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眼睛中视黄斑色素密度并预防或治疗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50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用于提高眼睛中视黄斑色素密度并预防或治疗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眼睛中视黄斑色素密度并预防或治疗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叶黄素、玉米黄素以及茶叶提取物,其中,所述玉米黄素与所述叶黄素的重量比≥1。通过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抑制视网膜中新生血管的生成,以达到综合预防或治疗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AMD)的效果。
【专利说明】用于提高眼睛中视黄斑色素密度并预防或治疗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眼睛中视黄斑色素密度并预防或治疗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的组合物,属于医药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age-related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一种主要的人类致盲疾病,发病时往往导致中央视力下降,严重时使人失明。视黄斑衰退症发病率与人的年龄相关,年龄越大,此病越容易发生。调查发现,仅在北美就有1500万50岁以上的人患此疾病,其中120万人病情严重。在美国75岁以上的人口中,30%患有某种程度的视黄斑衰退症,另外有23%的人口会在随后的五年中会患上此种疾病。有些调查表明,在55-64岁,65-74岁及75岁以上年龄段人群中,视黄斑衰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16.8 %,25.6 %和42%。
[0003]视黄斑衰退症有两种类型,分别是非渗出性(干性)和渗出性(湿性)。两种类型的视黄斑衰退症反映了不同的病理过程,而且通常在患者两只眼睛中同时发生,如不予干预的话会往深度发展。
[0004]干性和湿性视黄斑衰退症都会伴随着人眼中玻璃疣(drusen)的形成。玻璃疣是一种无规则的圆形黄色到白色蛙卵状小斑点,透明或半透明,处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玻璃膜(Bruch’ s membrane)之间。玻璃抚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的病变。玻璃疣又有硬和软两种形式,硬玻璃疣(瘤状)是由于玻璃膜上视网膜上皮细胞代谢碎片的积累。软玻璃疣一般比硬玻璃疣大且有不明确的边界,通常是由视网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形成的。玻璃疣钙化后会有亮光。干性视黄斑衰退往往会导致外部视网膜、视网膜上皮细胞、玻璃膜或者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和退化,从而形成玻璃疣, 颜色失调及其它眼功能障碍。湿性视黄斑衰退的特征是视网膜上皮细胞或感觉神经层的浆状或出血性脱落,会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这些在临床上都会导致视觉变形或中央视觉模糊,严重时会使眼睛失明。
[0005]如上所述,AMD是一种会导致失明的眼科疾病,其往往是由于眼中脂质氧化形成一种荧光性脂褐质而导致玻璃疣、玻璃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一般认为,眼睛长期暴露于高能量的蓝光中会加速这种脂褐质的形成。目前AMD形成的确切机理不是很清楚,也没有明确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但多项研究表明,AMD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眼中类胡萝卜素特别是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含量息息相关,多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延缓AMD的发生和形成,另外,体内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A、硒、锌、谷胱甘肽也能对AMD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0006]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是唯一存在于人类眼视网膜上的一种类胡萝卜素,它们选择性地沉积在黄斑区和整个视网膜,以黄斑的中心凹周围密度为最高,视网膜周边部分逐渐减少。这些黄斑色素能有效地防止视网膜上氧化反应的发生。可以认为,治疗和预防眼底黄斑衰退或损伤的有效办法为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对AMD良好的健康作用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左右,与可见光中能量最大的蓝光的波长一致,这样,眼底黄斑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就能起到一种很好的过滤作用,将破坏性的蓝光吸收过滤掉,从而对保护眼睛,减少其中的脂质氧化,延缓AMD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在无AMD时可以用于提高视觉功效,如对青少年近视及老年的肌肉退化症等所导致的老年人盲眼病,以及日光、电脑等所发射的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大量临床检测的结果表明:人体每日的推荐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摄入量为6mg,一般认为,叶黄素晶体可接受的日摄入量(ADI)为25mg/人/天,而不会引起胡萝卜素黄皮肤病。
