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17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占恶性肿瘤的10%左右,近年的调查表明,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每年新增病例达3% 4%,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并较西方国家提前。乳腺癌治疗有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但这些方法仍不能很好地解决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问题,如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术后复发和转移并不少见,有50% 70%的患者在单纯根治及改良根治术后10年内发生全身转移,既使原发灶较小、腋窝淋巴结清扫阴性的临床早期乳腺癌,术后也可能早期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影响其预后。目前有资料报道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者达 309^40%,其中约有76%的患者在复发转移后2年内死亡。降低复发、转移已成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亟待解决的问题之ー。一般肿瘤患者接受完整的西医治疗之后,肿瘤对数细胞浓度可以降至109以下,影像学检查为阴性。首轮治疗结束到肿瘤转移复发之前,单纯依靠西医治疗的患者往往处于治疗的空白期,即所谓的“空窗期”。然而就在各种检查结果一派祥和的背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暗涌从未停歇。空窗期邪退正复,机体的正气终于争取到抗击肿瘤优势地位,在空窗期乘胜追击才是防止肿瘤转移复发的关键,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最佳时机。刘胜等对26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5年复发转移率的研究结果显示,服用中药可以使患者5年复发转移率下降15. 19T44. 9%,充分证实中医药治疗对抗肿瘤转移复发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该方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率。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复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复方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柴胡8 10份、白芍8 15份、当归8 10份、法半夏8 10份、橘核8 10份、夏枯草8 10份、浙贝母8 10份、生牡蛎10 30份、八月札8 10份、山慈菇5 10份、莪术8 10份、生苡仁8 30份、炮山甲8 10份、露蜂房8 10份、蛇六谷9 15份、红豆杉8 10份,生甘草3飞份。上述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将配方量的蛇六谷用此量8 10倍的水先煎2小时,收集水提液(A);再将配方量的生牡蛎、炮山甲用此ニ药量8 10倍的水先煎0.5小时,收集水提液(B);然后将配方量的柴胡、白芍、当归、法半夏、橘核、夏枯草、浙贝母、八月札、山慈菇、莪术、生苡仁、露蜂房、红豆杉、生甘草14味药混合,合并2次先煎水提液(A)和(B)再加水,配成重量为此14味药总重量8 10倍的液体(C),用液体(C)煎煮此14味药2^3次,每次3(Γ60分钟,合并水提液(D),水提液(D)在60°C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上述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复方在制备治疗乳腺癌术后抗转移复发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药物包括将抗乳腺癌转移复发中药复方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制成的各种剂型的药物,所述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女子以肝为先天,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肝经郁滞,气机不畅,血液推动无力而成瘀,肝郁化火,灼液为痰,痰瘀互结癌毒暗生,日久则有形肿块复现,瘀毒痰邪耗损正气,癌毒循经走窜,侵及它脏,久病体虚更甚,日渐形成气血两虚之证。故乳腺癌发生转移复发的基本病机为肝郁化火,痰瘀毒结,气血两虚,其中肝气郁滞为病机之根本。治疗当以扶正抗癌为大法,在恢复机体阴阳平衡,通调脏腑气机,干预肿瘤复发转移前环境的同时予以解毒抗癌,消灭残存肿瘤细胞,在手术放化疗之后的空窗期予以中医维持治疗,预防·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延长无病生存期。本发明所选取原料的依据为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而为君,又为肝经要药,引药力集中入肝经;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归、芍与柴胡相同,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夏枯草清泻肝火;法半夏、橘核、浙贝母、牡蛎、八月札、山慈菇化痰软坚;莪术、炮山甲活血化瘀;露蜂房、蛇六谷、红豆杉抗癌解毒,以上诸药共为臣。其中橘核、八月札兼顾理气止痛,可增强柴胡疏肝作用,缓解胁肋胀痛症状,八月札又能疏肝活血,与莪术、炮山甲同用化瘀之力更强;牡蛎化痰散结的同时可平肝息风,避免癌毒随肝阳亢逆为害;生苡仁健脾益气,为清补之品,可长期服用巩固后天之本,配当归补气养血而为佐;生甘草调和诸药,护肝解毒为使,与白芍同用可酸甘化阴,柔肝止痛。诸药合用,其奏疏肝解郁、消痰散瘀、清热解毒、益气养血之功。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采用科学配比,各组分之间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针对乳腺癌转移复发的“肝郁化火,痰瘀毒结,气血两虚”基本病机,本发明中药复方疏肝解郁、消痰散瘀、清热解毒、益气养血,起到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作用,能明显降低乳腺癌转移复发率,临床具有确切功效。并且服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长期服用未发现不良反应,制成规范的中成药制剂后可以促进中药规范化治疗。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产品出现,本发明中药复方填补了这一空白。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I :一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柴胡8份、白芍8份、当归8份、法半夏8份、橘核8份、夏枯草8份、浙贝母8份、生牡蛎10份、八月札8份、山慈燕5份、莪术8份、生该仁8份、炮山甲8份、露蜂房8份、蛇六谷9份、红丑杉8份,生甘草3份。
