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6080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从广义上说,没有瘢痕组织也就没有创伤的愈合。但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国内外医药界进行了长期大量的从人体组织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的实验研究以期能够找到一条能缩短损伤期、促进伤口愈合的安全、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口服 药物治疗、药物注射治疗、激光治疗等,口服药物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祛除皮肤瘢痕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头疼、腹痛、恶心、呕吐等,激光治疗祛除皮肤瘢痕费用比较昂贵,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上述疗法在治疗后不同程度存在色素沉着或脱失,有的还会产生复发、再生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中药药膏用于各种瘢痕的恢复性治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能有效减轻瘙痒,缓解疼痛,淡化瘢痕颜色,使瘢痕的面积逐渐减少且变得平滑。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所述的药膏由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组成,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提取物30 50%,基质50 70% ;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的原料药由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桅子皮、雪三七、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青酒缸根,醋制自然铜、蛰虫、水蛭,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丹参50 70份、五倍子50 70份、透骨草20 40份、桅子皮20 40份、雪三七50 70份、天山大黄50 70份、桃仁20 40份、芫花根20 40份、青酒缸根50 70份、醋制自然铜20 40份、蛰虫20 40份、水蛭20 40份、冰片8 15份、樟脑8 15份、乳香20 40份和没药20 40份;
所述的基质由聚维酮、甘油、微粉硅胶、壳聚糖、聚乙烯醇、食用醋和纯化水组成,各原料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聚维酮5 10份、甘油30 50份、微粉娃胶15 40份、壳聚糖8 15份、聚氧乙烯醇I 5份、食用醋5 10份和纯化水40 70份;
用于瘢痕治疗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中药提取物
(I)、按重量份数,取丹参50 70份、五倍子50 70份、透骨草20 40份、桅子皮20 40份、雪三七50 70份、天山大黄50 70份、桃仁20 40份、芫花根20 40份、青酒缸根50 70份、醋制自然铜20 40份、蛰虫20 40份、水蛭20 40份、冰片8 15份、樟脑8 15份、乳香20 40份和没药20 4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醋制自然铜、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分别粉碎至200 400目,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桅子皮和雪三七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药材置入渗漉筒中,加入浓度为10 100%的乙醇进行浸泡,乙醇的加入量为浸泡药材体积的I. 2 I. 5倍,浸泡12 48小时后,再加入浸泡药材原体积3 10倍的浓度为10 100%的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蛰虫、水蛭、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和青酒缸根混合后粉碎成粗粉,然后置于提取罐中,加入纯化水进行煎煮,纯化水的加入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0 15倍,提取时间为2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提取完毕后过滤,最后将3次提取的提取液合并,备用;
(5)、将步骤(3)收集的渗漉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醇提稠膏,备用;
(6)、将步骤(4)收集的提取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水提稠膏,备用;
(7)、将步骤(5)制得的醇提稠膏、步骤(6)制得的水提稠膏以及步骤(2)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烘干后粉碎成200 400目的细粉,即制得中药提取物;
〔_■)、制备基质
(I )、按重量份数,取聚维酮5 10份、纯化水40 70份、聚乙烯醇I 5份、甘油30 50份、微粉硅胶15 40份、壳聚糖8 15份和食用醋5 1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维酮和纯化水10 20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0 70°C,搅拌30 60分钟,使之充分溶胀,得到聚维酮溶胀液,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乙烯醇和甘油加入反应釜中,升温到70°C,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醇油溶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微粉硅胶、壳聚糖、食用醋和纯化水30 50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I 2分钟,再加入上述步骤(3)制得的醇油溶液,升温到40 70°C,搅拌2 10分钟,停止搅拌并静止2 5分钟;之后再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溶液升温至50°C,加入上述步骤(2)制得的聚维酮溶胀液,搅拌2 10分钟,制得基质;