[0007]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独特的生理功能,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目前国外出现了大量含以上两种天然色素的健康食品和强化食品。美国FDA1995年批准了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作为食品补充剂用于食品中,以提高其营养价值。
[0008]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人体自身都不能合成,必需从外界摄入。由于结构上的不对称性,目前叶黄素只能从植物中提取,其主要来源是万寿菊花,而玉米黄素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从植物如枸杞中提取,化学合成以及通过叶黄素异构化转位反应得到。从植物中提取和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玉米黄素是(3R,3’ R)立体异构构型,而从叶黄素异构化得到的为(3R,3’S)异构体。(3R,3’R)-玉米黄素和((3R,3’S,meS0)-玉米黄素在人眼中都有分布,特别的是越往视黄斑中央,(3R,3’ S,meso)_玉米黄素的比例越高。
[0009]基于对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眼健康功能的认识和法律法规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治疗和预防眼底黄斑变性(AMD)疾病方面的产品。在这些研究或产品中,往往集中于叶黄素的功能,有关玉米黄素的功能也有所涉及,但对玉米黄素和叶黄素的复合使用,特别是叶黄素配合玉米黄素其中玉米黄素占多量,并辅以一定量植物多酚类抗氧化剂治疗或预防AMD的效果则未见报道。
[0010]US7, 282,225 BI公开了一种包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类胡萝卜素、抗氧化剂、植物提取物的膳食补充剂,此膳食补充剂有益于增强视觉功能和敏锐度,并有助于治疗或预防视黄斑衰退症,其中用到多种资源受到限制的植物提取物,成分复杂,而且没有注意到玉米黄素的特殊功效。
[0011]US2009/0155381 Al描述了一种包含叶黄素、玉米黄素、多种抗氧化剂的药物治疗或预防AMD。此配方中也没有提到玉米黄素在眼健康的重要作用。
[0012]US2009/0181901 Al介绍了一种含-SH官能团的物质或其与花青素的混合物对人体包括叶黄素在内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度的提高作用。
[0013]US2010/0330171 Al说明了有助于眼健康的营养补充剂,此营养补充剂由一种抗氧化剂,一种抗炎物质,一种抗血管生成物质组成。其中含有生育三烯酚和绿茶提取物。
[0014]US7, 887, 847 B2揭示了一种含维生素E、矿物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叶黄素、玉米黄素的膳食成分,其中提到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比例约为20: I之间,玉米黄素的量较少。
[0015]US7, 267,830 B2提出了一种延缓视黄斑衰退症和提高视健康的膳食补充剂成分,其中包含维生素E、叶黄素、玉米黄素、铜、锌、DHA、迷迭香提取物以及其它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此配方成分复杂,且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比例固定在2: I左右。
[0016]US6, 329, 432 B2详细分析了人眼中玉米黄素立体异构体的分布,认为相对于叶黄素,越往视黄斑中央玉米黄素的含量越高,特别是内消旋玉米黄素(meso-zeaxanthin)的含量在视黄斑正中央浓度达到最高,暗示着它们在视健康特别是在延缓AMD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此专利中只强调内消旋玉米黄素在预防或治疗AMD中的作用,没有注意到玉米黄素与叶黄素的协同配合作用,也没注意到其它物质的协同作用。[0017]以上公开的申请或专利都试图通过一种或几种维生素、抗氧化剂、植物提取物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复配组成膳食补充剂,从而对视黄斑衰退症起到延缓或治疗效果。但在这些配方中大都只是强调叶黄素的功能,而对在人眼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玉米黄素则没有深入的研究。实际上,由于分子结构式中多存在一个共轭双键,使得玉米黄素比叶黄素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其在人眼健康中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80年代中后期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了在人眼视黄斑正中心的小区内主要是玉米黄素,同心地离开凹部而向黄斑的外周边靠近,则玉米黄素的量逐渐减少,叶黄素的量随之渐增,在黄斑外围,叶黄素是主要的黄色色素。[0018]这一点也可从自然界和人体组织不同部位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比例的变化中看出,叶黄素原料万寿菊花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比例为10-12: I左右,在人体血液中这一比例大概为3-5: 1,在视黄斑外围,叶黄素与玉米黄素的比例为3: 1,而在视黄斑中心,这一数值完全颠倒过来,叶黄素与玉米黄素的比例变成了 1: 3。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在人眼中不同部位分布比例的变化恰恰说明了玉米黄素特别是内消旋玉米黄素在人体眼睛健康中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如根据视黄斑中心玉米黄素与叶黄素的比例关系确定膳食补充剂配方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比例会强化眼睛中玉米黄素的浓度,从而起到更好的延缓AMD效果。