症已有二月之余,早上起床后眩晕、目糊,持续疼痛每天达2—3小时,疼痛剧烈时还伴恶心,服用实施例I中药ロ服液,先服5日,症状明显好转,继服5日,痊愈,3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实施例6 典型病例严某,男,50岁,主诉偏头痛症已有半年,眩晕、目糊,右侧太阳穴出现钝痛,继而扩散至整个ー侧,疼痛剧烈时还伴恶心,服用实施例I中药ロ服液,服10日,症状明显好转,继服10日痊愈,症状完全消失,痊愈,3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 薄荷100-200份、菊花100-200份、三七400-500份、高丽参250-350份、川芎250-350份、细辛10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 薄荷150份、菊花150份、三七450份、高丽参300份、川弯300份、细辛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取药材薄荷150份、菊花150份、三七450份、高丽参300份、川芎300份、细辛1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 %的浸膏,加入蔗糖20 %、炼蜜12 %、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薄荷100-200份、菊花100-200份、三七400-500份、高丽参250-350份、川芎250-350份、细辛100-200份,本发明口服液可迅速偏头痛所致的剧烈搏动性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专药专治,疗效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534GK102670708SQ20121018553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黄芸 申请人:黄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