〔三〕、制备中药药膏
按重量百分比取30 50%上述步骤〔一〕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50 70%的上述步骤〔二〕制备的基质;先将基质加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基质升温至45 55°C,再将中药提取物加入反应釜中,搅拌20 40分钟,即制得中药药膏。有益效果
I、本发明的中药药膏适用于所有瘢痕患者,具有减轻瘙痒,缓解疼痛的功效,且能淡化瘢痕颜色,使瘢痕的面积逐渐减少并变得平滑,安全可靠、无副作用。2、本发明的中药药膏的中药配方中天山大黄、桃仁、丹参、五倍子、透骨草、乳香、没药具有止血收敛,促进伤口痊愈的作用;桅子皮、雪三七、芫花根、青酒缸根、蛰虫、水蛭、醋制自然铜、具有养血和血,行血散瘀定痛的作用,并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局部血运,改善伤口营养;冰片、樟脑、醋可以理气止血,行瘀定痛,去腐生肌,具有改善组织代谢的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除瘢痕的功效,用于皮肤瘢痕的治疗,可以使大瘢变小,硬度变软,小瘢消除,使局部功能恢复。3、本发明的中药药膏的基质成分,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其化学结构与纤维素相似,在较低PH范围内,可以溶解形成粘稠的高分子阳离子凝胶溶液,具有很好的成膜性,本技术方案以壳聚糖为主料,配以微粉硅胶、聚维酮等辅料,制备得到的基质弹性柔性好,配合中药提取物,用于临床各种皮肤外伤治疗,效果非常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急救敷料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施例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实施例I 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中药提取物
(I )、按重量份数,取丹参50份、五倍子55份、透骨草25份、桅子皮20份、雪三七60份、天山大黄65份、桃仁40份、芫花根20份、青酒缸根70份、醋制自然铜20份、蛰虫35份、水蛭30份、冰片8份、樟脑12份、乳香40份和没药2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醋制自然铜、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分别粉碎至200目,备
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桅子皮和雪三七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药材置入渗漉筒中,加入浓度为10%的乙醇进行浸泡,乙醇的加入量为浸泡药材体积的I. 5倍,浸泡48小时后,再加入浸泡药材原体积3倍的浓度为100%的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蛰虫、水蛭、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和青酒缸根混合后粉碎成粗粉,然后置于提取罐中,加入纯化水进行煎煮,纯化水的加入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2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提取完毕后过滤,最后将3次提取的提取液合并,备用;
(5)、将步骤(3)收集的渗漉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醇提稠膏,备用;
(6)、将步骤(4)收集的提取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水提稠膏,备用;
(7)、将步骤(5)制得的醇提稠膏、步骤(6)制得的水提稠膏以及步骤(2)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烘干后粉碎成400目的细粉,即制得中药提取物;
〔二〕、制备基质
(1)、按重量份数,取聚维酮5份、纯化水40份、聚乙烯醇I份、甘油30份、微粉硅胶15份、壳聚糖8份、食用醋5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维酮和纯化水10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0°C,搅拌60分钟,使之充分溶胀,得到聚维酮溶胀液,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乙烯醇和甘油加入反应釜中,升温到70°C,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醇油溶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微粉硅胶、壳聚糖、食用醋和纯化水30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I 2分钟,再加入上述步骤(3)制得的醇油溶液,升温到40°C,搅拌10分钟,停止搅拌并静止5分钟;之后再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溶液升温至50°C,加入上述步骤(2)制得的聚维酮溶胀液,搅拌10分钟,制得基质;
〔三〕、制备药膏
按重量百分比取30%上述步骤〔一〕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70%的上述步骤〔二〕制备的基质;先将基质加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基质升温至45°C,再将中药提取物加入反 应釜中,搅拌40分钟,即制得药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中药提取物
(I )、按重量份数,取丹参55份、五倍子60份、透骨草20份、桅子皮25份、雪三七65份、天山大黄60份、桃仁35份、芫花根25份、青酒缸根65份、醋制自然铜40份、蛰虫40份、水蛭35份、冰片10份、樟脑15份、乳香35份和没药4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醋制自然铜、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分别粉碎至400目,备
