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82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
背景技术
鼻窦炎,即鼻窦黏膜的炎症,属于五官科鼻病的范围,该病在临床中还是常见的,鼻窦炎发病会有头疼,鼻塞,流浓涕等症状。一般单纯性鼻窦炎基本不影响工作,但一经伴发其他病兆或延医诊治,后果不是很佳的。祖国医学认为该病是外邪湿热,由表入里,经过肝胆上移于脑,或风湿伏郁,活肺肾虚弱,影响全身发热头痛,其湿热流窜于鼻腔内,引发了鼻腔内的系列病变。临床中常见的症状是鼻涕时清晰时浓稠,导致鼻腔阻塞,因此流出浓液或粘液鼻垢,嗅觉减退,是或消失,对物嗅而无味。严重患者引起全身病症,发热头痛或肢 软无力。因此如何能考虑发明一种既有治疗效果,费用又低的能够适宜一般患者治疗要求的药物成为了现代医学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对于鼻窦炎本中药胶囊能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能够迅速消除临床表现,最终达到治愈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苍耳子10-20份、菊花5-15份、辛夷8-15份、川芎5-10份、茜草根3-10份、白芷5-10份、千里光5-15份、薄荷3_10份、鱼腥草10-25份、檀香3-10份、金银花10-20份、前胡3_10份、蔓荆子5-12份、桔梗3-8份、甘草3-10份、射干5-10份、桑白皮5-15份、藁本10-20份、苦丁茶3-10份、防风5_12份、白僵蚕5-12份、羌活3-10份、独活3-10份、升麻10-20份、荆芥3-10份、细羊5-15份;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苍耳子、菊花、辛夷、川芎、茜草根、白芷、千里光、薄荷、鱼腥草、檀香、金银花、前胡、蔓荆子、桔梗、甘草、射干、桑白皮、藁本、苦丁茶、防风、白僵蚕、羌活、独活、升麻、荆芥、细辛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三倍量药物的清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3小时,滤出药液,再加二倍量药物的清水继续煎煮2小时,取上清液送蒸发器浓缩制成浸膏,浸膏送入烘干箱内于130°C温度下烘干,粉碎成300-400目细末,消毒后按0. 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苍耳子12-18份、菊花8-12份、辛夷10-14份、川弯6-8份、菌草根5_8份、白]E 6-8份、千里光8_12份、薄荷4_6份、鱼腥草15-20份、檀香5-8份、金银花12-18份、前胡5_8份、蔓荆子8-10份、桔梗5-6份、甘草4-6份、射干6_8份、
桑白皮8-12份、藁本12-18份、苦丁茶5-8份、防风6_10份、白僵蚕6-10份、羌活5-8份、独活5-8份、升麻12-18份、荆芥5-8份、细羊8-12份。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苍耳子15份、菊花10份、辛夷12份、川芎7份、菌草根6份、白IE 7份、千里光10份、薄荷5份、鱼腥草18份、檀香6份、金银花15份、前胡6份、蔓荆子8份、桔梗5份、甘草5份、射干7份、、桑白皮10份、藁本15份、苦丁茶6份、防风8份、白僵蚕8份、羌活6份、独活6份、升麻15份、荆芥6份、细羊10份。本发明的中药胶囊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符合传统中医学理论。本中药胶囊具有清热排脓、解表清里、通窍利湿等功效,能够彻底快速的治愈鼻窦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苍耳子10g、菊花5g、辛夷8g、川芎5g、茜草根3g、白芷5g、千里光5g、薄荷3g、鱼腥草10g、檀香3g、金银花10g、前胡3g、蔓荆子5g、桔梗3g、甘草3g、射干5g、桑白皮5g、藁本10g、苦丁茶3g、防风5g、白僵蚕5g、宪活3g、独活3g、升麻10g、荆芥3g、细辛5g;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苍耳子、菊花、辛夷、川芎、茜草根、白芷、千里光、薄荷、鱼腥草、檀香、金银花、前胡、蔓荆子、桔梗、甘草、射干、桑白皮、藁本、苦丁茶、防风、白僵蚕、羌活、独活、升麻、荆芥、细辛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三倍量药物的清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3小时,滤出药液,再加二倍量药物的清水继续煎煮2小时,取上清液送蒸发器浓缩制成浸膏,浸膏送入烘干箱内于130°C温度下烘干,粉碎成300-400目细末,消毒后按0. 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实施例2苍耳子20g、菊花15g、辛夷15g、川弯10g、茜草根10g、白芷10g、千里光15g、薄荷10g、鱼腥草25g、檀香10g、金银花20g、前胡10g、蔓荆子12g、桔梗8g、甘草10g、射干10g、桑白皮15g、藁本20g、苦丁茶10g、防风12g、白僵蚕12g、宪活10g、独活10g、升麻20g、荆芥10g、细辛 15g。制备步骤与实施例I相同。
