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92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丹参14-19份,竹叶17-22份,胖大海12-20份,栀子9-17份,金银花15-21份,甘草21-30份,胆南星23-26份,酸枣仁27-32份,知母11-20份,防风13-16份。本发明是一种效果好、成本低、副作用小的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
【专利说明】—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0003]
【背景技术】
[0004]目前市场上治疗口腔、咽喉疾病的中、西医药物很多,西药的副作用大,现代医学认为,口腔、咽喉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疲劳、受凉、烟酒过度、长期受化学气体或者粉尘刺激,使机体抵抗力减弱,细菌或者病毒乘虚侵入而致病,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病因包括风、火、燥、痰等。口腔咽喉病虽小,但病因较复杂,容易反复发作,难治难防。人体因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气血衰退为内因,外因是风、火、燥由口鼻而入体内,内伤脏腑,导致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容易发生。口腔咽喉病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其对人的精神折磨,并不亚于重病恶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能进食,不能说话,严重影响社交活动、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由于致病因素较多,中医临床症型较多,尽管治疗药物品种较多,仍为多发、难愈病症,因此临床急需能够针对多种症因,并能有效缓解症状,从而治愈口腔、咽喉疾病的药物。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
[0007]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丹参14-19份,
竹叶17-22份,
胖大海12-20份,
桅子9-17份,
金银花15-21份,
甘草21-30份,
胆南星23-26份,
酸枣仁27-32份,
知母11-20份,
防风13-16份。
[0008]作为优选,制备该中药的原料按重量份还包括:
麦冬11-17份,
五味子15-19份,
柠檬酸11-17份,党参12-18份。
[0009]作为优选,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丹参14份,
竹叶17份,
胖大海15份,
桅子17份,
金银花15份,
甘草26份,
胆南星26份,
酸枣仁27份,
知母20份,
防风13份。
[0010]作为优选,制备该中药的原料按重量份还包括:
麦冬14份,
五味子17份,
柠檬酸11份,
党参12份。
[0011]
上述药物中,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下能泻肾火;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作用。酸枣仁: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平肝理气,润肺养阴;丹参:活血祛瘀、凉血、养血安神;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清热除烦;胖大海: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的作用。薄荷:具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的作用。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桅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甘草:具有祛痰止咳,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清热降火、利咽宣肺、滋阴降火之功效,特别对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据对100例患者观察统计,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治愈率89%,两个疗程治愈率为95%。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0014]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丹参14份,
竹叶17份,
胖大海15份,
桅子17份,
金银花15份,甘草26份,
胆南星26份,
酸枣仁27份,
知母20份,
防风13份。
[0015]
内服药制备、服用方法:按照重量配比取上述组方原料用开水冲泡饮用,饮用时,含漱I刻钟后缓慢分次咽下,每日2剂,当日服完,15日为一个疗程。
[0016]
临床治疗例:
陈先生,45岁,病情: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粘痰量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舌质红,苔薄。治疗2个疗程,治愈。
[0017]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丹参14份,
竹叶17份,
胖大海15份,
桅子17份,
金银花15份,
甘草26份,
胆南星26份,
酸枣仁27份,
知母20份,
防风13份;
麦冬14份,
五味子17份,
柠檬酸11份,
党参12份。
[0018]
内服药制备、服用方法:按照重量配比取上述组方原料用开水冲泡饮用,饮用时,含漱I刻钟后缓慢分次咽下,每日2剂,当日服完,15日为一个疗程。
[0019]
临床治疗例:
赵先生,62岁,病情: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治疗3个疗程,治愈。
[0020]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丹参14份,
竹叶22份,
胖大海15份,
桅子17份,
金银花18份,
甘草30份,
胆南星23份,
酸枣仁29份,
知母20份,
防风16份;
麦冬12份,
五味子19份,
柠檬酸11份,
党参15份。
[0021]
内服药制备、服用方法:按照重量配比取上述组方原料用开水冲泡饮用,饮用时,含漱1刻钟后缓慢分次咽下,每日2剂,当日服完,15日为一个疗程。
[0022]
临床治疗例:
钱先生,25岁,病情:咽部不适,有痒、灼热感、异物感。治疗I个疗程后痊愈。
[0023]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丹参19份,
竹叶22份,
胖大海13份,
桅子10份,
金银花21份,
甘草22份,
胆南星25份,
酸枣仁30份,
知母17份,
防风16份;
麦冬11份,
五味子19份,
柠檬酸14份,
党参18份。
[0024]
内服药制备、服用方法:按照重量配比取上述组方原料用开水冲泡饮用,饮用时,含漱I刻钟后缓慢分次咽下,每日2剂,当日服完,15日为一个疗程。
[0025]
临床治疗例:
王女士,7岁,病情:口腔两颊、上腭、舌尖及两侧、牙龈及上、下唇黏膜处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溃疡,治疗2个疗程后即痊愈。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丹参14-19份,竹叶17-22份,胖大海12-20份,桅子9-17份,金银花15-21份,甘草21-30份,胆南星23-26份,酸枣仁27-32份,知母11-20份,防风13-16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备该中药的原料按重量份还包括:麦冬11-17份,五味子15-19份,`柠檬酸11-17份,党参12-18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丹参14份,竹叶17份,胖大海15份,桅子17份,金银花15份,甘草26份,胆南星26份,酸枣仁27份,知母20份,防风13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口腔、咽喉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备该中药的原料按重量份还包括:麦冬14份,五味子17份,柠檬酸11份,党参12份。
【文档编号】A61K31/194GK103656245SQ20121031775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杨波 申请人:杨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