制备方法将配方量的蛇六谷用此量8 10倍(重量,以下相同)的水先煎2小时,收集水提液(A);再将配方量的生牡蛎、炮山甲用此二药量8 10倍的水先煎O. 5小时,收集水提液(B);然后将配方量的柴胡、白芍、当归、法半夏、橘核、夏枯草、浙贝母、八月札、山慈菇、莪术、生苡仁、露蜂房、红豆杉、生甘草14味药混合,合并2次先煎水提液(A + B)再加水,配成重量为此14味药总重量8 10倍的液体(C),用液体(C)煎煮此14味药2 3次,每次3(Γ60分钟,合并水提液(D),水提液(D)在600C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本发明的具有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在制成片剂时,把中药复方原料的提取物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制粒,干燥,需要时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然后压片制成片剂。
本发明的具有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在制成胶囊剂时,把中药复方原料的提取物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然后装胶囊制成胶囊剂。本发明的具有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在制成颗粒剂时,把中药复方原料的提取物与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混合均匀,整粒,干燥,制成颗粒剂。实施例2 一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柴胡9份、白芍9份、当归9份、法半夏9份、橘核9份、夏枯草9份、浙贝母9份、生牡蛎20份、八月札9份、山慈菇8份、莪术9份、生苡仁20份、炮山甲9份、露蜂房9份、蛇六谷12份、红豆杉9份,生甘草5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3 一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柴胡10份、白芍15份、当归10份、法半夏10份、橘核10份、夏枯草10份、浙贝母10份、生牡蛎30份、八月札10份、山慈菇10份、莪术10份、生苡仁30份、炮山甲10份、露蜂房10份、蛇六谷15份、红豆杉10份,生甘草6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4 :抗乳腺癌转移复发临床研究。I观察对象I. I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乳腺癌部分,主要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彩超及病理学标本,有可供测量的临床或X线、CT、彩超及病理学等肿瘤观察指标。I. 2纳入标准(I)原发性乳腺癌经手术治疗后。(2)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情况明确。(3)初诊患者为乳腺癌术后6个月以内,并且无复发或转移。(4)卡氏评分60分以上,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5)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愿意接受治疗、观察和各项检查,依从性好。
I. 3排除标准( I)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过敏体质患者;(3)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4)妊娠及哺乳期妇女;(5)精神病患者。I. 4终止标准
( I)因严重不良反应而不能继续治疗者;(2)病人不能坚持临床试验,自行停药或改用其他治疗者;( 3 )因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试验者。I. 5病例来源参照以上标准选取江苏省中医院和江苏省肿瘤医院住院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西医基础治疗加本发明中药复方)30例,对照组(单纯西医基础治疗)30例。I. 5. I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两组患者均为女性。治疗组年龄(50. 60±8· 64)岁,对照组年龄(52. 35±11· 60)岁,见表I。两组患者年龄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05)。表I两组患者年龄(x±s)
权利要求
1.一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柴胡8 10份、白芍8 15份、当归8 10份、法半夏8 10份、橘核8 10份、夏枯草8 10份、浙贝母8 10份、生牡蛎10 30份、八月札8 10份、山慈菇5 10份、莪术8 10份、生苡仁8 30份、炮山甲8 10份、露蜂房8 10份、蛇六谷9 15份、红豆杉8 10份,生甘草3 6份。
2.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乳腺癌转移复发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配方量的蛇六谷用此量8 10倍的水先煎2小时,收集水提液(A);再将配方量的生牡蛎、炮山甲用此二药量8 10倍的水先煎0. 5小时,收 集水提液(B);然后将配方量的柴胡、白芍、当归、法半夏、橘核、夏枯草、浙贝母、八月札、山慈菇、莪术、生苡仁、露蜂房、红豆杉、生甘草14味药混合,合并2次先煎水提液(A)和(B)再加水,配成重量为此14味药总重量8 10倍的液体(C),用液体(C)煎煮此14味药2 3次,每次3(T60分钟,合并水提液(D ),水提液(D )在600C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即得中药复方提取物。
3.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乳腺癌转移复发中药复方在制备治疗乳腺癌术后抗转移复发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包括将抗乳腺癌转移复发中药复方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制成的各种剂型的药物,所述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柴胡8~10份、白芍8~15份、当归8~10份、法半夏8~10份、橘核8~10份、夏枯草8~10份、浙贝母8~10份、生牡蛎10~30份、八月札8~10份、山慈菇5~10份、莪术8~10份、生苡仁8~30份、炮山甲8~10份、露蜂房8~10份、蛇六谷9~15份、红豆杉8~10份,生甘草3~6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抗乳腺癌转移复发的中药复方针对乳腺癌转移复发的“肝郁化火,痰瘀毒结,气血两虚”基本病机,疏肝解郁、消痰散瘀、清热解毒、益气养血,能明显降低乳腺癌转移复发率,临床具有确切功效。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2755600SQ20121027546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徐力, 鹿竞文 申请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