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桅子皮和雪三七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药材置入渗漉筒中,加入浓度为100%的乙醇进行浸泡,乙醇的加入量为浸泡药材体积的I. 2倍,浸泡12小时后,再加入浸泡药材原体积3倍的浓度为100%的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蛰虫、水蛭、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和青酒缸根混合后粉碎成粗粉,然后置于提取罐中,加入纯化水进行煎煮,纯化水的加入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5倍,提取时间为2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提取完毕后过滤,最后将3次提取的提取液合并,备用;
(5)、将步骤(3)收集的渗漉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醇提稠膏,备用;
(6)、将步骤(4)收集的提取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水提稠膏,备用;
(7)、将步骤(5)制得的醇提稠膏、步骤(6)制得的水提稠膏以及步骤(2)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烘干后粉碎成200目的细粉,即制得中药提取物;
〔二〕、制备基质
(1)、按重量份数,取聚维酮8份、纯化水70份、聚乙烯醇2份、甘油35份、微粉硅胶25份、壳聚糖12份、食用醋7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维酮和纯化水20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70°C,搅拌30分钟,使之充分溶胀,得到聚维酮溶胀液,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乙烯醇和甘油加入反应釜中,升温到70°C,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醇油溶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微粉硅胶、壳聚糖、食用醋和纯化水50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2分钟,再加入上述步骤(3)制得的醇油溶液,升温到40°C,搅拌10分钟,停止搅拌并静止2分钟;之后再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溶液升温至50°C,加入上述步骤(2)制得的聚维酮溶胀液,搅拌10分钟,制得基质;
〔三〕、制备药膏
按重量百分比取50%上述步骤〔一〕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50%的上述步骤〔二〕制备的基质;先将基质加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基质升温至45°C,再将中药提取物加入反应釜中,搅拌40分钟,即制得药膏;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中药提取物 (1)、按重量份数,取丹参65份、五倍子70份、透骨草30份、桅子皮40份、雪三七50份、天山大黄70份、桃仁30份、芫花根35份、青酒缸根55份、醋制自然铜35份、蛰虫20份、水蛭40份、冰片12份、樟脑10份、乳香30份和没药3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醋制自然铜、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分别粉碎至400目,备
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桅子皮和雪三七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药材置入渗漉筒中,加入浓度为50%的乙醇进行浸泡,乙醇的加入量为浸泡药材体积的I. 2倍,浸泡36小时后,再加入浸泡药材原体积3倍的浓度为100%的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蛰虫、水蛭、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和青酒缸根混合后粉碎成粗粉,然后置于提取罐中,加入纯化水进行煎煮,纯化水的加入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2倍,提取时间为2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提取完毕后过滤,最后将3次提取的提取液合并,备用;
(5)、将步骤(3)收集的渗漉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醇提稠膏,备用;
(6)、将步骤(4)收集的提取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水提稠膏,备用;
(7)、将步骤(5)制得的醇提稠膏、步骤(6)制得的水提稠膏以及步骤(2)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烘干后粉碎成400目的细粉,即制得中药提取物;
〔二〕、制备基质
(1)、按重量份数,取聚维酮7份、纯化水50份、聚乙烯醇3份、甘油40份、微粉硅胶32份、壳聚糖10份、食用醋8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维酮和纯化水20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5°C,搅拌60分钟,使之充分溶胀,得到聚维酮溶胀液,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乙烯醇和甘油加入反应釜中,升温到70°C,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醇油溶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微粉硅胶、壳聚糖、食用醋和纯化水30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I 2分钟,再加入上述步骤(3)制得的醇油溶液,升温到40°C,搅拌10分钟,停止搅拌并静止5分钟;之后再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溶液升温至50°C,加入上述步骤(2)制得的聚维酮溶胀液,搅拌10分钟,制得基质;
〔三〕、制备药膏
按重量百分比取40%上述步骤〔一〕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60%的上述步骤〔二〕制备的基质;先将基质加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基质升温至45°C,再将中药提取物加入反应釜中,搅拌40分钟,即制得药膏;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一〕、制备中药提取物
