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411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支气管炎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成居高不下的状态。支气管炎是一个较顽固的病症,反复发作,医生在治疗时,为了控制疾病的发作,往往都需要添加激素药,副作用大,结果病没冶好,反而导致患者免疫下降,无法痊愈。患者十分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采用外敷的方法治疗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好,无任何负作用。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成分配制而成,其重量配比如下杏仁13 — 17、薏苡仁13 — 17、白胡椒3 — 7、生姜13-17、肉桂13-17、三七10-12、百部10-12、柏壳10-12、枇杷叶12-15、制半夏10-12、木鳖子5_8、露蜂房12-15、白芥子10-12、棉花根10-12、五味子10-12、山楂根10-12。所述的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成分配制而成,其重量配比如下杏仁15、薏苡仁15、白胡椒6、生姜15、肉桂15、三七12、百部12、柏壳12、枇杷叶15、制半夏12、木鳖子6、露蜂房12、白芥子12、棉花根12、五味子10、山楂根10。本发明药物组方,温补元阳,止咳,涩精,君臣佐使,各药协同,发挥其药效,可温肺补肾祛痰,通痹止咳平喘,治疗各种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效果好。药物制备取上好精选药,捣烂共为药末备用。使用方法将捣烂的药末加入麻油或蛋清,调匀,晚上临睡前敷涌泉穴上,外用胶布贴好。一般敷药5 — 7遍有明显效果,敷药一个月可治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由下列成分配置而成,其重量(克)配比如下杏仁15、薏苡仁15、白胡椒6、生姜15、肉桂15、三七12、百部12、柏壳12、枇杷叶15、制半夏12、木鳖子6、露蜂房12、白芥子12、棉花根12、五味子10、山楂根10。取上述药材捣烂共为药末,将捣烂的药末加入麻油,调匀,晚上临睡前敷左、右涌泉穴上,外用胶布贴好,每日更换。典型病例
病例I孙某,男,62岁,患支气管炎多年,并伴有支气管哮喘,发作频繁,上气不接下气。用本发明外敷药,夏天敷其脚心,3天明显好转。30天治愈。病例2文某男,73岁,患支气管炎20年,走路即气喘,喉中有噜噜声或鸟鸣声。用本发明外敷药,敷其脚心5次,症状减轻,30天治愈。病例3明某男,5岁,患支气管炎I年,每逢感冒时较重,喉中伴有鸟鸣声。用本发明外敷药,贴敷3次,痊愈。随访没有复发。病例4陈某女,52岁,患支气管炎并哮喘12年。遇冷则发作,身体虚弱,易感冒,并伴有气喘、咳嗽、胸闷、吐痰,食少纳差,不能正常劳动 ,用本发明外敷药5天,哮喘渐止,饮食渐佳。随后又贴30天,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成分配制而成,其重量配比如下杏仁13 - 17、薏苡仁13 - 17、白胡椒3 — 7、生姜13-17、肉桂13-17、三七10-12、百部.10-12、柏壳10-12、枇杷叶12-15、制半夏10-12、木鳖子5-8、露蜂房12-15、白芥子10-12、棉花根10-12、五味子10-12、山楂根10-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成分配制而成,其重量配比如下杏仁15、薏苡仁15、白胡椒6、生姜15、肉桂15、三七12、百部12、柏壳12、枇杷叶15、制半夏12、木鳖子6、露蜂房12、白芥子12、棉花根12、五味子10、山楂根.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外敷药,由下列成分配置而成,其重量配比如下杏仁13-17、薏苡仁13-17、白胡椒3-7、生姜13-17、肉桂13-17、三七10-12、百部10-12、柏壳10-12、枇杷叶12-15、制半夏10-12、木鳖子5-8、露蜂房12-15、白芥子10-12、棉花根10-12、五味子10-12、山楂根10-12。取上述药材捣烂共为药末,用麻油或蛋清调匀,晚上临睡前敷涌泉穴上,外用胶布贴好。本发明采用外敷的方法治疗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好,无任何负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755608SQ2012102164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张静 申请人:张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