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4054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复方由苦参、黄芩、防风、白芷、地肤子、蛇床子、蒲公英组成,制备成适合临床使用的搽剂、洗剂、凝胶剂、软膏剂、喷雾剂等以及其它药物制剂学上和临床使用上可行的剂型。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治疗婴儿湿疹的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婴儿湿疹是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损害特点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可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和婴儿异位性皮炎。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常于出生后3个月发病,好发于婴儿头面部,尤其是头顶部和两颊部,常成对称性。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脱屑多形性损害等,皮损常此起彼伏,连绵发生。
[000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质差异,环境的变化,婴儿湿疹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其发病率高达3% -26.69%。马刚等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母亲有特应性皮炎(AD)者,其子女出生3个月内AD发病率达25%以上,2岁内发病率达5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均有特应性疾病史,其子女AD发病率达79%。有报道称大约20% -50%的婴儿湿疹患者后来发生了哮喘,45 %的婴儿湿疹患者以后发生了变应性鼻炎,即大约80%婴儿湿疹患者在他们的皮肤症状消退后,又发生了呼吸道变态反应。可见婴儿湿疹往往是随后发生过敏性疾病的起点。
[0004]现代医学认为婴儿湿疹的病因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变态反应有关。由于皮肤瘙痒,患儿常表现为哭闹、睡眠不宁、易醒,从而得不到充分休息,时间较长以致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应尽早对婴儿湿疹加以治疗,以期早日康复。目前,临床上还无较理想的治疗药物,常规的处理方式为避免接触刺激物,消炎、收敛、止痒药物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内服的组胺药物和外用皮质激素类软膏。抗组胺药物能缓解皮肤瘙痒症状,但并不能减轻局部皮肤病理损害,缩短病程。外用激素类药物有比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减轻局部皮肤的病损,但由于该病易复发,反复使用则容易出现皮肤变薄、色素沉着、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皮肤萎缩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上一般禁止使用强效类激素,若病情需要,也必须在临床医生的医嘱下酌情使用弱效类皮质激素如莫米松等。
[0005]中医对湿疹早就有精辟的描述,婴儿湿疹属中医学奶癣、胎疮范畴。病因源于先天禀赋不足,属于易感性体质;后天饮食不节,失其调养;环境气候,居处触物;易激急躁,情志所伤;外因风、湿、热邪趁势袭扰,风性轻扬,善行数变而见肌肤呈多形性损害,瘙痒无度;湿热充斥肌腠则见皮疹红肿灼热;脾虚湿盛见流津浸淫;或迁延反复,日久则伤及阴血,出现血虚风燥。总之,该病与脾、肝关系密切,湿、风、热、瘀为主要表现,而脾虚湿盛贯穿该病始终。治宜清热解毒,凉血除湿。中医治疗婴儿湿疹疗效确切,辨证求因,标本兼治,且副作用小。
[0006]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49101.9公开的中药制剂包含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份:防风5~15份、连翅5~15份、青黛3~8份、败酱草5~10份、苦参3~8份、蛇床子3~8份、黄柏5~10份、大黄5~15份、黄芩3~8份和炉甘石3~8份。
[0007]中国专利申请201010222146.2公开的中药制剂包含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份:苦参17-23%,白藓皮17-23%,黄柏8_12%,黄连8_12%,地肤子17_23%,防风8_12%,荆芥5-8% ο[0008]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69924.7公开的中药制剂包含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份:苦参:20-80、黄柏:20-80、蛇床子:20-80、地肤子:20_80、大黄:10-30、龙胆草:5-20,石菖蒲:10-30、白芷:5-20、连翘:20-80、防风:5_20、金银花:10-30、蒲公英:10-30、获苓:20-80、五倍子:5-20。以上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配方对其治疗婴儿湿疹的作用方式没有明确的阐述,本申请的处方与现有专利技术相比处方简练,以苦参为君药,以黄芩为臣药,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使苦参和黄芩在处方中的作用得到突出。同时,本申请利用现代药理学方法证实了药物组合物是通过抗过敏作用来实现对婴儿湿疹的治疗的,在治疗上更具针对性。

【发明内容】
: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能够治疗婴儿湿疹的复方中药,本发明配方为清热解毒,祛风燥湿之剂。无论内服外用,均能对婴儿湿疹有显著疗效。婴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故为“娇脏”,今为外用体现了内病外治。对婴儿湿疹,更为安全有效。《内经?病机》十九条指出:诸病痒疮,皆属于心。方中重用苦参,因其性味苦寒,直入心经,有很强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并能清利三焦湿热,对湿疹疮疡有很强的治疗作用,为本方君药。黄芩、蒲公英同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协助苦参治疗湿疹有相得益彰之效,同为臣药。蛇床子、地肤子、白芷都有祛风止痒,燥湿杀虫之力,其性辛温,能避免君臣之药苦寒之嫌,为方中佐药。防风一味能祛体内外之风邪,引本方诸药,直捣病所,使本方能起到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的效果,为方中使药。本申请与现有专利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0010]本发明的处方配比疗效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配比如下组成:
