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正固本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526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扶正固本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扶正固本的中药。
背景技术
《内经》中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是人体自身环境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自身体质虚弱是很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病防病的要则之一。“扶正”重在通过滋补充实人体的正气;“固本”则侧重于调和脏腑功能,平调阴阳。使得机体生命力旺盛,从而战胜疾病,防范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对一些免疫失调型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疑难杂症的预防和治疗,宫寒不孕症的治疗,以及癌症患者放化疗后的减毒治疗等,一直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安全有效具有扶正固本功效的中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冬虫夏草来源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蛹草(北虫草)Cordycepsmilitaris (L. ) Link.的子实体及虫体也可作冬虫夏草入药。性味甘,平。归经归肺、肾经。功能主治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用法用量3 9g。薏该仁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该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Roman. )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用法用量9 30g。获茶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获茶Poriacocos (Schw. ) Wolf的干燥菌核。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用法与用量10 15g。当归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用法与用量6 12g。柴胡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ffilld.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与主治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用法与用量3 10g。灵芝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 ExFr. ) Karst.或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 XuetZhang的干燥子实体。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不思饮食。用法与用量6 12g。生地黄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干燥块根。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用法与用量10 15g。人参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 A. Mey.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用法与用量3 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月艮,一次2g,一日2次。注意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白芍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用法与用量6 15g。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菌科植物薯菌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莖。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用法与用量15 30g。赤小豆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umbeuataOhwietOhashi或赤豆VignaangularisOhwietOhashi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功能与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用法与用量9 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大枣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心经。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用法与用量6 15g。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扶正固本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扶正固本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扶正固本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冬虫夏草3-9份、薏苡仁9-30份、茯苓10-15份、当归6-12份、柴胡3_10份、灵芝6_12份、生地黄10-15份、人参3-9份、白芍6-15份、山药15-30份、赤小豆9_30份、大枣6_15份。其中优选冬虫夏草5份、薏苡仁12份、茯苓12份、当归8份、柴胡9份、灵芝8份、生地黄12份、人参6份、白芍12份、山药20份、赤小豆25份、大枣10份。下面结合中医理论说明本方明的有益效果
发明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人体本身正气不足、气血不旺、机体功能不协调,长期如此,则血瘀寒凝、痰积湿盛,百病丛生且缠绵不愈。本发明运用赤小豆利水排毒,冬虫夏草益肾化痰,柴胡疏肝解郁,薏苡仁、茯苓健脾利湿;当归补血活血,灵芝补气安神,生地黄养阴生津,人参生津养血,白芍养血柔肝,山药生津补脾,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诸药合用,从而排毒利湿、生津养血、活血化瘀,从而使机体气血津液充盈通畅,百病自消。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1年4月间发明人共收集14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男55例,女65例,年龄12-75岁。其中,宫寒不孕患者15例,肝炎患者36例,癌症晚期且正在接受放化疗患者12例,癌症晚期且未接受其他治疗患者15例,糖尿病患者16例,素体体质虚弱易感患者52例。
2、试验方法
2.I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优选配方按照具体实施例4制得的膏剂,每日2次。疗程3个月。2. 2观察项目聆听患者自述、观察患者起色、脉诊,配合相应的常规实验室检查。3、治疗结果 治疗统计结果见表I。表I两组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扶正固本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冬虫夏草3-9份、薏苡仁9-30份、茯苓10-15份、当归6_12份、柴胡3_10份、灵芝6_12份、生地黄 10-15份、人参3-9份、白芍6-15份、山药15-30份、赤小豆9_30份、大枣6_15份。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冬虫夏草5份、薏苡仁12份、茯苓12份、当归8份、柴胡9份、灵芝8份、生地黄12份、人参6份、白芍12份、山药20份、赤小豆25份、大枣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正固本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冬虫夏草3-9份、薏苡仁9-30份、茯苓10-15份、当归6-12份、柴胡3-10份、灵芝6-12份、生地黄10-15份、人参3-9份、白芍6-15份、山药15-30份、赤小豆9-30份、大枣6-15份。实验证明,本发明确实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2698140SQ2012102191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严婉力, 牟炳彦 申请人:牟炳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