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252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患病后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和腹部出现明显充血;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出血,肠内无物,肠系膜及周围有出血点和血斑,主要危害2. 5 15cm大小草鱼,死亡率高达80%以上。流行季节一般在6月下旬到9月底,8月为高发期,发病水温在20 33°C,该病在全国各养殖区池均有发生。在治疗上,现阶段多采用西药抗生素作为首选,由于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耐药菌株出现较快,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重,给食品安全问题造成威胁。因此通过对传统中药进行合理筛选和组方,将天然中草药作为防治草鱼出血病的首选具有非常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大黄2 4份、黄连2 4份、黄柏2 4份、金银花I 2份、穿心莲I 2份、山豆根I 2份、甘草I 2份。优选的,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按其重量份数计大黄2 4份、黄连2 4份、黄柏2 4份、金银花I 2份、穿心莲I 2份、山豆根I 2份、甘草I 2份为原料;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优选的,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数计大黄2. 5 3. 5份、黄连2. 5 3. 5份、黄柏2 3. 5份、金银花I 2份、穿心莲I I. 5份、山豆根I I. 5份、甘草I. 5 2份。优选的,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数计大黄3份、黄连3份、黄柏3份、金银花I. 5份、穿心莲I份、山豆根I份、甘草2份。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为原料;(2)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回收乙醇是指通过高温蒸发的方法将乙醇回收至贮醇罐,乙醇可二次利用,回收后乙醇浓度保持在95%以上。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相对密度是指该上清液的比重。
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用量为按5 10g/100kg体重的比例拌药饵,让鱼口服,连用3 5天为一个疗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将传统中药合理组方,为水产业提供了一种草鱼出血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是治疗草鱼出血病的首选;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组成,其中大黄3kg、黄连3kg、黄柏3kg、金银花I. 5kg、穿心莲1kg、山豆根1kg、甘草2kg。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黄3kg、黄连3kg、黄柏3kg、金银花I. 5kg、穿心莲1kg、山豆根1kg、甘草2kg为原料;(2)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2,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2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组成,其中大黄4kg、黄连4kg、黄柏2kg、金银花1kg、穿心莲1kg、山豆根1kg、甘草2kg。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黄4kg、黄连4kg、黄柏2kg、金银花1kg、穿心莲1kg、山豆根1kg、甘草2kg为原料;(2)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3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组成,其中大黄2kg、黄连2kg、黄柏4kg、金银花2kg、穿心莲2kg、山豆根2kg、甘草Ikg0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黄2kg、黄连2kg、黄柏4kg、金银花2kg、穿心莲2kg、山豆根2kg、甘草Ikg为原料;(2)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4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组成,其中大黄2. 5kg、黄连2. 5kg、黄柏3. 5kg、金银花2kg、穿心莲I. 5kg、山豆根I. 5kg、甘草 I. 5kg。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黄2. 5kg、黄连2. 5kg、黄柏3. 5kg、金银花2kg、穿心莲I. 5kg、山豆根I. 5kg、甘草I. 5kg为原料;(2)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3,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5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组成,其中大黄3. 5kg、黄连3. 5kg、黄柏2kg、金银花1kg、穿心莲1kg、山豆根1kg、甘草 2kg。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黄3. 5kg、黄连3. 5kg、黄柏2kg、金银花1kg、穿心莲1kg、山豆根1kg、甘草2kg为原料;(2)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4,加无水乙醇至含 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6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由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组成,其中大黄4kg、黄连2kg、黄柏3kg、金银花2kg、穿心莲1kg、山豆根1kg、甘草I. 5kg。
上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I)称取大黄4kg、黄连2kg、黄柏3kg、金银花2kg、穿心莲1kg、山豆根1kg、甘草I. 5kg为原料;(2)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1,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实施例1-6之一所述中药材均为市售产品,将各组分用量按照相同比例增加或减少,所得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关系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6之一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回收乙醇是指通过高温蒸发的方法将乙醇回收至贮醇罐内。、实施例1-6所述中药材均符合《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本发明所述中药口服液的组方原理是方中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湿热;金银花清热解毒、散风驱风;穿心莲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祛痰止咳;甘草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诸药合用,相互协同增效,对防治草鱼出血病效果突出,尤其采用实施例I所述配比,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极为显著,尤为适合草鱼出血病的治疗。临床试验例将本发明实施例I所述中药口服液按10g/100kg体重的比例拌药饵,让鱼口服,连用5天,口服后通过肠道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011年8月12日,黑龙江省方正地区某养草鱼养殖户饲养的10000尾草鱼发病,临床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口腔、鳃盖、鳃和腹部出现明显充血。剖检后发现肌肉呈斑块状出血,肠内无物,肠系膜及周围有出血点和血斑,日死亡量30-40尾,诊断为草鱼出血病。遂用实施例I所述中药口服液治疗,用药4小时后,病情明显好转,身体颜色变化明显,食欲增加,死亡率逐天降低,4天后死亡率为零,病鱼基本痊愈。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大黄2 4份、黄连2 4份、黄柏2 4份、金银花I 2份、穿心莲I 2份、山豆根I 2份、甘草I 2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按其重量份数计大黄2 4份、黄连2 4份、黄柏2 4份、金银花I 2份、穿心莲I 2份、山豆根I 2份、甘草I 2份为原料;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按其重量份数计大黄2. 5 3. 5份、黄连2. 5 3. 5份、黄柏2 3. 5份、金银花I 2份、穿心莲 I I. 5份、山 根I 1.5份、甘草1.5 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按其重量份数计大黄3份、黄连3份、黄柏3份、金银花I. 5份、穿心莲I份、山豆根I份、甘草2份。
5.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O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为原料;(2)将大黄、黄连、黄柏、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在煎煮到30分钟时加入金银花;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30 I. 35,加无水乙醇至含醇量60% (V/V),放置,滤过,回收乙醇,灌封,100°C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口服液由大黄、黄连、黄柏、金银花、穿心莲、山豆根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大黄2~4份、黄连2~4份、黄柏2~4份、金银花1~2份、穿心莲1~2份、山豆根1~2份、甘草1~2份,该中药口服液通过煎煮法制得;所述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将传统中药合理组方,为水产业提供了一种草鱼出血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是治疗草鱼出血病的首选;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文档编号A61K36/756GK102697936SQ20121021904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周书珩 申请人: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