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咳嗽竹沥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1064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咳嗽竹沥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竹浙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咳嗽是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以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临床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它是机体消除外界侵入呼吸道异物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抵御感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与此相対,咳嗽太久、太甚又会对机体产生一定害处,它能使呼吸道感染扩散,呼吸道受 损出血,甚则诱发自发性气胸等。本病既可由外感六淫亦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引发,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中医药用于治疗咳嗽的药物,由于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ー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用于治疗咳嗽竹浙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咳嗽竹浙中药ロ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竹浙100-300份、鹿衔草100-200份、罗汉果50-150份、桑叶50-150份、瓜萎50-150 份、甘草 30-50 份。所述的治疗咳嗽竹浙中药ロ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竹浙300份、鹿衔草200份、罗汉果150份、桑叶150份、瓜萎150份、甘草50份。所述的治疗咳嗽竹浙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竹浙300份、鹿衔草200份、罗汉果150份、桑叶150份、瓜萎150份、甘草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_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服用方法成人量毎日三次,毎次10-20ml,5天ー疗程,服药后多在2-3天见效,
1-3个疗程治愈,本中药ロ服液特点是能使患者痊愈,见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起到标本兼治、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的作用,无复发,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药原料中,竹浙甘、寒,归心、肺、肝经,清热豁痰、定惊利窍;鹿衔草甘、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罗汉果凉、甘、归肺、大肠经,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瓜萎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排痰利湿、宣肺散寒,清热化痰,散结,止咳平喘,理气运脾之功,本发明ロ服液可迅速缓解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咳吐白痰、夜间咳嗽尤甚、食欲减退、睡眠欠佳的症状,专药专治,疗效显著。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原料药竹浙300份、鹿衔草200份、罗汉果150份、桑叶150份、瓜萎150份、甘草50份。
制法取竹浙300份、鹿衔草200份、罗汉果150份、桑叶150份、瓜萎150份、甘草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_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实施例2:原料药竹浙200份、鹿衔草150份、罗汉果100份、桑叶100份、瓜萎100份、甘草40份。制法取竹浙200份、鹿衔草150份、罗汉果100份、桑叶100份、瓜萎100份、甘草4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 %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_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实施例3:原料药竹浙100份、鹿衔草100份、罗汉果50份、桑叶50份、瓜萎50份、甘草30份。制法取竹浙100份、鹿衔草100份、罗汉果50份、桑叶50份、瓜萎50份、甘草3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_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实施例4 临床试验I)一般资料观察100例病人均有明显临床症状,并经临床医师确诊。年龄10-78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5天。2)治疗方法ロ服实施例I中药ロ服液,成人量每日三次,每次10_20ml。3)治疗标准治愈咳嗽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好转,咳嗽明显減少。好转症状减轻,咳嗽减少减轻。无效用药前后症状无改变。4)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74例治愈,好转20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94%。实施例5
典型病例盛某,23岁,女,患者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咳吐少量白痰,夜间咳嗽尤甚,ロ服实施例I中药ロ服液3天,服药I天3次,一次用量10ml,3天见效,I个疗程治愈。实施例6 典型病例曹某,75岁,男,患者咳痰,痰液或白或黄,食欲減退,睡眠欠佳,ロ服实施例I中药ロ服液3天,服药I天3次,一次用量IOml,服药I天3次,3天见效,3个疗程治愈。
权利要求
1.治疗咳嗽竹浙中药ロ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竹浙100-300份、鹿衔草100-200份、罗汉果50-150份、桑叶50-150份、瓜萎50-150份、甘草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咳嗽竹浙中药ロ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竹浙300份、鹿衔草200份、罗汉果150份、桑叶150份、瓜萎150份、甘草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咳嗽竹浙中药ロ服液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取竹浙300份、鹿衔草200份、罗汉果150份、桑叶150份、瓜萎150份、甘草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65°C测相对密度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为6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取滤液回收こ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_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咳嗽竹沥中药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竹沥100-300份、鹿衔草100-200份、罗汉果50-150份、桑叶50-150份、瓜蒌50-150份、甘草30-50份,本发明口服液可迅速缓解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咳吐白痰、夜间咳嗽尤甚、食欲减退、睡眠欠佳的症状,专药专治,疗效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688400SQ20121018554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黄芸 申请人:黄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