[0012]苦参3-20份、黄芩3-20份、地肤子3_15份、蛇床子3_15份、蒲公英3_15份、防风
1-9份、白芷1-9份;
[0013]上述原料的优选配比为:
[0014]苦参5-15份、黄岑12份、蒲公英6份、地肤子6份、蛇床子6份、白?£3份、防风3份。
[0015]上述原料的最优选配比为:
[0016]苦参12份、黄芩12份、蒲公英6份、地肤子6份、蛇床子6份、白£ 3份、防风3份。
[0017]按照药剂学复方,可以将上述原料药制备成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搽剂、洗剂、凝胶剂、软膏剂、喷雾剂等以及其它药物制剂学上和临床使用上可行的剂型。
[0018]本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0019]上述中药按用量比例称取处方药材,混合,置于提取罐中,加入水或乙醇溶液提取,收集水或乙醇提取液。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得提取清膏。清膏经过与其他赋形剂混合根据制剂原则制成适宜的临床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试验实施例1通过对致敏物(DNFB)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评价配方[0021]一、配方的初步拟定:
[0022]配方I组:苦参3份、黄芩20份、地肤子15份、蛇床子15份、蒲公英15份、防风9份、白?Ε 9份;
[0023]配方2组:苦参20份、黄芩3份、地肤子5份、蛇床子5份、蒲公英15份、防风9份、白芷9份;
[0024]配方3组:苦参6份、黄芩18份、地肤子3份、蛇床子3份、蒲公英3份、防风1份、白芷1份;[0025]配方4组:苦参9份、黄芩15份、地肤子6份、蛇床子6份、蒲公英6份、防风6份、白芷6份;
[0026]配方5组:苦参12份、黄芩12份、地肤子12份、蛇床子12份、蒲公英12份、防风1份、白?Ε 1份;
[0027]配方6组:苦参15份、黄芩9份、地肤子3份、蛇床子3份、蒲公英3份、防风6份、白芷6份;
[0028]配方7组:苦参18份、黄芩3份、地肤子3份、蛇床子3份、蒲公英3份、防风1份、白芷1份;
[0029]配方8组:苦参20份、黄芩9份、地肤子9份、蛇床子9份、蒲公英9份、防风3份、白芷3份;
[0030]配方9组:苦参12份、黄芩12份、肤子6份、蛇床子6份、蒲公英6份、防风3份、白芷3份。
[0031]二、通过对致敏物(DNFB)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评价配方:
[0032]选取健康ICR小鼠110只,体重18_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1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IO)、模型对照组(N=IO)、配方I组(N=IO)、配方2组(N=IO)、配方3组(N=IO)、配方4组(N=10)、配方5组(N=10)、配方6组(N=10)、配方7组(N=10)、配方8组(N=10)、配方9组(N=IO)。小鼠腹部去毛后(面积约2cmX 2cm),将1%DNFB溶液按50 μ I/只均匀涂抹于腹部致敏,次日同法加强一次,空白对照组不致敏。于末次致敏后即开始给药,连续6天,各配方组均每日内给予受试药物3次,每次40 μ I,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两面。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同法操作,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致敏5天后,将1%DNFB溶液10 μ I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两面进行激发。激发后24h颈椎脱白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廓,用直径7mm的打孔器打下耳片,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为耳肿胀度。结果见表1。
[0033]表1对DNFB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G 土 SD )
[0034]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复方中药,包含苦参3-20份、黄芩3-20份、地肤子3-15份、蛇床子3-15份、蒲公英3-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中药,其特征在于包含苦参3-20份、黄芩3-20份、地肤子3-15份、蛇床子3-15份、蒲公英3-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中药,其特征在于组成该复方中药还可以添加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防风1-9份、白芷1-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方中药,其特征在于处方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组成为:苦参12份、黄芩12份、地肤子6份、蛇床子6份、蒲公英6份、防风3份、白芷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方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1)先将上述中药按用量比例称取,粉碎成粗粉,混合,置于提取罐中; (2)加入水溶液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 (3)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得提取清膏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方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1)先将上述中药按用量比例称取,粉碎成粗粉,混合,置于提取罐中; (2)加入乙醇(30-95,50%)溶液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 (3)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得提取清膏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方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成临床使用的凝胶剂、搽剂、洗剂、软膏剂、喷雾剂。`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3565938SQ20121028436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
【发明者】蒲琴, 龙绍疆, 李承勇, 朱绪民 申请人:四川滇虹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