实施例3苍耳子12g、菊花8g、辛夷10g、川芎6g、菌草根5g、白IE 6g、千里光8g、薄荷4g、鱼腥草15g、檀香5g、金银花12g、前胡5g、蔓荆子8g、桔梗5g、甘草4g、射干6g、桑白皮8g、藁本12g、苦丁茶5g、防风6g、白僵蚕6g、宪活5g、独活5g、升麻12g、
荆芥5g、细辛8g。制备步骤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4苍耳子18g、菊花12g、辛夷14g、川芎8g、
茜草根8g、白芷8g、千里光12g、薄荷6g、鱼腥草20g、檀香8g、金银花18g、前胡8g、蔓荆子10g、桔梗6g、甘草6g、射干8g、桑白皮12g、藁本18g、苦丁茶8g、防风10g、白僵蚕10g、宪活8g、独活8g、升麻18g、荆芥8g、细辛 12g。制备步骤与实施例I相同。 实施例5苍耳子15g、菊花10g、辛夷12g、川芎7g、茜草根6g、白芷7g、千里光10g、薄荷5g、鱼腥草18g、檀香6g、金银花15g、前胡6g、蔓荆子8g、桔梗5g、甘草5g、射干7g、桑白皮10g、藁本15g、苦丁茶6g、防风8g、白僵蚕8g、宪活6g、独活6g、升麻15g、荆芥6g、细辛 10g。制备步骤与实施例I相同。入选病例经用本药方医治的100例病人中,病程最短两个月,最长25年。疗效判定采用4级标准痊愈临床改善率彡95%;显效临床改善率< 95%,彡60% ;有效临床改善率< 60%,彡20% ;无效临床改善率<20% ;治疗结果见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苍耳子10-20份、菊花5-15份、辛夷8-15份、川芎5_10份、 茜草根3-10份、白芷5-10份、千里光5-15份、薄荷3-10份、 鱼腥草10-25份、檀香3-10份、金银花10-20份、前胡3_10份、 蔓荆子5-12份、桔梗3-8份、甘草3-10份、射干5-10份、 桑白皮5-15份、藁本10-20份、苦丁茶3-10份、防风5_12份、 白僵蚕5-12份、羌活3-10份、独活3-10份、升麻10-20份、 荆芥3-10份、细辛5-15份; 制备方法 按比例称取苍耳子、菊花、辛夷、川芎、茜草根、白芷、千里光、薄荷、鱼腥草、檀香、金银花、前胡、蔓荆子、桔梗、甘草、射干、桑白皮、藁本、苦丁茶、防风、白僵蚕、羌活、独活、升麻、荆芥、细辛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三倍量药物的清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3小时,滤出药液,再加二倍量药物的清水继续煎煮2小时,取上清液送蒸发器浓缩制成浸膏,浸膏送入烘干箱内于130°C温度下烘干,粉碎成300-400目细末,消毒后按O. 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苍耳子12-18份、菊花8-12份、辛夷10-14份、川芎6_8份、 茜草根5-8份、白芷6-8份、千里光8-12份、薄荷4-6份、 鱼腥草15-20份、檀香5-8份、金银花12-18份、前胡5_8份、 蔓荆子8-10份、桔梗5-6份、甘草4-6份、射干6-8份、 桑白皮8-12份、藁本12-18份、苦丁茶5-8份、防风6_10份、 白僵蚕6-10份、羌活5-8份、独活5-8份、升麻12-18份、 荆芥5-8份、细辛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苍耳子15份、菊花10份、辛夷12份、川芎7份、 茜草根6份、白芷7份、千里光10份、薄荷5份、 鱼腥草18份、檀香6份、金银花15份、前胡6份、 蔓荆子8份、桔梗5份、甘草5份、射干7份、 桑白皮10份、藁本15份、苦丁茶6份、防风8份、 白僵蚕8份、羌活6份、独活6份、升麻15份、 荆芥6份、细辛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苍耳子、菊花、辛夷、川芎、茜草根、白芷、千里光、薄荷、鱼腥草、檀香、金银花、前胡、蔓荆子、桔梗、甘草、射干、桑白皮、藁本、苦丁茶、防风、白僵蚕、羌活、独活、升麻、荆芥、细辛;本发明的中药胶囊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具有清热排脓、解表清里、通窍利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能够彻底快速的治愈鼻窦炎,而且其成本低,患者易于接受。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727675SQ20121020342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葛文农 申请人:葛文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