(I )、按重量份数,取丹参70份、五倍子65份、透骨草40份、桅子皮30份、雪三七70份、天山大黄50份、桃仁20份、芫花根40份、青酒缸根50份、醋制自然铜30份、蛰虫30份、水蛭20份、冰片15份、樟脑8份、乳香20份和没药35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醋制自然铜、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分别粉碎至400目,备
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桅子皮和雪三七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药材置入渗漉筒中,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进行浸泡,乙醇的加入量为浸泡药材体积的I. 4倍,浸泡24小时后,再加入浸泡药材原体积3倍的浓度为100%的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蛰虫、水蛭、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和青酒缸根混合后粉碎成粗粉,然后置于提取罐中,加入纯化水进行煎煮,纯化水的加入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2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提取完毕后过滤,最后将3次提取的提取液合并,备用;
(5)、将步骤(3)收集的渗漉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醇提稠膏,备用;
(6)、将步骤(4)收集的提取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水提稠膏,备用;
(7)、将步骤(5)制得的醇提稠膏、步骤(6)制得的水提稠膏以及步骤(2)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烘干后粉碎成400目的细粉,即制得中药提取物;
〔二〕、制备基质
(I )、按重量份数,取聚维酮10份、纯化水60份、聚乙烯醇5份、甘油50份、微粉硅胶40份、壳聚糖15份、食用醋1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维酮和纯化水15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0°C,搅拌60分钟,使之充分溶胀,得到聚维酮溶胀液,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乙烯醇和甘油加入反应釜中,升温到70°C,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醇油溶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微粉硅胶、壳聚糖、食用醋和纯化水45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I 2分钟,再加入上述步骤(3)制得的醇油溶液,升温到40°C,搅拌10分钟,停止搅拌并静止5分钟;之后再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溶液升温至50°C,加入上述步骤(2)制得的聚维酮溶胀液,搅拌10分钟,制得基质;
〔三〕、制备药膏按重量百分比取45%上述步骤〔一〕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55%的上述步骤〔二〕制备的基质;先将基质加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基质升温至45°C,再将中药提取物加入反应釜中,搅拌40分钟,即制得药膏;
动物实验
通过以下实验方法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急救辅料的治疗效果,具体试验方法为取市售仔猪3只,每只重10 15kg,随机编号为A、B、C。分别于每只仔猪的背部脊柱两侧和颈部身体对称共4个部位脱毛,并在麻醉条件下,在每只仔猪的脱毛部位做长约5cm的切口,深达肌层,止血后,使用3-0丝线缝合伤口。本试验分为两个组(I)、阴性对照组,(2 )、用药组;
(I)、阴性对照组仔猪A的颈部和背部左侧伤口、仔猪B的颈部和背部左侧伤口、仔猪C的颈部和背部左侧伤口 ;阴性对照组使用酒精消毒后,直接缝合伤口。 (2)、用药组仔猪A的颈部和背部右侧伤口、仔猪B的颈部和背部右侧伤口、仔猪C的颈部和背部右侧伤口 ;先用酒精消毒伤口,然后在伤口处帖敷中药药膏,每三天更换一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换药时采用碘酒消毒伤口,至试验结束。二、试验结果
1、观察结果
术后三只猪仔身体状况良好,无腹泻,拒食等不良反应,活动正常。A、术后3天
阴性对照组部分伤口结痂,部分伤口渗出液较多,伤口周围红肿。用药组伤口结痂,炎症反应较轻,伤口周围无明显红肿;
B、术后6天
阴性对照组伤口大部分结痂,伤口周围稍红肿,缝线反应较重;
用药组表皮层已经基本愈合,无红肿,部分伤口有 缝线反应;
C、术后9、12、15、18、21、24、27、30 天
阴性对照组伤口愈合良好,可见明显的愈合线;
用药组伤口愈合良好;
2、组织学变化 A、术后3天
阴性对照组表皮层及真皮层未愈合,真皮层内可见部分组织内出血,成纤细胞数量少,炎性细胞较多;
用药组表皮层及真皮层未愈合,真皮层内可见较多的成纤细胞和炎症细胞;
B、术后6天
阴性对照组表皮层基本愈合,伤口真皮层内成纤细胞,呈长梭形,数量少,稀疏,细胞核小,有较多的炎性细胞;
用药组表皮层已经基本愈合,真皮层内可见较多的成纤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较
大;
C、术后9天
各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阴性对照组真皮层内增值的成纤细胞较以上各组数量少,新生胶原亦少;用药组真皮层可见较多的成纤细胞和新生胶原纤维;
D、术后12、30天 阴性对照组伤口愈合的瘢痕较大;
用药组愈合伤口内瘢痕小。
权利要求
