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78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女性进入更年期会出现各种更年期症状,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症状依次为潮热出汗、易激动或烦躁、失眠。更年期潮热是围绝经期妇女特有的症状,发生率很高,占75% 85%,其中有10% 20%的妇女症状表现很严重。潮热会迅速加重并扩散到面部、头部和胸部,可能伴有皮肤潮红和出汗,有时会有心率加快、手麻和恶心。潮热汗出的发生频率,轻者一日数次,重者可达一日数十次;持续时间数秒至几分钟不等。西医认为,女性更年 期潮热是因内分泌紊乱引起,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下降,卵泡雌激素増加,造成体内各系统的改变导致系列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症。目前,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服用百爱大豆异黄酮补充雌激素来缓解症状。中医认为,此病症主要是因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冲任亏虚,天癸将竭,其病本在于肾阴虚,由于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肝水,致使肝阴亦虚,冲任隶属肝肾,肾水亏虚,心火赤亢,心肝火旺。即本病多是阴虚内热,虚阳上亢,津液不固所致。据中医理论,针对更年期潮热的发病机理,治宜滋养肝肾,佐以温阳泻火,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只能补充雌激素来缓解症状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5 20份、甘草3 10份、生地10 30份、黄精5 25份、枸杞5 25份、旱连草10 30份、女贞子10 30份、梔子5 20份、山茱萸5 25份、芦根10 30份、沙參10 30份、牡丹皮5 20份、太子參10 30份、柴胡5 20份、藿香5 20份、黄芩5 20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10份、甘草5份、生地20份、黄精15份、枸杞15份、旱连草20份、女贞子20份、梔子12份、山茱萸15份、芦根20份、沙參20份、牡丹皮10份、太子參20份、柴胡10份、藿香10份、黄芩1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养气补血、利五脏、补五劳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的功效;黄精具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枸杞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的功效;旱莲草具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的功效;女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阴养血之功;梔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芦根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沙參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太子參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养肝益肾、健脾润肺、养阴生津、清热除烦、升阳泻火、凉血利湿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更年期潮热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 达93. 3%,治愈率达66. 7%。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log、甘草5g、生地20g、黄精15g、枸杞15g、旱连草20g、女贞子20g、梔子12g、山茱萸15g、芦根20g、沙參20g、牡丹皮10g、太子參20g、柴胡10g、藿香10g、黄芩1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15g、甘草10g、生地10g、黄精25g、枸杞10g、旱连草30g、女贞子15g、梔子10g、山茱萸5g、芦根10g、沙參25g、牡丹皮15g、太子參10g、柴胡20g、藿香15g、黄芩12g。实施例3
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20g、甘草3g、生地15g、黄精10g、枸杞25g、旱连草15g、女贞子25g、梔子5g、山茱萸10g、芦根15g、沙參10g、牡丹皮12g、太子參30g、柴胡5g、藿香12g、黄芩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5g、甘草6g、生地30g、黄精20g、枸杞5g、旱连草10g、女贞子30g、梔子15g、山茱萸25g、芦根25g、沙參15g、牡丹皮20g、太子參15g、柴胡12g、藿香5g、黄芩20g。实施例5
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12g、甘草8g、生地25g、黄精5g、枸杞20g、旱连草25g、女贞子10g、梔子20g、山茱萸20g、芦根30g、沙參30g、牡丹皮5g、太子參25g、柴胡15g、藿香20g、黄芩15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10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45例,患者均以潮热为主症,躯干上部发热,特别是颈部以上部位发热明显,热退随之汗出,皮肤有刺激或轻度寒冷感,毎次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头晕等兼症。ニ、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十天为ー疗程,一天ー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中、晚三次服用。ニ、疗效标准
(1)治愈潮热汗出、情志异常等症状消除;
(2)好转诸症减轻;
(3)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 - 10个疗程,治愈30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五、典型病例
病例I :
朱某,54岁。自诉患更年期潮热出汗大约一年,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头晕等症,严重影响睡眠。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续服2个疗程,潮热出汗症状消失,治愈。病例2
崔某,55岁,自诉患潮热盗汗,睡眠浅易醒,腰部酸痛,手脚乏力,ロ干便秘,心烦易怒,常发偏头痛。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I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仍有心烦,睡眠増加,头痛减轻,纳便自调;续服2个疗程,诸症皆除,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5 20份、甘草3 10份、生地10 30份、黄精5 25份、枸杞5 25份、旱连草10 30份、女贞子10 30份、桅子5 20份、山茱萸5 25份、芦根10 30份、沙参10 30份、牡丹皮5 20份、太子参10 30份、柴胡5 20份、藿香5 20份、黄芩5 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10份、甘草5份、生地20份、黄精15份、枸杞15份、旱连草20份、女贞子20份、桅子12份、山茱萸15份、芦根20份、沙参20份、牡丹皮10份、太子参20份、柴胡10份、藿香10份、黄芩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更年期潮热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桔梗5~20份、甘草3~10份、生地10~30份、黄精5~25份、枸杞5~25份、旱连草10~30份、女贞子10~30份、栀子5~20份、山茱萸5~25份、芦根10~30份、沙参10~30份、牡丹皮5~20份、太子参10~30份、柴胡5~20份、藿香5~20份、黄芩5~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养肝益肾、健脾润肺、养阴生津、清热除烦、升阳泻火、凉血利湿的功效。其治疗更年期潮热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具有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P43/00GK102793867SQ20121029450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王军红, 董艳丽, 王先忠 申请人:王军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