[0019]另外,为了阻止或延缓AMD疾病发生前后视网膜上皮细胞或感觉神经层的浆状或出血性脱落而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适量地补充某些植物提取物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些植物提取物中绿茶提取物特别值得关注,绿茶多酚主要包含四种成分如GC (没食子儿茶素),CG (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 late, EGCG)是绿茶多酹中活性最高的。流行病学研究揭示,摄入EGCG有抵制血管形成的能力,从而能降低糖尿病增殖性血管增生性病变的发生率。血管生成在眼部新生血管对眼部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中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茶多酚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导致细胞在Gl期停滞,是抗新生血管生成的有效而具有前景的药物之一。
【发明内容】
[00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眼睛中视黄斑色素密度(Macular Pigment OpticalDensity,MP0D)以及治疗或预防年龄相关性眼底视黄斑衰退症疾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叶黄素、玉米黄素、以及茶叶提取物,所述玉米黄素与所述叶黄素的重量比> I。[0021]优选地,所述玉米黄素与所述叶黄素的重量比为2: I~3:1。[0022]优选地,所述玉米黄素与所述叶黄素的含量均为2mg~120mg,更优选地6mg~20mg.[0023]其中,所述玉米黄素为按常规方法从植物中提取或者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3R,3’R)_玉米黄素或以叶黄素为原料通过异构化转位得到的(3R,3’S)-玉米黄素。所述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为游离晶体形式或脂肪酸酯形式。[0024]优选地,所述茶叶提取物为GC、CG、GCG和EGCG的混合物,或者EGCG。所述茶叶提取物或者EGCG的含量为IOmg~200mg,优选20mg~120mg。
[0025]优选地,还包括维生素、抗氧化剂和/或微量元素;其中,所述维生素选自维生素C、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和维生素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化剂为beta-胡萝卜素和/或多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微量元素为铜和/或锌。
[0026]如前所述,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AMD)是一种老年性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而且此疾病是不可逆转的,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所以针对AMD疾病一种有效的方式是预防或延缓性治疗。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MD疾病的发生率与人体血液及眼睛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含量呈负相关,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是构成人眼黄斑色素中唯一存在的两种色素,这些都预示着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在AMD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AMD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状况可以通过监测眼睛中视黄斑色素密度(MPOD)的变化得到很好的提示。
[0027]而且,相对于叶黄素,血液中玉米黄素的量不占优势,但在人眼视黄斑中,越向视黄斑中心,玉米黄素的量越高,特别是在视黄斑正中央,不仅玉米黄素与叶黄素的比例在
3: I以上,而且还出现了多量的在血液中不存在的内消旋玉米黄素,这些都说明玉米黄素可能在眼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分子结构式上看,玉米黄素比叶黄素多一个共轭双键,其抗氧化活性和吸收高能量蓝光的能力理论上也比叶黄素强。
[0028]玉米黄素在眼睛中主要有两种形态,分别是(3R,3’ R)和(3R,3’ S)两种异构体,(3S,3’ S)构型只是在视黄斑中央有微量存在。在前两种异构体中,(3R,3’ R)是从外界摄入并经血液吸收后转移到视黄斑中,(3R,3’S)则是在视网膜中在某种酶的作用下由叶黄素异构化转位得到。所以根据目前的研究认为,单纯补充玉米黄素,只能保证血液或视黄斑中玉米黄素的含量,而不能保证体 内叶黄素的供应,而且体内玉米黄素的异构体构型与摄入的玉米黄素的构型一致;如单纯补充叶黄素,在视网膜中部分叶黄素可以转化为内消旋玉米黄素((3R,3’ S,meso)-玉米黄素),但这种转化会受到个体中转化酶的水平限制,有可能使眼睛视黄斑最中央的内消旋玉米黄素的量不够,从而影响到视黄斑功能的发挥。
[0029]为了达到眼健康目的,人体最好同时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而且考虑到玉米黄素较高的生理活性,越往视黄斑中央玉米黄素含量越高,所以玉米黄素的补充量应大于叶黄素的补充量,特别是在每日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总摄入量较大的情况下,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摄取足量叶黄素的同时摄入多量的高生理活性的玉米黄素。