1.ー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膏由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组成,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提取物30 50%,基质50 70% ;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的原料药由丹參、五倍子、透骨草、梔子皮、雪三七、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青酒缸根,醋制自然铜、蛰虫、水蛭,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丹參50 70份、五倍子50 70份、透骨草20 40份、梔子皮20 40份、雪三七50 70份、天山大黄50 70份、桃仁20 40份、芫花根20 40份、青酒缸根50 70份、醋制自然铜20 40份、蛰虫20 40份、水蛭20 40份、冰片8 15份、樟脑8 15份、乳香20 40份和没药20 40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由聚维酮、甘油、微粉硅胶、壳聚糖、聚こ烯醇、食用醋和纯化水组成,各原料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聚维酮5 10份、甘油30 50份、微粉硅胶15 40份、壳聚糖8 15份、聚氧乙烯醇I 5份、食用醋5 10份和纯化水40 70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瘢痕治疗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中药提取物 (1)、按重量份数,取丹參50 70份、五倍子50 70份、透骨草20 40份、梔子皮20 40份、雪三七50 70份、天山大黄50 70份、桃仁20 40份、芫花根20 40份、青酒缸根50 70份、醋制自然铜20 40份、蛰虫20 40份、水蛭20 40份、冰片8 15份、樟脑8 15份、乳香20 40份和没药20 4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醋制自然铜、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分别粉碎至200 400目,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丹參、五倍子、透骨草、梔子皮和雪三七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药材置入渗漉筒中,加入浓度为10 100%的こ醇进行浸泡,こ醇的加入量为浸泡药材体积的I. 2 I. 5倍,浸泡12 48小时后,再加入浸泡药材原体积3 10倍的浓度为10 100%的こ醇,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蛰虫、水蛭、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和青酒缸根混合后粉碎成粗粉,然后置于提取罐中,加入纯化水进行煎煮,纯化水的加入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0 15倍,提取时间为2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提取完毕后过滤,最后将3次提取的提取液合并,备用; (5)、将步骤(3)收集的渗漉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測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醇提稠膏,备用; (6)、将步骤(4)收集的提取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30g/cm3的稠膏,密度測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水提稠膏,备用; (7)、将步骤(5)制得的醇提稠膏、步骤(6)制得的水提稠膏以及步骤(2)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烘干后粉碎成200 400目的细粉,即制得中药提取物; 〔二)、制备基质 (I )、按重量份数,取聚维酮5 10份、纯化水40 70份、聚こ烯醇I 5份、甘油30 50份、微粉硅胶15 40份、壳聚糖8 15份和食用醋5 10份,备用;(2)、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维酮和纯化水10 20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0 70°C,搅拌30 60分钟,使之充分溶胀,得到聚维酮溶胀液,备用;(3)、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こ烯醇和甘油加入反应釜中,升温到70°C,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醇油溶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微粉硅胶、壳聚糖、食用醋和纯化水30 50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I 2分钟,再加入上述步骤(3)制得的醇油溶液,升温到40 70°C,搅拌2 10分钟,停止搅拌并静止2 5分钟;之后再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溶液升温至50°C,加入上述步骤(2)制得的聚维酮溶胀液,搅拌2 10分钟,制得基质; 〔三〕、制备中药药膏 按重量百分比取30 50%上述步骤〔一〕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50 70%的上述步骤 〔ニ〕制备的基质;先将基质加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基质升温至45 55°C,再将中药提取物加入反应釜中,搅拌20 40分钟,即制得中药药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药膏由30~50%的中药提取物和50~70%基质组成,中药提取物的原料药由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栀子皮、雪三七、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青酒缸根,醋制自然铜、蛰虫、水蛭,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组成,基质由聚维酮、甘油、微粉硅胶、壳聚糖、聚乙烯醇、食用醋和纯化水组成,本发明的中药药膏适用于所有瘢痕患者,具有减轻瘙痒,缓解疼痛的功效,且能淡化瘢痕颜色,使瘢痕的面积逐渐减少并变得平滑,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3/26GK102836287SQ20121033958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雷万军, 李军, 郝希平, 胡伟, 黄金亮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