[0030]另外,AMD疾病的形成机理主要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受高能量蓝光损伤或自由基氧化损伤而造成浆状或出血性脱落,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或玻璃疣的生成,所以在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防止新生血管生成的膳食成分很有益处。如茶叶提取物就有这方面的功效,特别是临床研究显示茶叶提取物中的EGCG可以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相关因子及其受体抑制血管细胞的增生,迁移,管腔形成及诱导凋亡等环节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通过茶叶提取物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协同作用可以很好地协同预防或治疗AMD疾病。
[003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食组中MPOD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独补充叶黄素或玉米黄素时,补充叶黄素组(试验组II)比补充玉米黄素组(试验组I)效果要好,可能是由于部分叶黄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玉米黄素,从而起到一种协同作用,而单独补充玉米黄素时,体内则只有玉米黄素而没有叶黄素,达不到协同效果。同时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复合物时,MPOD上升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补充叶黄素或玉米黄素,而且玉米黄素与叶黄素比例为3: I时(试验组IV),MP0D增加的效果要优于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比例为3: I试验组(试验组III),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补充玉米黄素与叶黄素(3: I)混合物时摄入一定量的EGCG时(试验组V),MPOD增加的效果最优,说明三者的协同作用非常明显。
[0032]因此,本发明就是试图通过摄食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组合物来补充体内特别是视黄斑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量,特别是考虑到玉米黄素在保护眼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此组合物中玉米黄素与叶黄素的比例往往大于1,通常达到3: I。而且综合考虑到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AMD)的形成机理,在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组合膳食补充剂中加入一定的抗氧化成分如茶叶提取物,特别是EGCG,从而阻止或抑制脉络新生血管的生成。通过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抑制视网膜中新生血管的生成,以达到综合预防或治疗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AMD)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表示对照组服食安慰剂前后五日内MPOD平均值的变化率;
[0034]图2表示干预组服食叶黄素时前后五日内MPOD平均值的变化率;
[0035]图3表示干预组服食玉米黄素时前后五日内MPOD平均值的变化率;
[0036]图4表示干预组服食其中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比例为3: I的组合物时前后五日内MPOD平均值的变化率;
[0037]图5表示干预组服食其中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比例为1: 3的组合物时前后五日内MPOD平均值的变化率;
[0038]图6表示干预组服食其中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比例为1: 3且含抗氧化剂EGCG的组合物时前后五日内MPOD平均值的变化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发明。
[0040]实施例1
[0041]叶黄素、玉米黄素、EGCG治疗或预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人体实验研究
[0042]本试验按自愿原则选择年龄为55岁以上,已经确认为AMD疾病患者208名(其中男性88名,女性120名),挑选时排除下列受试者:患有其它种眼科疾病可能影响到试验测试结果;长期或短期服用有关药物、保健品或其它治疗方法可能影响到对结果的判定;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食用受试药物者,或者资料不全等影响功效或安全判定者。
[0043]实验中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按随机原则对照组选定31人,服用安慰剂,干预组又随机分为1、I1、II1、IV、V五组,各组分别服用表1中所示的药物组合咀嚼片剂,每日I次,每次I片,连续服用60天,试验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在试验过程中有16名试食者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试验,试食者流失率为7.7%。试验完成时各组的人数如表I所示。
[0044]表1人体试验分组及试食片剂配方
[0045]组别人数试食片剂配方
对照组28(男10,女18)安慰剂
试验组I32(男13,女19)叶黄素32mg
试验组II33(男15,女18)玉米黄素32mg
试验组III32(男14,女18)叶黄素24mg+玉米黄素8mg
试验组IV32(男13,女19)叶黄素8mg+玉米黄素24mg
试验组V35(男13,女22)叶黄素8mg+玉米黄素24mg+EGCG 120mg
[0046]其中:
[0047]1、配方中活性成分叶黄素为CarolGold? 10% TAB剂型,玉米黄素为CarolZea?10% TAB剂型。EGCG含量达95%,购自荣凯植物提取物有限公司。除了活性成分叶黄素、玉米黄素、EGCG外,其余为木糖醇及片剂所需的辅料如羟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等,先将EGCG、羟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混和进行湿法造粒,过30目筛后,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10% TAB及硬脂酸镁混和后压片,最终得到咀嚼片,每片总片剂重为850mg。
[0048]2、安慰剂的外观颜色、片剂重量与试食片剂完全一致。
[0049]试食者分别服用咀嚼片和安慰剂片,服食前五日及服食结束前五日中每天都用闪烁异变光度计检测左右眼中黄斑色素密度(MPOD),利用每名患者服食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咀嚼片两个月后最后五日MPOD平均值与服食前五日MPOD平均值的提高比率来评价咀嚼片对患者视黄斑衰退症的治疗效果。
[0050]各项指标于试食试验开始`及结束进各测定一次,检测指标分为安全性指标和功效性指标。前者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查,B超、胸部X线和心电图检查等其它相应的检查。后者包括眼部症状检查:①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眼部自觉症状:眼胀、眼痛、畏光、视物模糊、眼干涩等。数据处理:用统计软件STATE6.0计算分析数据。凡自身对照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后者需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对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方差齐性后,用转化的数据进行t检验;若转换的数据仍不能满足于正态方差齐性要求,改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但变异系数太大,如CV > 50%的资料,应用秩和检验。功效指标用X2检验。
[0051]试食结束后各项生化指标检测显示服食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咀嚼片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和试食组试食前后各五日内其左右眼中的视黄斑色素浓度的平均值变化情况见图1至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空白组相比,试食组中视黄斑色素浓度(MPOD)显著上升,但服用不同配方或比例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各试食组视黄斑色素浓度的变化值各不相同。以右眼中MPOD的变化为例,将各组试食前后右眼中MPOD的数值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y = a+b*x,各组中截距a值反映了试食片剂前各组成员右眼中MPOD的平均值,可以看出各组间相差不大;b值反应了试食90天后右眼中MPOD与试食前右眼中MPOD的变化趋势,b值越大说明MPOD的变化越明显。表2中列出了各组中右眼MPOD变化情况线性回归后的
a,b 值。
[0052]表2各组中右眼MPOD变化情况线性回归后的a,b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提高眼睛中视黄斑色素密度并预防或治疗年龄相关性视黄斑衰退症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叶黄素、玉米黄素以及茶叶提取物,其中,所述玉米黄素与所述叶黄素的重量比≥I。
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玉米黄素与所述叶黄素的重量比为2: I~3: 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玉米黄素与所述叶黄素的含量均为2mg ~120mgo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玉米黄素与所述叶黄素的含量均为6mg~20mgo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玉米黄素为从植物中提取或合成来源的(3R,3,R)-玉米黄素、或(3R,3,S)-玉米黄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为晶体形式或脂肪酸酯形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茶叶提取物为GC、CG、GCG和EGCG的混合物、或者EGCG。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茶叶提取物或者EGCG的含量为IOmg~200mg。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荼叶提取物或者EGCG的含量为20mg~120mgo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还包括维生素、抗氧化剂和/或微量元素;其中,所述维生素选自维生素C、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和维生素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化剂为beta-胡萝卜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或植物提取物蓝莓多酚;所述微量元素为铜和/或锌和/或硒。
【文档编号】A61K36/82GK103566049SQ20121027970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许新德, 张莉华, 孙晓霞 申请人: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